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塘围城-观海卫的开山鼻祖(二)-力歌的世界-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41:03

观海卫的开山鼻祖(二)

标签: 八阵图  套弄  孙子兵法  三北  滨海  分类: 《历代名人与观海卫》 2006-12-21 08:58            ——记民旅英雄东瓯王汤和

        

    浪港山前有座小山名鼓楼,山东首悬崖峭壁,绝岸耸立。悬崖底下,有一天然紫渚色的洞穴,史书记载:山东北隅有洞,高三丈有余,阔一丈五尺,深二丈五尺,岩石甚奇,景若仙界。明洪武20年,汤和驻师在浙东期间,每天外出巡视滨海。他见这里山海环聚,潮涨汐落,南又有达蓬山之秀,北则六国来王之地,汤和赞叹曰:“蛟龙狮虎,此江海之朝宗,浙东之形色,八阵之宝地也。”汤和率兵巡视海防,驻师在这小山丘上。一天夜里,汤和巡查营帐,突见一片紫云自地而起,绚丽异常,随之弥漫开来,覆于整片营帐上空,及至拂晓才慢慢散去。汤和率人跟踪寻之,才发现山下有一洞,紫云即自此洞中而出。遂大喜过望,便犒赏三军,豪饮三天,即在此安营扎寨,驻军操练,又令诸副将,量三北地形之远近、险要,绘成八阵图,后上奏朝延,信国公并以此为中心,东筑龙山所,西营三山所,并置巡检司,台堠,关隘等,建成百里之地连成一片的卫所防卫系统。

    汤和在沿海所建的卫所虽有五十九,但最完备最在战略地位的首推三北的八阵图了。三北的八阵图根据其地形特点,和诸葛亮的八阵图有所变异。诸葛的八阵图筑于长江与巫山之间,正方形的,它依山傍水,部署兵力,遏制吴水师自长江入川,工程浩大,耗资巨额。而三北的八阵图,则位于滨海地带,是一片沿海的开阔地区,一旦敌军登陆,即可长驱直入,攻易守难,所以只有建立一个防卫系统,才能确保沿海一带无忧。根据这一地形,汤和建成以观海卫为中心,东筑龙山所,西营浒山城,北倚浪港山,南接南山诸脉,并给四个方位以左青龙(龙山),右白虎(浒山的虎山),前朱雀(南山诸脉)后玄武(浪港山)的美名。卫、所之间设淞浦、向头、三山、眉山四个巡检司。把附近的一些村落和天然屏障布成生、死、休、伤、景、开、杜、惊八阵。根据不同的地形,配有神机、旋风、石榴、流星等石炮与火炮。在沿海诸浦口设巡船多艘,来抵抗和追击海上之敌。在滨海各山头广置烽堠,日烟夜火为接应,合戌军八千,使百里之地,浑成一体。个别的村落看来远离卫所,但都进行了八个阵的旋涡。这种布局有利于制造假象来蒙蔽敌人,造成地形上的错觉,给敌人以混乱,可以在敌军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所以这一八阵图,不但耗资远比诸葛的八阵图省,它又可以左右兼顾,克服军事上顾此失彼的缺陷,即使敌人深入内地,也可出三点之兵,聚八阵之师,迅速形成一个包围圈或采用钳形战术,加以剿灭倭寇。

    汤和所造的内“八阵”,是指观海卫的卫城,此卫城极具应战能力。它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城周围四里三十步,高二丈四尺,城外有护城河及城墙护卫,东西南北各建有月城,月城内为曲径,并置吊桥各一,使城门不致直接受敌;城内通道径直宽阔,即使支路岔弄,也皆纵横有序,四通八达,通行无阻,极便兵员辎重运行。城上有敌楼二十八个,警铺三十六个,分别按乾、兑、离、异、坎、艮、震、坤排列。这种布阵形式与诸葛的八阵基本相似。所不同的观海卫城内造有三十六条街和七十二条弄,都是按四正四偶八阵图的基本原理排列。我们看到的卫城的街弄与从不同,南北大街成直线,东西大街错开了,城边街四周贯通,内有五马并行宽敞的大街,有只能一人可走的小弄,长者近一里,短的不到八尺。内有直弄、弯弄、死弄、死活弄、弄中街和街中弄、暗弄明街、明弄暗街、单套弄、双套弄、还有钳形弄、袋形弄、曲线弄、虎口弄和蛇口街等几十种。交织的街弄构成了通、挂、支、隘、险、远六种地形。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我出而利,彼出不利,曰支;我先居之,必盈以待敌,曰隘;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等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曰险;势均,难以抵消战,虞而不利,曰远。《孙子兵法》称此六者为“地之道也,将这至任,不可不察”。故观海卫的街弄实质上是“自然的堡垒,隐蔽的战地,”无怪有人称之为“廿里街弄皆战壕,寸寸尺尺是暗哨。”。像这样的内城布局,即使外八阵攻破,一旦兵临城下,也是可攻可守,就是兵入城内,也可以按八阵的原理,演变分兵合击使敌人寸步难行,有来无回。卫城内设有官署、兵营、军械所、仓库、鼓楼、演武场地等。明朝实行军卫法,郡县要地,皆设卫所,各驻军士。据《明史》观海卫驻指挥以下官员95名,军士5704名。 三北的八阵图,在洪武年间抵御倭寇的入侵起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