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奖归来话新闻 200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1:44
赵:何主席,您好!
  作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同时作为大众日报社的老领导,今年的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一定让您特别欣喜。大众日报荣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涉及文字、摄影、版面,可谓收获颇多。
  何:对啊。在历届新闻奖评选中,这是大众日报获奖档次最高、获奖数目最多、获奖品种最全的一次。本届中国新闻奖共产生31个一等奖,大众日报在全国新闻媒体中,是极少获得两个一等奖的单位之一,着实难得,可喜可贺。
  赵: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每年的评选竞争都很激烈。今年的通讯类作品共报送了101件,只有3件得到一等奖,大众日报的《这个头,带得好!》荣列其中。这件作品胜出的优势是什么?评委们是怎样评价的?
  何:重大主题+精妙写作,可说是该稿获奖的主要原因。寿光是胡锦涛总书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联系点,王乐义是总书记亲自抓的党员先进性典型,通讯题目是总书记的赞语。该文以王乐义克服千难万苦推广大棚菜,顺利带领农民致富的生动事实,回答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重大问题,令人信服,发人深思。
  通讯构思巧妙,文笔酣畅,通过多位人士多个角度的评价,把王乐义塑造得形神兼备,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届新闻奖通讯组评委、经济日报编委郑庆东,今春在山东采访了一个多月,与王乐义很熟。他深有感触地说,这类稿子难写啊,王乐义是个老典型,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个头,带得好!》,将老典型写出了新精神,如此动人,实属不易。
  赵:摄影作品《警民接力大营救》,社会影响很大,评委们对它是什么看法?
  何:评委们很欣赏大众日报这幅摄影作品。照片具有极强的震撼力,那画面与场景多动人啊!海涛拍岸,人链悬空,生死令人揪心,谁看了不冲动?这反映出摄影者具有很强的抓拍能力。本届摄影作品共2个一等奖,一个是胡锦涛与连战握手,一个是这个突发救人事件。救人的主题人物是一位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就像本届评委、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说的那样,他那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感人举动,有着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赵:版面获得二等奖,在大众日报还是第一次。想想看,每年全国有多少版面啊,评选时只有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版面得奖的含金量真是很大的。
  何:你说得对,在评选中我也听到不少赞语。辽宁日报总编辑孙刚也是评委,他说,大众日报这个版面“庄重、大气、生动、感人”。版面的设置与新闻的主题相得益彰,内容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版面中心纪念碑顶天立地、高耸云天,T型设计庄重大气、极具动感,文图相映,版面宜人。此次参评的版面,还有几个也是纪念抗战胜利的,大众日报这个奖次是同类版面中最高的。
  赵:大众日报此次荣获“两金一银”,在看似偶然的背后,定有其必然性。作为报社的老领导,您对报社情况很熟悉,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何:俗话说得好:鲜花艳丽须有肥沃的泥土。这次评奖获得好成绩,是与大众日报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的。尤其是近两年提出“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指导思想,编辑部内重视新闻、突出新闻、强化新闻,大家有了鲜明的新闻理念,培养了抓新闻的自觉性,形成了抢抓、精编新闻的浓厚氛围。
  健全的机制也为出好新闻提供了保障。大众日报建立的一整套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正在发挥着极大作用。比如考评,就对那些“到网上找新闻,从别人稿件中摘新闻,拿会议材料改新闻”的现象断然说“不”,极力鼓励编采人员非新闻不写,非新闻不编,非新闻不登,在采写“真正的新闻”上下工夫。
  再就是精品意识增强了。以《这个头,带得好!》为例,按说像王乐义这样的重大典型,就是写上五千、八千字,分个上中下发表,也不为过。但是,我们的记者、编辑、领导不是这样,他们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读者的心理、精品的要求,在采写、编辑、处理此稿时费尽心机。就拿字数来说,千方百计控制在3000字以内,终于使作品放射出了精品之光。
  赵:作为多次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的评委,您觉得获奖作品有哪些共同特点?什么样的作品更受青睐?请您谈谈,以利于我们的记者编辑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向新闻奖发起更多的冲击。
  何:每次评奖,我的思想都经受一次洗礼,学到很多东西。这次评奖有三点感受很深。
  作品获奖须强化新闻的现场品格。我细看了所有一等奖作品,尤其是消息、通讯,包括广播系列、电视专题,我发现,没有靠二手材料写成的。这些作品,之所以让人读了、听了、看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根本问题是记者作风深入,写哪到哪,写谁见谁,写啥知啥。采访素材浸透着记者的汗水,主题提炼浸染着记者的心血,作品本身就是记者人品与作风的体现。比如获通讯一等奖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是由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田刚采写的。他们为了亲身体验王顺友的工作生活环境,骑马在陡峭的山路上重走马班邮路。张严平在不慎被马踢伤的情况下,拖着红肿的腿,坚持走完木里县城至白碉乡的山路,并连续露宿山野。文章刊发后,被国内上百家媒体、数百家网站采用或转载。四川日报在自己派记者采写了长篇报道的情况下,仍然全文采用了这篇稿件。大家仔细看一下获奖目录,可以发现,这件新华社的作品,参评推荐单位竟是四川省记者协会。所以说,要当一个好记者,发奋还不够,要“发疯”——要往生活基层“疯跑”,往百姓心眼里“疯钻”,为作品受大众欢迎“疯写”。这样的记者,不出好作品才怪!
  作品获奖须注重新闻的社会效果。这次评奖有个特点很鲜明,就是评委们越来越重视新闻作品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推动力。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现实社会。衡量新闻作品好与差,发表后引起的社会效果是杆称。一件作品,或开启人的思路,或助转人的观念,或增长人的知识,或解决存在的难题,总要力求产生良好的效益,以体现记者的责任感、使命心。获奖作品《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不要卖掉穷人的饭碗》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作品获奖须增强新闻的情感因素。新闻是精神产品,是事、理、情的产物,理应感人动人,但为什么许多作品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不是一般的感情问题,关键是未与民众同心,没与百姓共感,与读者意分情离。新闻要强化情感因素,关键是要强化采编人员的平民意识、百姓情结,将自己的情感和民生大众相对接。我们要让读者从作品的立意中,从作品反映的问题中,甚至从作品的遣词造句中,体会到对他们的丝丝情愫,缕缕情谊。比如钱江晚报的获奖作品《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就渗透着记者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他们列出的若干“民间期待”,正是百姓的殷殷期盼,体现了记者与党与民的血肉之情,也体现了记者对新闻的深情理解。总之,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群众满怀深情,我们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动情,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赵:谢谢何主席的精彩分析。在此也衷心希望新闻界的同仁们,到第一线去,获得第一手材料,写出第一流作品,创造出更多佳绩。

 

  何荣德,男,1945年2月生,山东曹县人,高级记者。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71年分配到大众日报社,历任记者、记者站长、政军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现任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多年来,采写消息、通讯、记者述评、调查报告等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800多篇;多篇作品被评为省、部级好新闻,《冲破关系网 过好亲友关》、《黄河大桥关卡多 司机哀叹行车难》、《马胜利跨省承包菏泽造纸厂》等三篇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策划和领导过一些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五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两次担任中国新闻名专栏评委。
  1983年经山东省记协推荐,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批准,受晋升一级工资奖励;1989年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经报社党委推荐、省委宣传部批准,事迹入选《登攀者》、《中国记者新一代》等书,事迹简介被编入《中国新闻年鉴·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