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培训学院解决独生子女教育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47:25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普遍出现独生子女家庭。进入新世纪,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心的问题。大部分独生子女乐群自律具有优良素质,但也存在部分难教育的现象。如何对这些独生子女进行优质的高等教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渤海大学培训学院始终站在育全人、育真人的制高点,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办学理念,由王国生院长提出“解独”、“戒独”、“用独”的主张,从三个方面强化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从而在突破这一难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走出一条“育才先育德”途径。

    一、“解独”——为独生子女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解独”就是解除独生子女学子的困惑,成就他们的人生观。王国生院长为什么要提出“解独”、“戒独”、“用独”的主张?一是因为一些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迫切,有意或无意间忽略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习惯,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有的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孤僻、缺乏团队意识。二是因为独生子女的自身困惑,特别是高考失落对他们的打击尤为突出。因此,寻求一条实现梦想的人生之路,是这些学子梦寐以求的愿望。

    基于上述原因,这所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五德”教育,抓好独生子女良好素质培养。所谓的“五德”教育概括起来就是“道、德、仁、义、礼”五种品德。该校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五德”教育,是以《素书》“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的思想作为总纲,贯穿学子教育的全过程。多年来,该校就是依据国学的理念,引导学子深刻领悟“道德仁义礼”的真谛,从学会做人开始,深“悟”人品的含义,真正使他们主动用“五德”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二、“戒独”——为独生子女学子演绎美好的人生

    “戒独”是指帮助独生子女学子远离不良的习惯,成就他们的希望。多年来,渤海大学培训学院始终坚持“忧民之所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的教育思想,想百姓之所想,急学生教育之所急,让学生在道德春风的吹拂下成长,排解独生子女父母心中的隐痛。王国生院长巧妙地运用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思想,引导独生子女理解其中的内涵,指导学生在融入集体中互相包容,摒弃陋习,勾画美好的人生。

    多年来,该校为破解这一难题,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人物志》说:“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虽本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此段论述旨在阐明,五行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产生与发展。这是自然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人的成长也要有制约,这样才能形成端正的人格。该校就是以这种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引领独生子女在集体主义教育中自觉修德。大兴道德之风,鼓励真的,抑制假的;支持善的,反对恶的;赞扬美的,批评丑的,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在集体中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称赞什么,反对什么,培养学生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

    关于怎样引导独生子女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该校借用国学的思想对独生子女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该校把戒独和转化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从老师到学生,从白天到晚上的立体教育体系,使学生在“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中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树立“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理念,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非常奏效,它不仅使学生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还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品德素质的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老子倡导的“外其身”和“后其身”的境界更有利学生就业和成就梦想。

    三、“用独”——为独生子女学子放飞梦想铺路架桥

    所谓的“用独”,就是用好独生子女的聪明才智,成就他们的梦想。要想使独生子女学生都能够成才,就要确保他们进入大学后,必须具备“勤奋进取”与“知书达理”两种美德。这是渤海大学培训学院真情育人的法宝。只要学生做到这两点就会在社会实践中既能明察细微又能洞悉宏观,既能反应机敏又能深思熟虑,既能弥补缺失又能提高素养。最终,才能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境界。

    多年来,该校潜心挖掘独生子女的才智,为曾经落榜、受挫的独生子女学生重新点燃人生的明灯,重新树立“立志报国”的信心。因为,这些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学子,在渤海大学培训学院都亲身感受着高等学府的熏陶,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和谐奋进的校园之中。那种成功与喜悦、自豪与自信,激励着每一名学子奋勇前行。渤大培训学院的学生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激励下成长。

    该校2006级26班召开一场令人难忘的毕业典礼,那种场面、那种难舍、那种感恩,令人激动。当《我的大学、我的梦想》从大屏幕闪出的一刹那,所有毕业生的思绪一下子被牵回往事之中……“在我们人生受挫,前途迷茫时,是渤海大学培训学院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博大,给了我们这些落榜生继续学习的机会,更给了我们放飞梦想的舞台,还给了我们知识与本领,让我们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多年来,渤海大学培训学院就是以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独生子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该校经济法专业毕业生王宇,在解救人质的战斗中立三等功,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杰出青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周宏伟自主创业,成为辽宁天博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并被评为锦州市十大创业先锋。计算机动画设计专业李想从一个迷恋网络游戏的孩子成为动画设计师……探访中,王国生院长说:“我们为什么较好地解决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他们为什么成为佼佼者,关键是我们在‘解独’、‘戒独’、‘用独’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做人与成才的道理。用古语概括就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一次,该校学生为感恩母校的栽培,送给王院长三件礼物:一件是绣有“感恩母校,铺就前程”的锦旗;一件是全体学生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的合影;还有一件是写给学院的感谢信。信中同学们以感激之情,道出四年大学生活修德、求学和就业的收获与感受,集中表现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当王院长接过这三件礼物时,这位长者笑了……

    (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