党政干部应把握住“八个一”的辩证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3:46

党政干部应把握住“八个一”的辩证法

2010年06月02日11:16     “一”,在正整数中它最小,容易被人忽略、忽视;但在人的品行发展上却很快、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党政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建设上,会遇到、碰到诸多个“一”,如果对这些“一”把握不住、把握不准、把握不严,看不到自身上不正的“一”,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恶果,很容易在政治上下滑,走下滑路,甚至使自己腐化起来、腐败起来,直到变色、变质,这是非常危险、可怕的,这就是“一念之差”与 “一步之遥”的写真。所以,党政干部把握住“一”的辩证关系,勤勉以习之、谨慎以求之、敬畏以贯之,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十分重要。在当前,党政干部应把握住“八个一”的辩证法,特写来,供同志们借鉴。

  一、在思想上,要认清一念之欲不制会毁于一旦与一生一世一尘不染名垂青史的关系。古人云:“有欲甚,则邪心胜”,“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欲炽则身亡”,“祸唯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无欲则刚、欲盛方寸乱”。“贪欲”是人生的一大天敌,那怕有一念之欲,就会受伤害,甚而毁于人生。这是因为,贪欲如烈火,烈火烧自身;贪欲如钢刀,钢刀杀自身;贪欲如猛虎,猛虎吃自身;贪欲如“蜜糖”,“蜜糖”害自身;贪欲如大敌,大敌灭自身;贪欲如洪水,洪水溺自身;贪欲如蛀虫,蛀虫食自身。“见十金而色变者,不可以治一邑;见百金而色变者,不可以统三军”。古今中外,多少英杰,没能毁在别处,往往毁在一念之欲和贪欲之害上。宋?真德秀在《西山政训》中有言:“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古人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洁己方能不失己”。“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生活绚丽多姿而又纷繁迷乱,世间充满美好也充满诱惑。社会上的权势、名利、金钱、美色,令人心旌摇荡,欲罢不能。“一念之欲不制,而祸流于滔天”,斯言诚哉。一分贪欲、百姓遭殃,一分私利、万众皆唾。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持;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欲望有节,犹如一杯清茶,既能解渴也值得品位,能够滋润心田,滋养生命;欲望过度,犹如一杯咸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伤害身体,直至把自己毁掉,千万要警惕。一念贪欲换终身痛苦,两袖清风获永久幸福。为官清似莲花名节,修身淡如菊花品行。名利淡如水养天地正气,操守重如山法古今贤人。党政干部只有多一些清心寡欲,少一些非分之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防微杜渐,一尘不染,洁身自好,自觉筑牢自己抵御各种诱惑的思想堤坝,努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才能廉洁从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名垂青史。

  二、在生活上,要认清一人失足全家负累与一人廉政家族荣耀的关系。人活着什么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答曰:廉政勤政,无私奉献,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率先垂范,倘若在权欲、钱欲、官欲、色欲、财欲上一失足,将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成为千古之恨。人生的宗旨是对人类的事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人生的品格是为人作风正派,处世公道;人生的价值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为有位。党政干部离开了这些,特别是一旦走向堕落、腐化、腐败、变质、入狱者,要算清如下七笔账,即:在政治上——自毁前程;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名誉上——身败名裂;在家庭上——妻离子散;在亲情上——众叛亲离;在自由上——身陷牢笼;在健康上——身心交瘁。其后果是:由公仆成为囚犯,由官员成为罪人,由功臣成为恶人,使之万人指责,万民皆骂,万众谴责,全家负累,臭名远扬,遗臭万年,这是多么得不偿失呀!腐败分子一般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清廉似荷,纤尘不染;腐败如蚁,必溃大堤。为官记大脑,行事多思考,廉字是清风,贪字是镣铐;为官记双手,印把要用好,抓印莫为钱,廉洁是正道。人走向领导岗位,要把事业看重,把官位看淡;把人民看重,把私利看淡;把廉政看重,把金钱看淡;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为人、处事、从政,像《史记?张丞相列传》赞扬申屠嘉那样:“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就能落一个廉官,其家族荣耀、万民皆欢、皆赞之美誉、美谈、美名的雅号。人生,最好的财富是知识,而不是金钱;最大的理想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最高的荣誉是人格,而不是地位。在历史上,老百姓给廉政官员送了许多雅号,在这里不仅有人们熟悉的“铁面无私”的包拯、“清如水”的海瑞、“半鸭知县”于成龙、“一钱太守”刘宠、“三汤巡抚”汤斌、“四知先生”杨震外,还有“二不尚书”范景文,“五代清郎”袁聿修,“苍鹰”郅都,“瘦羊博士”甄宇,“神君”南朝陈孔奂,“独立君”北周裴侠等,以及近代的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清廉一生,官职虽微小,但后人有口皆碑;以权谋私,职位再高,身后落得骂名。党政干部要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静心,去贪欲以守节。

  三、在学习上,要认清“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与人的一生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保持本色永不变的关系。实践证明、学理论使之明方向、读史书使人明大道,攻诗文使人增聪慧,做演算使人多精密,懂哲理使人求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强善辩......观历史脉络,看人世沧桑,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出奇制胜”,科学发明家的“茅塞顿开”,思想战略家的“豁然贯通”,圣贤哲学家的“万物归根”,无不都是读书、学习的结果。总之,是非明于学习,正气源于学习,动力来于学习,进步得于学习,成功取决于学习。对此,孔子有“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东汉史学家班固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言教。读书、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终生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正如宋人黄庭坚说:“士人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清人吴嘉纪说:“不读诗书形体陋”;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不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毛泽东同志所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酷爱读书成习惯,读有所得长知识,得而能用生智慧,用而生巧会创新,坚持天天、月月、年年读书、学习,将自己受益,他人受益、社会受益,终生受益。正如西汉经学家刘向说:“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也正如日本学者佐藤一斋而言:“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的一次中央党校会议上讲道:即使你学到一百岁,人家给你做寿,你还不可能说:“我已经学完了”,因为你在活一天,就能在学一天。在一次讲演中,毛泽东同志又说:“我如果再活十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的学习精神直到“至死方休”。对党政干部而言,一个人的非凡,受崇、受尊、爱敬、受爱,不是决取于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金钱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灵魂是否纯洁、品行是否端正、操守是否崇高。在这里惟有读书、学习,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辉煌的人生。这是因为,读书、学习,可以洗涤心灵,熏陶灵魂,美化操守,增长才干,正所谓“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读书、学习,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倘佯书海,就拥有了整个宇宙。一窗灯火,百卷著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有成竹,万事能胜。人,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学不尽者天下之知。在今天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党政干部要做到事事学、天天学、年年学、终生学,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对知识“学之求深、悟之求透、用之求实、实践求创”;做一个“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领导者、指挥者、创新者、胜利者、攀登高峰者。

  四、在节俭上,要认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与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关系。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其中“俭”就是重要一项,并指出:“君子惠而不费”;老子曾讲: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把俭排在“慈”之后;墨子曰:“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己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讲的是多么精微透彻;唐代李商隐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警示名言,把国家兴衰与生活作风这些“小事”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奢”既能败己、败家,也能败政、败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令人深思。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挫折而不屈,历尽磨难而不衰,创造出举世瞩目灿烂文明的辉煌历史,演绎出一个又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东方神话,靠的就是勤俭节约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对此,党政干部要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与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关系;全面理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的内涵;记取“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教训。艰苦奋斗、勤俭朴素,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优秀的共产党人无一不是俭素的典范。毛泽东盖的是打了73块补丁的毛巾被,穿的是打有59块补丁的睡衣;周恩来一生节俭,住则陋室,食则少肉,邓颖超为他挑灯补衣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这些伟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除了他们所具有的文韬武略和缔造江山的丰功伟绩外,还有他们这种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勤俭美德在有些人的头脑中渐渐淡化了。有的人认为勤俭是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的要求,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讲勤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有的人认为,是否勤俭是个人生活小事,吃点、喝点、多花点无碍大局,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要求得那么严;还有的人认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倡勤俭不利于促进生产发展。这些观点都是不对的、站不住脚的。古人曰:“守约是俭德。俭于听,可以养心;俭于事,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凡俭,皆可以悠久而无穷”。党政干部是以“俭素为美”,还是以“奢靡为荣”,说到底反映着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绝欲奢靡,务宗节俭。党内腐败分子往往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当作摄取私利的工具,他们鄙视俭朴,追求奢靡,大肆聚敛钱财,最终变成了人民的罪人。党政干部要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造福祉。

  五、在官德上,要认清一日丧德有余、百年养德不足与一生修身立德是治世之本的关系。古人云:“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己矣”。“兴道德,国运昌”。德,是修身为政的重中之重和总体要求。“德不孤,必有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德不称位,能不称官......,不祥莫大焉。”“德莫高于博爱人,政莫高于博利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从这些论述可知,只有官德高尚的人,秉公用权,方可为民治国,爱民利民。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对党政干部来说,立德就是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功就是做出让群众称道的政绩;立言就是勇于为人民建言献策。为官之要,在于畏民;为官之责,在于利民;为官之德,在于律己;为官之理,在于忘我为民。党政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分量的轻重,不在职务高低,而在官德和人品的优劣。好的人品和官德,是党政干部形象和权威之基、之源、之本。一般说来,官德为权力之灵魂,用权为官德之体现。以德行权,民之福祉;无德弄权,势必殃民。官德,是一种理念、一种品位、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大凡人民群众拥护、称赞、颂扬的好干部,都是重品行,讲官德的人,也就是律己严、做表率,以德执政、以德服人、以的树威。不过,官德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化,官德必须赋予新的政治内涵,所以,官德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党政干部在执政中,一日不学习,不改造,就会干出丧德之事。大风猛烈知劲松,傲骨坚毅挺山峰,严寒酷热四季青,高贵品质在永恒。对官德建设,不可一事忽略、一时忽视,这个弦要绷紧,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一日丧德有余,百年养德不足”,是对党政干部人生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执政地位的一种考验。巴甫洛夫说得好:“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我们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立党为公公众就会支持我们;执政为民,人民就会拥护我们的党。官德建设要做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屈”。无论身居何职、何位、何时,都要常修“官德”,惟有如此,才不走邪、不犯错、不入歧途,方可为人民谋利益。党政干部坚持为国为民不为己,求效求绩不求官,宽人严己不敛财,认纪认法不认人,以实际行动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终生做一个被人民群众称颂的“好官”。

  六、在威信上,要认清一念过错一生受辱与一生捡饬终生辉煌的关系。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个党政干部,都要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有时,一念过错会导致终身大污、大辱、大罪。据说,江洋大盗最初的“功课”仅仅拿了别人的一分钱;1986年发生在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是一个工人乱丢烟头引起的。可见,偷一分钱,丢一个烟头,事情小的微不足道,但却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引起森林大火的严重后果。对每一人而言,有善有恶是知,审善辩恶是格,为善去恶是致。殊不知,一念过错将葬送终生。党政干部应在职务面前,担当一份责任;在事业面前,奉献一颗诚心;在利益面前,除掉一切贪念;在错误面前,不准有半点之误;在糖弹面前,保持一身正气;在晚节面前,要一生无愧。“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思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所以,“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语说得好,“至大之恶,由于一思之不善”,“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小错不改,终失大节;“小善不扬,大善难至”。党政干部在树立自己的威信、威望中,不能只抓大节不抓小节,只抓大事不抓小事,只抓宏观不抓微观。事实说明,抓“一念过错”则成大节,重“小节”方成“大器”。党政干部要牢记“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点” 之教训;要学习“傲骨凌寒的梅,深谷幽香的兰,虚心高节的竹,晚节坚贞的菊”之气魄;要审视“日月无私照,天地有生灵,人生在世界,万般行正道”之品位;在生活中,讲操节,管小节,保晚节,以高尚的人生追求,严于自我,做一个思想、品德、行为高尚的人。

  七、在用权上,要认清搞一次特权就会失众人之心与一生秉公用权将终生取信于民的关系。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使用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用权搞特权,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掌权为己,则群众怨、名声败、事业损;又会被“剑”伤身、伤魂、伤命。对党政干部而言,事业的黄金期往往是精神的旺盛期,权力的高峰期往往是头脑的狂热期,同时也往往是腐败的易发期、高发期、惯性期。有人形象的说:权力像座桥,桥下是座牢,官员悠悠桥上过,歪心邪步掉进河。安全过河的秘诀是:慎行、慎微、慎权、慎独。在用权上,要把住权力的“定力”,只能为公、不能为私,只能为他人、不能为自己。那怕用权搞一次特殊、一次特权,就会失去人品、名望、形象。权力姓公不姓“私”、用权为“民”不为“己”,在权力面前党政干部永远是“公仆”不是“官老爷。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都循着这样一种规律:“打天下,坐天下,享受天下,最后失掉天下;依靠民众夺取政权,利用政权压迫民众,最后被民众推翻”。这种历史的轮回,说明一个政党执政之后,把权力作为压迫之权、镇压之权、害民之权,就非垮台不可。寻私不如寻思,求名不如求明。党政干部要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始终坚持勤政为民;要树立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始终坚持廉政为民。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是天职、用到立党为公上是尽责,用到碌碌无为上是失职、用到谋私上是渎职。官系公仆,民乃主人;官心之要,无我有民。权力只能用于为民,为民办事不能用权力搞特权为己。共产党人要永远取信于民,使国家兴,使人民永远忠于党,永保社会主义建设繁荣昌盛,就要在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绝不允许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对人民群众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凡以权谋私的事,要坚决反对、不去做。

  八、在用人上,要认清用错用一个人伤一片人心与用好一个人暖一片人心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唯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业以才盛。“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适,察吏为先”。人,万物之灵也;才,人之精英者。人才资源是最宝贵和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政以得贤为本,国以任贤而兴”。大才得用,日月行天;奇才得用,河清海晏;众才得用,群星争灿。才之正用,乃证世之公,政之明、业之兴、国之盛;才之错用,可鉴世之私,政之暗、业之败、国之衰。成才,业之基也;识才,时之幸也;用才,国之本也。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人才工作而紧迫的任务。党政干部只有慧眼识人、选人、用人,才能把那些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选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立党、兴国、富民、安邦。这就是说,选好一个人,暖一片人心,调动一片人的积极性。否则,用错一个人,寒一片人心,挫伤一片积极性。原因是,一个马蹄钉可以失去一匹战马,一匹战马可以失去一个将军,一个将军可以失去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可以失去一个国家。事业成败在于选人,千秋大业在于用人。在用人上,领导干部要出于“公心”,要支持求真务实的、亲近大公无私的、器重改革创新的、推荐年轻有为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遏止跑官要官的、疏远弄虚作假的、冷淡平庸无为的、监督少廉寡耻的,让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荣誉、干不成事的有压力,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浓烈的向上氛围,使“德行过关,本事过人,政绩过硬”的优秀人才得到重用和多多涌现。

  作者:河南省太康县县委书记 王国玺 
党政干部应把握住“八个一”的辩证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党政干部当如水--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坚守的魅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创新干部选任监督机制?打造干净干事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向上,向上,再向上--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舍”与“得”--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反腐倡廉》十字宣传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读书学习“四戒”--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教子当学曹孟德--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为责任而活着--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须常怀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信????念--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走进寿乡--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警惕“本领恐慌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须常怀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2 拜谒马克思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常弃非分之想--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十月赞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使学习成为习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怎样直面媒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十月赞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中直党建网凸显出“六种特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党内不良学风的主要表现--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汪洋:领导干部要注重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