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做什么?·都市快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3:02
高考结束后做什么? 德国中学生的选择是先做一年义工 2010-06-21   志愿者在老人家中照顾老人生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包括小留学生)求学异国,浙江省每年通过中介成行的有数千人。他们怎样适应国外的生活?接受怎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感悟?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如果你的孩子在海外读书,不妨让他写点故事,写点所见所闻,选材可以很开阔,给读者、给未来的留学生,提供一种视角和启示。稿件采用后,将获100-300元稿酬,这也算是你的孩子的“纸上打工”吧。

  联系记者:胡信昌

  电话:13958021288

  MSN:hxc0575@hotmail.com

  E-mail:hxc0575@163.com(邮件中请写上详细的联系方式)

  

  中国学生高考后读大学,德国高中生毕业后却要先参加一年时间的社会实践。在德国读书的杭州男生卞辰斌,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

  姓名:卞辰斌(男,杭州人)

  德文名:sebastian(塞巴斯蒂安)

  年龄:22岁

  学校: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我朋友的朋友 在阿根廷当小学老师

  德国学生莱辛巴赫是我朋友的朋友,去年8月开始在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省首府——波萨达斯市做社会实践。

  他的实践任务是给阿根廷当地的小学生上课,学生年龄在7岁到14岁,上课内容多是一些互动课程,比如简单的经济学知识、生物学知识等。

  在主要工作外,他还参与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课题任务,在当地进行了植物研究保护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当然除了工作,还是有很多空余的时间,这是了解当地民俗的好机会,所以一般空闲的时间他都会和当地的朋友在一起聚餐、游玩,来进一步融入这个社会的文化。

  我看了莱辛巴赫的实践报告,在第3个月时他写了自己的感受,以下是部分原文——

  我在这边过得很好,难以置信的是,我在这边已3个月了,真是时间飞逝。这边的人都很好地接受了我,我也交了很多朋友。我觉得惊讶,直到现在我还没受到一丝文化冲击。当地文化与德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分歧,有积极和消极的。

  我发现积极的一面是,人们一般都非常和善,我多次被邀请到当地人家里参加聚餐,也收到了许多邀请我远足的邀请函。这里的人对我和德国非常感兴趣,总是问我德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最关注的是德国的儿童问题。当他们意识到,其实他们国家和德国没有太多不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他们总是表现得很惊喜。

  总的来说,我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喜欢发现两国的异同,我希望带着一些我的发现返回德国。例如,我在这里受到了启发,很多事情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一丝后悔来完成这项志愿服务,我很高兴能够继续在这里工作和生活9个月。

  有社会实践经历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我的德国同学告诉我,德国高中生毕业后,男生通常服兵役,女生要做社会服务(简单说就是义工)。男生在服兵役前先体检,通过后去当兵,通不过的话,还是得参加社会服务。

  德国规定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原则上年纪在18岁至28岁之间,高中毕业,自愿参加。

  学生报名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比高考后申请大学要早。社会服务报名后,会发给学生一本钢印证书,不少大学在入学时要参考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在同样条件下,学生有社会实践经历可优先录取。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学生中一半以上的人会参加社会实践(德国中学分3类——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实验中学。实验中学相当于国内的重点高中,实科中学约类似于普通高中,而普通中学类似于职高,有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不读大学)。

  学生做社工有两个选择,选择在国内或者去发展中国家。留在国内的学生常被安排在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和各种社会志愿者组织,种类有不少,如做儿童的小老师,慈善募捐,保护植物动物,垃圾分类指导,环境治理等,救助流浪人员和难民,参加妇女保护组织、文化传播、手工制品制作等。

  选择去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被安排的工作和国内差不多,但最主要是支教或做些社会福利工作。主要集中在非洲、东欧和亚洲、南美洲的国家,无论是从适应生活环境还是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志愿者得自己贴钱去实践

  社会实践项目一般由政府牵头的志愿者机构运作,流程严谨。我查看了相关流程,高中生在高考前就要上政府网站了解今年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如去哪里服务、工作内容、大致人数;确定好想去的地方和想从事的工作,然后去城市市政厅相关的办公室报名,说明自己的意向。报名完成后,递交相关材料,包括照片、简历、毕业证书等。

  每位报名学生交1800欧元费用(德国人一般的月收入在3000至4000欧元),生活困难的还可申请政府补助,政府补助的比例是75%,自己交25%的费用。学生在国外一年的时间,自己户口所在州的州政府将发给每名志愿者每月100欧元的生活费,另外生活费用得志愿者自己出。

  中学生每年5月底左右考完德国高考后,就开始做社会服务的准备工作。7月中旬左右,学生要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目的地国情、风俗文化、生活方式,这时学生也会收到自己前往国家的具体地址和时间。8月初前往被分配的国家和地区。

  在目的国,学生的住宿费用由志愿者机构负责,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申请学生公寓或公寓,另外一种是住当地人家里,这些家庭要通过志愿者机构的审核,会英语或德语,家庭条件较好等。

  大多数人支持 也有人反对

  德国人大多支持这一项目,我问了些身边的德国人。一些人认为,步入大学是人生新起点,国家培养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应该自愿为社会服务一段时间,这样才会对上大学的意义有新认识。德国人认为,进大学就是进了社会,在一个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应该先对社会有个认识,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很多德国学生觉得,进大学前对本国之外的文化有些了解,能开阔眼界。

  反对的声音也有,综合我同学和德国报纸的看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些人认为没必要把孩子送到比德国落后的国家去,这样孩子不但学不到东西,还浪费了一年时间。还有人说政府每年对这个项目的资金投入很大,但没有收益,政府没把纳税人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是一个没有用的项目,没实际意义,劳民伤财。

  德国有政府工作人员说,教育是无价的,中学生进大学前先实践一年,是学生进入社会身体力行的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意义。把孩子送去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体验生活,同时也能促进这些国家的文化进步、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