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6:30
人才三论

郝斌生

春秋时期,齐桓公让管仲帮忙治理国家,管仲说:“贱不能临贵。”地位低贱的人怎么能领导地位高贵的人呢?齐桓公就任命管仲为“上卿”;但是国家并没有治好。齐桓公问责:怎么回事?管仲曰:“贫不能使富。”穷人说话富人不听。齐桓公就把一年来从市场上征收的税赋交他使用。但是国家还没有起色。齐桓公再问究竟。管仲曰:“疏不能制亲。”你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我管不了。齐桓公就立管仲为“仲父”。结果,齐国治好了。

要人才建功立业,就要给人才创造条件,提供环境,甚至帮助他扫除障碍。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三权,伸手要官,要钱,要名誉地位,都是为了工作,并非贪图享受。管仲所要的“权”,说到底就是“势”。“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管仲即使是圣人,没有势位,没有齐桓公的尚方宝剑,充其量也只能管三人。高官厚禄虽然不能给人以真理,但高官厚禄的人说话有影响力。否则,人微言轻,即使是真理也容易被忽视。

我们现在的领导者,当遇到属下像管仲那样提要求喊困难时,会怎样想怎样回答呢?会不会说,你这个人我用不起,你卷铺盖走人吧。会不会想,你这算什么人才,叫你造炊你向我要米;叫你登天你向我问梯;叫你捉妖降魔,你却搬兵搬到如来佛祖那里。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但是金子就总要发光的。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大梁使者,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负一场胜两场,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把他当作老师。

“球,这算什么金点子?这种小儿科我也会。”有人对孙膑的赛马方案不服气,认为很简单,但如此简单如此小儿科的法则,怎么就是没人想到呢?在孙膑出现之前,让田忌输了一场又一场。

嫉贤妒能在什么时代都不会绝迹。皎皎者易污,摇摇者易折;黄瓜越是顶花带刺越是有人挑拣,人才越出类拔萃越是有人算计。哪个人才都不敢保证他的身边没有庞涓,越是有庞涓,越证明他是孙膑。有庞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砍去双脚并施以墨刑后,还能不能自立自救,只要你不放弃机会,生活中就会遇到田忌,遇到齐威王。

北宋司马光把人才分为四类:才德兼备,谓之圣人;才德俱无,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这四类人,最理想的当然是才得兼备的圣人,其次自然是德胜于才的君子。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选小人还是选愚人呢?答案五光十色,各有千秋。但司马光主张,宁选愚人不用小人。为什么呢?他认为,君子用才能做好事,小人用才能干坏事,愚人想干坏事却不具备能力,刚一动手就被发现了,小人干坏事不容易暴露马脚,潜伏着危险。

在我国,有重德轻才的世俗,这种世俗逐渐演变成贬才的观念,似乎谁有才能谁就无德或缺德。这种观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盛行,被上纲上线到红与专的高度。著名论断有“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比如一个飞行员会开飞机,是业务和专的范畴,开飞机的方向是政治,是红的范畴。如果一个飞行员政治不可靠,那么他的飞行技术再好,再全天候也是无用的甚至危险的,他很有可能把飞机开到台湾去,开到美国去;如果思想过硬,即使技术稀松是二五眼,也并不可怕,飞机掉下来了,也是落在祖国的泥土上,因为大方向没有错。

辨识一个人才离不开具体社会环境,衡量和界定人才的标准也往往与荐贤者任用者的雅量心胸有干系。在衡量和界定人才的同时,也把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用人导向和人才环境反映出来折射出来。比如遇上梁山上的那个白衣秀士王伦,比如赶上武大郎招聘或周扒皮用工,你就活该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