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之干扰现象《大脑操作手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23:09
作者:佚名 |  文章出处:网络

  干扰现象

  一般称为[抗拒]、[妨碍]、[破坏]、[不同意],或是[抗议]等等的干扰现象,对任何处理人类行为以达成某种目标的人而言,它们可能会形成最常遭遇到的障碍。企业家、管理者、教育家、心理治疗师、律师、政客,都得处理这类现象,像是无效率、学习能力低落、身心状况不一致、犹豫、个人的问题,或是争端等等。

  以NLP的模式而言,这类[抗拒]、[抗议]、[不一致]的经验都可用作对于策略之安置的有效性的试行。与其排斥这些具[破坏性]的干扰现象,我们用它们来在运用过程中检视策略(不管它是即存的,还是新设计的安置的策略)。对策略中的运作过程的干扰会发生在(1在成功地确保产出目标仍某种资源一表象或一排序变化的形式)时,或是(2)此策略无法对所有问题中的情境均有效时。

  抗拒并不表现NLPer在设计良好的策略上有所失败,应该把它视为自然的回馈,并且用它来修正策略,以让策略更为有效。干扰只是个人生态上自然发生的测试的结果。

  如果你已引出,或设计及安置了一个策略,而这个策略在你运用时并不能确保意图的产出目标的话,你就得检查一些事项:(当然,这些检查都得在你试过、确定你没有破坏亲和感之后来进行)。

  1.校准策略:每个相关的表象系统及搭配它们的解读线索是否都清楚地描述,并且采用了适当的指令等级?--也就是说,要确定没有任何一个表象是太过微弱,以致于无法适切地运作的。要确定排序中每个步骤的指定表象系统在任何时点上都具有四感官上最高的数值。如果你在设心锚时,当事人产生了一种内在对话:[这没有用]的话,你若触发心锚,就会重新引起这个内在对话。维持每个策略步骤中的表象上的完整,非常重要(以避免策略上[连锁不会比它最弱的接点来得强]的现象)。如果问题中的表象系统统缺少广度,藉由让当事人夸大或练习适切的解读线索及藉由让其意识上专注于指定的表象系统的方式,即可调整好策略。

  2.确定策略中的步骤之间的转换都能足够的顺畅,他们不会打排序的流程才行。如果当事人确定对某些转换有所困难,让他排练牵连感觉形态,直到他能更适应为止。

  3.一致性检查:

  a弄清个人的历史:确定当事人与要达成的意图目标有一致的意向。将此特定目标与当事人的后设目标对照,确定它们可以相容,并且合乎生态的。我们常会发现在当事人早期的历史,当事人会针对他想要达成的某个目标发展出一些负面的心锚。再者,达成某个特定目标还会导致引用其他经验的可能性,以及当事人尚未准备好去接受或面对的产出目标。在这种情形下,NLPer需要(1)修正目标,以让它不会表现出任何会对当事人的生态产生震撼的效果,(2)将此来自过往的四感官与在现有情境下意图产出目标的四感官统合起来(藉由依序为它们设心锚,之后再折叠这些心锚),如此它就不会再表现出任何干扰,或者(3)由当

  事人的历史中引用及加入其他的资源,如此就可让他掌控或避免任何产出目标造成的问题影响,其中有更多有关于一致性的探讨。

  b确定没有任何步骤会触发多数反应。是否所有的步骤都足够特别,以使它们不会一般化,或是触发对抗首级控制的其他策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检定决定点上的情境标点(或是设计及安置的情境标点)--即策略的运作或产出点(参阅设计一章)。

  4.确定所有的步骤都在适切的排序中,而且没有任何一个重要的表象系统被遗忘。a如果策略是设计出来的,再用形式完整的条件来加以检查,或/及由当事人的历史中引用附加的资源。b如果策略是引出来的,重回引出程序,确认没有任何步骤被遗漏或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