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董仲舒后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07:22
       德州在古代称 “广川”,两千多年前,这块灵秀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儒,他的名字叫董仲舒。汉武帝元年,董仲舒受到汉武帝召见,他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 “天人关系”,史称 “天人三策”。他提出: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等。以神学思想宣传: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等主张。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为高兴,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 “天人感应”为历代帝王所尊崇,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董仲舒也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关于董仲舒的籍贯, 《史记》中称: “董仲舒,广川人。”中国古代有广川国、广川县。《史记》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认为: 《史记》中 “广川”应为广川县。董仲舒是广川县人,这个观点早已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历史上的广川经历了两千年沧桑巨变,疆域名称变化频繁,根据有关的地方志记载,广川的大概范围就是现在的德州、景县、枣强一带,这也被很多史学者所公认,毋庸置疑。

  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研究 “董子文化”热潮。河北省景县、枣强先后自称是董仲舒的故乡,景县建有 “董仲舒路”,枣强建有 “董仲舒艺术碑廊”。但是,都因证据不足,让人难以信服。德州在明代正统六年(1441年)曾挖掘出 “董子读书台”遗址和石刻, “其石白碧如玉版,其字古劲如琅书”。这怎么解释呢?难道是明朝人在五百年前就预料到后人会争论董仲舒的籍贯吗?两千多年的历史巨变,董仲舒出生的村庄早己被埋葬在厚厚的尘土里,既然缺少让人信服的证据,再争论董仲舒的籍贯也没有什么意义,为何不另辟蹊径去寻找一下董仲舒在 “广川”的后裔呢?史料记载董仲舒在西汉就 “徙家茂陵”了,若是能在养育他的故乡寻找到他的后裔,岂不是很有意义吗?

  德州、景县、枣强皆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这一带在历史上屡经战乱和瘟疫,人烟屡次几乎灭绝,特别是明代的 “靖难之役”,一百万多万大军在这一带进行血腥拉锯战,人民死伤惨重, “十不存二三”。现在的居民85%是移民而来。目前,分布在德州地区的董氏很多,若是想从他们当中寻董仲舒的后裔,无疑于大海捞针。笔者长年从事地方历史文化和民间家谱研究,受益匪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志书和民间家谱中寻找突破点。2009年3月,有幸借到一部始创修于明代万历二年 (1574),屡次重修,民国24年又一次续修的 《德县志》,志书中详细记载: “(德州)小西门曰广川,广川者,汉县也,出广川门,渡运河通景县路,景县南有广川台,又有董子祠,凡董子故迹在景县南,则在德州西北之地,两邑有之……”。志记中 “广川”、 “董仲舒”、 “董子读书台”、 “董子祠记”、 “广川桥”、 “繁露书院”等等,记载多达几十处。更让人惊喜的是在 《人物志》中还发现了董仲舒后裔董鉴道及董瑶林的传记,照录如下,与读者共享。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鉴道记载: “董鉴道,字德新,号文波,汉广川伯仲舒之裔也。先世居浙之会稽,曾祖良橚,康熙丙辰 (1676)武进士,直隶蔚州路参将。祖士燫国子生,父理著太学生,遊幕山左入德籍。鉴道己未恩贡,侯选直隶州州判,天性友孝,读书贯通大义,尤敦尚廉洁之风,屡躓名场,绝意仕进,闭门研经,刻苦自励,事亲能先意承志,虽中裙廁牏,必亲为浣條,无稍间。教养弱弟至***,犹指授不已,常谓人曰:吾一日不读书,自觉有愧于心也。尤爱读 《春秋》、 《繁露》曰:此吾先人之著述,岂可忘祖德乎!后学一经指导,率皆成名。居邻永庆寺,寺内有修筑事,拟请有重望者理之,敦请再三,不出,僧环跪恳求,始允其请,其审于出处多类此。家教尤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有华原柳氏之风焉。年七十二卒,子上淳附贡生,上溏军功六品,均能守家学。”

  县志中明确记载了董鉴道是董仲舒的后裔,董鉴道的曾祖董良橚原在浙江会稽居住,康熙丙辰(1676年)考中武进士,任直隶蔚州路参将。祖父董士燫是国子生,父亲董理著是太学生,落籍德州,并指出董仲舒后裔在清代又返回德州的来龙去脉,这是董仲舒后裔返回 “广川”定居的重要史料记载之一。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瑶林记载: “董瑶林,字瑞芝,别号柳湖,文波后裔,为邑名士田雲石先生高弟。清宣统已酉(1909)拔贡,博通经史,喜书能文,而性方鲠,狷介自持,世不与谐,而亦不乐与世谐也。平生羡慕管幼安、陶元亮之为人,淡泊自甘,不乐仕进,选拔后竟不赴朝考。频年授徒以自给,亦一时隐君子也。好饮酒曾不及醉,最爱古砚,常于旧书肆中求之,获名砚数方,朝夕观赏,轮换磨墨,日书端楷以自娱。民国二十二年县长李公倡修县志,聘为副纂,并分撰人物志稿。是年冬,猝得暴病,功未竟而赍志殁,惜哉。”

  董瑶林是董鉴道的后裔,清朝拔贡,是民国时期生活在德州的一名文化人,他平生羡慕东汉末年的管宁和东晋的陶渊明二人,喜欢过隐居生活。民国二十二年 (1933年),德县县长李树德倡修县志,聘董瑶林为副总纂,并分撰人物志稿,董瑶林是德县文献委员会委员,也是县志的实际负责人,民国二十二年冬天,县志还未修完,董瑶林患急病猝死。查《德县志》修志姓名表,他仍是名列副总纂。董瑶林病故之后,他的子孙和董氏族人仍在德州居住,若是能找到 《董氏家谱》查阅一下,再与董瑶林的后裔和族人进行座谈,不但能了解董仲舒的后裔在德州的分布情况,而且还可能有更重要的收获,因为董鉴道和董瑶林都有很多著作传世。这样以来,无疑会对德州历研究董仲舒文化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