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抢占先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9:28
谁能更快地回到市场化道路上来,谁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史剑道(Derek Scissors)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将中印这两个国家并称为“中印度”(Chindia):这两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都是低收入国家,但其经济体量巨大且发展迅速。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来自诸如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挑战。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巨大的不同:中国的经济不仅比印度庞大得多,也比印度富有得多,而且中国的经济制度与印度迥然不同,特别是在投资与消费问题上。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比印度走得更远。但是因为两国存在差异,所以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比印度高级是不切实际的。中印两国谁能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谁就能更成功。

  成功属于最能致力于进行长期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确使中国和印度变得更加繁荣。中国的发展比印度超前完全是因为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时间更长。中印两国最近都放弃了市场化改革,转向了政府主导的发展。这样的举措终将失败。两国谁能更快地回到市场化道路上来,谁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

规模决定一切

  有调查显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异多于同。显而易见,两国都具有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从长远来看,不同之处也一目了然—中国的经济规模大于印度,而且比印度更加富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比印度严重,但是受教育程度好于印度。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比印度高,给中国带来了重要利益,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中国面临大规模生活消费品通货紧缩的压力,而印度正在苦苦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中国关注投资,而印度则强调消费。

  虽然中印两国未能进行理想的人口普查,但是目前的结果显示,中国和印度人口总和大约为25亿。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两国如果不是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大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两国是一样的。

  虽然中印两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统计有诸多问题,但是如果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则很容易对两国进行比较。IMF2009年的数据表明,以传统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印度的4倍。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是印度的3倍。考虑到印度大部分物品比中国便宜,即使基于不同货币购买力进行调整之后,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印度的2.5倍,而且人均国民收入是印度的2倍。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规模更大,比印度更富有。

  以上差距表明了中国和印度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情况。两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都曾总结过两国的收支平衡情况。印度储备银行宣布,其外汇储备2009年末达到2840亿美元,数额可观。而中国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为2.4 万亿美元,是印度的8倍以上。

  这种巨大的差距代表两种差异:(1)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额度远远大于印度;(2)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要比印度失衡得多。当然,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引发了更多争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印度也就不像中国那样,总是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盘查。

消费与投资

  在这样的差距和盘查背后,存在着关键的制度差异:中国经济的核心是投资,而印度的经济核心是消费。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大于印度,而且是靠投资拉动。然而,中国投资的主要受益者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国老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被人均GDP夸大了。消费拉动了印度的GDP增长,老百姓从中直接受益。

  虽然两国政府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但是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2008年印度的消费总量占GDP的57%,处于健康水平,而中国的数字仅为36%,低得令人吃惊。从两国经济发展带给其人民的实惠看,印度遥遥领先。

  中国的优势在于两个重要的指标:价格与负债。IMF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消费者价格指数较2000年仅增长了20%,发展趋势安全。而印度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67%,同时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中国大部分负债来自地方政府、养老金的资金缺口和银行坏账,因此中国2009年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仅为3%,显然低估了其自身的债务问题。尽管如此,仍然难以想象中国和印度的情况一样糟糕,因为印度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预算赤字大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中国缺乏消费力度,而印度的消费所占比重则有可能下降。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平衡一部分是由政策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一些基本因素造成的,比如人口特征。这也是中印两国之间的又一处显著差别:中国已迈入中年,而印度仍然朝气蓬勃。

  到2025年,印度的人口总数预计将超过中国。更重要的是,印度的11亿人口中,1/4未满15岁,超过2/3的人口未满35岁。再过不到20年,印度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人口最为年轻的国家。而中国1985年15至29岁的工作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7%。但是到2030年,这一指标将跌至26%。老年人不喜投资,而更愿消费。中印两国明显的人口特征差异将因此导致中国和印度更加相像,即中国将消费更多,而印度必须增加投资。

相同的障碍

  尽管中印存在不少差别,两国经常被归为一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面临同样的挑战。两国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归咎于两国庞大的人口。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环境的压力。中国的碳产量正在接近全球总量的50%,数量之大令人咋舌。因此,即便是更为清洁的碳科技也无法防止中国严重的空气污染。印度历来就有空气污染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由通风不畅所引发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由于空气污染,中印两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过早死亡案例。

  水污染的问题更令人担忧。中国和印度的清洁水源的缺乏将有可能接近沙漠国家的水平,这将严重影响两国的发展。由于需求的增长导致水资源枯竭,两国人均可使用水资源的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标准,而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两国地下水位也在下降。印度的人均可用水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到2030年还将减少一半。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其地表水源的五分之三都有毒,鱼类无法生活,更谈不上饮用了。

  繁荣的沙漠经济体拥其他能源抵消水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而中国和印度则做不到这一点。假以时日,创新的应对方法可以缓和两国的水资源问题,但是从来还没有一个富裕的经济体曾经历过中国和印度所将要面临的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情况。

  缺乏清洁的空气和水源也威胁着公众健康。和长期增长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就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过去的50年内,印度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超过50%,而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几乎翻了一番。但是目前有证据表明,两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都停滞不前。这种情况未经确认,但确是一种很危险的可能性。无论如何,中国和印度政府非常了解改善公众健康的难度。两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导致相关计划耗时冗长,异常复杂。政府的医疗计划即使精雕细琢,也势必成本高昂,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推广到某些农村地区。

  两国的养老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中印两国人口众多,流动性越来越强,建立可异地支取的养老金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印度并没有通过建立一个农村养老计划来支撑未来的消费,相反,而是通过一项雇佣保障计划将资源更多地转向了当下的农村消费。在中国,如果人民币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放开资本控制,同时使用部分外汇储备来充盈养老金,中国的养老金问题就将大大得到缓解。

  养老金问题也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即收入失衡和贫困率。印度的贫困与其带给大多数居民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是其发展模式的一处严重缺陷。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脱贫,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城乡收入不平衡的问题越发严重。另外,致富机会越来越集中在政府和执政党的手里,这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缺陷。

改革止步

  由于存在这些根本性缺陷,中国和印度都面临一个主要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何时重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1979年至1987年期间如火如荼。1993年至2002年,改革也是热火朝天。

  然而,自2003年以来,中国所进行的主要改革仅仅是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且大多数改革措施是在1999年年底宣布的。自2003年开始,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取代了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高效率,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截止到2009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接近其零售额的两倍,并且正在以200%的速度增长,而销售额是政府统计消费的标准。200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GDP的32%。2009年,达到67%,而且仍在攀升。这种水平的投资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而非市场经济体制中。

  印度热火朝天的市场化改革期是在1991年至1994年。1995年至2003年间,印度改革步伐放缓。但是在2004年,印度的改革重心从提高效率转为“共享型增长”,这意味着增长和脱贫并举。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值得的,但是缺乏实实在在的措施。印度的主要增长政策是为兴建基础设施而实施赤字财政,但是基础设施支出并没有将中国在1979年带入更繁荣的新时代,也未能将印度在1991年带入新时代。这项措施现在同样不能引领印度的经济发展。

  尽管倡导改革,但是中国和印度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这项措施在2003年至2007年间看上去效果显著,但是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却是一种假象:由于美国政策太过宽松而造成的全球货币假象。实际上,全球货币假象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政府主导的改革无法持续,而正是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和印度。

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和印度的制度差异意味着两国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面对挑战。人口是推动中印两国在不同方向上前进的强大力量。印度将从其更加年轻化的人口中受益匪浅。建立全国养老金计划在印度不会成为首要任务,但是在中国必须是。否则,届时中国老龄人口如此众多,何谈和谐社会?对于印度来说,需要更受关注的问题是,几年之后,工作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印度GDP的增长率应当超过中国。

  另一方面,印度面临着中国曾经经历过的考验:为每年新增的数以百万的劳动力寻找就业机会。印度的增长速度需要超过中国,以此创造就业机会。现阶段,印度半数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中国自197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村改革,解决了这个问题,随后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民流动。印度必须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将劳动力从农村中解放出来。政府支出可以维持就业,但是无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私有部门必须为之做出贡献。

  另外,印度必须将其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中国的水平。印度非文盲人口比例略高于60%,而中国的非文盲比例达90%强。人口统计表明,印度的发展快于中国,但尽管如此,印度的发展道路未必比中国平坦。

  史剑道(Derek Scissors)为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