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安倍供祭神社反应谨慎 中日关系外弛内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2:43

早报特约:王锦松
中国对安倍供祭神社反应谨慎 中日关系外弛内紧
● 叶鹏飞(北京特稿) (2007-05-10)
在日本媒体报道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于4月21日至23日靖国神社举行春季例行祭祀活动期间奉送了供品后,中国外交部表现得相当克制。发言人姜瑜5月8日重申,靖国神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重大政治敏感问题。
姜瑜说:“中日双方已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这一共识应得到切实遵守。”
虽然中国和韩国都没有作出谴责,但与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8日表达“对此感到极其遗憾”相比,中国的反应显然更为谨慎。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网发自东京的新闻也采取平衡报道说:“虽然并不清楚安倍此举的真实意图,但据分析,在中韩两国反对其参拜靖国神社的情况下,安倍也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神社方面的想法。”
另有报道特意提醒说,安倍并没有以公职身份进行参拜。
经历了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而导致的外交低谷后,中日两国都不愿轻易破坏中国总理温家宝成功访问日本后双边关系气氛改善的现状。
据了解,温家宝在北京会晤到访的外宾时,对自己日本之行的满意溢于言表;一些中国老外交官员在收看温家宝对日本国会的演讲时,都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中国当局对于温家宝融冰之旅的用功之深,期盼之高,可见一斑。
日本在中国外交部作出反应后也释放善意,官房长官盐崎恭久9日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日中两国都已下定决心,将在正视历史的同时开创两国关系美好未来。”
日17年来首次决定 向中国引渡贪污犯
另有报道引述安倍一名亲信的话说,当前日中关系正在改善,相信安倍在7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前都不会参拜靖国神社。
在危机管控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就中国政府当前非常关心的议题——反腐败——表达了合作之意。日本东京高等法院8日决定,对一名现居日本的中国籍贪污嫌疑人予以引渡。
新华社报道,在中国政府提出引渡要求后,日本法务相下令进行引渡审查。嫌疑人在2004年3月以去医院检查为由潜逃至日本,随后一直居住在大阪。他的妻子已经加入日本国籍。报道说,这是日本17年来首次决定向中国引渡疑犯。
除了两国政府各自的政治考虑,中日坚实的经贸关系也为双方维持良好外交氛围提供积极诱因。
日本财务省4月25日公布,2006年度贸易统计显示,在日本对各国的贸易额中,中国(除香港)超过美国,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日本对中国的输出额是11兆3145亿日元(约1431新元),比去年增加21.2%;输入额是14兆1131亿日元,比去年增加13%,两者均8年连续增长。
在更大的战略格局上,中日也展开了良性互动。由美国主导的中日安保咨商会议(二加二)日前在共同目标上回避台海问题,中国随即于伊拉克国际援助会议对美国投桃报李;加上主张两岸交流合作,被日本视为“知日派”的谢长廷赢得民进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资格等事态发展,都为中日持续维持良好关系提供助力。
结构性对峙格局未变
然而中日关系气氛的改善并没有改变两国结构性的博弈局面。中国的崛起仍然被日本视为潜在威胁。日本在二加二会谈中要求中国提高军事的透明度;会谈也就日本和北约的合作构想达成协议,并在共同文件加以注明。安倍政府积极推动修宪,恢复日本常备军规模(防卫省官员透露考虑从欧洲购买“台风”战机),也引起中国的疑虑。
此外,日本刚在3月与澳洲签署了《安全联合声明》,今后两国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安排国防人员交流访问,以及加强澳洲、日本和美国三方的合作。
台海也仍然是左右中日关系的极不稳定因素。
中日两国都清楚,结构性的对峙格局并无法在短期内化解,但是紧张的双边关系对彼此和区域稳定都无益。基于共同的默契,北京和东京联手改善关系应该还会是今后两造互动的主轴,中日关系仍会根据“闭祸除怨”(出自《管子》“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的共识,外弛内紧地发展。 《联合早报》
(编辑:苏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