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人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5:38:58

第一讲布施问题
  社会有许多的慈善家、或是宗教的大护法,虽然常常布施金钱财物,却不见他的收入减少、财产稍损,反而因为阴功积德,吉神相随,处处得众,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贫穷的人,若依因果律,皆是前世缺乏慈悲,吝于布施所造成的因,于今生今世得到的果报。
布施,要富有慈悲,推己及人之心,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财力,主要的在于布施者的慈悲博爱之心,发心的大小,才是决定因果律的重要条件。
投机取巧以及侥幸的暴发户并非没有,只是这种特殊的例子,赚钱太容易,流失出去的也很快,踏实刻苦的奋斗,才会珍惜血汗换来的金钱,于币值的内涵中则会存在可贵的精神力量,用这种金钱行财布施,才是上苍所乐于受纳的呀!
所以说一切之财施、法施、无畏施,首重存于其中的慈悲之精神力量和发心的原动力,不在于外形质量之或大或小也。
有的人家庭十分平安和乐,财物不亏,少病多福,是何原因?
这种家庭,必是前世为公忘私、热心善行的人,也许当时并不求福报,只服务人群,但是今世天必循律加福德于其身;现在若是有人,家庭不安、欠缺财用,赶快加强参予公益事业,或是力行布施,并非无钱无势便不能布施,用心来推心置腹于疾苦,便是极大的善因,是不愁不成善果的。
有人倒闭别人的钱,暗中欢喜,自言他人前世欠我,今被倒钱是应该之说,恶极加重,若是有慈悲心,痛改前非,由自性忏悔,虽未还本,罪可以赦一点。
昧心钱最好不拿,不管拿多拿少,心就变歪,贪欲的人就会因私心之故,失去公正中庸的气节。
古时为官,首重廉节,商人交易公道,重义气守信用,没有倒闭现象,现在为公务人员,亦须注意操守,稍有贪念,则为人左右,形成为钱控制的贪官污吏,如此则其公正勇猛的气度,以及光明坦然的智慧,都荡然无存。
  只因一念之差,便丧失为人公正的魄力,使其一生中人格破产,则此人是「人」乎?还是卖官求荣之「物」呢?
  古圣贤能超乎于凡人之上,过着气度辉煌安贫乐道的生活,便是他能守中不贪呀!
第二讲保守创业  
  有人在生活上、工作上,总是不能安定,常常因失意而变换工作环境。所谓: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这是古人教我们不要三心二意的改变事业之性质,而要从眼前的工作着手。如想改良与创造,以期能突破一时困境,把以前的错失,当作今日改善的借镜,则原有的事业,才能稳固基础,到了固定下来的时候,才能考虑去开发新事业,如此才不会两头空忙,而毫无建树。    
  在经济萧条的现状下,勿忘了这种忠告。
第三讲做人气度
  做人有做人的气度,求乎高尚旷达之处,不要为了小小磨擦,便固执己见,或许争得小小正气,却显出心胸小器之处。也不要为了表现宽大,便疏狂放荡粗暴不雅,这便会显得过度不当了。
  故心思太慎密,则琐碎;心思太放荡,又显得浪漫;所以为人之操守,以守住公正严明为原则。
  表面在具体上,不过偏激、也不必放纵,总是选择合宜社会道德的尺度就可以了。
第四讲不屈于物质风度
世人莫要因为贫穷,就自暴自弃,显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君子忧道不忧贫,修道人,是不拘于生活上的困苦。贫穷之时,虽是住在茅屋中、衣食缺乏,但是却能讲求整齐清洁,屋内屋外一尘不染,并没有失去清雅高尚的风度。
  这就是修道人不屈于物质、不失其清莹节操之故也。
第五讲私欲动念
为人难免会有私欲动念,只要能及时警觉的扭转过来,就可以无大过错。
若是任着私欲贪念滋长发生,而不加以修正,那就是会越来越甚,堕落贪欲的深坑中而无法自拔,危险以及灾难也就会跟着来临。
故凡是动心之处,必用正理来转念头、滤其残渣,才能转祸为福、明哲保身。
第六讲观心证道
  人在要死之前、或绝望之时、或失败之极,才会知道以前是错了,然已太迟!一个修行人只要时常保持心情平静,杂念也会被冲刷干净,而显出心灵上的真味来呢!
  这是与因失败、死亡、绝望时得来的领悟是不同效果的。
  这个人因为和平而得到的心悟,是积极、活泼、富有创造性的。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莫不由理智中求得心境之真味,创造出大事业、大道理也。
第七讲犠牲不要计较
   犠牲自己的利益,而救人于危时,就不要计较利害处;诚心诚意,才是救危济困的先决条件。
  对人施予恩惠时,便不再考虑对方是否能够知恩报答,反正做了善事,心中安然怡乐,已是得了回报,何必再去想别人的报答呢!
现在人好面子,不喜欢因受人施舍救济,而丧失其人格,故救剂急困者,又何必设法想以此出名呢?
第八讲坚忍道志
由于前生福缘太浪费,不知惜福,今世为人无福德以厚生。故效修道古贤,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志。
困乏时,我以积德去迎接福祉;工作疲劳、身心倦怠时,我以精神上的安逸、平静以补偿之。富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困,人之所不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在十分困顿环境中,我以坚忍的道志,做为精神上的堡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由我自己训练修行的信念,进而主宰自己的命运,则一切困乏,还能奈何我乎?
第九讲天机妙算
  天机妙算,必发生在不可思议之处。
  忠义贞节的人,因其无私坦然之胸怀,故上天便在其无心之处,打开其衷心欲成之事。
  奸恶邪径的小人,其时时刻刻为了自己精打细算,虽然他能处处注意所行之邪,可是上天偏偏在他不注意的地方,褫夺他的福缘,使其不知不觉中身陷法网,此即是上天之不可思议所在。
第十讲伪君子
  小人多生恨,行事已知其邪,故正人得而防患;而伪君子者,其口密腹剑、满腹经文与道理,事事讲得条条有理,但做来却违背良心,还自以为他是光明坦荡,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其坑内,受到极为侮辱的欺骗。
  这种人还能振振有词的说:「我问心无愧,你奈何了我」在这社会上,伪君子太多了,千万小心为要。
第十一讲 家人有错时
  家人有错,当然要秉着不可妄纵的态度,但是却不可当面指责他,如果有不好说明指正的地方,可以等待机会,趁机去纠正。如果一次不能理解或是改过来,则再等待适当的时机加以劝告,那么听您教训的人,就会如沐春风,很乐意的把坏行为改正过来,其一家人还是和乐融融,毫无暴戾之气。
  若是家人有错,便生气大声责駡,虽然震耳欲聋,还是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增加对方的怨恨,在心里上产生一种隔离的暗沟。
  天下事难以圆满,只要能够合于情理,便不需要太过于计较。行事做人,难以至善,只要放怀宽心,多吃点亏,凡是可让则让,那么所处的世界,就会觉得美好起来。
  修道、修心都是一样,想好好做人,必须先在心中有个打算,就是「多吃点亏、多忍让点」,才是建立本身的人格,要乐意做帮忙人的事。
第十二讲 环境分析
  处在逆境中,不要以为是苦恼的事,痛苦就像针炙与饮药一般苦,药虽苦,对于病人会有很大的功效,且有砥砺节操的作用。
  处在顺利的环境里,也不要认为这是快乐,必须少享福、多劳作,那些快活都是刀刃兵戈一般,对于人心有害,在暧靡Y·D、杯酒交欢之间,不知不觉使您形锁而骨立,终于一蹶不振。
  生长在优裕的环境,总是难免娇生惯养,不知不觉中会养成很多任性自大的习气,因为来得太方便,就逐渐缺乏独立的个性,于是一旦进入社会,会显得与众不同、作威作福、咄咄逼人,可是等到不幸的命运临到头上来时,他便无法忍受、不能自制,甚至失去理智,成为无用的狂人。
  一念诚心是不可思议,可以带动大气的电源,成为一股惊天动地的力量。
  诚心来自真心,人只要有真心,便有一真人在焉,形骸以外,还有真正主宰。反过来说,不诚虚伪的人,则是徒然具备四肢、五官形态的动物罢了。
  因为这种生活,在天地间只不过是空架子而已,且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第十三讲 修道勿重文章
  写好文章并不稀奇,也没有什么技巧,祇要文能达意、看起来容易了解,便是好文章。
  人品高尚,不在于自命清高,而是顺乎自然本性,返回纯真无欺面目。故曰:文章极处,无做到有他异,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第十四讲 真与假
  把人生看得是假,则一切功名富贵,五官四肢都可以说是幻境、不常在,永远在变化。
  若把人生百态,看为真实,则可以说一切万物、父母、兄弟皆与我为一体。
一个人若能认清「真」与「假」的道理,始可负予重任,任重道远,而永远脱离世间之缰鞘。
第十五讲 三帖处世良方
(一)别人有小过,您虽然知道得很清楚,不必在意。
(二)别人或有阴邪罪恶之处,您虽然知道亦不可当面揭发出来,使人下不了台,而产生狠毒的计谋。
(三)别人有对不起您的事情,不要记恨,很快的忘掉它。
这样简单的三方,是很容易的,不必花钱,亦可消灾,对本身的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哩! 
主题: 第十六讲 声显名著 时时警惕
天空,卷来一阵风、骤来一阵雨,电光闪闪、轰隆一声,雷公自天而降,吓得人胆战心惊,无不掩耳而走避。
  事实上,雷声发作时危险已过,真正的危险是发生在电光一闪,正负电流相交的一剎那。
  人也是一样,当他本身光芒最耀眼的时候,同时也是危险的潜伏时期,古人洞悉此理,因之愈是居高位,声显名著,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的,时时警惕自己。所以,艳阳下,志得意满的人,不要一股劲儿享受阳光的热情与明媚,而疏忽了天空风云雨雾的变幻,一旦听到雷声响起,这才惊慌走避,恐怕就太迟了。
第十七讲 人生的命运
  人生的命运,并非建立在生活资产的追求上,而作比拟。一般所谓命运的好与坏,就常用欲望获得的顺利与否来作为比较。故所谓坏运就是欲望所求的不顺利,而好运好命,便是欲望能够实现。
  修行是贫于欲望,而富于道修,为生活奔波时,不要太计较丰富,钱该赚就得赚,不该赚的亦不必贪欲,一切顺自然而行便是了。
  偈曰: 富足多生变,道法千万炼。
    人生几何时,何须为苦钱。 
第十八讲 礼仪
  修道的人,无礼则乱,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并得开悟,还要小心翼翼,切莫放荡,既得悟道,自然不踰矩也。
  世人不明修行之真意,以为豪迈就是放肆,多礼便以为保守,修道人守中庸,不偏不倚,适度则可。
  大凡天真无邪,是修行本性;而平心静气,乃是修行表现,于行为上必很坦然,丝毫没有做作才是真正的「礼仪」。
第十九讲 穷则变变则通
有人说「穷则变,变则通」是好道理,可是能变得通与不通,郄必须把定心头,可不能变歪而邪通。
社会上生意场面,充满酒色财气,稍一不慎,贪心妄想,往往会无明造业,变成邪行小人。
各位且听吾来说一句话,做生意就如下赌注一般,有本钱须多做功德,无本钱要脚踏实地,痴心妄想、投机取巧,浪得一时,还是会一败涂地。平常生活,莫要过于浮华,浮华是小人的表现。孔子说:「小人穷斯滥矣!」大家须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劝俭才是防穷防恶的根本。故人人应效法君子之固穷,不学小人之滥行,变得通与不通,就看自己去觉醒了!
第二十讲 修脾气之道
  世人修道研理入微,能言善道是无用的,知行合一、平心静气,才真受用。
  修道千年,虽然变化无穷,法力无边,郄不能超脱于三界轮廻之中,是可原故?乃心悟万法,知万法之理,郄是「嗔心太重、三毒蚀骨,无法平心下气也」。
  脾气人人有,能改者才是正气,始可依此而贯通天地,弘扬正道、永世万存。
  故知,修道是修脾气之道,学做人之道而已。
第二十一讲 魔来乱道
魔来乱道,道岂能被乱,乃是人心气浮,不顺天理,故魔来乱心也。
修行不可动无明火气,气魔是很乐意看到修道者怒发冲冠的呀!
容易生气的人,修的不是道,反予让魔可侵而趁机乱道,丧失修行道心。常见修行有德的人,于将开悟之时,郄因为小小磨摖,生起嗔意,让魔有机可乘,进而控制其道心,令其做出种种乱伦之事,以致于道体被破、道果成空,后悔是来不及啦!
偈曰: 论修道有何用处,脾气如牛胜牛魔。
  念经有何妙处用,駡声响起心火攻。
再偈: 修行贵乎好脾气,气稳如山自性发。
悟得天地正气明,法船即是您自己。
第二十二讲 颜回自述
颜回有分灵再世焉,至今精神不死,宏扬圣道,不眼不休,谁说我早死无用?
劝世人学我箪食瓢饮、安居陋巷,才不会因争产地、抢建风波,搞得乌烟瘴气、心神不安、生不如死,长寿有何用处?守财奴、守尸鬼而已。
第二十三讲 误会
「误会」常由口舌多言而来,彼此间的不能直接沟通,是造成猜疑的原因,同修间以取人之长为本,而避谈人之短处,才是和气之道。
若是以为「我想的才对」,作为「他人皆非」的条件,则此人已丧失了修心养性之中庸也。世人常犯此毛病,又加上自以为是的观念,才会因小小言语上之差错,而发生无可弥补的损失。
世人应秉持做人明理判断的智慧,莫为他人计算而生出种种无明火来。
偈曰: 魔来乱道修心志,暗中加醋言语误。
差错一步全盘输,好教母娘叹愚痴。
第二十四讲 夫妇之道
  世上男女多情无忌,两情相悦,昏昏沉沉,一旦情趣一了,无聊即生,由爱生厌,由厌生恨,爱恨之间,如弹纸之薄既脆且危,何以能系久夫妻之伦理?
  故劝世人,婚前且莫把戏,婚后永守道义,夫妇既然是一家,共同用心建立家庭,好好治理齐家之道,若以色为始,相处一久必然生出厌恶心情,何能白头偕老呢?
偈曰: 情欲似海深,日久人生厌。
  妖美娇容态,奈何日暮变。
再偈: 若无道义理,野花胜家花。
色迷眼昏蒙,终是不如意。
第二十五讲 炫耀自己
  炫耀自己,会招别人的嫉妬,有人郄偏偏要这么作。怀才而不露,乃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也。
  执守清廉的人,常会用严厉的语气去责备他人,其用意虽善,郄反而会令人退怯,而不予亲近,是很难达到规劝的效果。故君子能屈能伸,见机而行事,始能同而不流,远祸保身矣。
第二十六讲 喜听怪诞
  凡是喜欢怪誔不经的言论、好作奇异反常事情者,这种人是不会有大见识。
  修行亦是如此,舍正路而好稀奇古怪之修道方式者,如极端绝食、与怪诞行为,这些都是操之过急,时间一久,便执迷不悟,无法解脱其窠臼,皆是不合乎正道。学道莫好奇,奇中生怪;做人但平实,实里有佛。
第二十七讲 人总是有感情
  人总是有感情,其宣泄亦是十分微妙!
  有时一掷千金,也难以获得别人青睐,但有时候,虽然祇有一餐之惠,竟能令人终身难忘。
  这是为什么呢?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济人需济急时无,求人需求大丈夫。就是施舍亦要看场面,用在适当的时机,才能达到效果。有智慧的人,当须如此作风,才能济世救人也!
第二十八讲 保持谨慎的态度
  凡是有因,必有其果,年少不爱护身体,则老来必会生病。有权势时,作威作福,等到运气衰败下来时,则以前所埋下的祸根,就会临到身上来,别人会一一来报复。
  为人应当在最兴盛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不作出损害他人的事情,自然可以逢凶化吉。所谓:「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也。
第二十九讲 交友之道
  世人好交新友,切莫以私情示惠于人,应以光明正大的态度使人钦佩。
  所结交的新友,较不容易成为知己,倒不如加强与旧友间的友谊较为真切,万不可在别人面前自夸长处,最好能暗地里多种善根功德。
  所有奇形异端、自炫夸耀,是会被人嫉妒,不如以平实厚重的态度,渡过平淡生活。
第三十讲 议员之道
身为代议员,为民喉舌,必须以公平合理的见解为民请命。若是用私情私见,以公报私,虽得一时之利,郄遗留千古臭名。
高风亮节,并不是依附权势而得来的。如果一时为名利所诱,则贻留万世罪名,沾污一生清白,也实在可怜。功过之间,一念之差,天渊之别。
偈曰:代议士即是天舌,百姓申冤可出头。
  莫要胡言为己吼,应知臭名万世留。
第三十一讲 强忍悲哀 保持镇定
  当悲哀的时候,尽管内心痛苦,在某些场合,应忍住悲哀、保持镇定,不要在外表上显示出来,等事情过后,私底下感情的宣泄,如此才显出修道者之处变不惊,亦不因强忍情绪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与朋友交往,发觉朋友有错,应该用恳切的语气去暗示他、规劝他,千万不可不去纠正,而纵容其继续作恶,这便失去了交友之道。
第三十二讲 英雄注意三点
  所谓真正的英雄,必须注意如此三点:
(一) 不要因为自大,而忽略小事,古言「千丈之堤,坏于一蚁之」,稍不注意,招大谋患。
(二) 凡事光明正大,于隐晦之处,不作坏事。
(三) 在失意没落时,不自暴自弃、寻找刺激、丧失意志。
第三十三讲 德与怨
  自觉有德于人,则他方必因此德而生起嫉怨心来。须知有念我之道德者,必有仇恨我之人存在,故人生在世不计较德与怨,两方面皆可忘掉,则恩惠与仇敌就都不会存在了。
  偈曰: 施舍不求德,望报心是过。
无常不计仇,两忘可大全。
第三十四讲 做人只看后半段
  有一位从良的妓女,虽然她在年轻的时候,是Y·D无制,可是自从嫁人以后,痛改前非、劝俭朴素、相夫教子、孝敬翁婆、对妯娌和好、对老幼和蔼可亲,则她的行为是受上苍嘉许、众人感佩呀!
  若是一位妇人,在年轻时,清高持节,可是在中年以后,变了性情,到处招蜂引蝶、不知廉耻,则她的清白,就成为残渣一般,毫无价值,仍是受众人鄙视的呀!
  所以古人说:「做人只看后半段」,这是很真确的呢!
第三十五讲 有道是天爵
  有一种人他的功德很大,从早到晚,总是一边想,一边去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故受到天地鬼神拥戴,他虽然没有富裕、没有官职,我们却可称他为「无冕王侯」也!
  有一种人,做很大的官、亦大富商,可是对百姓毫不关心、对贫困从不体贴,只是醉心于争权夺利的工作,这样的人,自命官僚、富翁,其实也不过是占有禄位的乞丐罢了。
第三十六讲积德不穷
  人要想子孙多福多寿,应知本身是否有功德,多思祖德来之不易,妄想多赚钱、多置产,私心为用,以为子孙从此可以因此而享福,则是已败子孙福荫,此何以说呢?
(一) 不义之财,必添子孙之穷。
(二) 过求之财,必令子孙缺用。
(三) 祖德用罄,本身多求享受,钱积如山,乃占用后世余荫也。
  故子孙收受此财,必生家庭风波矣。
  自古以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财之家,反而贫乏;一时繁荣,百世萧条。有钱难买子孙贤,不若此心方寸地多种福田,好让儿孙自耕耘。
第三十七讲祸福之道
  有人欲求富贵,日夜营谋讦诈,千方百计竭尽心思、汲汲以求其福及其财富,福未来祸先至。欲求安乐富裕,殊不知得一时享受,受苦终身。讨厌贫贱而愈贫穷,畏苦难而苦难愈多,此何故?
  只因你贪求而不得道也。此乃是假心、幻心而求荣华富贵、幸福之后果也。
  圣贤仙佛所求福德,与众生不同,他舍安乐而求淡泊,苦中了苦,而得真正福乐,仙佛以前在世即是如此而得道也,此乃以真心而求之果也。
第三十八讲天不负人
  今世之人,虽然有钱有势,不愁一切,得有荣华富贵,自谓:「这是我前世所修之福报」。话虽如此说,其实也是前世所修不够标准,再来做人。若是现世有福不修,再轮廻于六道中,不能上升天界,福乐在那里?
  反观忧愁贫苦的人,就知前世未能行善立德之苦因。此世觉悟勤修大道而渡化他人,累积功德,以慈悲之心待人,更守忠信孝悌,凡事照天理良心而行,上苍不负苦心人,定能改恶命为好命。有偈曰:「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生也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第三十九讲天机造化
  天机是巧妙的,不是以人脑力去推测就可以获知其中的奥妙,也只有圣贤才知顺天应地之道。
造化本无常,人处天地之间,就自然会遭到天机的播弄,富贵、功名、失败、饥寒,反复无常,伸仰之间,才悟知造化弄人,天道无常、人生如幻,这也是上天催人觉悟的妙法。
  君子唯有逆来顺受,平安之时,思后危之处,先防未然,谨慎而戒惧,时至则显,时非则隐,为人若持着这种态度,则命运造化亦无奈何我矣。
第四十讲欲望是奴隷
  合乎天理,才能无愧于心。坦然行走,緃遭挫折,亦不过是一时困难而已,其前面的道路,始终是光明灿烂。
  人间是欲望的大结合,依各种不同的思欲,结成各式各样的集团,一个人只要执着私我之欲,就自然的粘附在集体洪欲的漩涡中,而无法自拔,结果是越陷越深!孟子曰:「仁者,人之安宅也;义者,人之正路也。今人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弗由。」故应知「正义道广,欲情路狭」的道理,才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舍大路而偏挤狭道了。
第四十一讲和光混俗 修真悟道
  万物最繁盛的地方,多自污秽出来的,今日修道,就是藏于浊中救世救人也。故修行人,不必怨恨世道衰微,而是必须在浑沌中,找出济世渡人的方法。
  水之消者,常无鱼,乃孤芳不得自赏,失去生趣,缺乏生活助缘也。
  所以君子用心于污浊之处,入世随缘教化,不持好洁独行始可弘道也。
  与世不能相容,便非红尘中人,则红尘苦海,何时得见曙光呢?
第四十二讲除去缺点 自得清白
  再是凶恶的马,遇到良好的骑士,同样被驯服得乖巧勇猛。
  溅出炉外的铁屑,若是遇到精巧的铁匠,一样可以炼出很好的器具。
  以此而论,可以知道,性情粗暴顽劣的人,经过自觉的奋发,也可以成为有修为的君子。子曰:「闻善不能徙,知过不能改,是吾忧也。」最可惜的是,不知上进、游手好闲的人,经过多少岁月,毫无所成,因为这种人比铁屑、劣马,还自愧不如呢!
  一个人不必怕自己有缺点,能常常发现本身缺点的人,才能有锻炼改变的机会呀!
第四十三讲谦虚容道
谦虚的人多福,因为谦虚能容正义与真理,都可以充填这个虚怀若谷的空间,宰相肚里,可以牚船,就是讲这种人。
谦虚,亦要实在,莫让物欲来浸蚀人心,所以虚可容真理,并可御外欲,如此虚与实之间,人格就建立起来了。
第四十四讲好善名 多偏差
  人心是好名利,而畏人知其弊病,「羞恶」之心,人人有之,作坏事而怕人知道,这个人还是有善根。因为他内心存有一点善恶分别,要开导这种人,反而容易呢!
  若是有某人,行善造功,但大事吹牛,怕别人不知道,以行善为成名的手段,这种人虽然是表面行善,却善心偏差,埋藏邪根,易于因好名之心,而行万世之恶因。
第四十五讲去嗔怒 凉心地
  富贵是不能勉强冀求得到的,必须勤勉工作,用愉快的心情,应付所有困难,于是在工作的奋斗中,才能尝到幸福的滋味。好起不平的念头,多求享受,则他的危机,就会把一时的享乐,变成一败涂地之痛苦。
灾祸临头,有时是难以避免,其最好的消灾解厄方法,就是不动嗔怒、怨恨之心,去掉念念不绝的怨恨,烈火燃烧时,唯一的利器,也只有以冷静的智慧水,慢慢熄灭其火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