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移动电话不存在有害健康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4:12

使用移动电话不存在有害健康的影响

靳鲁一夫按:经常上网、看电视,或者喜欢浏览各类报刊杂志的人,都会不时的被使用手机会导致失眠、脱发、不育不孕、甚至致癌等不实宣传所添疑与惊诧。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倾力最大、历时最长、权威最著。“自1980年代起,应用于个人、家庭、工业和商业目的的电磁设备设施,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几乎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这些主要来自电视、收音机、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以及雷达、工业、医学及商业的设备的电磁源,与日俱增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所有环境场所。电磁产品和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富裕健康。但在受到电磁之惠的同时,电磁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应对各成员国对电磁场与健康影响的日益关注,利用国际社会的科技力量,研究各种电磁技术应用是否影响健康,如果影响又达到什么程度, WHO于1996年5月,决定设立了国际电磁场(EMF)计划”。“支持并参加此计划的国际组织有:欧洲委员会(EC)、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电信联盟(ITU)、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英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NRPB)、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NIEHS)、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美国食品药品局、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等,独立的世界卫生组织科研合作机构承担了科研工作。40 多个(后来增加到60个)国家的政府管理机构积极参与了此计划。中国于1998年正式加入WHO国际EMF计划,分属西太平洋标准协调区。”“WHO有关移动通信基站和手机的无线电波辐射对健康无害的结论,是WHO花费巨资、集中智慧、经历12年得出的,不是某一个EMF技术权威,或某一个科学研究组织的一家之言。”“建立的科学数据库中的文献是质高量大的,因而研究结论的理论基础是十分坚实的。”

“2000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移动电话及其基站》的实况报告(Fact sheet N°193,2000年6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给出了“无害于健康”的明确结论”。

“2006年5月,WHO发布了电磁场与公共卫生第304号实况报告(Fact sheet N°304,Revised May 2006)---基站和无线技术,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不会产生健康影响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以上引号中内容均引自顾延宽著:《移动通信电磁辐射知识100问》,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

2010年5月,WHO专门发布了193号实况报告:《移动电话》。明确指出“使用移动电话没有什么有害健康影响的结论已被认定”。还通报了,到2012年,WHO将对射频场照射给出一个正式的健康风险评定。同时,WHO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在 2011年预期完成关于移动电话潜在致癌的审查。”

现将鄙人翻译的WHO的193号实况报告附后,以期同好及有兴趣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附:WHO的193号实况报告

电磁场与公众卫生:移动电话

实况报告  N°193    2010年5月

 

关键事实

  • 移动电话的使用是无所不在的,估计全球的签约用户已达46 亿。
  • 迄今,使用移动电话没有什么有害健康影响的结论已被认定。
  • 正在进行的研究是评估使用移动电话的潜在长期影响。
  • 当司机在驾驶时使用移动电话 (掌上电脑或“免提”装置),将增加道路交通伤害风险。

 

移动电话或蜂窝电话成了现代电信中的主要部分。在许多国家,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在使用移动电话,而且市场还在快速增长。截至 2009年底,全球估计达到46 亿签约用户。在世界部分地区,手机是最可靠的或者唯一可用的电信通信工具。

鉴于移动电话用户的庞大数目,调查、了解和监控移动电话的任何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移动电话发射的无线电波,通过电信网络中蜂窝基站的固定天线进行通信。 射频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场,但不同于x射线或伽玛射线的电离辐射,射频无线电波不能破坏化学键,也不会在人体内造成电离。

照射水平

移动电话是一种低功率的射频发射设备,其工作频率范围在450 和 2700 MHz 之间,峰值功率约0.1至2瓦。手机仅在发话时才发射功率。该功率(它将给用户以射频照射) 随着离开手机的距离迅速衰落。使用移动电话的人,当离开其身30-40 厘米时 — 例如,当上网传递文本信息时,或者使用"免提”装置-因之将会比某些持手机对着自己头部的人,只有非常低的射频场照射。

另外,使用"免提”装置是为了在通话时始终保持手机远离头部和身体,通过限制呼叫的次数与通话时长也能减低射频的照射。在信号好的区域使用手机也可降低射频照射,因为此时允许手机降低其发射功率。为了降低射频场照射而使用的一些商业装置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在医院和飞机上经常禁止使用手机,这是因为射频信号可能会影响某些电子医疗设备与导航系统。

有无健康影响

对于移动电话所提出的潜在健康风险,通过过去20年的大量研究,业已完成了评估。到现在,移动电话的使用没有什么有害健康影响的结论已被认定。

短期影响

组织发热是射频能量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在移动电话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内,手机的大部分能量被皮肤及其他表面组织所吸收,从而在脑部或人体的其他部位引起微不足道的温度上升。

有关射频场对于脑电活动、认知功能、睡眠、心率和血压之影响的多项研究工作,已经通过对志愿者的调查而完成。迄今为止,这些研究都不能给出任何一致的证据,即不能证明受到射频场低水平照射后导致组织发热,从而会出现有害健康的影响。进一步说,对于在电磁场照射与自我感受症状,或称“电磁过敏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研究不能提供任何支持。 

与此相反,研究明确显示关于道路交通伤害风险的增加,即司机在驾驶时使用移动电话 (掌上电脑或“免提”装置)。在若干国家,已经禁止或强力限制司机们在驾驶时使用移动电话。

长期影响

审查来自射频照射的潜在的长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在于查明脑肿瘤和移动电话使用之间的关联。但是,因为许多癌症在多年前对导致其发生肿瘤的相互影响是无法检测到的,而且直到1990年代初移动电话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因而现在的流行病学研究仅能评估这些在较短时间内就变得比较明显的癌症。但是,动物研究结果一致显示的是,长期接触射频场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几个大型的跨国流行病学研究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在成年人群中的大量的终点健康调查的前瞻性的组群研究。迄今,对于射频照射与任何有害健康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提供的证据是不一致的。然而,这些研究对排除了关联的全部规则有太多的限制。

由国际癌症研究中(IARC)心协调的,基于成人对讲机的回顾性对照研究,目的为了确定使用移动电话与成人的头部及颈部的癌症之间是否有联系。从十三个参与国家收集的数据所构成的国际数据库分析看,没有发现因使用移动电话超过10 年而增加脑膜瘤或脑胶质瘤的风险。使用移动电话累积小时数超过10%的那些报告显示,脑胶质瘤的风险有增加的迹象,但是长久持续地使用与风险的增加尚有不一致的趋势。研究者认为这是偏见和误差限制了这些结论的力度,进而妨碍了因果关系的解释。

来自对讲机的数据并未认定会增加脑肿瘤的风险。因缺乏频繁使用移动电话及使用时间过程超过15年的数据,使用移动电话与患脑癌风险的证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在年轻人中的最新流行,因此有可能他们要终其一生被射频照射,世卫组织将进一步提升对此类人群的研究。有关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潜在健康影响的几项研究调查正在进行之中。

照射限值导则

对移动电话用户的射频照射限值以比吸收率(SAR)给出-人体单位质量与吸收的射频能量之比率。目前,两个国际机构12已经研究出职业的与普通公众的照射导则,用于医疗诊断或治疗的病人除外。两个导则所基于的是对现有的科学证据的详细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的响应

鉴于公众和政府的关注,1996年WHO设立了国际电磁场计划,目的在于以科学证据评估来自电磁场的可能有害的健康影响。到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对射频场照射给出一个正式的健康风险评定。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在 2011年预期完成关于移动电话潜在致癌的审查。

世界卫生组织还将通过专门研究机构,对射频场与健康之间充满分歧的知识,进行鉴定并提升研究重点。

世界卫生组织还将扩大公共信息材料,并促进科学家、政府、业界和公众之间的对话,以提升有关手机潜在不良健康风险的认知水平

-----------------------------

1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 ICNIRP. Statement on the "Guidelines for limiting exposure to time-varying electric, magnetic and electromagetic fields (up to 300 GHz)", 2009.

2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Std C95.1 – 2005. IEEE standard for safety levels with respect to human exposure to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3 kHz to 300 GHz.

(译自WHO网站《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ublic  health:  mobile  phones

Fact  sheet  N°193    May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