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怎样充分运用口咽腔的功能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58:08
歌唱中怎样充分运用口咽腔的功能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1-08 11:35:00 ]    作者:张 霞    编辑:studa0714

  口咽腔在歌唱中的功能很重要。但许多声乐教材和论文论著中重点强调的多是:呼吸、位置、共鸣、咬字、吐字、情感等环节,得出诸如:“谁知道如何正确的呼吸,谁就知道如何唱歌”;“有了高位置就有了歌唱的秘诀”;“找到了共鸣就是做好了人体乐器”;“千斤咬字四两唱”;“字领腔行,腔随字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等论断。本文从口咽腔“做字”“可变性共鸣腔体”“呼吸器”“气声的交通枢纽”“混合共鸣的联络站”“声音的传播器”等方面出发,探讨在歌唱中如何运用口咽腔的功能。
  
  一、口咽腔的做字功能
  
  早在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记载,戏曲界有咬字如“老猫叼崽”主讲究,民间还有“听不清歌词如钝刀杀人”之说。皆是涉及到口咽腔的做字工具的功能。
  1.做字的器官。口腔包含了唇、齿、舌、小舌、硬腭、软腭等有关组织、器官,它们在歌唱中做字时具有一定的分工。
  “唱歌就是在高位置上说话”早已被声乐界所公认。“说话和歌唱声系同一功能的相同语音活动,它们的音高和量度必须建立于同样关系的基础上。说话的声音构成嗓音的纯物理成分,并供给音高以不成熟的原料,又由歌唱声音——即艺术成分——助以音乐的特点和色彩”。①拿汉语拼音作针对性的分析,汉语拼音与其他语种一样有子音和母音之分,子音为唇、齿、舌、喉所分工负责。如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p、x;舌根音g、k、h。而这些子音只是由唇、齿、舌阻挡一下气流,它们不具有声响性。
  2.做字的工序。子音不具声响性,把字唱响、唱亮、唱得有力度,是母音的责任。子音阻气到位了,字就清晰可辨,行腔是母音的走动。咬字的轻重直接影响到演唱时味道的浓淡;而味道的浓淡又关系到情感的深浅。汉语拼音中元音有:a、o、e、i、u、ǚ。这些元音在声带摩擦时所发音不同,位置也不同。i音舌位最高,a音位置次之,o、u音位置最低,发音时喉位也最低,其他语种也基本如此。在嘴巴的开合度上,a音的口形大些,e音次之,i音的口形最小,因此做字时使口形能迅速地达到所要求的开合度。
  在拼字时子音做在口腔前部,母音做在口腔后部;子音在嘴的上部,母音在嘴的下部。教学中我作了形象的比喻:上嘴唇长在额头之上位置高,下嘴唇长在胸口处管道深,用上下两个支点来歌唱,连脖子也没了,免得喉部肌肉紧张。
  在拼唱母音时要注意:窄母音要向里唱,宽母音则要向外唱;窄母音要宽唱,宽母音要窄唱。
  3.歌唱中的换字。子音阻气和母音引长做响,子音的高位置、母音的深管道,做成字后在高位置上鸣响,基音落到胸口处,字的声音形象基本有了,在横膈膜与腹肌对抗作用下,“‘贴着咽壁吸着唱’,将气和声音向后再向上、下两个相反方向‘吸气’……沿着咽壁的轨道向上通过鼻咽口通向鼻咽腔,同时,向下通向胸腔,基音的共鸣音响则‘落’在了胸口上。”②这样的实际效果换字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即:在胸口剑突骨地方,母音在此处得到连接。因为有胸腔的支持,字的声音听起来十分饱满、通畅。符合“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的古训。有些字没有子音,本身就是母音,如:“亲爱”的“爱”字,直接跟着上一个字的母音连着运行,先唱“a”母音再归到“i”母音上,具体还要视“爱”字所占时值长短而定;当第一个字是纯母音时,如“阿爸”,也先找哼鸣的感觉挂住位置,抬起上牙弓,用面颊两侧的上牙处着力向后咽壁发“阿”字音,接着发下一个字的音。
  
  二、口咽腔是可变性共鸣腔体
  
  口咽腔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口腔前庭较窄,位于唇、颊和牙弓之间;固有口腔较宽阔,位于牙弓与咽峡之间。上下牙弓在颌关节处连接并通过它作可变性调节,使口咽腔内形成充分的共鸣空间。
  1.可变共鸣腔体的作用。发挥固有口腔的功能,“咽壁是歌唱者真正的嘴巴”。咽壁越有力量,喉头下降越稳固,声音就。竖”,管道就深,共鸣丰富。“共鸣的科学理论指出,共鸣器本身并不发声,它们的作用仅限于吸收某种形式的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并将它的某些频率放大”,“放大多少取决于共鸣的体积,构成材料的孔的大小”。:;随着歌曲的技术难度增加,对共鸣的要求也有所调整,“比平时更夸张的打开口腔,可以并排竖放进两到三个手指……主要让上牙床往上抬起。其次要树立打开牙关,提起脸部笑肌的习惯,只有学会了打开牙关才能提起硬口盖和软口盖,也只有打开这些器官,才能为气息造成良好的通道,使各部分共鸣腔体充分发出共振,声音才能通畅明亮。叫;可变性的共鸣腔体的功能和作用也就得以充分发挥。
  2.可变共鸣腔体的调节程序。颔关节是调节口咽腔大小的“金钥匙”,以它为支点牙弓向上抬起,口咽腔上部支撑为圆顶状态,面部笑肌提起,既增加了共鸣空间,面部表情还好看。口咽腔内部是打哈欠状态,颔关节上下稍微松开口咽腔获得较大的共鸣空间,嘴里犹如含半口水,喉头下降充分打开了,下巴松弛了,唱歌成了“内里唱”的管道声音,口咽腔既充分参与了共鸣,口形动作又很小。唱到高声区时,必须有张大嘴咬大苹果的状态,口咽腔内部就形成一种硬包状,如空旷的大房子,共鸣十分好。德国美籍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舒曼强调:“开口不是为了发音,而仅仅是为了给予足够扩展的空间使之能有充分的共鸣与悦耳的声音。”⑤
  
  三、口咽腔是呼吸器
  
  歌唱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略有不同,需要深呼吸和长保持,加之歌唱时速度的限制,吸气必须瞬间完成,呼气时值更长,有时口咽腔还必须积极参与呼吸运动。
  1.口咽腔的呼吸作用。目前声乐界推崇的胸腹联合呼吸法、横膈呼吸法只是一种意念,通过意念来转移注意力所致,气息仿佛是在想象的地方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沉丹田,扩横膈的效果。而实际上的呼吸仍然是通过鼻、口来完成的。
  唱歌中的气息动力来源于横膈膜的扩张,而横膈膜又不会制造气息,最终是靠呼吸的良性循环来供给的。声乐界和戏曲界大都采用“闻花香吹浮尘”的呼吸方法。气息由口腔和鼻孔进,由口腔出,因为唱歌时绝大部分时间是张着嘴进行的;当闭嘴哼时气息则是由鼻孔出入的。当稍稍闭嘴让气息从鼻孑L和牙缝同时吸进时,会感到特别深,咽壁和喉头处感到一丝丝凉意,而完全由鼻孔吸入气息时因鼻子的过滤和暖化作用咽壁和喉头的那种感觉就不甚明显。因此通过嘴呼吸来帮助摄取足够的气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在平时训练中,往往通过捏鼻子来检验是否有鼻音,那时刻呼吸就是通过口腔完成的。
  2.口咽腔中的呼吸支点。歌唱时有不同的支点,呼吸时也有不同的支点。口咽腔内的呼吸支点在臼齿处,它与两肋呼吸支点形成可变化的等腰三角形,它们互为犄角共同支持,使腔体下部始终保持如磨盘一样稳重的态势。通过微闭嘴在臼齿这个呼吸支点处吸气与两肋相互作用,动作很小、气息很深。切忌张大嘴巴使劲吸气,这种吸气法声音响气息浅。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大中小】 【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