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0:04
寻找外星人的64亿外星人(探讨人类起源)
1,人类就是外星人
多年以后,人类进步或将发现,20~21世纪最滑稽可笑的事件之一就是:在这个地球上,那些四处寻找外星人的家伙----人类,原来就是外星人。这不仅仅是滑稽可笑而已,还显得有些诡异。
如果你还未曾体会过所谓“诡异”的感觉,不如就从你身旁找一点诡异的证据吧。虽然你(是的,我说的就是正在看这着这篇文字的你)的65%由这种诡异的东西组成,但我希望你看看这件诡异的东东。
不用卖关子了,我说的就是水。我想你身边应该能够很非常方便地找到一点水,如果没有,吐一点唾沫放在手心里看看,口水也是水,对吧。注视你眼前的水,觉得它诡异吗?如果没有,那我们来看看水的诡异之处。
我们已经知道,在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70%左右的面积是海洋,也就是水(和我们身体的含水比例65%差不多,另外,我们忽略掉了海洋里除去水以外的少量物质,如盐份)。这样说来,我们这颗叫地球的行星,称为水球而非地球可能还更加确切一些。
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并不是我所谓诡异的事情,我要说的是,几乎所有液体变成固体的时候,体积都会冷缩10%左右。但是---相当古怪、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是(放心,科学家也是这样形容的)-----水变成冰居然会膨胀10%。如果不是水具有这种相当诡异的特性的话,冰将不可能浮在水面上,这太他妈要命地重要了。你想啊,冰不断地沉入海底,海水再不断地结冰....坏啦,在这个大冰球上,是无法孕育任何生命的。
所以,当你喝一杯可乐加冰时,看着浮在杯沿的冰块,请明白:这个叫做水的东东是非常诡异的,而且你喝下肚的东东是标准的古董(水的年龄基本和地球一样古老,这杯水至少有38亿年的历史啦)。
虽然这个牛逼而诡异的水足以写一本书来讨论(十本书都未必够),但本文并不是要讨论水。我只是预先提供一点所谓“诡异”的感觉作为铺垫,也就是说,所谓诡异的东东往往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你得有思考的习惯。
我们来观察并且思考一下人这个诡异的东东,找一面镜子吧。
看看镜子里这个人---迹象非常之明显,证据是如此之繁多----你应该能够确认,镜子里这个叫做人的生物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太他妈不一样了。
如果说人类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发展起来话,那么在自然淘汰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肯定他妈的是大量服用了兴奋剂,所以才能在赛跑中一路绝尘而去,将其他物种远远抛在后面。请你看看面对的这个镜子,要组成一面镜子,人必需制造出玻璃、水银、木头金属或者塑料镜框,这些证据还不够明显吗?除了人类,其他任何物种甚至都还不能在木头上刻出一条整齐的凸槽来。而人类,这个制造出电灯电话飞机大炮的人类的历史,往死里说最多也就500万年。如果将地球的历史缩短为一天的话,人类最多在这天几乎快要结束的23点58分才开始姗姗来迟,并且赤条条地跑来跑去,也没有婚姻法(啊,美好的时代)。
---如果人类是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进化的,那么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没有服用兴奋剂却跑出了今天这个匪夷所思的成绩,那才怪呢。
反证一下:你认为大猩猩---或者说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要发展到可以制造出一枚钉子,还需要多少年?我们可以明确地下结论说:不发生意外的话,永远不可能。
好了,我们可以得到本文的第1点结论了:上面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即是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发生了意外,所以人类才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也就是说,地球上其他生物也许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发展的,但人类除外。人类并非完全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发展的。
下面第2点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叫“发生了意外”,人类发生了什么意外,“非完全达尔文进化”是什么意思。
2,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来自外星球
恐怕当前最搞笑的情况就是当所有的证据都都指向这一点(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来自外星球)时,却没有人简洁明了地看出这一点。
如果我告诉你这种情况曾经发生过一次,你可能会收起你还没来得及发出的嘲笑声:当T·H·赫胥黎读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大哭着说,我怎么这么愚蠢,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那么,请认真想想,当你读到本文的时候,该不该把赫胥黎从地下挖出来再哭一次,因为他也错过了不亚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更惊人的发现:人类恰恰不完全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精确地说,人类的最关键部分不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再明确一点说,这个所谓“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指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
------在随着“贝格尔”号航海船在世界各地搜集数万件标本的五年光阴中,达尔文有没有想过到他天天面对的这些生物,人,和他见过的所有动植物有着本质上差别?比如,会取火,会思考?My God,如果现在告诉达尔文这一点,恐怕他也会象赫胥黎看到《物种起源》时一样大哭起来。
将证据稍微罗列一下(请注意这些证据都基于科学探索发现,并非杜撰):
a,在考古上,找不到从猿演变为人的中间过程的化石,即达尔文证据链缺少关键必要的环节。一般认为,从猿演变为人类短则20万年,长则400万年。
我们明确一点说就是:找不到这个人和猿的标准中间状态的所谓“猿人”的任何化石,我再说一遍:是真的找不到,这真够奇怪的。在考古学上,要么我们找到的是猿的化石,要么我们找到的是人的化石。所以你要明白,不存在“北京猿人”这个东东,它要么是“北京猿”,要么是“北京人”。
如果能够找到所谓即是人又是猿的中间状态的“猿人”化石,那这世界肯定会以疯狂的骚动通知你。什么骚动?坏啦,上帝死掉了,基督是骗子,所有的宗教都他妈偃旗息火了。凡蒂冈教会可能会集体自杀以谢人类。科学取得了绝对胜利。----你已经明白,没有这回事,科学和宗教现在还在旗鼓相当地鏖战着呢。
对考古界来说,这恐怕是最他妈恼火的事情之一,怎么会找不到进化到中间状态的“猿人”的化石呢?在长达20万年的时间里,这些“猿人”都死到哪里去了?难道都没死在地里,死后化成空气了?
明白了以上情况,我们就会知道神农架野人的严重意义了。据我了解,找到神农架野人的奖励是50万人民币。笑话,应该奖励500亿人民币才对!因为这个野人填补了从猿演变成人的中间状态,它居然还是个活的。kao,化石都找不到,居然还能找到个活的。我看不管是5块钱还是500亿,都别费那功夫去找了,因为找不到(当然,如果你要抓大猩猩是可以抓到的)。
b,考古既然找不到,那么从我们的身体里边找吧。《生活时报》2000年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了来自世界上22个不同地区的1000多名男性,对其Y染色体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来自母系的遗传物质也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不同人种有一位共同的女性始祖,这一女性生活在距今14.3万年前,男性始祖则生活在5.9万年前。人类大约在4.4万年前走出非洲,向全世界迈进。面对这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考古学家却宣称,基因研究的成果只是一种可能,它不能作为否定考古结论的证据,只有考古学成果才具有最终证据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考古学界太他妈搞笑了:考古学填补不了达尔文证据链的关键环节,却认为只有考古才具有最终证据意义。
重复一下证据b的意思:所有人类的女性基因有同一来源,所有人类的男性基因有同一来源,但时间上有早晚,女性基因起源比男性基因起源早一倍。
其实要不了那么多研究,我们就凭一个单词就可以大致判断这一点(人类有同一来源)了:妈妈的发音在世界各地都一样(人生下来肯定会接触的第一个人肯定是妈妈喽)。这也就证明了人类最开始是由少数几个人繁殖而来的(少数到可能是一男一女,两个人)。
c,达尔文并没有论证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引用《万物简史》中一句话:一般人眼里,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观点是达尔文学说的重要特点,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一观点只是在达尔文的学说中顺便提了提。
因此,需要提醒的是,本文中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这个观点针对的是大众的认识,我们不可以将达尔文没确认过的事情强加到达尔文身上。但是,既然达尔文没有确认过,那么“人是由猿进化而来”这个观点有谁严曾经严肃的提出并论证过吗?哎呀,大家都说是达尔文提出来的,并且考古学家已经在屁颠颠地找化石证据了, 但是大家都对“达尔文只是随便说说”这一情况视而不见,晕死~~
-------------------------------------------------
证据太多了,迹象太明显了。我们不想罗列太多,就从以上两个证据说起吧。总结一下上面的论述:
其一:找不到从猿演变为人类的中间过程的化石。如果确实有这个进化过程,那么找不到化石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是:根本就没有这个演变过程。猿是突然就变成人的,这个突然可能是一夜之间甚至几小时之类。
-----是不是有点诡异?想象一下,一个母猿在黑非洲的荒原上奔跑,一个闪电打下来,这母猿就变成了人。这不单是诡异,还简直有点令人毛骨悚然,这简直是灵异事件。是的,你说的对,这就是灵异事件,在本文3中我们会分析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灵异事件。
其二:人类的基因有同一来源。请注意本文的说法比较严肃:本文没有象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那样,说人类的祖先来自一位共同的女性和男性,而是说基因来自同一个人。
----本文的这个说法有其根本性的意义:那就是把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人的载体部分,这个载体来自猿人;另一个部分是人之成为人的关键部分,也就是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人的载体部分(猿)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本文要探讨并下结论的是人之成为人的关键基因(人类智慧基因)来自何处。如本文第2点的标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来自外星球。
------结合“其一”,我们总结陈述一下:人类是以猿为载体(作为载体的猿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且接种了人类智慧基因而发展起来的,这个人类智慧基因来自外星球。而且猿接种了智慧基因从而变成人的过程,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所以在考古学上找不到中间状态的化石,而只能找到要么是人要么是猿的化石。
ok,本文第2部分了结束了。下面第3部分我们要讨论的是猿接种智慧基因的细节问题,并且探讨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
-----当然你可以知道,本文认为外星文明是肯定存在的,否则本文也就失去立论依据了。另外请不要强求我细化那个让人之成为人的“智慧基因”是什么东东,请看看你身边的一切人创造的东西就可以确认,这个让人之区别于其他地球生物的智慧基因确实存在,否则你不会坐在电脑前面。至于要说清楚这个“智慧基因”是什么,需要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那和本文宏旨无关,也并非是个很难的问题,本文仅以“智慧基因”代称之,而略去这个细节。
寻找外星人的64亿外星人(探讨人类起源)之三:造物主是否存在
本部分要论证的是,科学的进展可能会推出第三种选择,那就是造物主的存在。
不得不说,可能由于两分法世界观的教育结果,许多人的世界观是非科学即宗教的。而在现有宗教里,恐怕只有基督教一直在企图用用科学的证据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是一个奇异的局面。
可笑的是,虽然基督教认为科学进步最终也将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回顾基督教的历史,我们不得不说,基督教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被确认为反科学的污点,比如对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迫害。这也是许多人不相信基督教的原因。
应该承认,在本文之二“2,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来自外星球”里,引用了一些证据却未加仔细分析,从而会被人以为是替宗教说法。这些证据已经被许多人加以了详细批判。但我要说的是,对任何批判都要详加考证及思考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对于考古倒底是否找到了人和猿的中间状态化石的问题,有许多人撰文说找到了,并举出例子说明,如尼安德特人之类,我在之四里会继续讨论人类来源的问题,但这里我只是引用“万物简史”这本书(这本书是在美国出版于2003年)里一句话来说明这些所谓中间状态的化石并不可靠,“万物简史”里在讨论了大堆可能是中间状态化石的考古发现以后说:由于化石提供的帮助不大,科学家们越来越转向基因研究......
下面我们来通过现有科学的进展说明造物主的存在,其中有一些结论来自笔者个人的思考,在现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没有结论。
一个滑稽的情况是(基督教也引证这一点说明上帝的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宇宙正在陷入虚无。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说明:科学认为宇宙起始于无穷小的一点,从大爆炸创始。我们单只从“无穷小”这三个字就能嗅到非常明显的虚无的味道(所谓直线、无穷大、无穷小这些概念都来自些假设,实际世界中并不存在),更加虚无的是,科学认为: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则我们这个膨胀着的宇宙过去必须存在着一个大爆炸奇点。时间自大爆炸开始(根据霍金的看法,时间大约开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发生在大爆炸之前的事件不可能有后果,所以并不构成们现在宇宙模型的一部分。另外,宇宙是有限的,但无边际(象个圆球一样)。另外,在奇点,相对论失效,因为时间还未开始。
那么,大爆炸时的这个无穷小点存在于什么之中?我们可以肯定它不在宇宙中,因为它本身即宇宙全部物质的起源,那么这一点(以及由它所创始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什么启动了大爆炸?后来的宇宙既然也是有限的,那么宇宙外面是什么?
科学是这样回答的:奇点之外没有任何地方,当宇宙开始膨胀时,它不会向外扩展,充满一个更大的空间,因为仅有的空间是它一面扩展一面创造的空间。而因为时间自大爆炸才开始,所以在大爆炸以前的事件不可知。
------看到没有,如此重大的问题用如此简单而奇怪的一句话就打发了。这句话更象是一种没有解释的解释,其目的看来只是为了避免让物理学家显得无知的尴尬场面。我们可以说,在现有科学无法解释的这点上,霍金等物理学家更象在耍滑头。本来物理学家可以在这些奇怪的话前加个定语:在现在的科学水平下,大爆炸以前的事件不可知。但霍金等物理学家直接下判断说“大爆炸以前的事件不可知”,也即霍金认为以后的科学发展也无法使大爆炸以前的事件可知。这使得霍金等物理学家的大爆炸理论更象是为了显示自己无所不知的一种宗教。
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问题:导致我们对宇宙最大认识的两人,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吗?再换一种选择,他们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吗?
通过查资料我们可以知道,牛顿晚年的四十年时间几乎全部用于研究神,他笃信上帝的存在。牛顿的墓碑上刻着:......他以哲学证明了神的伟大。他流传较广的一句话其实是这么说的:我的工作和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拾取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我们在转述牛顿的这句话时,往往把“我的工作和神的伟大创造相比”这半句丢弃了。所以我们结论说:牛顿是笃信上帝存在的。许多信奉科学者用一句“牛顿晚年昏庸”甚至“牛顿晚年有精神病”就把晚年牛顿打发了,实在是没有领悟出:在牛顿笃信上帝这个情况里,至少暗藏有一个信息:牛顿至少相信有造物主的存在。
另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倒是不相信上帝,他是这样说的: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但是,必须指出,爱因斯坦相信造物主的存在。
(知名物理學家、也是英國國教派牧師鮑金霍恩(John Polkinghorne)說,愛因斯坦堅持有造物主的存在,是因為他相信宇宙間自然和美的法則時都表示,「透過優美的數學」可說明,確實有這樣東西存在。 )
另外我们知道,上帝不掷骰子这句话也是爱因斯坦说的。
从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得结论说:基督教所称的人格化的上帝确实不存在,但科学的进展越来越指出,可能真的存在一个造物主。
现在科学在回答这些终极问题时实在更象一种将事件弄得复杂从而当成一种解释的表演而非探讨,比如霍金。我这里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说明这种滑稽状态:现有宇宙物理学说在奇点处因为时间尚未开始,广义相对论无效。那么,如果时间开始了,广义相对论就应该开始生效了对吧?ok,物理学家们研究出来说在宇宙大爆炸开始后的一分钟内,宇宙的直径已经有1600万亿公里。注意这时 时间 已经开始了,但宇宙膨胀的速度是多少?可以算一下,是26.66...万亿公里/秒,光速我们知道是30万公里/秒,那么宇宙膨胀时物质扩散的速度将是光速的86666666倍。
在广义相对论有效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多少奇怪的现象。
因为要论述清楚这些问题需要花费的文字实在太多,笔者不想再详细论述了,下面是一大堆的推论,当然,仅代表笔个人的看法:
1,和爱因斯坦是对牛顿的提高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远远不足以解释这个宇宙。宇宙中的绝大部分(可以说99.999999...%)由暗物质构成,相对论几乎完全不能够用以分析暗物质。
2,当研究进入到暗物质领域,许多现有认识将被打破,比如导致人类智慧的基因,可能与暗物质的结构相关,相应也可以解释诸如灵魂这类东西。
3,在暗物质领域,将会出现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物质也就有可能在瞬间进行超长距离的旅行。我们寻找外星人的可笑之处在于,认为他们和人一样是肉体构成,也使用电波(明物质)作为通讯工具,这种寻找办法相当寻找第二个地球。由于宇宙各处发展情况不一样,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的第二个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要么比地球落后上亿年,要么比地球先进上亿年。
4,大爆炸奇点在我们现有宇宙存在吗?存在的,黑洞里就是奇点。所以我们知道,大爆炸对我们这个宇宙来说可能只有一次,但在宇宙存在的空间里却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5,黑洞就是进入另一个宇宙的出入口。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有万亿个宇宙。如果你能通过黑洞,那么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宇宙里往返。可惜的是,由于我们由肉体构成,所以不可能通过黑洞。如果去除掉肉体这个拖累了,可以穿过黑洞吗?问题是去除掉肉体以后,我们能否剩下什么?这好象在谈论有关灵魂的事情。
6,在黑洞奇点处,物质会变成无限小的一点,时间开始失效,但是暗物质在黑洞里可能会保持原样,只有等到我们了解了暗物质之后,才能了解黑洞。
7,根据概率,银河系除了地球,应该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大概在100万以上。笔者坚信银河系就存在智慧星球。若论整个宇宙,可以说智慧星球象天上繁星一样多。只不过我们地球的文明发展实在太落后,无法到达和联系他们。我们人类就象百年孤独里那个马孔多一样与世隔绝。
8,凡是外星人的形象描述是象人类一样直立行走,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总之,那种人形的外星人,绝对都是假的。因为我前面的文字说过,人是分两部分,在身体部分是由猿进化来的,在智慧部分是来自外星文明。所以说那些造假者,都没领悟人在身体部分是非常落后的,甚至比不上地球上许多动物。比如嗅觉比不过狗,视觉比不过猫,奔跑比不过马,也不会象鸟一样飞翔等等,人类的婴儿甚至无法象大多数动物一样生下来就会行动(人类婴儿都属于早产)。
9,了解了以上各种情况会让人非常沮丧,在这样巨大的世界里,地球和人类实在有点虚无。请你随便拿起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无非由原子构成,原子里还可以分为质子、中子等,再进去原子里,一直往里面去,空间骤然开阔------那里也是一个宇宙。这样想就会知道我们这个宇宙何其渺小。那么即使在了解了所有的宇宙和空间,依然存在造物主的问题,就算从这一简单的设问里,我们也可以知道,牛顿和爱因斯坦寻找的那个造物主确实存在。
2007.3.14 23:08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爱情片断
分类:旧日恋人
我清楚地知道,当许多年以后,我一个人独自坐在家中的床上,沙发上或者板凳上,回想起你,不会用这样的字句:在我生命中,曾经有一个女人.....我会在脑中浮现出你那灿烂的毫无顾忌的笑,你那偏向一侧的干净的脸盘,眼中流露出回忆的忧伤和平静,然后在心中默念你的名字-----莹莹,是你让我这么叫你的.
妈妈看过你的照片,对你的评价是很会说话,确是这样,但,不仅仅是这样.
现在我发短信,习惯在结尾加上"免回"两个字,这个是你传染给我的,也习惯了晚上饿的时候去罗森吃那个关东煮,是你带着我吃过了生平第一次这种串食,并且喜欢上你推荐的歌曲<六月的雨>,我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不是你那时刚跟男朋友分手的心情写照......
那一年的暑假,我大二结束,你大四即将开始.
刚认识你没多久,第一个晚上去你公司,我想留下来"陪"你,你也许还没有准备好,坚决不让,我只好准备回寝室,临走的时候,到了门口,我转过身望着你,用右手食指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你从两米外的地方跑了过来,踮起脚尖,"吧唧",在我指过的地方亲了一口,我强压住内心的狂喜,平静地走出了那扇门,那是我第一次被女孩子吻,并且我好喜欢你.
忘不了你对一个卖花的小朋友的评价.那天在外滩,夜色下,夜景中,周围是你来我往的游人.你我静静地坐在一个花坛旁,这时一个手里拿着几只玫瑰花的小男孩走过来,"哥哥,买支花送给姐姐吧",你看着我笑了笑,我也看着你,抱过你的头,把嘴唇贴在你柔软的小嘴上,彼此用舌头启开对方的牙齿,表达着热烈的爱意,同时也故意忽略了那个拿着几只玫瑰花的不速之客-----他还在坚持着"哥哥,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就卖支花送给她吧."语气中有着一丝哀求,我们继续放肆地进行着法式接吻,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小男孩又站了一会儿,自觉生意无望,咕哝地骂了一句,走开了.你停了下来,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回答"没什么感觉了",你把头转了过去,嘿嘿一笑道"我现在接吻也没有什么感觉"然后话头一转"刚才那个小男孩儿以后会有出息的."我表示注意地"嗯"了一声,把目光投向你,等着下文,你脸色平静而又严肃地轻轻说道:"他懂得自尊,刚才我们不理会他是一种侮辱"你的目光仍然自然地投向前方,下论断的口气虽轻但却不容否认,我心中一动,再次搂过你的脖子,开始了第二次"没有什么感觉"的生津活吞......过后想想,虽然没有听清楚那个小男孩儿骂的什么,但他应该是在骂我,我比较该挨骂.
还是那个晚上,你提议吃了几支煮的串食,然后你前我后地散步在滨江道上,你两只小手轮流轻轻地拍打着肚子,用一种咛嘤的撒娇的语气自言道:"小肚肚吃得好饱哦."我探过头去,逗你道"是不是有小孩儿了?"你迅速转过身来,顽皮的眼睛向我笑着:"现在有了小孩儿也是你的."看着你嘟起的小嘴儿,还有诱人的目光,我不由一呆,全身仿佛被一种浓浓的暖意包围着,极力地有一股想紧紧抱住你的冲动,却没有伸手,任由冲动东冲西撞,融解在血液中,而你的气息就伴随在我的左右.......
还记得你说过:"冬天的时候,我喜欢同一个男人一起睡觉,"顿了一下又吐出两个字,"不冷".我猜,你在说出这话的时候,心中念及的一定是属于你的那个冬天,那个我所不认识的男人,那份暖意.你走后,我经常会想象在上海阴冷的晚上,你我回到一间租赁的小屋-----当然,屋中绝不允许装空调,也没有任何的取暖设备-----当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也都漆黑下来,我们都脱光了钻进同一个被窝,彼此紧紧抱住对方的裸体,用热烈的爱意驱走那本就该属于屋外的寒意,遗憾的是,我们相识在夏天,相爱在夏天,相别同样是那个该死的夏天!在一起的几次也都欠缺凉爽,你公司那个破烂空调,让彼此拥抱不得,身上粘乎乎的,那次我勉强要抱你,还被你推开,当时觉得有点委屈.
还记得有一次晚上约会,在一个十字路口,到了分手的时候,我搂着你,说:"等下一个绿灯亮了再走."当时刚亮了绿灯,你望着我:"我也是这样想的."那次,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依依不舍.
感觉自己对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那次晚上送你回学校的时候,送给你的两本书:<<周国平哲理美文>>,<<岁月与性情>>,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因为后来已经没有机会问你了,下面说说我欺负你的几件事.
那天我上完口译课,给你发短信说请你吃西瓜,于是约好了在你校园,我顺路在菜市场买了一个特大的西瓜去找你.两个人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你笑着责怪我:"谁让你买这么大个儿的西瓜来着,看,浪费了吧,记得下次买小点儿的啊."我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孩儿那样,看着你那会说话的眼睛,却一言不发,"待会儿我回寝室用保鲜膜贴上,留着明天吃吧."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保鲜膜这个东西,还有点佩服你比我懂得多.然后你就跑到旁边的一个小水池旁,蹲下用小手撩着里面的水,边洗边笑着看着我:"这样洗一洗总比手上粘乎乎的好吧?"我那时正在发呆,听你这么一说,马上乐呵呵地跑过去,同你一起洗去那流到手上的西瓜汁水.过了没多久,我便有了尿意,你告诉我到前面的一栋宿舍楼去,我去了却无功而返------那是个女生宿舍,也不知道是我笨去的不是你说的那栋楼,还是你记错了位置,这时候你不怀好意地笑了,用手指着不远处一片小树林,:"去那里解决吧"我犹豫了一下,径直走了过去,爽了一把,回来又坐了一会儿,你趴在我耳朵上说,你也有尿意了,我学着你的样子,指了指刚才的那片小灌木林,"你也去那里解决吧."你噗哧笑了,打了我一下,"我才不去勒,男的可以,女的不行的."喜欢你的矜持.
还是那个晚上,刚吃过西瓜的我们骑在凉凳上,相对而坐,我解下腰带,掏出已经发硬的宝贝,你对我的猥琐动作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又好像在笑的样子,"穿的是四角裤啊,还带口子."说话间眼睛向我的两腿间瞟了一眼,迅速又把目光转向我的眼睛,我央求着要你,你没说什么,但是我看得出来你脸上有些不乐意,我只好老实地把裤子穿好,搂过你的脖子,吸吮你的小嘴跟舌头,过了一会儿停下来,双手捧着你那稍微有点下垂的脸,略带违心地说:"我爱你."这时候你扭过头去,眼睛平静地盯着旁边的碎石小道,毫不客气地说:"我们之间不是爱,只是相互喜欢.不要轻易说爱,爱是很伟大的."语气轻而平静,仿佛一个深爱过懂得爱的人对后来者的嘱咐,不是仿佛,本来事实就是这样.被你那么一说,我突然觉得有点惭愧,因为说出那三个字的时候自己有点言不由衷,我恨我比你虚伪.但是,现在回忆起你来,我脑中没有那些跟你做爱的细节,仅有你那略带忧伤夹着迷茫的眼神,你那带有旧爱伤口的纯情心灵,你那灿烂干净的笑容,还有我心尖上那种真实的,无可掩饰的痛,不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我再轻声唤一句"我爱你",你会不会回报以吻?
够了,这些已经够了,有些画面在心中还会不时浮现,怎么也抹不去,有些话语总会再次在耳边响起,但说话的人已远在异国他乡.你用你爱情的余热就已经轻易把我那一颗骄傲的心给灼伤.用文字记录下来片断是为了在脑中将它遗忘,希望如此.
2007.3.12 21:17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往事的珍宝--转自周国平博客
分类:观点
往事的珍宝
http://blog.sina.com.cn/u/471d6f680100085t
1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留住。人人都生活在流变中,人人的生活都是流变。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的生活中的流动的盛宴。留不住当然是悲哀,从来没有想留住的珍宝却是更大的悲哀。
2
既然一切美好的价值都会成为过去,我们就必须承认过去的权利,过去不是空无,而是一切美好价值存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3
人在世界上行走,在时间中行走,无可奈何地迷失在自己的行走之中。他无法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霞带到今天,把十八岁生日的烛光带到四十岁的生日。不过,那不能带走的东西未必就永远丢失了。也许他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藏在某个人迹不至的地方,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其中一件或另一件会突然向他显现,就像从前的某一片烛光突然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
4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无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是,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坦然于无奈,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了无所谓,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5
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
6
人心中应该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会流失的。
7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
2007.3.12 21:08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抽烟的女人
分类:旧日恋人
没有伤痕的女孩是不会爱上吸烟的.
没有受过伤害的女人,是不会爱上伤口的。
我想一个没有受过伤害的女人也是不会爱上烟的。
烟是对那些美好细节的缅怀。一个神情忧郁的女子,坐在冬天忧郁的场景里吸烟的姿势,总是让她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
我猜想此时此刻,她内心的疼痛,正象蓝玫瑰一样绽放。
烟是短暂的,所有销魂的东西,都是短暂的,而美丽也因为短暂而更加美丽。受一点点伤,就会哭泣,那是单纯的少女,但是吸烟的女人却不会轻易哭泣,选择了烟,也就选择了一种绝美。
2007.3.9 10:17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社会生活中的十二条著名法则(精典)...ZT
分类:观点
社会生活中的十二条著名法则(精典)...
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四、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2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七、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八、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
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九、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十、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十一、二八法则
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来20%的成果
十二、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自己。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2007.3.3 00:54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两个名词
分类:观点
甘阳:布尔乔亚与波西米亚
我的老师席尔斯(Edward Shils)曾和我说,他从十六、七岁开始就"发现"了一个令他困惑终身的问题,即为什么自有资产阶级文明以来,西方几乎所有第一流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如此憎恨资产阶级甚至以反对这个文明为己任?他说他以后的全部思考都源于这个中心问题。确实,他老先生后来以论述"知识分子问题"而闻名西方学界,盖因为他的这个问题意识。
席先生的这个中心问题在西方社会理论界常被概括为"波希米亚对抗布尔乔亚"(Bohemian versus Bourgeois ,可参Cesar Grana以此为书名的文化社会学杰作,1964),亦即认为对资本主义文明最大的威胁主要不在于劳工阶级,因为劳工问题可以通过国家调控市场、推广社会福利来缓和;最要命的问题是在于知识分子特别是哲学文学艺术家(所谓"波希米亚人")的"文化冲动"与资产阶级商业文明乃根本上格格不入,难以调和。贝尔(Daniel Bell )的晚年名作《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1976)即扣紧这个问题,认为由于文化人厌恶商业文明,导致资本主义文明始终无法建立有效的"文化辩护"从而将难以持久。可以说,席尔斯和贝尔等人其实认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不象马克思说的那样是什么无产阶级,而是拒绝合作的文化人!
但美国保守派新秀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最近却推出了一本号称"喜剧社会学"的妙书,《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在乐园:新潮派上层阶级及其由来》(Bobos in Paradise :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 ),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已经解决,因为现在最领风骚的美国上层阶级的最新时髦就是既要发财致富,同时更要标榜崇尚"波希米亚"的价值观,从而不再是"布尔乔亚对抗波希米亚",而是"布尔乔亚与波希米亚联姻".因此两个Bo (即Bourgeois和Bohemian )已经融合为一个崭新的Bobo culture (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文化)。此书是我近年所读中写得"最好看"的社会文化评论,即使你认为此兄全是胡说八道,也仍然得佩服他写得如行云流水,潇洒轻松,至少可作为最佳旅行读物。
我读此书时,不断想到席尔斯先生。我猜想他老人家如果还在世,对布鲁克斯的评价多半会说:smart but naive(聪明是聪明,不过太幼稚)。席先生和韦伯一样实际都认为:奠定维护社会秩序,与颠覆瓦解社会秩序,同为人类原始冲动;设想有一种社会秩序可以完全化解人类颠覆秩序的冲动,只能是幼稚。
这是甘阳写的一篇关于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的随笔,对甘阳的认识来自于周国平bolg上一篇介绍好友的文章,<<集霸气与孩子气于一身——甘阳印象>>(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71d6f68010001qo).很欣赏他对于民主的一种看法:“我历来讨厌民主制,无意把本编委会当作民主制的试验田。在我看来,那些民主战士与极左派是一路货。我欣赏胡平,仅仅是因为他的幽默、机智和绅士风度,而不是因为他的民主事业。”有机会我再写点我对于民主的观点.于是搜索了一下甘阳,看了他的一些文章,总体看来,觉得他的观点很值得研究一番,可惜的是我个人目前的时间有限,水平也有限,只能暂时作罢.这篇随笔里面写到的观点可以说正好解了我心中的一种困惑,以前自己只是模糊地有些认识,觉得生活不应该是我能看到的那样,毕业以后找工作,追求一种事业上的成功,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不是因为兴趣的话,说白了就是金钱,现在从理论上找到了问题的某种解释,心里很是豁然开朗,视野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也开阔了不少,分享于各位朋友.
2007.2.2 13:23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又亏了
分类:操盘手纪事
昨天美国ISM制造业指数49.3大大低于预期51.6,进场多了两单英镑,本来想多一单来着,由于平台滞后的问题,多点了一次,刚开始赚了20多点,后来急剧下跌,最后以亏损67美元侄孙收场.
ISM数据是我认定的有效数据,这次却让人大跌眼镜,不过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分百的事情,坚持下去,追求的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另外由于多点了一单,也就多赔了点钱,意外事件.
今天晚上的非农数据也很重要,希望能赚点.现在帐户上剩下840美元了,好郁闷,只有等下学期再做了,这个学期的目标完全没有实现,值得检讨.
2007.2.2 12:57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总结
分类:操盘手纪事
不知不觉做外汇已经有一年多了,中间有苦也有乐,有巨大的付出,也有相当的收获,这几天要回家了,总结一下.
曾经,盈利50点,然后再没有回调的情况下加仓,结果加仓的部位出现亏损,浮动利润急剧下降到所剩无几,悔
曾经,一次非有效数据的出现,英镑下降了50点,追单,结果马上出现亏损,悔
曾经,在一次行情貌似开始发动的时候,没有等待比较到位的回调,进场,亏,然后回调,当成是转势,再度入场,又亏,悔上加悔
曾经,盈利25点,然后回调,浮动利润全部吃掉,在趋势尚未转变的情况下,小有盈利,出场,结果又直下60点,悔
曾经...
以后应该这样做,应该坚持这样做,不能坚持的话,等待你的终将是失败.
1,比较急剧的下降或者上升行情,有了几十点的利润,然后看着行情差不多走不动的时候,出场,等待回调,回调30点左右,到位了,再次同方向入场...
2,非有效数据,除非能够拨头皮,否则,不做单
3,如果你单子的位置够好,则应该拿住,以天为单位持仓
4,不轻易加仓,加仓意味着开始一全新的部位
5,让多空双方都充分展示一下实力,经过斗争的行情才是值得信赖的行情,把握住一天内的总体趋势
慢慢来吧,任何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是投机
2007.2.1 15:24 作者:病人 收藏 | 评论:0
好的&坏的
分类:生活琐事
昨天在联华买了两小瓶红星二锅头,回寝室喝了一口,决定不再喝第二口,又不舍得扔掉,玩了几把象棋,又喝了第二口,实在不行了,于是一瓶喝了两口的,一瓶尚未开口的,都被丢进了垃圾桶.怎么想起来喝酒了呢?前几天刚把一瓶五梁醇喝掉,蒙蒙的感觉挺舒服,又想喝了,又不想买贵点的,于是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好酒跟差酒真的有所不同,口感,上不上头.
以后不会再为了便宜去喝劣酒.
烟.红塔山挺好,其余的如万宝路,中南海,555,中华,抽了嗓子会难受,以后抽的话只抽红塔山了,不过对雪茄还是很感兴趣,虽然现在没有机会抽到,只感觉应该很香,很舒服,最好是切格瓦纳抽的那种啊,哈哈
真正需要喝酒的时候才去喝,真正需要抽烟的时候才去抽,单纯为了喝酒,为了抽烟而去为之,不妥.
对女人也是这样.
我的牙齿是坏的,我想有一口洁白的牙齿.我的眼睛是坏的,我想有一双不近视的眼睛.生活有了欲望才有味道,没有欲望的生活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