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真实的潜伏——<< 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3:30

《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作者:张大中
<< 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 >>
这是一本口述史,作者叙述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十一年地下党工作的经历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知识分子运动的反思及“文化大革命”中秦城冷月七年零四个月的监狱生活。育英中学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北平地下党的秘密活动点;平西抗日根据地妙峰山交通站;保定、满城地区开辟的秘密交通线;充满传奇色彩的安全转移;中山公园音乐堂流血事件;轰动一时的沈崇事件;燕京大学校园里开辟出国统区中的解放区;北师大“四九血案”;是一部表现大批知识分子、进步教授学者和青年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追求真理,追随革命,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历史画卷。
精彩章节选读
第一部分:从燕京大学到平西情报联络站
1941年暑假,我从育英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我带着行李通过西直门日本侵略军的检查岗来到燕京大学,首先感觉到校园优美安静。中国古典式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映衬在一片翠绿之中,未名湖畔低垂的柳丝,湖水中倒映的塔影,岸边绿荫满地,三三两两的同学在树荫下、草坪上读书、交谈。燕京大学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地处北平西郊燕园(今北京大学校址)。此时日本同美国还保持着外交关系,美国人司徒雷登(J.L.Stuart)校长仍主持校政,课程设置仍和抗日战争前一样,没有变动。日本兵不准进入学校。这样,燕京大学保留着一定的独立性,这也正是许多同学愿意报考这所大学的原因。
·(1)沙漠中的绿洲
·(2)革命的地下堡垒
·(3)紧急的任务
·(4)探查秘密交通线
·(5)迎来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人
·(6)返回北平
·(7)营救顾磊
第二部分:从妙峰山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当地农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面对饥饿、屠杀、死亡的威胁,他们不气馁不屈服,对争取胜利满怀信心。他们就像漫山遍野的杏树林一样,一次又一次经受着敌人的战火,等到开春又绽放出不屈的花朵。跟老乡聊天,他们说:“熬得过去,最终是要把鬼子打走的。”一张张黑瘦的面孔,透着刚强的意志;一双双饱经忧患的眼睛,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我想,现在说我们八路军与农民是鱼水关系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血肉相连。正是这种血肉相连,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在辗转平西的日子里,北方农民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给我以深刻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的思想,熔铸着我的性格。
·(1)阴差阳错分配到妙峰山交通站    
·(2)艰苦的生活不屈的民心,受用一生
·(3)奉调北方局,邂逅陆平打游击
·(4)《论持久战》拨亮我心中一盏灯
第三部分:北平地下党工作的新阶段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刘仁并接受他布置的任务,从这以后,我的大部分革命生涯都是在刘仁的领导下。可以说,刘仁是领导我时间最长、对我影响最深的领导人。此后,我经常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言传身教。他坚持原则,果断作出决定的政治气魄,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我终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初见刘仁
·(2)简约的历史回顾
·(3)创造性地执行"十六字"城市工作方针
第四部分:疏通血脉--开辟保定地区秘密交通线
由于交通困难,有些青年在去根据地的路上被敌人逮捕;有些在北平已经暴露的同志不能及时转移到根据地去,只能在城内东躲西藏。由此而来的后果是,按照地下工作的组织原则,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同志必须迅速躲藏转移,以至有的同志曾因此而失掉组织联系。更令人焦虑的是,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不能及时传达到北平,而北平党组织的情况也不能及时汇报到城工委。保定的地理环境与上述两条交通线明显不同。
·(1)开辟保定地区秘密交通线(1)
·(2)开辟保定地区秘密交通线(2)
·(3)开辟保定地区秘密交通线(3)
·(4)开辟保定地区秘密交通线(4)
·(5)隐蔽在人民中间及联络方法
·(6)粉碎敌人一网打尽的阴谋
第五部分:输送进步教授和学生奔赴抗日根据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并封闭了燕京大学,董鲁安先生临危不惧,抗议言论非常激烈。此后他宁愿过清贫的生活,拒不受聘于当时的所谓国立大学,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表面上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佛学,实则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奔赴抗日根据地。考虑到董鲁安先生在日本统治下的人身安全和根据地需要知识分子,城工委已经准备派人与董鲁安先生接洽来晋察冀根据地事宜。这次正值筹备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迎接董鲁安先生来晋察冀就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1)董鲁安先生慨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2)奔赴抗日根据地
·(3)王西徵教授奔赴晋察冀引起连锁反应
·(4)穿越封锁线崔毓麟教授说"Ladyfirst"
·(5)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到根据地
第六部分:秘密交通线上遇到的种种险情
还有一次我从北平返回根据地,身穿长衫,头戴礼帽,夜间跨越封锁线地带。黎明时分走到一个山坡间,被一位站岗的八路军战士拦住,盘查讯问,不准通行。一定要问清楚我是干什么的。我这身打扮一时也解释不清,只得说:“我什么也不跟你讲,只要见了你们首长,我就说实话。”这位战士带我去了团部,正在吃早饭的第三团团长肖应棠见到我,哈哈大笑,说:“闹了半天原来是你呀!快坐下,一块吃饭吧。”
·(1)遭遇与误会
·(2)蛮子营遇险(1)
·(3)蛮子营遇险(2)
第七部分:宋汝棼和北京大学党支部
当时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屋内的取暖方式是灶火连着炕洞,在做饭时用灶火同时烧炕。他们住的是厢房,没有炉灶就不能烧炕取暖。吃的是小米粥和咸菜。即使如此,革命的热情互相感染,他们始终情绪饱满,休息时就亮开嗓子高唱抗日歌曲。这种无所顾忌尽情高唱抗日歌曲,对于在敌伪统治下从事秘密工作的同志来说,简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培训期间,交通站也设法改善生活,春节那天吃的小米面饸饹,事后多少年再见面,每每提起来也觉得香甜依旧。
·(1)建立北京大学党支部
·(2)抗战胜利之际主动出击
·(3)薛成业打进伪治安军宣导训练所(1)
·(4)薛成业打进伪治安军宣导训练所(2)
·(5)刘仁亲自在伪治安军中开展策反工作
第八部分:安捷和秘密交通线
在安捷来晋察冀之前,我们彼此不相识,也没见过面。我只是听说,北平地下党有一个叫艾红(当时安捷的化名)的年轻女同志,很能干,宣传抗日,发展组织,开辟秘密交通线,输送干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安捷原名艾蕙兰,艾红是她参加革命后使用的第一个化名,其后的化名还有欧萍、安捷。安捷祖籍河北省高阳县,1923年出生于北京房山县。安捷的父亲艾可庭自幼家境贫寒,却又向往文化,因交不起束脩(学费)而向村塾先生下跪求学。
·(1)出生在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家庭
·(2)战斗在秘密交通线上
·(3)我与安捷的第一次见面
·(4)奉命返回北平开展地下工作(1)
·(5)奉命返回北平开展地下工作(2)
·(6)名副其实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何万生
·(7)不顾个人安危掩护革命同志
·(8)积极主动参加地下抗日斗争
·(9)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10)我所知道的北京剧社
·(11)一块洁身自好的艺术净土
·(12)一条通往革命的文艺之路
阅读请点击链接 人民网-读书频道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2/15003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