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对制造业的认知几乎为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54:28

中国媒体对制造业的认知几乎为零 

默认分类 2010-06-26 18:32:56 阅读5949 评论18 字号:大中

中国媒体对制造业的认知几乎为零
徐明天

    这段时间,富士康进军房地产的报道接连出现,《郭台铭大陆悄然布局房地产:计划重庆投资百亿》的报道也是其中的一篇。
    这些报道认为,在经历了员工跳楼事件,公司加薪66%之后,代工利润微薄的富士康不得不从深圳转移,向其他领域转型,进军房地产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从报道内容看,富士康在上海有一块土地已经闲置6年未开发,现在有了动工的迹像。另外大家现在忽然大悟,富士康已经在深圳、昆山、杭州、上海、烟台、北京、天津、太原、晋城等九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其他还有如杭州、营口、秦皇岛等十多个科技工业园,富士康拥有大陆最大的工业用地面积,因此,“郭台铭大陆悄然布局房地产”,富士康去年就已经启动的重庆百亿投资,也就被理解成了投资房地产。
    另外,媒体还发现,总部位于深圳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即为富士康的地产业务平台,注册资本30亿港元。
    因此“有科技工业园的地方,就去进行土地开发。郭台铭再次体现了他作为商人精明的一面,全球最大加工企业富士康有望从利润最薄的代加工转到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中来”。
    当然,媒体也产生了疑问:“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年6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建言富士康投资房地产,批评郭台铭不投房地产一年少赚百亿元时,郭台铭仍明确表示,不投房地产,扎根制造业”。
    媒体的疑问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媒体对制造业基本无知,对郭台铭不进入房地产的宣誓是无法理解的。
    原因是什么,因为在制造业的眼里看,房地产是一个低级、没有科技、没有长期持续经营力的产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般不会涉入房地产,更不会把它作为核心产业。
    当然在没有制造业,只有房地产的中国经济和媒体来看,房地产是暴利行业,是支柱产业,不做房地产是傻瓜。做制造业又辛苦又不赚钱,还要养那么多人,动不动就给你跳楼,多麻烦。这种心态表现出来的是媒体对制造业的无知。
    大陆的富豪多出自房地产,而台湾的富豪多出自高科技和制造业。看看台湾富豪榜,前40名当中,只有2个是做房地产的。制造业能出富豪吗?大陆媒体肯定想不通。大陆媒体还没有研究的是,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中国虽然出了不少富豪,但还没有产生国际化的公司。
    大陆和台湾企业与产业的差距,就在于对制造业的认知。
    其实,郭台铭搞得不是什么房地产。建工厂要用地,他觉得租厂房不合适,就自己买地自己建。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富士康去投资,土地给的很便宜,因为是工业用地,也就不像商业和住宅用地那么招拍挂。即使是招拍挂,也没有人能与富士康去竞争。经济学上这叫级差地租。就是在土地上建厂房,通过工业获取更高更多更持久的利润。而房地产是地主地租都不如的一次性出售,地主们为了获取长久的耕种地租,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把土地盖成房子出售。因为房子卖了就完了。穷人卖地卖房是生活所逼迫,而地主卖地卖房叫败家子。
    从龙华园区建设开始,富士康都是自己建厂房,节省资金,还快速。富士康建了这么多科技园,都是自己的营建部门建造的。建造了这么多建筑,营建部变成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也顺利成章。从“轩盛投资准备整合深圳、上海、武汉、成都、廊坊等重点城市的优势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成片开发”的报道来看,“轩盛”就是那个富士康的营建部门。
    对于上海的富士康总部大厦,差不多是被逼上梁山。富士康在那么多地方投资建厂,不在上海投资说不过去,也交待不过去,在上海做什么呢?就有了这个大厦和土地,但郭台铭一直不太情愿,因此也就搁置了5年。不久前,韩正率代表团访问台湾,也发布新闻,说富士康对上海的旧城改造有兴趣。也是要富士康做房地产。
    对郭台铭布局大陆房地产的报道,实际是媒体对制造业研究太少,知之太少。比如,我们一直说富士康模式已经过时,代工没有前途,我们研究过富士康模式和代工吗?没有前途,富士康为什么会做得这么大?为什么会有90万员工,在全国建了24个科技园区?这么多员工和园区是做什么的?
    因此,我劝媒体下点功夫认真研究一下富士康的制造模式,寻找一下它高速成长的动力所在。然后你就会明白,郭台铭为什么说不进入房地产,要在制造扎根了。也就不会只是对富士康所谓“血汗工厂”的道德批判,也就不会写出郭台铭要做房地产这种令人笑话的报道了。当然媒体对制造业的无知也不奇怪,因为中国本土企业基本没有制造业。 

  各位读者和朋友,在完成《富士康真相》的写作以后,目前我正在进行《论战富士康——中国制造业批判》一书的写作,仍然是每天写作十几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和打打拳,其他时间都在写作,预计7月上旬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