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5:12

        董仲舒(前198~前106),中国西汉时代广川县(今河北省景县)人。汉代著名的经学大师,哲学家,与孔子、朱熹并列为三大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他先在广川老家研究《公羊春秋》,景帝时代任博士,从事讲授经学的教学活动。由于专心治学,曾经三年不窥园。一举一动都很注意礼节,一般学者都很尊重他。他讲学时,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直接听到,许多学生只能从其他学生中辗转听得。有的人当了他几年学生,却没见过一面。

  汉武帝即位以后,多次要各地推举贤良和文学的人才到朝廷参加对策。贤良、文学参加对策的前后约有一百多人。董仲舒作为贤良也被推举参加对策。汉武帝策问三次,董仲舒对策三次。这三次对策文字,就是《举贤良对策》。文中着重讲到天人感应问题,又称"天人三策"。汉武帝欣赏董仲舒的对策,任他为江都相。从此进入仕途。又任过中大夫、胶西相。后辞职,退居长安陋巷。朝廷议论不决的问题,皇帝还派廷尉张汤等人多次到陋巷请教董仲舒。

  董仲舒研究《春秋》关于灾异的记载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认为灾异是对君的谴告。从此又推衍出天人感应说。他在对策中,"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为汉代独尊儒术作出重要贡献。以后又建议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文官制度的形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他的著作有100多篇,今存《春秋繁露》十七卷。还有一些著作散见于《汉书》、《古文苑》、《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举贤良对策》共三篇,保存在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这是集中反映董仲舒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表达他的教育思想大纲的代表作。主要有如下思想:

  (一)教化为治国大务

  为什么要进行教化?教化的社会功能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战国时代争气力、秦代任刑罚以后,人们觉得模糊了,有必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在统治者那里,对教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害性就更大。当汉武帝提出如何才能长治久安,"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时,董仲舒趁机强调教化的重要性。他说:"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教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治理国家有一定的路线,就是道。道要有仁义礼乐这些内容来体现。这些内容是圣人根据人的一般情性来规定的。所以圣人虽然早巳死了,而他们制订的礼乐制度还存在,还能"接于肌肤,臧于骨髓",产生深刻影响,可以"变民风,化民俗",起着明显的移风易俗的作用。

  人民有性和情两方面,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的善恶仁鄙在于"陶冶"。统治者既可以用德政来引导人民向善,也可以用暴政引导人民趋恶。关键在于统治者如何引导。他说:"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铸。"人民的性情可塑性很强,就看统治者如何塑造他们。人民趋利避害是本性,就像水向下流那样。趋利会导致邪恶、混乱,因此就要用教化来堤防、限制这种趋势的漫延。"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教化就是堤防。教化立,堤防完备,不正之风就少,社会就能安定。如果教化废,不正之风十分流行,用严刑峻法也制止不了,就说明堤防坏了。可见,教化这种社会堤防是极其重要的。古之王者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治国的大事的。古圣王"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古代圣王设立学校,加强教育,习俗美善,社会安定。这样,统治者才能长久保持统治地位。

  实行统治,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大道,一是亡道。行大道就是"任德教而不任刑",行亡道就是"废德教而任刑罚"。这两条路线的后果如何呢?历史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圣王取代乱世以后,总要先扫除旧社会的不良习俗,然后大兴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子孙继承,几百年都能保持安定。"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后继者秦朝没有改变乱世的习俗。反而把乱世习俗推向极端,不但不重视教育,而且要破坏文明。"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专)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历来王朝没有像秦朝统治者这么残暴和这么迅速灭亡。秦朝灭亡了,它的遗毒至今还存在。"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这不是要步秦朝灭亡的后尘吗?

  董仲舒郑重提出应该"更化",改变秦朝任刑罚的错误路线,实行德教的新路线。简单地说要重视教育。教育能够移风易俗,稳定社会,达到长治久安。从这种意义上说,"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治乱废兴不是由天命决定的,而是由统治者自己决定的,由自己实行什么路线决定的。行大道,重教化,国泰民安。行亡道,重刑罚,亡国灭身。总之,董仲舒认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兴衰的大事。

  (二)太学养士,实试求贤

  要移风易俗,必须重视教育。忽视教育,社会风气就会败坏。要改变秦朝遗留下来的"以贪狼为俗",就需要"众圣辅德,贤能佐职",也就是需要一大批人才。

  人才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求贤?要求人才,必须在乎时注意、重视培养人才,"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太学是养士的最大部门。太学是出人才的地方,也是教化的最主要阵地。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办太学,请高明的教师,来培养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学员,再经过各种方式的考试,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批贤才来。

  中央办太学培养贤才,同时要让各郡县推荐自学成才的贤才。汉代官吏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官僚子弟,二是花钱买的,三是熬年头熬出来的。董仲舒认为这三种途径出来的官吏未必是贤人。特别是熬年头的论资排辈,压抑了大批贤才。所以,他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如果有这种制度,官僚们都尽心求贤,那么,天下贤才也就可以得到了。"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不要按他干了多少年了,要根据每个人在实际中表现出的道德和才能来任职。"小材虽累日,不离子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又会反过来影响到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各级官吏竭力尽知,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反过来,按上述三条途径选人,官僚子弟不必学习,也可以任官,百姓子弟努力学习也当不上官。官僚子弟不必学,百姓子弟不想学。虽有太学,也无法真正实行教化。用钱买当然不是长久之计。论资排辈会培养一批阿混,大家都在混日子,"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真。"大家都混日子。分不清谁是贤材。虽然办了太学,也讲要重视教化,但在实际中并不重视贤才,不给贤才以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政治待遇,那么,太学也兴旺不起来,所谓教化也会流于空谈。

  (三)抑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的第三策的最后提出统一思想于孔子儒术的建议。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秦统一中国以后,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思想。其他思想都受到排斥。秦亡以后,各家思想又活跃起来。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也给百家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所以当时思想界出现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相对自由的局面。这种局面使统治者不知应该坚持什么,政策缺乏连续性,平民百姓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法制经常变化,百姓思想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认为应该统一思想,提出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来统一天下思想,把其他思想都加以禁止,"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这个建议,表面上看,在教育上的影响,就是以儒家学者任教师,以儒家典籍为教材,进行儒学教育。后来,这个建议被统治者采纳、贯彻,在教育界产生了影响久远的经学时代,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经学传统,产生了特殊的思维方式,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