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珐琅器精品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0:35
(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宫廷御用器,康熙时创烧,以乾隆时期成就最高。但其生产历史却是十分短暂,只有康熙、雍正至乾隆中期前后约40年,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化史一次全方面的总结,在其中出现了很多名贵的瓷器,但是唯独没有珐琅彩瓷器,先且不提时代的差异性,足可以看出在清代,寻常百姓是根本不知道还会有这样的瓷器品种,皇室的特权在此显露无疑。
珐琅彩原料以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为主,在白色透明的釉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作色素,就会得到具有不同颜色的珐琅彩料。先在景德镇烧成瓷胚或精细的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所用彩料在雍正六年以前,均为进口的珐琅料,故又称“洋瓷”。珐琅彩瓷胎质具有薄、轻、坚、细、洁五大特点,图案精细华丽,微微突起,色彩绚丽,装饰题材迎合皇室,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婴戏、罗汉等为主。
乾隆一朝,国力鼎盛,无论瓷器还是其他艺术均为清代之冠。乾隆珐琅彩的器型品种较康熙、雍正时多,尤以瓶类常见,有蒜头瓶、梅瓶、花口瓶、胆瓶、橄榄瓶,玉壶春瓶等,其他有壶、盘、碗等。乾隆时期彩绘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集多种装饰手法如绘画、凸印加绘金彩等于一器,显示了乾隆时期珐琅彩制作工艺的高度发展。在绘画技巧方面,乾隆时期吸收西洋绘画的特点,这是前朝所不见的,此种风格仅见于珐琅彩瓷,还间接影响了其他类彩瓷品种。中国画家由此而吸收了欧洲绘画的透视技法,应用到瓷器的绘画中,使花卉色彩华丽,人物性格鲜明,动物生动活泼,风格独特。
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每于题诗的引首,句后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红或抹红印章,印面文字通常和图案题诗内容相配合,文人气息很浓。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相比康熙时期,制作工艺和技术都有进步,并且当时已成功生产国产珐琅彩,珐琅彩不管是从颜色还是品种,比康熙时期都丰富很多。所有素胎依然是景德镇御窑厂选送精品,有时也直接利用宫中的脱胎填白瓷器,以白地彩绘。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平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新增多种色地,色地开光,色地轧道瓷器,图案繁复,不留空白,不题写诗句。
纵观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瓷器估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而珐琅彩的高贵出身,意味着珐琅彩流传至民间的非常有限。但足漫长的中国沧桑历史,造化弄人,时事难变,也让许多不可能的事充满变数,如果能收藏一件准确无误的雍乾珐琅彩瓷器,无疑是在玩一场稳操胜券的游戏。

清乾隆珐琅彩明黄地云龙纹梅瓶
清珐琅彩明黄地云龙纹梅瓶,通高38.5公分,端庄秀丽,华贵大方,唇口、短颈、溜肩腹部渐下微收,底足外撇。造型饱满,优美大气,颈部饰蕉叶纹,腹部主体龙凤纹,正面一威武霸气十足的云龙,腾空而起,身体矫健,刻画生动,底部为海水纹,画工精致,用以珐琅彩表现,彩色柔和,艳丽明快,以明黄打地,气度非凡,尽显皇家气派,胎体坚致,胎质洁白,底足书以“大清乾隆年制“款识。这件梅瓶,工艺精湛,色彩艳丽,器型优美,保存极佳是传世品中十分少见的,由于珐琅彩瓷器的珍贵,它的价值也远出乎人们的想象,是现今令所有收藏家心驰神往的珍贵藏品。

清乾隆胭脂红地珐琅彩轧道缠枝宝相花纹梅瓶
清乾隆胭脂红地珐琅彩轧道缠枝宝相花纹梅瓶估价480万至580万元。清乾隆黄地轧道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盖盒,估价为120万至150万元,此件为乾隆时期新增的色地轧道珐琅彩瓷器,工艺复杂,色彩更加艳丽,彰显皇家气派。

清雍正轧道描金开光山水人物纹四方瓶
清雍正轧道描金开光山水人物纹四方瓶,器型规整,造新古朴大方,胎质洁白细腻,胎体浑厚,颈部饰以黄地珐琅彩描绘花卉寿纹,腹部红地描金开光珐琅彩山水人物纹,并每面都有诗文题写“春风花等香”“远随绿水流”“瑞雪兆丰年”色彩艳丽,底书“雍正御制”黑料款,为皇帝驾崩时採用,估价为460万至560万元。
七宝烧花瓶
七宝烧是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以贵金属为胎,外饰以石英为主体的原料及各种色料,经烧制而成。七宝烧具有胎骨轻薄,器型规整,珐琅釉料细腻,光泽闪耀,色调艳丽明快等特点。它与我国的景泰蓝、画珐琅器一样,为世界金属珐琅器工艺中优秀的艺术财富。

清代画珐琅牡丹纹鼻烟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金属胎及珐琅为材质的鼻烟壶在中国出现的较早,且一般制造精致,多为宫廷制作。这类鼻烟壶以清前期康乾两朝制作最为精美,自康熙以来大力提倡珐琅制品,并在清内务府专设“珐琅厂”烧制珐琅器,使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宫廷工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品。
珐琅制品中以画珐琅最多,此件鼻烟壶制于雍正朝,正是珐琅制作的繁盛期,体现了那时的高超工艺水平,此鼻烟壶为扁圆荷包型,铜胎镀金,通体以黑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双面各绘一朵盛开的大花,边以绿叶、菊花等为饰,颈部饰以垂云纹。宝蓝色的玻璃盖连象牙勺。这种在黑地上以中国传统大枝花卉为纹饰的鼻烟壶更显得华丽典雅,雍容高贵,确不愧为铜胎画珐琅中的珍品。
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与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多在胎体口沿及底部镀金,而后者多于口沿及底边足露白玻璃胎而不饰彩绘。这也是我们在收藏这类器物时所应注意的。

明代掐丝珐琅狮纹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尊的口、腹本是两个狮纹碗,明中期为仿青铜彝器尊的造型,将两者拼接成器,底部有景泰款,也是后配的。此尊为圆形,鼓腹,长颈,撇口。肩部以三个铜镀金兽首衔环耳为饰;底部为三个铜镀金飞狮足。通体施以浅蓝色珐琅釉,腹部为狮戏球纹,间饰朵云纹,颈部亦做此装饰。腹与颈接口处为莲瓣纹。市场估价:人民币800,000元。

清代画珐琅执壶
画珐琅器又称“洋瓷”,制作时在红铜胎上涂施白色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光滑的表面上以彩色珐琅料绘出纹饰,再经烧而成,形成绘画的装饰意趣。此壶造型优美典雅,以黄色珐琅为地,花卉纹饰色彩鲜艳明快,质细腻洁净,且富有层次的微妙变化,工艺精巧,为传统珐琅器的精品。
乾隆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仕女执壶
这件乾隆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仕女执壶称得上极品了。此执壶为金胎,以昂贵的黄金作珐琅的胎体,始于乾隆,当时皇家的奢侈与财力可见一斑。整件器物线条流畅圆润,造型娴静而端庄。通体施蓝色珐琅釉为地,盖、颈、肩、足均以嵌画珐琅片作开光,开光内绘山水、花卉仕女图,开光外为掐丝珐琅勾莲花纹。腹部两面饰花瓣式开光,内绘《庭院母子图》。

清代画珐琅提梁壶
此壶为铜胎镀金,造型新奇,呈八棱形。壶提梁加有一金星玻璃握手,壶身八棱开光,上分别绘饰各异山水花鸟图案,画工精致,技艺娴熟自如,颈、盖处亦有纹饰绘制。壶下置铜镀金架,足有一八棱小盒,作点燃加温使用。开光处以白色珐琅釉为地,色彩对比鲜明,颈盖处均以黄色釉为地,壶流、把、架的造型亦规整有致,模仿了西洋样式的传统装饰工艺,其制作工艺精湛,是乾隆初期画珐琅器工艺中的精品之一。

清代画珐琅滷壶
该壶采用铜胎镀金工艺。壶呈圆罐形,盖小,短流,螭形高柄,圈足。通体施黑色珐琅釉为地,上饰缠枝牡丹花纹,每朵花中心为团“寿”字,花间以十只蝙蝠穿插点缀,有“福寿”吉祥寓意。滷壶身内施白色珐琅釉,中心有“雍正年制”款。此器具有清雍正时期画珐琅的典型风格,制作工艺纯熟,图案设计亦严谨工整,形式布局变化统一,色彩丰富。壶是清雍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器型,并在色釉处理上采用一种黑色珐琅色釉作地来衬托纹饰图案的新方法,产生了如同退光漆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所生产的画珐琅器无论在品种、质量、色彩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制作水平高,产品种类亦极为丰富,为乾隆时期金属胎珐琅器制作工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器为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造,其艺术收藏价值很高。

清代掐丝珐琅三足薰炉
掐丝珐琅源于明代景泰年间,至清康熙年间获得较大发展,其风格倾向西洋风格。图中所示炉由盖和炉身组成。炉盖有四层结构,最上层为圆形雕空錾刻云纹盖钮。下面三层的上、下两层饰繁密的掐丝珐琅彩绘花纹,中层为雕空、珐琅彩绘花纹。该盖自下往上逐层递减,成阶梯状。炉腹圆鼓,中间有两道凸弦纹,弦纹中间饰有华丽的珐琅彩纹。炉足较高,扁形,末端翘起。此种扁式炉足较为少见。该炉做工精细,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清代中前期珐琅器的装饰风格。

清代乾隆掐丝珐琅角端
角端项饰胸前垂铃上阴刻楷书「乾隆年制」款。《宋书祥瑞志》记载:角端是一种瑞兽,一天能走一万八千里。凡角端出现,即表示政治修明,天下太平,四海归心。

清乾隆珐琅彩尊

雍正款珐琅开光人物双环耳盖罐 博物馆藏掐丝珐琅器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