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领域十大谬论\向松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2:20
国际金融领域十大谬论
2010-03-10     过去四十年来,十大错误理论逐渐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的主流思想,支配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譬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思维,决定了全球金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导致了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今天,当我们试图全面回顾和反思金融危机、检讨和改革金融监管、探索和构建金融新格局之时,深刻剖析支配全球金融发展的诸般错误理论,实乃当务之急。
  谬论之一:“浮动汇率至善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固定汇率为一切金融危机之首要原因,浮动汇率则是消除金融动荡之万应灵丹。过去四十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销浮动汇率。基金组织和美国政府给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多次金融危机所开的药方完全一样:抛弃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2007—2009年爆发空前的金融海啸,东亚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固定汇率政策再次饱受批评,有些人干脆公开宣称人民币固定汇率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华盛顿的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极力鼓吹此一论点,国内跟风的学者亦不少)。  “浮动汇率至善论”之谬误起码有三:其一、将浮动汇率逻辑推到尽头,必然是人人各自发行货币然后相互浮动。其二、浮动汇率是货币供应量自动无限增加的一个内在机制。一旦汇率完全浮动,没有人能够控制全球货币供应量。其三、人类历史一再表明:固定汇率时代很少发生金融危机,浮动汇率时代则是危机频频。  笔者最近到法兰克福参加“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www.omfif.org)年会,与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行长Zeti博士(她也是联合国全球金融体系改革行动小组成员)交流,她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经验教训之一,就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承受汇率的剧烈波动,而浮动汇率体系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过度波动”(Overshooting)。  谬论之二:“全球经济失衡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就是全球失衡,美国之所以出现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某些国家拥有大量贸易顺差,她们之所以有大量贸易顺差,是因为他们刻意“操纵或压低”本国货币汇率。1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由是全球失衡和美元弱势,替罪羊则是日本和德国的贸易顺差、日元和马克的汇率低估;21世纪以来美国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继续恶化,美元持续贬值,美国政府和基金组织转过来大声谴责人民币固定汇率,最近奥巴马宣称人民币汇率低估是美国面临的一个主要国际挑战。如此这般的政治化言论和政治化举措,皆源自所谓的“全球经济失衡论”。  我不知道谁是“全球失衡”术语的发明人,但我可以肯定,任何人皆可以对全球失衡给出自己的定义和阐释。我更不知道美国政府和基金组织有什么理由将他们对“全球失衡”的定义强加给我们?要说美国的“三大赤字”(贸易赤字、国际收支赤字、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完全是美国政府长期穷兵黩武、货币扩张和美元霸权的直接结果,与他国货币汇率毫无关系。当年与日元、马克汇率美元关系,今日与人民币汇率亦毫无关系。我敢向全球任何严肃的经济学者提出挑战,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就全球失衡问题辩论三天三夜,辩个天昏地暗,看看鹿死谁手。  谬论之三:货币政策万能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若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只要中央银行放胆开动印钞机,向经济体系无限制注入货币或流动性,则经济复苏就指日可待。此乃伯南克“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说来话长,1930年代大萧条让货币政策威风扫地,“凯恩斯革命”高歌猛进,几乎将货币政策完全扫地出门,财政政策一度独领风骚。1950-60年代,弗里德曼和他众多学生发动“货币理论反革命”,关键一战就是重新阐释1930年代大萧条。弗里德曼最有名的论断是:1930年代美联储愚蠢之极,没有及时大幅度放松货币供应量,才酿成惊世骇俗的大萧条。伯南克追随弗里德曼,继续深入研究大萧条,结论大同小异。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给伯南克以千载难逢之机遇,定量宽松魔术瞬间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天量货币扩张已经为下一次全球泡沫和金融危机埋下伏笔,通胀预期恶化早已是尽人皆知。  是彻底全面总结20世纪货币理论的时候了。简言之,货币政策万能论,如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万能论,皆是谬论。从经济体系最根本的运行机制来分析,弗里德曼极力倡导的货币数量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因为该理论基于古典经济学所谓的“真实经济---货币数量二分法”,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经济哲学理念。过去四十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或多或少就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维持货币金融稳定的成绩却乏善可陈。格林斯潘信奉弗里德曼式的货币数量论,照样一手导演了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谬论之四:资产泡沫无害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资产泡沫(包括房地产、股市以及其他各类资产泡沫)乃是投资者理性行为之结果,我们既无法判断什么是泡沫,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干预资产价格。该谬论最有力的倡导者当属格林斯潘和美国前财长鲁宾,追随者数之不尽。1996年面对互联网股市泡沫的急剧膨胀,格林斯潘除了发表“非理性繁荣”简短演讲之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结果是2000年股市轰然崩盘,随后的宽松货币政策为次贷危机埋下地雷。当时鲁宾甚至反对格老发表简短演说。2003年之后,美国房地产泡沫愈演愈烈,格林斯潘(亦包括伯南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至海啸袭来,他们才如梦方醒。  坦率地说,经济学至今没有给资产泡沫之产生和破灭(Boom—Bust Circle)提供有力的逻辑阐释,没有对资产泡沫的危害给出清晰分析,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资产泡沫破灭完全有可能给经济金融体系以毁灭性打击。如果要问金融监管者从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吸取的最重要教训是什么,恐怕是未来如何监管资产价格泡沫。  谬论之五:金融市场均衡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金融市场总是自动迈向均衡,市场价格是经济基本面的正确反映,市场价格反映了一切可能相关的信息,资产泡沫只是均衡状态的暂时偏离,不是金融市场的内在特征。该谬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称:“有效市场假说”,倡导者是芝加哥大学着名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据说此君多次被提名诺贝尔奖。说起来,有效市场假说算是理性预期学派登峰造极之作。理性预期假设本来只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个脚注,1970年代经过卢卡斯等人大张旗鼓的模型构造和实证演绎,一跃成为英美宏观经济学之主流。追根溯源,理性预期学派依然是继承古典经济学“货币中性”和“二分法”哲学,再加上人的“全知全能”,所以从基础上说是完全错了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效市场假说”最多算是经济学者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智力游戏,与真实经济几乎毫无关系。不仅仅是投资家对有效市场假说嗤之以鼻(譬如索罗斯长期不遗余力地尖锐批评有效市场假说),中央银行家们对有效市场假说亦是付之一笑(譬如伯南克多次说法玛的理论对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毫无帮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种完全脱离真实世界的智力游戏,竟然成为英美学术界的主流,倒是值得深思的学术现象。  谬论之六:金融危机外生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体系总是存在一种自动迈向均衡或自动纠正(Self—Correcting)的力量,如果没有外来干预或冲击,经济体系将永远自动平稳运转,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种严重偏离均衡的现象。金融危机外生论是古典经济学“萨伊定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或“真实经济—货币数量二分法”的简单推论,却对全球经济金融的政策思维有着异常深远的影响。通常所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或“自由放任政策哲学”,理论基础就是金融危机或经济动荡外生论。  纵观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五花八门之阐释,几乎全部基于金融危机外生论。譬如将1930年代大萧条归咎于美联储犯错,将1970年代“滞涨”归咎于石油价格暴涨,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归咎于政府干预(裙带资本主义和固定汇率),将2007—2009年金融危机归咎于遥远东方的“储蓄过剩”和固定汇率,等等。西方经济学者至今没有发展出内在逻辑一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原因就在于金融危机外生论及其哲学理念早已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式,甚至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宗教般”信念。  谬论之七:全球储蓄过剩论。    此谬论之核心思想是:美国的贸易逆差等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则等于储蓄与投资之差(储蓄过剩额)。今日世界,贸易顺差又主要集中于东亚各国(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和石油输出国家,该谬论的鼓吹者们就公开宣称:贸易顺差国家(主要是中国)应该为全球金融危机承担责任。  此谬论可以说荒诞至极,简单之极(无非是摆弄一下全球国民收入恒等式),却是当今最流行、最具政治影响力之谬论。其一、该谬论最有力的鼓吹者是伯南克,美联储主席之影响力自然非同小可。其二、该谬论简单好用,而政客们最喜欢简单教条。其三、该谬论看起来似是而非,要详尽驳斥该理论,却非一般浅薄经济学者所能为。  谬论之八:金融开放优先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全球化对全世界所有国家所有人民皆有益,全球化优先之举就是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要优先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金融开放优先论是“华盛顿共识”最主要的政策。西方许多学者鼓吹金融开放优先论的时候,对于商品服务市场的自由贸易,尤其是对于全球人民的自由迁徙却只字不提。  为论证金融开放优先论,前述多个谬论都要派上用场,诸如金融市场均衡论或金融市场有效论,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证明一个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能够最有效地配置全球资源,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然就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快速成长,大家皆大欢喜。各国只要大胆开放金融行业,不干预金融市场,市场总会自动迈向均衡和稳定,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过去四十年的全球经验,证明“华盛顿共识”错的离谱!金融开放必须基于真实经济开放,真实经济开放则必须基于商品服务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放(尤其是全球人民的自由迁徙)。西方学者鼓吹的自由贸易理论,完全忽视全球人口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巨大矛盾,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达国家虚拟资本掠夺不发达国家真实财富的最佳手段。  谬论之九:系统风险不变论。    该谬论之核心思想是: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风险恒定不变,因此,市场参与者越多、金融工具越多、金融交易规模越大,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金融体系总体风险不仅恒定而且可以精确计算,因此,每个金融工具乃至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亦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系统风险不变论的巅峰成就,是1997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金钱公式”。不幸的是好景不长,“金钱公式”获奖之后不过几个月,获奖者参与创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因为债券衍生工具交易而轰然崩溃,让“金钱公式”名誉扫地。  2007—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再一次给“系统风险不变论”以毁灭性打击。CDS的发明曾经被欢呼为人类风险分散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将显着降低金融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事实反而证明:CDS极大地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  系统风险不变论是当代金融学最根本的基础。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就是分散风险,风险分散的前提则是金融体系整体风险恒定不变。假若系统风险递增,风险分散的整个理论架构就轰然倒下,溃不成军。人类经济金融历史一再表明:正如自然宇宙存在“熵增”原理一样,人类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亦存在“风险递增原理”。明确透彻引入风险递增原理,不仅将全面改造经济学和金融学,而且将根本改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基本理念。  谬论之十:虚拟经济无关论。    西方经济学数百年之发展,演绎出数之不尽的“无关论”。譬如李嘉图有“货币面纱论”:货币是真实经济的一层面纱,对真实经济毫无影响,或者说与真实经济无关,莫迪格利安立和米勒有“金融市场无关论”:企业的融资结构或融资方式,与企业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无关。当年斯蒂格勒概括的“科斯定理”亦是一个无关论:交易费用为零条件下,经济组织安排与产权制度无关(当然,科斯本人从来不同意斯蒂格勒概括的“科斯定理”)等等。  然而,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无关论”则是虚拟经济无关论。该理论之核心思想是:虚拟经济不过是真实经济基本面的客观反映,真实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不会影响真实经济(或者影响极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拟经济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虚拟经济无关论有一个最有名的推论:股市是真实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好就意味着真实经济好。  事实与理论完全相反。虚拟经济往往严重背离真实经济,对真实经济产生巨大深远影响。我曾经提出一个崭新的全球经济分析架构:“信用体系—真实经济—虚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依照此理论架构去观察全球经济金融历史,我们发现:所有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皆源于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严重背离,根源则是信用体系的剧烈变革或信用总量的过度扩张或过度萎缩。  过去四十年来,金融资产或虚拟经济与GDP之比例暴涨,乃是全球金融动荡最根本的原因。1970年代,全球金融资产与GDP之比还不到100%,今天已经超过400%!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相背离(发达国家之虚拟经济规模增速最快),成为全球化最显着特征。与此相应,就是金融危机之频繁爆发。1945年到1971年,全球仅仅发生38次小规模汇率危机和银行危机,1971年至今,金融危机次数超过150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不下10次。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人类思想最大的贡献,或许就是迫使我们彻底抛弃上述十大谬论,构建崭新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 我对中国人民银行所谓的“汇改决定”深表遗憾、失望和愤慨
向松祚    6月19日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所谓的“汇改决定”,事发似乎突然,其实在意料之中。地球人都知道,中国政府所谓“汇改”决定完全是迫于外国压力,或者说是顶不住外国压力的被迫之举。
    说得好听一点,是中国要为本周六举行的“多伦多G20峰会”送上一份大礼,或者说是我们为了先发制人,缓解G2峰会将给中国的巨大压力。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联盟早已形成,中国实在是扛不住了,必须做出一个姿态。可不是吗?连金砖四国峰会的“弟兄们”也反水了,巴西、俄国、印度都直接或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欧洲不公开向人民币施压,暗中却对美国压力逐步奏效欢喜无尽。亚洲许多国家看到中国顶不住压力,人民币升值在望,倒也是欢欣鼓舞。“让分赛”谁不愿意玩呢?当然,充当急先锋、气势汹汹、势在必得的是美国政客和御用学者。    然而,周一(6月21日)美国和欧洲一些领导人和媒体迫不及待的欢呼和表态,还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们的各种表态和言论可算是丑态百出,花样繁多。    最极端、最有趣、最荒谬、最滑稽、最令人啼笑皆非、也最符合事实的莫过于《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多伦多G20峰会其实已经不需要开了。即使开,大家也不需要去读那肯定要发表、也肯定枯燥无味的G20会议公报了。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已经让步,再去读G20 公报就纯属多此一举。理由很简单,各国领导人不辞辛苦跑到多伦多去开会,不会就任何真正重要的问题达成一致,只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人民币汇率。既然中国已经让步,还跑去开会干嘛!    《华尔街日报》说:“只有这么一个观点,是除一个国家以外所有国家领导人都会同意的:那就是中国坚持人民币盯住美元,正造成全球贸易严重失衡。与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一样,欧盟领导人也指望利用出口来实现就业创造型的复苏。而人民币汇率低估,使这种复苏难以实现。中国政府维持着出口机器的高速运转,5月份出口年比增长48.5%。不愿采取报复措施的贸易伙伴可以表达不满,但这对极度现实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美国国会今年举行选举,紧张不安的议员们可能不再只是停留于口头威胁,而是要径直采取实际行动,从而使贸易冷战变为热战。”    事实确实如此:6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写信给G20峰会的各国领导人,说什么:“我还想强调的是,以市场为准的汇率对于全球经济活力至关重要。灵活的汇率所传递的信息是支撑强劲、平衡的全球经济所必需的。”矛盾毫无疑问直至人民币。仅仅3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就宣布要“进一步汇率机制改革”。美国总统的“指示”果然极为有效!!!难怪各国领导人大声叫好。奥巴马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及欧洲官员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表示了欢迎,美国政客们更是兴奋,他们又“赢了”!    不过,人民银行仅仅发表一个表态却不能令他们满意。《华尔街日报》直率地说:“中国央行宣布将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但这并不会让那些对公告发布时机和模棱两可的措辞持质疑态度的美国议员、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感到满意。” “美国国会中一直积极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的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Charles Schumer表示,如果北京不在未来几天说明汇改的具体行动,国会议员将推动立法,授权政府对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    Schumer说,中国总是爱用这种措辞模糊、内容有限的意向声明来应对外界的压力;除非在人民币升值速度以及升值幅度上有更多更为具体的信息,否则他们并不认为中国人将开始按照规则办事。”    美国著名智库、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级研究员Morris Goldstein以十分傲慢的口气说:“各国官员想要了解中国是否能够言行一致。空谈不如实践,中国人其实并没有兑现承诺。”该智库的另一名中国经济专家Nicolas Lardy说:“中国人民银行的声明没有明确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是根本不能令人满意的。”    真正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有时想:这个世界有时真的是没有什么公道和道理可讲。堂堂的G20峰会,肩负着领导全球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的重任,竟然就找到一个人民币汇率在那里大做文章,且“达成了广泛共识”!呜呼哀哉!可悲可叹!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智力水平和领导能力实在是难以恭维。难怪全球许多有识之士惊叹当今世界其实是一个“没有领导力”的世界!    我们要问:是谁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是谁制造了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从而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让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谁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指责?谁应该为全球经济衰退负主要责任?    答案非常简单:是美国和欧洲,是那些傲慢自大的发达国家领导人,是他们的错误决策,是他们主导或倡导或纵容的高杠杆经营模式和高消费模式制造了这一切!他们咎由自取,应该付出沉重的代价,全世界都为此承担沉重的代价。他们应该向全世界人民道歉,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革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我只想指出最紧要的几个方面:    (1)美国必须放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否决权,必须抛弃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领导人始终由欧美国家独霸的格局,应该让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来领导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改革和重建。    (2)必须彻底改革G20的代表权,所谓G20 其实是G19+欧盟,为什么发达国家拥有那么多发言权和代表权?欧盟本来就代表了欧盟各国,为什么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还要单独加入?而那么多发达国家却没有任何代表权?这是什么道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所谓G20的代表权极度不满!    (3)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应该去虚心检讨和改革自己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政策和移民政策。不要老是想着去指责别人,去寻找其罪羊。    (4)美国和欧洲的领导人必须明白:你们制造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你们的“高福利高工资、寅吃卯粮无度消费模式、高杠杆银行经营模式、依靠货币金融手段抢夺他国产业和资源等多项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必然后果,与人民币汇率没有任何关系!将你们的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只会转移你们的注意力,只会延缓你们采取痛苦调整措施的时间。是真正的“以邻为壑”, 是真正的“强盗逻辑”和“霸权逻辑”。    中国人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将所谓的人民币汇率低估视为制约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制造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必欲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而后快!必欲人民币浮动而后快!必欲搞乱中国的货币金融环境而后快!    尽管没有任何历史经验支持他们的政策,没有任何理论支持他们的政策,他们还是要不遗余力去执行他们的“霸权政策”,因为道理很简单:他们骨子里绝对不愿意中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他们是在未雨绸缪。    认为我危言耸听,认为我杞人忧天,认为我哗众取宠,认为我滑稽可笑,认为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是“真心为中国好”的善良的人们,请你们去读读当年杜勒斯精心勾画的搞垮中国苏联和中国的全盘计划吧,请你们去研究一下美国的国家战略吧。哎呀!中国人实在是天真得可爱!    当然,任何冷静、客观、理性的人都会问一个小孩子都要问的问题:“玩弄汇率可以创造奇迹吗?玩弄汇率可以创造真实财富吗?玩弄汇率可以让世界繁荣吗?”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教授梅格纳德.德赛勋爵( Lord Meghnad Desai。他是英国教授和英国公民,却是出生于印度)的两段话吧:“西方世界的金融监管当局压根儿就没有预见或警惕到金融危机正在酝酿或即将发生。They did not only fail to prick the asset bubbles; they positively fed them.  These authorities cannot be the best agents for designing the new system.他们不但没有及时遏制资产泡沫,反而煽风点火,让泡沫愈演愈烈。依赖西方监管当局来设计新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绝不是什么好主意。”    “国际金融体系需要修补的部分在西方,不在复苏的亚洲。 Yet the structures of global governance – the G20, the G8, the IMF and so on - do not give Asia its due place. 然而,全球治理结构(包括G20、G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并没有给予亚洲应有的位置。 Voting power in the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does not pay sufficient regard to the new creditor countries.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组织,并没有给予新兴债权国家以足够的投票权。当前围绕监管改革的各种层面讨论里,The over-representation of OECD countries at all levels of reform discussions is a scandal.OECD各国还在那里唱主角,作用和声音被过度放大,实在令人反感和愤慨。”    是的,我们有理由理直气壮地高声质问:美国和欧洲那些领导人,你们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别人?来指责人民币汇率?你们有没有好好地检讨过你们自己的错误?  作者:我是cnx007 回复日期:2010-06-25 18:01:45 

 

  这是回答MMyulia的问题,在我的前面的文章里对人民币汇率早有论述,观点很明确,就是升值的弊端大于利益。但这是个阶段性的回答,这个阶段不是十天半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十年八年,而是以一个事件为标志。这个标志就是:中国外汇操盘手能够在自由浮动的外汇市场中,让人民币汇率的升与降有利于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实现这个事件,什么时候就可以让人民币自由浮动了。
  有战略眼光的财经人士馨月女士和古梵先生的那番谈话(参看馨月女士博客的《古梵先生谈经济热点问题》),表露了很多我很以为然的观点。有些观点,我也在自己的博客里阐述过,比如针对一向支持一次性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周其仁先生当选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我写了《周其仁入赘,中国想当小三?》;后来又想到学者也许只是政客的门面,所以又写了《周其仁先生是学者,不是政客》;后来又想到政客也许不如我的心理阴暗吧,但还是解说一下汇率到底是为了什么,所以又写了《汇率变化为了啥》。美欧的货币战时,写过《美元为什么攻击欧元》《欧美货币战正在进行时》等等,都是为了揭示货币战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不叫什么阴谋,而是运筹帷幄。而美元对人民币的战争现在进行时,但我们的领袖们就在那里看着,然后收获着,收获着什么呢?新生名词。  
  很多观点是很明确的:就是固定汇率不是一定不好,浮动汇率一定就好。 最终,中国要走向世界,人民币汇率必然走向浮动,但现在不是时机。在这个层面的争论的文章是最多的,这里不详谈。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说。  
  这个角度就是逆向思维。就是敢于完全否定那些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汇率理论。无论是贸易平衡,还是购买力平价,有关文章可以参看向松祚先生的《国际金融领域十大谬论 》等文章。汇率是非常宏观的问题,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解释汇率问题,就是用加减乘除来解释哥德巴赫猜想;用贸易平衡理论来解释汇率问题,就恰如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解释强奸问题,互为因果,所以没有强奸。这都是非常荒谬的解释方法。
  也可以读读一直主张人民币汇率升值但自相矛盾的保罗.克鲁格曼写的《汇率的不稳定性》,里面本身就矛盾重重,比如:克鲁格曼认为世界经济的不完全一体化既是汇率不稳定的根源,也是汇率不稳定的结果。既然世界经济的不完全一体化既是汇率不稳定的因也是果,自然汇率的不稳定性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想固定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固定汇率是错的。这里其实没有经济学问题,也没有金融甚至汇率问题,这里只有逻辑问题。就是说,在浮动的汇率中,如果有一个或者两个汇率不动的货币,其实这样的汇率也是动的,而不是看上去不动。比如人民币汇率,尽管近14个月,兑美元的汇率是波动很小,但是兑欧元的汇率却是大幅升值。所以,兑美元不动的人民币,其实兑其他货币在大幅波动,而那些自由浮动的货币之间,看上去对谁都在动,其实很多货币对之间其实浮动很小。比如欧元兑英镑从2009年以来一直在1000点内波动。如此简单的逻辑,克鲁格曼真的不懂么?当然懂,但为什么克鲁格曼就是盯着人民币汇率不放,而且人民币汇率不仅要浮动,而且非要升值,才叫浮动,这已经不是经济学的逻辑问题,只能一种社会逻辑学,克鲁格曼不是个单纯的经济学家,是个政治经济学家,是个有民族立场的学者。这就是我的结论。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浩瀚如海,其实大多是废纸一堆。很多经济学离开政治一无是处,而政治经济学有效的,就有三本,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本是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本是哈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这里暂且不谈经济学,继续谈汇率。
  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这是学者之作。是研究汇率的投资者要看的。
  其实《美国货币史》,历史太短,看看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不难得到一个结论:《汇率和政治不可能绝缘》。自古战争为了什么,土地和铸币权。土地,让民众劳动的地方,劳动了的成果,那些权贵们怎么合法的转成自己的——定价权。土地的所有制形式不论是什么样的,最后都可以通过商品的定价权将其从土地上的收获掠夺一空,甚至让你劳动以后还欠对方钱。所以,你就一辈子给人劳作。
  现在到了几大货币争相表演的时候,其实就是相互掠夺的时候。但是,美元独大,别人都没有力量争斗。所以,也就显示出,美元呼风唤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象,好像美元是天生的霸主一样,哈哈哈哈,大笑三声之后,就会明白,世上没有天生之说。
  这里提一句,全面否定的是西方教科书解释汇率的理论,那些理论在很多微观经济上还是有作用的,而宏观上就差强人意。特别是对汇率。
  否定了西方理论,就否定了很多洋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更包括出口转内销的中国海归派。从理论上,可能还没法说服他们,但是索罗斯的出现,将那些理论一次次撕的粉碎。这是市场派战胜学院派的上演。一直想为什么没有人将索罗斯的金融战搬上银幕,比那些胡说八道的言情片收视率一定高的多。我殷切盼望能有人实现之。
  为什么索罗斯能够战胜学院派?理论上已经超出很多。学院派的理论比如是经典物理学,而索罗斯的理论就是量子物理学。
  而中国的学院派,也是不得势的,更多的是政客们的门面而已。很多事情,真的按照西方的传统理论去做,我想,中国的经济也不会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有政客。
  政客,是个中性词,至少我是这么理解和应用的。如果说,学院派的经济学者是资本主义初期的理论,还停留在《国富论》阶段,中国的政客就还在封建王朝阶段。所以,中国处于封建官僚和资本主义初级掠夺阶段,也就理所当然。按照道德来评判,中国政客不如中国商人,中国商人不如婊子。婊子收钱办事,商人收钱不一定做好事,政客收了钱还要骂你是屁民。
  所以,对政客也要否定。那么我们相信谁啊?如果是做投资追逐利润,就相信这个原则:只要符合美国利益的,就一定会实现;不符合中国利益的,也一定会实现。二者如果同时,那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现在的人民币只要浮动,就一定会升,而不是想象的那样双向波动,为什么?按照上面一段原则理解。
  仅此而已。世界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