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体会“敝帚自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35:44

在印度体会“敝帚自珍”

任 彦《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02日   23 版)

  扫帚一般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印度塔尔大沙漠的一个乡村博物馆里,扫帚竟成为镇馆之宝,堂而皇之摆在台面上供游客参观。

  这个博物馆位于焦特普尔城附近的莫科拉瓦斯的村。在一个红色院落前,当导游说“这就是著名的阿纳·扎纳博物馆”时,我们这支参加“乡村游”队伍中的几位外国游客异口同声地发出了疑问。这里的确简朴得很难让人与“著名博物馆”连到一块儿。眼前这座由几间茅草屋围成的四合院,分明就是一座典型的农舍。

  “别看这个博物馆外表土得掉渣,它的魅力独特着呢!”导游一边用肯定的语气说,一边招呼大家往里走。他的话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好奇之火。

  馆长库迪普·康塔里领着我们来到一间展室。展室不大,一眼就能看到底。透过狭小窗口洒进来的光线,我看到了一把把扫帚。大的,小的,长的,短的,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展台上。我对整间房屋扫视了好几遍,最终也只看到一样东西——扫帚。几名游客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转身就要出门。这时,馆长说话了:“这是我们博物馆的第一间展室,也是最主要的一间展室。”

  “我们这座博物馆共展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就是扫帚,第二部分是民间乐器,第三部分是木偶。我们的博物馆建成于2004年,到目前为止,扫帚展厅的展品最为齐全,我们共收集了350种扫帚,根据用途加以分类。”馆长如数家珍地说:“这把短柄软棕的扫帚是用于清扫屋子地面的,这把用羽毛似的野草扎成的扫帚是专门用于清扫庙宇地板的,这把用细树枝做成的长把儿扫帚是用来清扫动物粪便的……”

  为什么会选择扫帚作为主要展品呢?听完馆长对扫帚的津津乐道之后,很多游客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馆长说,全世界只有这一家博物馆以扫帚为镇馆之宝,这是他的父亲廓马尔·康塔里的创意。“我的父亲是这个地区的民俗学家和民间音乐家,在晚年,他对民间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正逐渐消失深感痛心。于是他遍访了整个拉贾斯坦邦,用摄像机记录反映这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场景、物件等,他一共录制了1.2万小时的影像。”

  馆长接着说:“我的父亲之所以选择扫帚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展品,首先是因为‘扫帚经济’,拉贾斯坦邦的一大传统产业就是扎制扫帚,该邦每年销售价值高达20亿印度卢比(约合4000万美元)的扫帚,这一产业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其次是因为对‘扫帚文化’的钟爱,在印度,生产扫帚和使用扫帚有很多讲究,如你的亲人外出时,你绝对不能扫地,否则亲人就回不来了;高种姓人不能使用扫帚;小小一把扫帚也能折射出印度的社会习俗和种姓制度。最后是因为‘扫帚的个性’,品种如此多样的扫帚恐怕只有印度才会有,本土的东西虽然价值不高,但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果这样的东西任其流失、湮没,将是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

  走出博物馆,我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那位馆长的话语。中国有句成语叫“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这家博物馆是对这句成语的生动阐释。能把扫帚当宝贝供起来的人,对更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倍加珍惜。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敝帚自珍”的情结,印度的传统文化才得到很好的保护。在有些人看来,“敝帚自珍”让印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其现代化进程,但印度人认为这是他们发展的长处,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会迷失自我。常听到印度人用“这是印度”的话来彰显印度的与众不同,对此,我一度认为这是印度人对自己国家落后的无奈辩白,可往深里想想,这不正是印度人对本土文化独特个性的自豪表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