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天价香=基督教的赎罪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7:56
最近,网友“麦其家的傻少爷”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在释永信和他的少林寺,我们烧不起一炷香》的文章,讲述了他在少林寺亲眼所见天价香的经历。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少林寺大雄宝殿前面的香龛旁边,端坐三个穿袈裟的和尚,请香的客人过来,他们先不告诉你价格和规矩,而是请你在签名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游客并不知道签名簿是一个陷阱,可能有人还误以为那是少林寺对香客们的尊重,糊里糊涂的就把自己的名字签上去,这一签,你就中了圈套。签完名,和尚告诉你,凡签了名的香客,释永信法师都会亲自诵经念佛,为你消灾,等等。然后指着粗细不一、华丽不一,但都金光灿灿的香问你:施主,你请哪一柱香?因为前面说了释永信法师替你念经消灾的话,好面子的游客一般都会选择粗的、华丽的高香,等到他们把香递到你手上,才告诉你说,这柱香是六千块钱。那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名字已经签上去不说,香都拿到手里,周边又围着看客,面前又供着大佛,人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咽着苦水把钱掏出来。”
“好在我前面有一个请香的人,让我看明白了这个过程,才没有上这一当。香龛里面的高香,最便宜的六百,最贵的六千,那个游客选择的是最粗的一柱香,他听到六千块钱的时候,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僵在那里。他老婆跟在后面,脸吊的更长,拉着男人的袖口要走,和尚说,施主,你已经签过名了。男人哭丧着脸,央求老婆,说,算了,六千就六千吧,心诚则灵,破财消灾嘛。”
这位网友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从这篇文章被网络广为转载以及全国网民留下的众多评论来说,类似的情况绝对不只是少林寺一家存在。更有记者联系少林寺属下的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大梁,他是少林寺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协助方丈处理有关产权、财产等事务。钱大梁在向少林寺相关僧人询问后向记者证实,一炷高香6000元是确实存在的。
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方式诈骗钱财的事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比如当官的以权捞钱、经商的售假捞钱、开矿的以人命换钱、办厂的造假捞钱、学校以出售各种培训文凭等捞钱、养鸡养鸭的也以有毒饲料包装成优质产品骗钱、演艺人员不但以假唱假演骗钱,还以出售丑闻捞钱,更有文人以出卖灵魂和尊严换钱。现在我们终于悲哀地看到,连维系道德的最后一点希望宗教也如此不顾廉耻地公然诈骗钱财了。
其实通过宗教的方式诈骗钱财并不是今日教徒的首创,更不是与和尚沆瀣一气的导游所谎称的那样:“释永信法师有天才的商业头脑,有伟人的聪明才智,如果他不出家修行,要么就是李嘉诚那样的商业巨人,要么就可能是政界高官。”如此以天价香骗取游客钱财的拙劣手段,不过是七百年前基督教出售赎罪券骗取信徒钱财的简单模仿而已。
根据史料介绍,罗马教皇在一三OO年开始在罗马出售赎罪券。谎称任何人只要出钱购买了教会的赎罪券,不但所有的罪恶都将得到赦免,还能得到上帝的喜悦,进入天堂。开始时是一百年出售一次,可是尝到甜头之后,于一四OO年调整为五十年一次,到了一四五O年又改为每二十五年一次。到了一五O一年贪财的教皇宣告五年出售一次,到了一五零六年干脆改为每年出售。到了一五一五年左右,教皇利欧十世(LeoⅩ)不但直接出售赎罪券,还将出售赎罪券的资格出售给其他教堂。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教区只要给教皇缴付一笔巨款,便有权售卖赎罪券,而所得的金钱便归于那个教区。为了取得卖赎罪券的权利,不少大主教首先向银行贷款,缴付给教皇;而银行为了确保主教们依期还款,往往派专员协助教区推动赎罪券的销售。
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柏拉图的舅父克里底亚,他是三十僭主时代的风云人物,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在雅典建立了不很光彩的血腥统治,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宗教不过是一位伟大而机敏的政治家高傲的谎言而已。”也有人将宗教直接贬低为精神鸦片。但是还有些人为了谋取一己的私欲,一方面给宗教披上“信仰”和“道德说教者”“保佑者”等光环,一方面却在用自己卑劣、迷信、愚昧的言行肆意玷污宗教本身的洁净。
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大梁面对记者的质问,毫无愧疚感地将这一丑恶事件的责任推到“某个殿某些僧人的个人行为”身上,还为少林寺的方丈开脱罪责,说“少林寺方丈是不参与其中的”。即便他说的是实话,少林寺方长没有亲自参加,他有没有分享这些“个别僧人”骗取来的钱财?他知道不知道有如此恶劣的严重违反佛教教义的丑恶现象存在?面对这类丑恶现象的长期存在不管是方长还是其他管理者和普通僧人为什么视而不见?不加以抵制或取缔?纳税人供养的国家专门的宗教管理机构的公务员们,你们又为什么对此类丑恶现象不作为?
不管是少林寺的高价香,还是七百年前基督教的赎罪券,尽管罪在这些蓄意诈骗钱财的教徒和僧人身上,但是根子却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愚昧迷信、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贪婪欲望的存在,如此拙劣的骗术又怎么可能行得通?(转自华声论坛)
------------------
大贪台上作报告,中贪台下学经验,小贪监狱喊最冤,不贪街头卖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