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轮式装甲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1:08


轮式装甲车百年发展历程



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德等国家,20世纪初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装甲车。当时,各国利用普通卡车底盘改装的装甲车,主要用于执行侦察和袭击作战任务。

☆ 欧洲国家轮式装甲车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在欧洲国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陆军一直非常重视轮式装甲车的发展。为满足战后的使用需要,它们改变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卡车简单改造装甲车的做法,而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制造出一系列全新的车型。这些车型塑定了现代装甲车的基本构造样式。

轮式装甲车步入“黄金时代”

得益于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轮式装甲车在近年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展现出机动性强、操作简便、效费比高的独到优势,轮式装甲车迎来了自身的黄金时代,大有与履带式战车平分秋色之势。今年9月号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就以特刊形式介绍了各国新一代轮式装甲车的发展情况。

战力媲美轻型坦克

军用装甲车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在问世之初,履带式装甲车以能适应战场复杂地形而备受青睐。但由于汽车工业的进步和轮胎技术的提高,轮式装甲车在场地适应性能上已不输于履带式,而且与履带式相比,更有轻便和速度优势。欧美国家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给轮式装甲车足够重视,大量简单而廉价的M113型履带式装甲运兵车构成了北约机械化步兵的主力。直至上世纪70年代快速反应作战理论兴起后,轮式战车才获得全面发展。目前,西方军事强国的轮式装甲车研发,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仅在近10年间,就有德国“拳击手”、瑞士“锯脂鲤-Ⅳ”以及意大利“人马座”等全新车型亮相。尽管起步较晚,但因为后发优势的缘故,这些新型战车的综合性能出众,不仅赢得了本国军方的青睐,甚至还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与北约国家不同,冷战期间的华约各国一直秉承“轮履结合”的方针,在轮式装甲车的开发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据了解,苏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推出了BTR-60型轮式装甲输送车,此后又在其基础上开发了BTR-70、BTR-80等改良型号,生产总数高达数万辆。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俄空降兵突击小队乘坐BTR-80装甲车一举夺占普里什蒂那机场,向世人展示了轮式装甲车的强大机动性能。文章还指出,由俄罗斯阿尔扎马斯(Arzamas)兵工厂制造的BTR-90新一代轮式装甲车,现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相比于以往型号,该车不仅防护能力更加出色,火力水平也有显著提升,配备了包括30毫米机炮、同轴机枪以及AT-5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武器,整体战斗力可与轻型坦克抗衡。

三大趋势 力保领先

文章认为,纵观上世纪末以来各国轮式装甲车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发现三大趋势:首先是吨位重型化。尽管传统的4轮和6轮车型时下仍有一定市场,但8轮驱动注定成为21世纪的潮流。同前两者相比,8轮装甲车在越野性能、载重能力和内部空间上优势明显,因此拥有更高的使用弹性和改进空间。而模块化技术的成熟,也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的尺寸与重量,在战斗力和快速部署能力之间求得最佳性能比。其次是防御力增强。上世纪90年代前的轮式装甲车大多只能抗击轻武器射击。而上述各种新型战车大都可以通过外挂附加装甲来提高抗毁伤能力,使自身的防御水平达到与履带式车辆同级。值得一提的是,时下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军“斯瑞克”装甲车,还临时加装了特制的“格栅式”护甲与无线电干扰装置,以应付无处不在的火箭榴弹和遥控炸弹袭击。最后是强调车族化概念。所有装备数量较大的轮式装甲车辆,全部拥有种类繁多的改型,其中不仅包括指挥车、工程车、救护车和火力支援车,近些年还陆续发展出雷达车、电子侦察车乃至导弹发射车等新概念型号。由于零部件的通用程度很高,部队在获得全面作战能力的同时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保障工作量,所以其非常符合“精干可靠”的未来建军思想。

此外,《简氏防务周刊》文章对中国国产轮式装甲车的情况也予以了关注。文章说,中国轮式装甲车辆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不慢。上世纪90年代投产的WZ551(92式)系列车型应用了大量成熟技术,并开发了多种变型车,体现出通用性和经济性并重的设计理念。其中一种搭载100毫米火炮的坦克歼击车,还参加了今年夏季在俄罗斯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在异国的练兵场上一展身手。

☆ 苏联/俄罗斯轮式装甲车的发展

二战后,苏联先后研制了若干种轮式装甲车。由于它们造价低,故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最初的两种车型是利用卡车底盘制造的BTR-40(4×4)和BTR-152(6×6)装甲车。这两种车没有炮塔,结构也比较简单,可以描述为敞篷卡车式装甲车。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们才安装了顶甲板,部分BTR-152采用了中央轮胎压力控制系统。20世纪50年代末,BTR-40装甲车开始被BRDM装甲车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BTR-152逐渐被BTR-60装甲输送车所取代。

俄军BTR-80装甲车



BTR-80型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开演以来,俄军的BTR-80型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频频亮相。BTR-80型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是BTR-70型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改进型,1984年开始装备,198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露面。该车乘员3人,载员7人。炮塔顶部可360°旋转,炮塔上装有1挺KPVT式14.5毫米大口径机枪,辅助武器为1挺PKT7.62毫米并列机枪。此外,车内携带有2枚9K34或9K38“针”式单兵防空导弹和1具RPG-7式反坦克火箭筒(备弹药5枚)。该车的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装甲焊接密封结构,具有浮渡能力。公路最大速度为80公里/小时,水上最大速度9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600公里。该车主要装备俄军陆军摩托化步兵团和海军陆战队。曾来华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

俄制BTR-90“罗斯托克”轮式装甲车



俄制BTR-90“罗斯托克”装甲车最新改型在作静态展示



俄制BTR-90“罗斯托克”装甲车

BTR-90“罗斯托克”将成为未来俄罗斯陆军最主要的轮式战车。首批BTR-90“罗斯托克”将很快送到车臣,用于非常规作战。BTR-90装甲车总设计师亚历山大·米夏金说,虽然裁减兵员是和平和发展的需要,但地缘政治的千变万化导致地区冲突仍然频繁,这就要求建造高机动性、能够有效地完成现代战斗任务的装甲车。他预料,在21世纪初,BTR-90装甲车将成为俄陆军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制BTR-90“罗斯托克”装甲车原型车



乌克兰制BTR-80装甲车最新改型在作机动展示

为BTR-90最大竞争对手,BTR-90型装甲输送车仅重17吨,装有功率为375千瓦的柴油发动机,路面最大行驶速度达100公里/小时,在遭到严重破坏的路面上行驶仍可达到50公里/小时。BTR-90可随时趟过水中障碍,在4个轮胎完全损坏的情况下仍具有战场转移能力。它可运送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每个步兵乘坐的空间比过去的俄制战车增加了50%,这对外观轮廓没有多少增加的BTR-90而言实在是不小的突破。车辆的减震系统得到相当改善。对俄军官兵而言,在路况很差的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行驶,这实在是个福音。



轮式装甲车研发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 生产量最大:BTR-60系列

苏联/俄罗斯是较早发展轮式装甲车的国家之一,且装备数量也最大。上世纪50年代末研制、60年代初装备苏联摩步师的BTR-60装甲输送车至1976年停产,共生产了25000辆,出口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是迄今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轮式装甲输送车。20世纪70至80年代初,苏联又相继在BTR-60的基础上研制出BTR-70和BTR-80装甲输送车。1994年研制出BTR-90(8×8)装甲输送车。

俄对外提供BTR-60和BTR-70装甲输送车升级方案



Arzamas机械厂已经研制并试验了用于提升俄罗斯BTR-60和BTR-70系列8×8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作战能力的升级组件。[第一批BTR-60系列装甲车是在40多年以前装备的,动力装置采用两台GAZ-49B六缸汽油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20马力。其最大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行程500千米。该系列车辆为两栖型,水上行驶时依靠安装在车体后部的一台喷水推进器,速度为9千米/小时。随后出现的BTR-60PB装甲车安装了单人手动炮塔,武器为一挺14.5毫米KPVT机枪和一挺7.62还能PKT机枪,武器的最大仰角为+30度。升级后的BTR-60PBM进行了多处改进,包括安装了与新型BTR-80系列8×8装甲输送车相同的完整的动力传动装置以及相应的变速箱和传动轴。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一台KamAZ-7403V-8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功率为260马力,最大行驶速度达到了100千米/小时,行程为600千米。安装了新型发动机后,不仅提升了BTR-60PBM装甲车的速度和行程,换装的柴油发动机极大地改善了车辆燃油的通用性(当今所有新型装甲战车均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其原有的炮塔被BTR-80标准型上所采用的BPU-1炮塔替代,虽然这种炮塔所装备的武器与原炮塔相同,但其仰角达到了+60度,从而使车载武器能够对付低速飞行的空中目标或者在城市作战中用来打击高层建筑上的目标。通过升级改造,车辆的装甲防护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并增加了火焰探测和灭火抑爆设备、三防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作为车辆的标准设备。原有的通信设备被新型的R-168-25U或R-173系统所代替并安装了Gamma-2地面导航系统。标准型BTR-60PB的战斗全重为10300千克,而升级后的BTR-60PBM战斗全重为11608千克。该车还可通过安装附加被动式装甲防护来提高成员的战斗生存能力。其它的改进还有新型车长、驾驶员观察设备、新型防弹轮胎、新型喷水推进器以及改良的座椅布局。针对BTR-70系列装甲车的升级方案与BTR-60的相似,但炮塔部分将采用最先进的BPPU单人炮塔,武器为一门外置30毫米2A72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在基本型车上的2A72机关炮为非稳定式,稳定器可选装,从而使车辆具备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BPPU炮塔已经开始了批量生产,并装备了在俄罗斯陆军服役的BTR-80A装甲车,并出口到匈牙利、韩国和苏丹等国。另一项针对BRDM-24×4两栖侦察车的升级改造方案也已经投放市场。该车目前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广泛采用。首批车辆的装备时间还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50个国家在使用这种车辆。基本型BRDM-2车安装有一个单人手动炮塔,武器为一挺14.5毫米KPVT机枪和一挺7.62毫米PKT并列机枪。BRDM-2车的底盘采用了多用途设计,能够作为反坦克导弹(可配备射程4000米的Konkurs导弹)和面对空导弹(Strela1)的发射平台。对于后者,其平台被称为9P31,整个系统被称为9K31。BRDM-2的动力装置采用的是一台GAZ-41汽油发动机,功率140马力,最大速度95千米/小时,行程750千米。升级后,发动机可采用功率为175马力的GAZ-562柴油发动机或者136马力的D-2495柴油发动机,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程。升级后的BRDM-2被称为BRDM-2M,它还换装了新型防弹轮胎、附加被动式装甲、Gamma-1或Gamma-2地面导航系统和R-168-35U或R-173通信系统。同时该车还将在车体后部安装BTR-80车上所装备的喷水推进器系统。

☆ 美国:从忽视到重视

二战后,美国轮式装甲车的发展一度明显滞后于其它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卡迪拉克·凯奇公司研制出V-100“突击队员”(4×4)轻型装甲车,后又改进出V-200,正式命名为LAV-150。20世纪70年代末,在LAV-150(4×4)基础上研制出LAV-300(6×6),主要用于出口。美军原来只有海军陆战队使用轮式装甲车,主要是加拿大生产的LAV-25(8×8),共装备了758辆。

☆ 被寄予厚望的“斯特赖克”

20世纪末,美国陆军提高了对轮式装甲车的重视程度。2000年选定加拿大生产的LAV III(8×8)装甲输送车作为过渡型装甲车,购置总量达到2131辆。称为“斯特赖克”装甲车。

六支"斯特瑞克"旅全面部署 美陆军迎来华丽转身



“斯特瑞克”装甲车

6支“斯特瑞克”旅的全面部署,意味着美国陆军已经彻底摒弃重炮重装甲的传统观念。2008年4月16日,美国陆军正式做出决定,在太平洋中部夏威夷长期部署快速攻击部队——步兵25师“斯特瑞克”2旅,共计4000余名士兵和325辆“斯特瑞克”装甲车。作为美国陆军近年来新成立的6支“斯特瑞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兵25师2旅成为美国陆军在中太平洋地区长期部署的第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其常驻夏威夷标志着美国陆军转型计划第一阶段任务的如期完成。而6支“斯特瑞克”旅的全面部署,意味着美国陆军已经彻底摒弃重炮重装甲的传统观念,使自身朝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应付新型战争和地区冲突的轻型化发展方向前进。“斯特克”旅——美国陆军转型的标杆。“斯特瑞克”旅,实际上因车而得名。所谓“斯特瑞克”旅,就是装备“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的陆军旅,该装甲车是这个旅的核心战斗平台。这是一种8轮轻型装甲车,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突出特点。“斯特瑞克”装甲车是美国陆军20年以来首次更新的作战车辆,其造价为150万美元,可搭载11名士兵。按照计划,美国陆军会在2008年前采购总数为2131辆的“斯特瑞克”装甲车,来装备这6支“斯特瑞克”旅战斗队。“斯特瑞克”装甲车可以进行城乡作战,尤其擅长城市作战。“斯特瑞克”战车分为10种不同类型,其中包括步兵运输车、机动火炮系统、反坦克制导导弹车、侦察车、火力支援车、工程兵车、迫击炮运兵车、指挥车、医疗撤运车和核生化侦察车。作为美国陆军最有威力的快速攻击部队,“斯特瑞克”旅可由卡车或大型运输机运往全球任何地区进行机动作战。一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包括作战人员3600名,其中含有三个步兵营、一个轻骑兵班、一个火炮营、一个支援营、一个军事情报连、一个工程兵连、一个信号连和一个反坦克连。部队能够在接到命令后的96个小时内投入全球任何地方作战,既可以执行战斗任务,也能执行战斗支援、战斗保障任务;既能执行小规模的应急作战,又能起到威慑和阻击的作用。另外,其还具备与陆军、空军等多军种联合作战的能力。由于“斯特瑞克”战斗部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是美陆军转型的关键因素,也是美国陆军当前优先发展的对象。“斯特瑞克”旅的建设受到国会和国防部的大力支持,从方案设计到开始部署总共只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美陆军第一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于2003年投入伊拉克战场,2004年又将原计划第六个“斯特瑞克”旅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时间从2010年提前到2008年。目前美国陆军第一支和第二支“斯特瑞克”旅战斗队部署在刘易斯堡,另外三支“斯特瑞克”旅战斗队部署在路易斯安娜州、阿拉斯加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些“斯特瑞克”旅和即将部署在夏威夷的步兵25师2旅一起构成了美国陆军转型第一阶段的中坚力量。6支“斯特瑞克”旅的部署不仅将弥补美陆军重型部队过重、轻型部队过轻的重大缺陷,而且有助于加深美陆军对“未来部队”作战特点的理解,将为“未来部队”先进作战条令的形成提供宝贵的经验。



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近几年来,美陆军对转型路线图不断进行修改,这说明其转型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实践证明,陆军转型是一个极为艰难曲折的实践历程。这不仅仅是因为陆军与其他军种相比,兵种多样,历史包袱更沉重,所以转型的难度更大;而且还因为陆军肩负着繁重的军事任务,尤其是全球反恐作战任务,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使转型和战备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做到转型和战备两不误,一直是美陆军近年来苦苦寻求的平衡点。2002年6月发布的第一版转型路线图,从“目标部队”、“过渡部队”和“传统部队”三方面阐述了陆军转型和装备发展战略。由于该路线图制定于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转型与战备之间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在部队建设方面不惜冒着影响战备的风险,采取了重心向“目标部队”倾斜的方针。第二版《2003年美国陆军转型路线图》于2003年11月颁发。2003年版路线图不再沿用“目标部队”、“过渡部队”和“传统部队”的提法,而是将“目标部队”改称为“未来部队”,并将“过渡部队”和“传统部队”统称为“当前部队”。第三版《2004年美国陆军转型路线图》于2004年8月31日批准颁发。当时伊拉克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战备与转型的矛盾开始突出。旷日持久的战事迫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维修、补充和研制前线急需的装备,可供轮换部队数量不足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为了降低转型的风险,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在2004年年中,美陆军开始在部队编制体制、部队专业结构和装备发展三个方面采取重大调整措施,以平衡未来部队建设和当前部队建设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陆军现役部队的模块化改造也已自2004年开始,当年有第3步兵师、第10山地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接受整编。到目前已经完成现役36个旅的转型,并增建新的旅战斗队,使现役部队的基本作战单位达到43个。“当前部队”实行模块化编制体制所积累的经验,将为2014年开始向“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行动单位”逐步过渡创造条件。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计划。



美二战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武器更新项目将于今年建成

与组建6支“斯特瑞克”旅同步进行的是,美军还宣布首批装备部分“未来战斗系统”的试验部队也将于2008年建成。“未来战斗系统”被称为美国二战以来“最雄心勃勃”且最昂贵的武器更新项目,总计耗资2000亿美元。美国陆军未来战斗系统作为一个网络化的“系统之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和技术把士兵与有人/无人地面车辆、空中平台和传感器联系起来,从而大大增强陆军的作战效能和机动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诸兵种合成的战斗集成系统,各系统之间密切协同作战。如果说,“斯特瑞克”旅的建成标志着美陆军转型第一阶段能力的形成,那么“未来作战系统”试验部队的建成则标志着美国陆军已经一脚踏进“未来陆军”的门槛。虽然未来的进程仍然充满许多变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型装甲车和轻型无人/有人车辆的问世,将是坦克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同时,新型模块化战斗部队的问世,也将引起陆军武器和作战方式的新的革命。它的出现,相当于“从乘马骑兵向坦克的转变,或者像引进直升机一样的转变”,具有深刻的、革命性的历史意义。高速机动,精确打击,立体打击,远程打击,减少作战士兵,这一切将使未来的陆军兵器面目一新,也使未来的地面战斗具有全新的模式。

美王牌战车遭遇伊战陷阱 设计理念若争议



美军“斯特赖克”旅的标志



驻伊美军的“斯特赖克”战车



2007年5月15日电被誉为美国陆军王牌战车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在伊拉克接连被击毁,人员伤亡惨重,美军方专家对其性能产生怀疑。美联社13日报道说,“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在伊拉克厄运连连,虽然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伊武装人员装备更先进、战术更成熟,让美军防不胜防。

行动当日遭重创

“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1999年装备美军部队,它有一挺重机枪和一门105毫米口径的炮,可搭乘11名士兵,以速度快、火力猛著称,被称为美军“下一代”作战车辆。驻伊美军指挥官原以为,威力强大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足以让伊武装人员望风而逃,但事情发展大出他们意外。今年3月份,美陆军第二步兵师派出700名士兵,分乘近100辆“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在凌晨时分向局势混乱的迪亚拉省首府巴古拜进发。但迎接“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的,却是密集的自动武器火力、火箭弹和威力强大的路边炸弹。仅一天时间,两辆“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被击毁、一名美军士兵身亡,另有12名士兵受伤。随后几个月,“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接二连三被击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军军官告诉美联社:“他们(武装人员)已经学会如何对付装甲车了。”

路边炸弹成克星

美军对被击毁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数量讳莫如深,但其战斗损失不断攀升是不争的事实。美联社报道说,“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多半被简易爆炸装置(IED)击毁。美联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军士兵的话说,驻扎在迪亚拉省的美军一个装甲车连队,仅5月份一周内就损失5辆“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报道援引一位美高级军官的话说,“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刚开始效果不错,“但不久就接连损失了不少”。5月6日,一辆“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被路边炸弹炸得面目全非,6名美军士兵和一名记者当场被炸死。美联社报道说,武装人员把炸弹埋在下水道里,在爆炸装置周围构筑水泥墙之类的设施,让爆炸冲击波顺着水泥墙通道攻击装甲车底部。报道认为,炸弹装置安放专业,威力巨大,坦克也难以全身而退。“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营级指挥官布鲁斯·安东尼奥事后指出,伊武装人员已经掌握了“如何更好地制造、放置简易爆炸装置,对美军车辆造成最大程度损害”。



美国“斯特赖克”轮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美国“斯特赖克”轮式迫击炮车

设计理念陷争议

如此多的战斗损失,让一些美军事专家质疑“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的设计理念,并开始寻求设计一种全新的装甲车。一些专家认为,“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重量轻、速度快,能快速投入部队作战,但防护能力脆弱,无法适应危险无处不在的伊拉克战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分析家迈克·奥汉隆说:“‘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到底适不适合伊拉克这样的作战环境,这是个值得好好讨论的问题。我认为,这种装甲车的设计理念决定它更适合维持和平行动的环境。”但军事专家约翰·皮尔斯认为,与其说“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不够好,不如说路边炸弹威力太大。他谈及5月6日的爆炸时说:“如果以后再遇上那样的炸弹,我们乘坐什么样的车辆都无济于事。我们都会再次出现伤亡。”面对重重争议,美军计划发展一种新型装甲车,车体设计为“V”形,可以把炸弹片反弹偏离,减弱炸弹冲击力。五角大楼已经请求订购7800辆这种装甲车,预计耗费84亿美元。但美军退役上校道格拉斯·马克格里格说,新装甲车于事无补,“驻伊美军已经被拖入危险的城市战场,在那里,也许只有重型履带装甲车辆才能生存。”



美国“斯特赖克”轮式装甲救护车



美国“斯特赖克”轮式三防侦察

小资料:美国“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

“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是美国陆军最新一代主战装备,也是陆军部队转型的重要标志。2000年11月,美国陆军与通用汽车公司和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的合资企业—GMGDLS签订了价值4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合同规定生产商为陆军过渡战斗部队旅提供2131辆新型轮式装甲车。美国陆军这次调用了13辆“斯特赖克”装甲车参加“千年挑战2002”大演习,演习时将使用C-130和C-17运输机空运装甲车。组织演习的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参谋长威廉科纳将军说,演习的一个项目是空运装甲车至战区后立刻开车发动进攻,演习部队将通过空运和进攻之间的高效转换来充分显示速度创造的优势。“斯特赖克”装甲车公路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2英里,最大行驶里程312英里。MGS移动火炮系统的基本配置为一门105mm滑膛炮,它安装在全稳定式的“移动射击”型无人炮塔上。MGS的装甲可防护机枪子弹、迫击炮和火炮弹片的袭击。一辆MGS可装载18发105mm炮弹、400发12.7mm子弹和3400发7.62mm子弹。MGS移动火炮系统还装备了最新的C4ISR火控系统和防原子、防生物与化学武器的探测仪。“斯特赖克”装甲车的其他改型包括三防侦察车、反坦克制导导弹车、医疗救护车、迫击炮车、工程车、装甲运兵车、指挥车和活力支援车。迄今美国陆军已经接收了106辆“斯特赖克”装甲车。此次预生产的移动火炮车共有8辆,从明年开始,生产商将继续生产另外72辆移动火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