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是“基本常识”还是教育的失败 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2:57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电梯被在急寻工作的三万学子挤得变了形

  中国大学生求职的酸甜苦辣真是“登峰造极”:“零工资”、“拍写真”、“挤破门”、“卖血”……简直无奇不有。求职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是以夸张的离奇的疯狂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定说明社会的某些肌体出了毛病。

  ——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最近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个环卫工职位,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报名争抢。其中,一个要终日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居然引来19名本科生和七名研究生角逐。

  ——重庆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周德毅今秋开学时走进了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数控技术运用。他说,上中职学校能学手艺,将来更容易找到工作。据万州商贸中专校长熊毅称,像周毅这样的大学生“回炉”深造的不在少数。

  ——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因求职不顺,承受不了打击和压力,从福建泉州市的某学生公寓七层跳下身亡。他在遗书中表示,由于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父母的拖累,他选择自杀。

  就业难使“求职”简直成为“求生”。然而,诺大的中国正值发展告诉时期,按理说再大量的人才都不够分配,大学毕业生为何却被用人单位抛弃了?用人单位也在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他们在大学里究竟学了什么?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认为,上大学不一定都能毕业,毕业后不一定都能就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所以学生们要有风险意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不能就业”,有可能“薪水不高”。大学生对薪水不满意,关键还是因为学生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中国教育部发言人今年两会时在回应“为什么现在上学贵”的问题时解释道,“部分教育是一种消费,要量力而行。……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一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云云。

  这两位官员一位称教育是消费,一位则认为教育是投资,看似对立的言论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忽略的高校和政府的责任,将问题推到了学生和家长身上。

  多年来,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经久不衰,高校却在不停地扩招中变成了生产文凭的工厂,而非培养人才的场所。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并非为有助于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时的竞争力,开设原因仅仅是为了促进消费行为而已,学什么内容,是否有利学生发展与就业,则是被忽略的。而经过了收费高,内容差,学生毕业后却只能自生自灭,即使求职无门也很少能得到来自学校的关注与支持。无数家长省吃俭用仅仅是为了孩子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最终好的大学,朴素的观点是“惟有读书高”,却养肥了大学里官员们。

  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学生上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此理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又何须“回炉”再造?

  除了学校的教育问题外,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目前最先富裕的是沿海和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学生找工作也是只认北京、上海、深圳,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根本不屑回去。这也无可厚非,多年寒窗自然是为了改善生活状态,可是既然发达的地方就那么几个,每年几百万大学生都蜂拥到这少数几个地方,就业焉能不难?

  此外,目前中国行业发展也极不平衡。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悄悄落空,整个中国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富有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厂,大量企业没有自己核心技术,企业都不搞研发少了接收高端求职者的能力,自然也就没有学生发展的空间。

  如此看来,教育制度不改革、区域发展失衡不解决,懂得了“毕业可能不能就业”这一“基本常识”的学生们,就只有不去读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