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历代英贤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38:06

前   言

 

淳安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建县肇始,迄今已1800周年。悠久的历史,深远的文脉,加之钟灵毓秀的人文环境,高山流水的自然禀赋,使得淳安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贤辈出,真正是人才济济,文士跄跄!

1800年漫漫的历史长河,涌动的就是经久不息的人流。历史就是由人组成的,马克思曾说过:“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是人类自觉活动的产物,人的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历史实际就是人史,史学也是人学。

人,首先是一个鲜活的的个体生命,由个体生命组成一个个局部的群体生命——群众,由群体生命组成“人类”的总体生命。人类,人类,必有出类拔萃之人,人类创造的历史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必然性和一定的偶然性。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物,在一般情况下,也常常是沧海一粟。但在一定的条件、机遇下,通过个人的努力,有了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就能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适时地提出正确思想,或者纠正某些错误的现实和做法,集中和代表群众的愿景。就能组织发动群众,为实现某个正确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并留下文化精品遗产,其个人作用就显得十分巨大。各个领域各个时期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演变的过程就是历史,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文化。所以历史文化离不开人物。发掘历史人物,整理历史人物的事迹,就是宏扬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历史人物没有温情和敬意,正是价值文化的失落,历史虚无主义的变形。对历史人物的无知,意味着无根忘本。梁思成先生说得好:“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无根之族,纵有历史文化却不加以尊重的民族,也是无望之族。”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有责任对淳安建县1800年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理,来弘扬历史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以建设文明、和谐的精神家园!

1800年前,东吴大将贺齐击山越,平黟歙,率先建起始新县,置新都郡,立府于始新(古威坪),这是浙江主干流钱塘江流域第一个郡州之发端!既是自古繁华的杭州,当时也只是钱唐县建制,属吴郡(吴兴)辖域,直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才废钱唐始置杭州。新都郡历史比杭州还早381年。这说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特别是中游地段,已是汉风日盛,人文蔚起,有了建县立郡的政治人文环境。史实上,淳安在建县前就涌现众多杰出历史人物,如原就是汉代大司马长史、汝南尹的方紘,在元始五年(公元5年)因王莽篡乱,用紘为丞相,紘不受即带亲属骨肉过江,令子孙固桑梓歙之东乡(淳安),他的三个儿子都为东汉名臣武将,长子方雄曾在汉光武六年(公元30年)拜尚书郎,还升为云麾将军。方雄的三个儿子又是个个文韬武略,英名盖世,特别是次子方储聪颖过人,学业精通,经史明辨,善星文五行,曾注释《孟氏易》。他曾举孝廉,授郎中职,后又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敢于以死谏言。方储在人格,学识上都是淳安文化的神,被尊为“方仙翁”,到处建庙塑像祭祀,淳安县城还有东、西两座仙翁真应庙。淳安在建县前虽属山越之地,由于战乱,北方士族避乱江南,其结果是北方士族带来了中原文化,包括众多的北方劳动力人口,也包括北方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中原的人才及学术思想观念,导致了淳安文化的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恰于昔日新安江兼收并蓄,而滋生了“新安文化”。今天千岛湖更涵熙渗透,包容大度,必将孕育出全新的“千岛湖文化!”

淳安古县志称:“环万山以为邑,地大产簿民贫。”由于崇峦峻岭,延袤蜿蜒,沟壑纵横,地少山瘠,虽勤穑事,仍谷食不足。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很多人因生活困迫,不甘于苦涩单调的农耕生活,欲找新的生活出路,这样重教兴学就蔚然成风。历代书院星罗棋布,据《蜀阜志》记载,宋代硕儒钱时创办了淳安第一座书院——蜀阜书院,至明代就有静乐书院,吾溪书院,世科书院,前溪书院,新江书屋等,一个村就有六座书院,那真是到处书声琅琅。淳安早就有“卖毛厕也给儿子读书”的俗语,故读书勤奋不怕苦。《续纂淳安县志》还特地记载了读书人以煨芋疗饥的事:“淳俗多种蹲鸱(梓桐人至今称蕃芋为鸱),一名芋,其大者为芋魁,乡民课子夜读,每以煨芋魁为度,芋魁熟,大约漏下二鼓矣,盖小儿意有所属,则精神振厉不倦于勤,啖之可以疗饥……”读书等芋煨熟就要期待,有了期待就振奋勤读。当然,这样读书,为了等到煨芋吃,或为了“千钟粟”,似乎都太“低层次”了。书真正读进去了,就知道天地有道,圣贤有学,就要推明道统之原,穷究天人之妙,尽发先贤之未发。有的要想把读书作为经天纬地,安邦治国之伟业了,他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物开太平。从而涌现了大量俊彦英才,元代学者赵汸曾赞叹:“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其当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师,有书,有史之藏。”可谓是“文学彬彬,代有其人!”

唐代就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高足皇甫湜,他积极参与韩、柳“古文运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赞颂皇甫湜:“志业过玄晏,词华似称衡。”又有一扫当时文风气调低下,独创诗歌“吴富体”的吴少微;还有“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首创我国独具特色“睦州诗派”的晚唐诗人方干。宋代曾有理学硕儒钱时,状元方逢辰,还有被称为“两浙三方,天下无双”的方訚、方闳、方闻兄弟。元代有写出四大传奇之一《杀狗记》的作者徐;明代更有编纂《宋元通鉴纲目》的三元宰相商辂;编纂淳安第一部诗集——《青溪诗集》的徐楚。清代有修《浙抚通志》总裁、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的毛际可;创立“桐城之派”三方之一的方楘如等等。正由于有这些璀璨的文星,才给淳安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

还有很多读书人,带着儒家的民本思想入仕为官,实心惠政爱民。宋代威坪人方有开,写出《屯田详议》二十二篇以献当国者治之;登宋绍定二年进士的汪自强,为官深知“民为邦本,本国邦宁”之理,创平义仓,赈灾恤民。遂安的詹仪之为官曾说:“居官之法,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明代三元宰相商辂以社稷的重,在“土木堡”之变的国势频危时,力主抗敌,反对南迁,还挫败了一起宫廷政变,后罢官居家十年,募工凿山开道,去险就夷,直言“幡然一出安斯民”。明正统年间,何陞力谏代宗皇帝按税亩之法轻徭薄赋,安民爱民,亲自带领民工修黄河,河南人民建祠怀念他。天顺年间的蜀阜人徐贯,官至工部尚书,他曾开仓赈灾,平治三吴水患。功盖当朝。嘉靖年间的徐楚为官实心实德做实事,亲自跋涉沙石滩、盐碱地、绘《塞恒图》、陈《备边六策》,兴水利,辟荒芜,正疆界,西南农耕之治,名垂青史。西阳、缜池、西蜀都为他立祠以祀。他勇革官场贿赂之风,而遭忌恨被免职归乡,更为家乡人民办实事,架虹桥,建宗祠,修书院,赈乡族,呼吁”粒米共分升斗惠,里居谁问南北徐?”明成化进土横塘人王宾曾任广东韶州知府,亲率民众筑河西堤以捍水,筑仁化城以防寇,百姓爱戴。清代康熙年间的茶园人方瑞合,曾为贵州毕节县令,为建学宫、创义学劳累死于任上,士民悲痛,号恸震云。威坪黄金里的徐土纳,康熙进士,授河南嵩县知县,常躬耕课农,为民减负,革除杂派,史称:“冰心玉洁,实心爱民,第一廉吏也!”

在贫穷落后的深山农村,功名利禄一直为人们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然而,竟有人视功名如敝屣,视利禄如粪土。他们满腹径纶,却清心寡欲,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眷恋故土,寄情山水,作仁者而乐山,为智者而乐水,返朴归真成了他们的最高境界。这在物欲横流、铜臭熏心,把官位、权力、灵魂、肉体都可交易的商品社会,是难以理解的。但就在淳安这块土地上,就有轻功名,尚气节的先贤,他们以良心为王,以良知为帅,崇尚精神之独立,心灵之自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们的名望一直传至后人。北宋邵炳辞官归里,筑白云楼隐居,后来范仲俺任睦州知府,以礼相召,绝意不赴。南宋蜀阜的钱时,宋理宗皇帝亲自召见他,赐他“进士”,他受宠不惊,封他国史修编,又不甘心为形役,辞官解印,四处讲学,最后退隐归里,创建蜀阜书院,培育人才。状元方逢辰曾拒官不任;榜眼黄蜕激流勇退;探花何梦桂授职不赴;方一夔退隐富山;洪震老弃官归里;他们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山身殉道”的浩然之气。元末明初厚屏的徐尊生,精诗通经,博学多才却隐居不仕,明初朝廷以“山林逸士”被召出山,进京封他翰林学士,和大学者宋濂一起编修《元史》,后即以老疾求归。明代梓桐胡拱辰之弟胡拱壁,饱学多才,却无意仕途,不沾官威而养光韬晦,杜绝应酬,足迹不履公庭。梓桐还有个胡世冤,家贫嗜学,言狂行狷,曾教馆于歙县,他的学生吴天洪,中了进士来淳任县令,即请他去县衙,只因忙于公事,不知他已乘船来到南门未来迎接,他却掉转船头,根本不管学生县长在追他,一副傲视官府的狷介之风。蜀阜的徐应筹,皇上钦点为进士,他不受,终日和绍兴的徐文长饮酒挥作诗画。淳安历代有很多知识分子持才傲物,放浪形骸,落拓不羁,追求心灵的自由。他们宁愿清贫,不要浊富,信奉“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吾辈孤且直”的人生信条。这些至性真情的人物,淳安人民岂能忘却?

当然,淳安历史人物论起知名度,莫过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和威震大宋皇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们的英名上震九霄,下撼九泉。一个小小的山区县竟发生唐宋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载入史册,这有一定的文化渊源。淳安自古就将不畏强权,坚持真理,以死相谏的方储和“性居傲,不拘小节”的乌龙王邵仁祥作为文化之神来崇敬,体现崇尚气节,追求平等自由的一种群体民风。历代县志都载:“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刑犯法,善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而傲缙绅……”“山谷居多,地狭且瘠,民贫而啬……大抵安于简易之政,扰之则生事。”山区百姓,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生活本身就很艰难,统治者还要施苛政,扰民欺民,不得不反,硕真反唐,方腊倒宋,概因官逼民反。农民起义领袖,封建统治阶级都以“盗寇”“妖贼”称之。但历代地方志都作了记述。使后人知道有这样的历史人物。

所以,历代修志,重在人文。我国被称为“方志之祖”“方志之圣”的清末学者章学诚就说过:“邑志尤重人物”。翻开古志,向有“古来方志半人物”之说。据清代光绪甲申(1884)年修的《续纂淳安县志》人物篇初步统计,为各类人物立传的:忠义74人;名臣10人;武功14人;循吏90人;理学2人;儒林47人;文艺110人;孝友41人;笃行100人;介节13人;高士21人;义风45人;合计立传人物568人,另有抵抗太平天国军队表现英勇的乡民名单467人;太平天国蒙难的222人;另有殉节的烈女410名。再有“选举编”的“辟召”人才64名,正榜进士237名,特奏进士91名,乙科举人232名,贡生530名,选举的科贡名单合计1056名,总计有名有姓的人物共2763名。民国《遂安县志》人物志立传的有乡贤32名;理学3名;忠节6名;孝行75名;廉介23名;儒林168名;文艺109名;才望36名;敦义377名;隐逸12名;方使16名;合计848名。同时以表格列名单的有,征辟人物86名;正榜进士83名;特奏进士19名;举人193名;贡生(秀才)708名。《遂安县志》还专设《寿眉》编目,“凡年满八十以上者入之”。至民国十九年共收入八十岁以上的名单2129人。也应是“以人为本”吧!

淳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目不暇接,为纪念建县立郡1800年,这里选介了建县前历史人物6名;淳安乡贤43名;遂安乡贤32名;农民起义领袖4名;贤臣循吏128名;儒林学者208名;民国重要人物16名,共437名。基本以生年为序,这些人物从时空隧道里正向我们走来,他们曾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淳安人民,更是今天“以湖兴县,融入都市”战略的重要人文资源,让我们亲近他们,由人及事,认识历史,吸取精华,乐育英才,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