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6:30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年财政收入不过两亿元,是省级少数民族贫困县。这样一个穷地方,县委县政府却作出承诺:从今年起,每年拿出数百万元来免除职业中学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信息费和课本费,补助住校生的生活费。该县领导说:“这项政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们将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所有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青年进入职业中学并掌握技能。”(见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贫困县,在发展教育和教育投入上能有如此“大手笔”,足见那里领导者的眼光和决心,由此也想到了其他地方,想到了教育投入不足问题。教育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而且多年未能解决。这仅仅是钱的问题吗?昌江县的做法可以给许多地方上一课。
昌江很穷,穷到财政入不敷出,每年的收入不及开支预算的一半。按照惯常思维,在这样的条件下,恐怕连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都难以保证。如果再有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务旅行之类的开销,教育投入就更排不上队了。然而,昌江县打破了这个“规律”,今年的教育经费预算达到了8000万元,占全县年度财政预算的15%。这项预算的绝对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算不了什么大数,但它所占预算比例却堪居各地前列。这样的决策,这样的预算,才是关注民生,富有远见的,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昌江县“通过立法保证所有未升入高中的青年进入职业中学学习”图什么?图的是提升青年一代的基本素质,图的是让青年一代靠知识凭技能改变命运。这就是眼光,就是抱负,是发展的眼光,长远的抱负。有了这样普遍接受了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一代人,还愁昌江不能摆脱贫困吗?发展教育,百年大计,昌江人看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子。
反观一些非贫困乃至经济发达地区,在教育的投入上却吝啬的很,有了钱宁肯去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去毫无节制地奢侈挥霍,也不肯拿出一点有限的资金去把学校办得多一点,好一点,更没有气魄保证所有的青年人都能接受中等以上的教育。至于某些贫困县,更是“理直气壮”地“叫穷”,甚至以穷为“荣”,躺在国家补贴上过日子。于是,许多孩子失学,大批青年缺乏知识和技能,凭力气干活,靠老天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穷者愈穷,恶性循环。
有比较才有鉴别。教育的投入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思想方法、执政理念问题,还有眼光和决心。这就是昌江实践告诉我们的道理。
社会转型,工业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即使建设新农村,其建设者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为此,请各地学学昌江,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吧,收获的成果一定是丰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