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厘清的几个转基因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8:21

 很多人还担心国外大公司“变卦”“要挟”之类,这样的担心完全是不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纠纷。如果真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了专利持有人“反悔”之类的事情,也只能通过法律诉讼解决,丝毫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种子公司继续生产种子。而针对在中国境内的纠纷,审案的是中国法院,依照的是中国法律

中国政府“低调”给予了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消息近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各个媒体,尤其是网络上,公共知识分子、经济学家、环保主义者、各路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关注。转基因农业该不该发展?转基因水稻要不要推广?这其实是两个相当不同的问题。前者主要涉及技术层面,而后者则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但遗憾的是,在转基因的争论中,不同的因素经常被搅在一起。

需不需要转基因食品

人类的食物只能来源于土地,但是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质量高的食物,比如肉、蛋、奶,都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口需要越来越多的住所、道路、工业设施、娱乐设施等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可耕种土地。

需要的粮食要增加,可用的土地却不得不减少,人类只能想办法增加土地的产出率。1900年的世界人口只有16亿,传统的低效的农业也能够养活所有人;到了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如果不是以化肥、农药、传统育种为核心的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这些人靠什么来生存?

2000年到今天只过去了10年,世界人口已经接近70亿,照此速度,40年之后---可能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活着,人口就将超过100亿。目前粮食生产的“传统增长方式”几乎已经到达极限,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的形势更加严峻。我们要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我们经常自豪地说中国的粮食单产比美国高---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它说明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而且,这个高的单产是建立在中国农民精耕细作的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同时也意味着每一个农民所能耕种的土地有限。

转基因农业至少在目前还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不要它,但是我们能有其他的办法来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吗?所以,在讨论人类要不要转基因农业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它是不是个完美的选择,而是:与其他的选择相比,它是不是更好?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是否对人体有害?对此的质疑有两种类型:一是某些时不时曝出的“转基因食品影响某某功能”的动物实验;二是“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

对于第一种,经常被过度渲染。在科学研究中,当某些惊人的实验结果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的研究机构来审查、重复实验。只有当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没有漏洞,而其他机构也能重复的时候,实验结果才能被认可。迄今为止的那些“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实验,都没有通过这样的考验。它们之所以引起恐慌,除了人们更容易接受负面信息的心理本能之外,极端环保组织有选择性地对待科学争论然后大肆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第二种情况,是人类面对陌生事物时候的本能心理,不能苛求。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的食物没有一种是“绝对安全”的。转基因食物在批准上市之前,经过了大量严格的安全审查。如果把我们完全接受的那些“传统食物”拿去进行同样的审查程序,将会有相当一部分无法通过。比如说,有的食物能够让大约1%的人过敏,严重的导致死亡---如果一种转基因食物有哪怕比这轻微得多的问题,都无法通过安全审查。而我们广泛习以为常的食物中,花生、小麦等等都有这样的问题。从这个意见上说,经过安全审查的转基因食品,其安全性甚至更高。

与人类历史上一次一次引进的“新”食物相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验要谨慎得多。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的影响

因为抗虫基因的转入,让害虫产生抗性从而产生新的害虫,是目前的转基因研究中很热门的一个方面,也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但是,这种情况不是抗虫转基因作物所特有的。在传统的农药灭虫中,同样会产生对农药有抗性的害虫,这是为什么需要不断开发新农药的原因。

因为担心抗性害虫的出现,就拒绝转基因,就跟担心打了疫苗导致病毒变异而产生新型病毒,就拒绝打疫苗一样。实际上,科学家们也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延缓抗虫性的出现,比如种植转基因的农田中设立“害虫避难所”,转基因作物和传统作物轮换等等。人类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一切都还正常,至少说明“抗药害虫”的出现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另外一个担心是所谓的“次级害虫”,是说由于主要的害虫被抗虫基因消灭了之后,那些本来危害不大的害虫就会发展起来,从而成为大害。跟抗药害虫的问题类似,一是这样的“次级害虫”成为主流需要多长时间?二是因为担心次级害虫成长起来就放过主要害虫,是否跟“反正洗了的脸也还要脏,所以就不用洗了”有逻辑上的相似之处呢?

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来说,需要考虑的不应该是它“会不会影响生态环境”,而是:与种植其他方法改良的种子相比,转基因作物带来的影响是不是比农药化肥的影响更大?

转基因作物带来预期的好处了吗

转基因农业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粮食危机。但是,它的推广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许多社会学者引用极端环保主义者整理的资料,认为转基因作物并没有提高产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传统作物的产量还要低。同时,他们认为转基因的种子更贵,对于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的开销也不小,所以结论是转基因作物没有、而且也不能解决粮食问题。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的比较显然不能代表二者优劣的一般情况。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每一种具体的转基因作物往往只提高它在一两个方面的性能。比如说抗虫基因,如果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害虫的“理想农田”中种植,那么它的优势就难以体现出来。但是,我们无法指望所有的农田都满足这样的条件。在比较二者优劣的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各种种植条件下的产量才有现实的意义。

实际上,中国公众往往把进行过“基因改造”的农作物都称为“转基因”。从生物学的概念上来说,转基因只是“基因改造”的一种形式。而不同的转基因作物,其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抗虫转基因作物就是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而抗除草剂转基因是为了用除草剂来除草。在不用农药或者除草剂的情况下,这些转基因作物显然会有更高的产量;而如果跟使用农药或者人工除草条件下的传统作物相比,它们又显然具有成本、环境甚至使用安全方面的优势。而一些营养方面的基因改造,比如高油酸的大豆或者菜籽,是为了让它们的油有更好的性能??

毫无疑问,只要一个转基因作物在某个方面有所改善,而在其他方面又没有产生明显的缺陷,那么就应该认为它是成功的。现在的转基因作物主要集中在抗虫和抗除草剂方面,如果在获得同样的粮食前提下使用的物资与人力资源更少;或者使用同样的物资与人力资源能够获得更多的粮食,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转基因农作物的知识产权问题

有很多人说:“我不反对转基因,但是现在的转基因水稻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推广开去就是把全国人民的粮食命脉交到了国外公司手中。”极端环保组织所提供的一份“中国转基因不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资料,更是被当作“权威资料”被到处转载,成为了反对转基因粮食的立论基础之一。

事实是,中国的转基因种子,将会由中国自己生产。而知识产权的问题,那份资料所说的显然不符合事实。即使那些转基因作物使用了国外专利,也只在专利授予地才算侵权。在中国,如果已经被人使用了而没有进行专利申请,也就不再有申请的资格。那些在中国被授予的专利,也只在有效期内被保护。所以,中国转基因作物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现在就可以完全确定是否属于国外并且是否在被保护之中。即使确实使用了国外还在有效期内的专利,也很容易在推广之前通过授权而使用。

很多人还担心国外大公司“变卦”“要挟”之类,这样的担心完全是不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纠纷。如果真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了专利持有人“反悔”之类的事情,也只能通过法律诉讼解决,丝毫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种子公司继续生产种子。而针对在中国境内的纠纷,审案的是中国法院,依照的是中国法律。

虽然知识产权的问题在转基因农业中很重要,但是对于中国批准的转基因作物来说,这个问题完全是可预测可掌控的。推广转基因粮食等于为粮食主权埋下“定时炸弹”的说法完全是混淆视听。

转基因农业的问题确实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然而,如果不从科学的评估和结论出发,其他问题的讨论就很难有意义。■

(作者系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