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大萧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8:53
第三次大萧条?
                                                    邓瑾      2010-06-30
         G20最后的结果是在减债和保增长中寻找模糊的平衡,这让观察者们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倍感担忧
        多伦多,G20峰会外,人们表达着对世界经济的希冀 (CFP/图)
        上周日,G20多伦多峰会落下帷幕,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20国首脑就全球经济复苏的路径艰难地谋求共识。
        由于希腊债务问题引发欧元危机,欧洲国家的观点在会议前集体转向:之前以法国总理萨科奇为代表、在各个国际场合高调警惕任何的退出机制,理由就是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而现在则是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旗手,坚推政府债务减持,这意味着增税减薪降福利,更高的失业率乃至经济停滞。
        英国新任首相卡梅隆甚至在赴会之前就在本国宣布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政策,以削减国内高达1万亿美元的公共债务。
        任何紧缩政策,都将给执政者带来严峻的政治挑战,希腊骚乱已有明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和希腊不同的是,英国做此选择不是被债主所逼,而是自己“主动”。因此,此举也被广泛解读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刺激计划“结束”的一个信号。
        欧洲国家减债决心很大,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明确反对在经济脆弱复苏之时一些国家的集体退出机制,担心全球经济的复苏半途而废。他甚至还在考虑在美国实施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
G20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妥协,在减债和保增长中寻找模糊的平衡。
        支持在美国实施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克鲁格曼对G20的结果非常沮丧。在会议结束当天的《纽约时报》上,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表专栏文章称,第三次大萧条已经初现。
       “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大萧条的初始阶段。”他写道,“这次大萧条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数百万受失业困扰的人们来说,代价将非常巨大。”
       在他看来,前两次萧条分别是1873年股市崩溃后导致多年通货紧缩的长萧条和1929-1931年的大萧条。“第三次大萧条主要是由决策失误引起的。”克鲁格曼说。他认为,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巨额救市资金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过度担忧,而事实上真正的威胁来自通货紧缩;各国领袖都在宣扬收紧开支的必要性,而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支出不足。
        就在很多人说紧缩政策是挽救欧元危机的唯一道路之时,紧缩政策在一些国家已经被证明无效。
        两年前就已经实施紧缩政策的爱尔兰的经历,此时也开始从经济学家的圈内讨论扩大到大众传媒。本周一,就在G20结束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爱尔兰——紧缩政策高代价之图景》一文,打破了一些人对紧缩政策效果的迷信:赤字不降反升,失业率也大增,资金、人才纷纷外流。

        “债 务世界杯”榜单        希腊队:2009年底,希腊政府宣布财赤占GDP比例将超过12%。此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频遭下调,政府债务危机开始在欧元区蔓延。希腊近日计划出售地中 海阳光岛屿还债,被外界认为是一种耻辱。        西班牙队:作为“欧猪”(PIIGS)五国成员之一,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集众病于一身,其20%的失业率堪称“世界奇迹”。        日本队:全球负债最重的发达国家之一,1.3亿的日本国民每人身上至少背负着750万日元的债务。日本媒体说:这个国家就像一个嗜酒的父亲,正在以孩子的 名义赊账。        阿根廷队:2001年下半年起,南美经济强队阿根廷爆发了债务危机,当时的政府宣布停止偿还外债,致使阿根廷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倒债危机。      (温翠玲整理)

        欧洲的债务陷阱
        同样有债务危机,但希腊和英国有很大的不同。
        英国不属于欧洲货币联盟,和希腊相比,英国拥有自主的货币政策。当使用欧元的希腊面临主权债务违约危险的时候,如果不退出欧元的话,就只剩两个残酷的选择:要不国家宣布破产,要不就接受严苛的紧缩政策,降薪降福利。“希腊,可能还有其他两三个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偿还这么大的债务,他们最终会违约。”北京大学金融教授迈克尔·佩蒂(Michael Pettis)预测说。
        最终,这些债务将被减免,减免之后,希腊才有可能重新获得健康增长的新起点。
要等多久银行才会承认希腊的坏账?佩蒂说,这要看银行需要多久才能积累足够的资本金来冲销这笔坏账。否则,先死的是银行自己。
        而英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英国有权力直接印钞或从英国自己的央行举债。
        畅销书《债务之网》的作者埃伦·布朗在其博客上写道,就像所有的央行一样,英格兰银行是“最后的借贷者”,这意味着它可以不需要先借钱就可以在账面上创造货币,然后央行再把钱贷给政府,实际上可以免息。只要英格兰银行有能力购买在私有市场卖不动的英国国债,就无需担心英国国债价值的暴跌。
        出生于西班牙的迈克尔·佩蒂一向都不看好欧元。他指出,欧元不改则死,改革的方向至少包括现在大家公认的财政联盟。这意味着,欧元国家在上交独立的货币政策权后,也要放弃独立的财政政策,比如对一个国家预算报告(钱怎么收,怎么花)的审议就不只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
        他还提醒,货币联盟成功,几乎都是在全球流动性增加和国际资本流动扩大期间。没有货币联盟可以在货币紧缩期间生存下去。19世纪的拉丁货币联盟和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们一度被认为很成功,但是当全球货币收缩的时候,全都被迫退出。

        美国的失业梦魇
        美国正在经历痛苦的“无就业增长”,失业率一直徘徊在近10%,这令奥巴马在选民中的魅力消减。克鲁格曼和斯蒂格利茨这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提议,美国应该考虑实施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
        不过此前,全世界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就是各国相继投入巨额资金救市,这种救急的办法要适可而止,因为市场上货币太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高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
        中国许多知名经济学家也持类似观点。关于通胀显现的时间表流传多种版本。
        不过奇怪的是,美国迄今非但没有通胀迹象,其货币供应量反而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萎缩。据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的货币存量从今年2月的14.2万亿美元下降到4月的13.9万亿美元,相当于一年萎缩了9.6个百分点。货币市场基金这些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则减少了37%,这是史上最大的降幅。“恐怖!M3的大跌自大萧条以来从未有过。”国际货币研究的蒂姆·康登(Tim Congdon)教授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者都在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对资产的比例,减少风险资产。这就是美国为什么没有正确复苏的原因。”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美国政府把钱投错了方向,投给了危机的罪魁祸首华尔街,而不是企业和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