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黑暗中擎灯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0:29
2008是什么温暖了我们的心灵—白岩松演讲主题---幸福

    在2008年1月1号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的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当时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雨,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那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2008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有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非常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它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

    但是2008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其实回家往往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吗?就像今年神州七号升空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欣喜。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知道,只有当回家的那一瞬间,我们才可以一起鼓掌。我们共同在那样的一个傍晚,去见证了神州七号所有的成员安然回家。他跟我们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当他着陆了当他回家了,我们就像一个家人一样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奇怪,2008年几乎所有的事情好像最后都容易让我这个刚刚进入40岁的人去想到家。年底金融危机了,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人说是次贷危机。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其实不就是所有的老百姓想买房想有个自己的家。最后这种愿望太强烈了产生了次贷危机吗?但它金融危机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提醒着我们:很快这一年就要过去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那顿饭没吃、鞭炮没有响起、饺子没吃,这一年就算没过去。那总得记住一点什么是吧?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梁漱溟老爷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人这一生啊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是啊我在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奔三十而立的时候,总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争取有房子、有钱、有名等等等等。后来你要解决人和人之间大关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朋友、为人对手等等等等。但是走着走着你又突然发现离起点越来越远了。好像人生的终点,似乎看得见某些迹象,就像我觉得什么叫40岁——40岁就是敲开了一个年老的大门,而还守护着青春的尾巴一样。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你如果不能回答自己内心所提出这样的一种问题的话,你会每天过得非常难。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同样如此吗?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像在纪念改革三十年的时候,胡锦涛说的那句话一样: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那么我们会不会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出发了太久,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了。

    改革刚开始的时候我10岁,今年40。我在想我10岁的时候想的幸福是什么?太简单了,甚至简单到我都有点忘了。但是当到了40岁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很多。在我10岁的时候想过和不敢想过的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我比10岁更幸福了吗?我的眼睛还会像10岁那样清亮吗?我还会被一种梦想激动得彻夜难眠吗?我的回答并不肯定。就像年少的时候跟同学喝多了酒,总会有一句话说:“总有一天我要找到幸福”。那么也许今天就是年少时候说的那个总有一天幸福还会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不知道答案,您知道吗?

 

黑暗中擎灯的人(演讲稿)

                           白岩松

    站在这讲台上,我知道也许我会语塞。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位巨人,一位站在黑暗之中却高擎着真理之灯的人,一位其对于中国几代人的影响至今仍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文化的巨人。

是的,他是鲁迅。他早已离我们而去。然而,难道您不觉得,先生他并没有走,仍然用那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位毕生致力于拯救民族的真的猛士,从来便关注着代表民族希望的青年的成长。他曾为青年的消沉而痛心,更为青年的觉醒而欣慰。他说过:“从有着很古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在预告这古国将要复活。”这些话曾多少次激励过暗夜里艰难前行的青年!鲁迅,这位在我们生命的幼年便走入我们的课本,也走入我们心灵的擎灯人,还会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漫漫征途。

    曾经很多次,当内心迷惘时,读罢先生那力扛九鼎的激扬文字,领受到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中的美学风格,总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血脉受到重重的撞击,那无形的力使人想呐喊、想呼嚎、想奔跑,哪怕只是轻轻地对先生说一句:“谢谢您!”

然而,我知道,这谢意远不足以回报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诚的赋予。即便是今日,每当捧起先生的著作,总会感到一种真切的希冀扑面而来,仿佛看到先生那神情庄重而伟俊的脸上写着的对于后辈的期待。从鲁迅身上发散出一种独行特立的人格魅力,它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个青年的心。于是,我们常常在先生独特的爱和恨里,尽情领略先生的嬉笑怒骂,同他一道去“深味那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鲁迅的一生都是在无边的暗夜中踽踽独行。是恨,才使他爱得这样深。早在“五·四”运动前夕,面对着人吃人的世界,他曾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坚定的认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尽管以后无数次淋漓的鲜血告诉他,这结论并非绝对正确,简单的生物进化论取代不了社会斗争的规律,但他一刻也不曾怀疑:“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他指出,这将来便是青年,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身上。因上,他是那样毫无保留地爱着他身边的青年。1928年6月,他和郁达夫一起编辑了文学刊物《奔流》,这是为培养青年作家而创办的。从选稿、编辑、校对到挑选插图、跑印刷厂、与作者联系,事无巨细,他都亲自办理。当时正值夏季,南方的气候更是炎热。在给友人的信中,鲁迅写道:“白天汗流,夜间蚊咬、较可忍耐的时间都用在了《奔流》上。”为着培养青年,鲁迅从来都不惜于牺牲自己。在《两地书》里,他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是怎样沉痛而无私的自白,又是怎样一份对青年的厚爱!他是真正做到了如他自己所希望的:“背负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在先生身后,不知又有多少青年抛却了自己的头颅;在共和国鲜红的旗帜上,更有无数被鲁迅赞为“中国的脊梁”的人挥洒尽自己的热血。今天我们也站立在这片热土上。在鲁迅宽厚的关怀里,在先生犀利炙热的文字中,年轻的我们感受到的爱同样已是太多。可是您有没有想过,爱总是有分量的,鲁迅的爱更应是一种创造的力量,它催发着新生、孕育着希望、呼唤着未来。这“爱”是鲁迅用整个一生写下的至死不渝的大字。在先生的字里行间,您是否读出了这些,读出了它的真谛,在如坐春风般的语言享受之后,你和我的一腔血一颗心又怎能凝滞,怎能平息?

    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他真正寄希望的,也正是那些行动型的青年,那些挺身于变革现实的青年,先生引以为同志,自以为光荣的是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他期望我们顺境中深沉、逆境中从容、充满理性和韧性地去战斗。为着民族之振兴,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每次伫立在先生的塑像前,看到他执著地凝望前方的头像侧影,总仿佛听到先生那不啻于无尚命令的三个字----“赶紧做”,便有一种无形的紧迫。虽然先生那支饱蘸了爱和恨的笔早已停止战斗,他生活的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也已然成为历史,今天我们说起这“爱”与“恨”依然不是无病呻吟。也会有天雾茫莽难辩方向的时候,也会有遇着说不出的冷,冷得结了冰的时候,还会有摸索中理想碰了壁、鼻子会碰得很疼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想起了鲁迅,我们需要鲁迅,像他那样怀着一副铮铮铁骨,像他一样对于光明怀着一份不灭的信念。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中国的青年应该是向上的青年,青年的中国自当是灿烂的中国!

    现在,站在这讲台上,我已不再语塞。想想先生的音容笑貌,咀嚼他那抑扬顿挫的话语,我有了为现实的中国做点事情的勇气和力量。路正长,但无论如何我不感到孤独,因为一抬头,就能看见先生正站在黑暗中,为我们高擎着那盏真理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