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59:12
出版社介绍时虽然也给它贴上了推理小说的标签,但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推理小说,或者是不是纯粹为让读者体验推理小说所特有的惊险而写的,它还有另一重更为明显而且重要的身份;社会问题小说。至少我读它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到了它对社会现象的解剖与分析。主角直贵因哥哥抢劫杀人入狱而遭到了各种各样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程度的歧视,这种歧视到底是不是不可避免的,,有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着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和我们一起讨论的。自然在作者心里也是早就有了答案的了。

      

     哥哥刚志;偶然看到这样一侧对于东野圭吾(作者)的评论,说他“一向同情杀人犯”。再看看,书中作者对刚志的描写。交代杀人的动机说,他是情不得已,是为了让弟弟能上得了大学。就不难理解那种评论了。刚志在书中出场并不多,他只是寄托于一封封越过监狱的高墙的信而存在的。信,是他对弟弟的挂念,也是了解弟弟的唯一的途径。维系这一种血脉的之缘的一封封的信对于他而言是快乐的唯一来源,信里写到的关于他自己的事只是一些像是监狱窗户外的几棵樱花的盛开,最近犯了点小感冒之类的小事。而每次他都会在信的最后诚恳地希望弟弟能回信告诉他(直贵)的境况。身在监狱他的只是想着直贵,希望他的生活的好一点。而他不知道因为他直贵一直活的不自在,他的这一封封不和时宜的信总会把直贵的看似将要到来的美好生活给断送,无论是音乐之路上被拒,还是无法与深爱的朝美在一起,这些都和他有这样一个杀人犯哥哥有关。这一封封的寄给直贵的信已经可以很完美的把故事情节给串起来了,然而作者却另着一经典之笔。那就是同样一直未曾间断的信,不同的是这些信是寄往被他杀死的绪方老太太家属的忏悔的,几乎每给直贵一封就会同样有一封寄给了绪方家。这一封一封信,是忏悔信,里面的内容很平淡,甚至谈到了自己的弟弟,信的数量才见得出深深悔过之心。除了在每一封信中叮嘱直贵亲自到绪方家谢罪之外,还有这一封封未被开启的信,绪方太太的儿子没有看这一封封或许刚志是带泪写下的信,而是在直贵登门的时候交给了他。关于这个隐形角色就这样吧。

    弟弟直贵;直贵似乎是这场悲剧的最大受害者,虽然后来他的妻子白实子和女儿也受到了困扰。自从刚志误杀了绪方之后,同学们就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杀人犯的弟弟。即使是以前要好的朋友也只是“低声问道,跟练习橄榄球时的大声叫喊声完全不同。而后很快就离开了。”“各科目的老师也都意识到他的存在,可没有人跟他说话。”房东也一样无情的把他赶走了,其实直贵也只有离开这一个选择,“首先是房费,交不了吧?到现在,有三个月没交了。我们也不是不通人情,你还是学生,一下子交清也难,先把房子还给我们吧。”也就是说有时人们对一些犯下过错的人的无情其实不是歧视,只是现实,也是无奈之举。而后的更多的弟弟因为哥哥是罪犯而遭遇不一样的眼光看待的事就不细说,只是有几次是把直贵的命运完全颠覆的需要提一提。首先是关于直贵的音乐之路,他与好友 寺尾的音乐梦,表现出色得直贵得到了行业内最大的公司Ricardo公司的人的认可,就要获得登场表演的机会了,然而 根津却调查了直贵的情况。也知道了直贵哥哥的事情。“据说是那个圈子里互相拆台的缘故。亲属中如果有那样的人,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口实。那样的话乐队的形象就会下降,演出变得困难,公司也使不上劲儿了,所以是不是说要是现在这个状况,就不让我们正式登台了?”这是他们的解释,其实挺起来也是挺在理的。虽然直贵的音乐之梦也就因为只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不公正、完全不应该有的现实给打破了。哥哥犯下了罪过,,弟弟就要被牵连吗?直贵一直想不清楚,为什么。哥哥已经在监狱服刑,在赎罪。为什么在社会上有自由之身的自己也一样处处要为哥哥的罪行付出代价呢?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到处都会有瞧不起或者是畏惧自己的眼光,人人都好像是在躲避一个危险人物一样躲避着自己,尽量不与自己有所牵连。因为他们身上流得是一样的血,就可能会犯下一样的错,也许这就是人们之所以会远离直贵的原因吧。人人都会有意识无意识的躲避风险,都会收集关于某一个人的各方面信息,包括他的过去,他的言行还有就是与他关系最直接的亲属,来为这个人贴上标签并以此来决定这个人对自己而言是敌是友,然后再决定与这个人的亲密程度。这就是人类本能的自我防范意识。这种本能的意识在社会这个大而杂的熔炉里,更加显得重要。人们会更加的在无意识中调用它来区别周围的人的好坏。虽然这不是那么的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