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如何办中学生科技大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30:52


    诺贝尔奖获得者坐在观众席

    美国科学家评委参与全自费

    观众把中学生当科学家看待

    来自东北大学的郭哲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问学者。经过层层审核,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简称ISEF大赛)的评委。

    不过,她事先就知道,美国科学家要给中学生科技竞赛当评委,不仅全义务,连吃饭、往返路费都要自掏腰包。

    这次大奖赛的决赛,吸引了来自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1611名中学生,包括27名中国大陆和5名香港地区学生。

    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面向初三到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竞赛目的是鼓励学生应对富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并解决未来问题。

    记者发现,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比赛到评审,都是中学生的一场科学狂欢,所有的流程都是围绕着他们转。

    开幕式没有主席台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坐在观众席

    比赛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是在美国加州的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与国内的开闭幕式不一样,这里没有设立任何主席台,而开幕式上被请来担任评委的4位诺贝尔奖得主就随随便便地坐在远离舞台的观众席上。只有当主持人介绍到他们时,摄像机才对准他们。

    与我们熟悉的开幕式不一样,在奔放的非洲歌舞活跃全场氛围之后,没有其他的娱乐节目去干扰这场典礼的主题,1600多名学生完全成为这场盛大典礼的主角,致辞嘉宾也只是简单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与祝福。

    与成人简单的西装不同,学生或着礼服,或着民族服装入场,成为这场典礼的中心。每当主持人念到参赛国家的名字时,就有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举着自己手绘的带有国家国旗和自己心愿的纸张奔向舞台,然后高高举起代表自己国家的骄傲。

    1000多名评委都是志愿者

    访问学者郭哲告诉记者,这项赛事的评委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具有本专业的博士以上学位,至少具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最好要有科技竞赛评审的经验。

    参加这次比赛评审的评委有1200多名,分为特别奖和大奖评委两种类型,基本与学生的参赛项目达到一比一的比例。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都是志愿者。

    评委会严格执行近亲回避原则。评审委员会在分配工作时,会避开那些参赛选手本国的评委。评委在申报项目时,必须明确指出自己是否参与指导参赛项目。

    评审组组长只有组织权没有表决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室副主任周红章博士已经担任过几届ISEF大赛的评委了。

    让他感慨的是,比赛的机制能保证每个评委在评审过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在国内的评审中,权威专家如果不说话,别人是不敢随便说的。在这里,一个小组组长是该专业的主席,没有表决权,只是组织的权威,拥有让大家继续讨论、投票和唱票的权利”。

    香港浸会大学能源研究所姜冬梅博士也有同样的感觉。她所在的评审组里,不乏老资格的评委,有很多评委参与过20多届了。组长是这个专业的主席,也是美国农业部的一个专家。在全过程中,他虽然挨个看过参赛项目,但是绝不发表任何评论。他会组织讨论,一定要大家都没有意见了,才能进入下一个等级的评审。

    “这种机制摆脱了学术权威,也摆脱了行政权威。每一个评委都可以平等的发表言论,有时甚至会为了一个项目,大家不停地站起来表达自己意见。这就是在争执中寻求公正。”她说。

    评奖看重的是中学生的科学思路而不是学术水平高低

    姜冬梅博士所在的评审组有个项目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一个美国孩子做的是矿区土壤改良的项目。实验设计非常简单——往土壤里加一些物质,改变PH值,然后列一个表格,记录土壤在不同的PH值下植物的发芽率。然后,他又用机器翻耕土壤,在25平方米土地上进行大田试种。

    “整个实验非常简单,没有几个表格,甚至连一个生长季的数字都没有拿全。但是他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思路,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新的研究。在最后评审时,所有看过这个项目的评委都给了它最高分。”姜冬梅博士说。

    作为大赛评委,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安琦博士也坚持高评价一个看似简单的项目。一个美国学生做关于钻木取火的项目,研究产生火苗时间和木头的硬度及转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这个学生做了很多的实验,开始用手工,发现钻不出火,后来就用改装的台式电钻,把所有的加工的木头试样固定在台式电钻上面来做研究。

    “我觉得这个东西最符合青少年的创新。青少年应该彻底抛开功利主义的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科学的精神,培养对科学的热爱,这就是科学素养。”安琦说。有个美国学生已经连续四届参加这个比赛。这个学生之前已经获奖,在上大学后还没有停止对这个项目的研究,还在继续参赛。

    实际上,这也是ISEF大赛的评奖标准:看这个项目是不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它所用的知识是不是符合青少年的知识范围,研究过程是不是在最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参加比赛的学生被当成青年科学家

    孟祥博是北京市101中学的学生。这次他带着自己名为“柠檬叶浸提液对白粉虱防治作用的研究”项目到美国参赛。无论是接受评委考查,还是在公众开放日上被公众询问,孟祥博都有种非常强烈的感觉:他们不是把自己当一名学生来看待,而是在很认真地向一位科研工作者咨询。

    在公众开放日那天,一拨又一拨的美国公众来到孟祥博的展台前,很仔细地询问这个项目的研究机理,如何自己提取这种柠檬叶浸提液来对付讨厌的小虫子。生性活泼的孟祥博应对自如,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做科学就是这个样子,要把大道理讲得普通百姓也能明白。”他说。

    作为评委,周红章博士说,大赛在整个环节设计的时候,是完全按照职业科学家交流的大方向设计的。你可以假定我不是评委,而是同行交流。展现在参赛学生面前的,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

    选出最好的 鼓励大多数

    在这次参赛的中国学生中,22人获得单项、团体共计23个奖项。与2000年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几乎什么也不懂相比,这十年中国学生发生特别大的变化。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教育事务部总监朱文利说:“你能看到中国学生的成长,不仅是一个代表团,而是一个群体的成长。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他们的全球视野在提升。”

    但是中国学生和老师感受到的不一样还有很多。

    一个参赛中国学生讲了一段经历:他跟评委老太太开始没沟通好,漏掉了一些信息。他问评委能不能补充,评委表示,现在很累并且手头还有其他工作,约了3点再来找他。他很忐忑不安地在展台前面等着。3点到了,评委准时出现。这个中学生为老太太的守约和尊重感动不已。

    在ISEF的指导规则上,包括在打分表上,组委会会提醒评委一句话:孩子们在项目上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希望评委们一定要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包括说话的语气、看他们的眼神都有要求,要充满了爱心去教。甚至本次大赛有个口号也与此相关:选出最好的,鼓励大多数。

    ISEF给了孩子们足够多的荣誉和奖项,不管是特等奖还是末等奖。在领奖时聚光灯都会追着跑了几十米长路的孩子们。所有的颁奖人员都在期待着。他们上台以后接受很多的拥抱,有足够的时间享受自己从努力到成功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流泪。

    在姜冬梅博士看来,国内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爱排名次。因为中国的家长太希望孩子做第一了,而当不了第一的时候,给孩子的感觉就是他已经输给了全世界。这样做往往会伤害孩子们的自信心。中国教育不缺严谨、不缺知识,最大的缺失就是老师已经忘了怎么鼓励孩子,已经忘了我们的孩子本身已经很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