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卫的开山鼻祖(三)-力歌的世界-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39:43

                                 ——记民族英雄东瓯王汤和

          信国公在观海卫期间,有天登上浪港山,发现卫城像一方神砚,据阴阳八卦学说,卫城乾位无峰可导致城内物竭民夭,故在它山岭建成了此塔,来弥补乾位无峰不足,为了保住这一方风水宝地,镇伏妖魔鬼怪,称为镇峰塔,该塔建于浪港山它山岭峰,面带城雉,荣负郊原,枕倚岩壑,吐纳云烟。塔成后,方圆十几里均可望见巍巍古塔,其挺拔的身姿,精雕的佛像和一串串风铃,为卫镇增添了无限的风光。

    信国公在浙筑造了观海等卫所,又筑塘捍海,并结识了当地望族师桥沈氏八世祖真五公沈允明,沈允明从小聪慧过人,擅文能武,发生倭难时,为汤和负失前驱,至时又不辞风雨,招募力役,参与建造卫城,置烽堠,筑海塘,二公由此友情日益深厚。汤和还应真五公之邀请,替“太极图”,“沈师桥”等选址,为师桥等新址能“ 俾尔多子孙、多财、亦多仕”。《沈师桥家谱》介绍了太极图位于师桥,直径为半里多,围二里许,圆稳和书成一般,河水周流环抱,与乾亥方数十步,未合如钳,为开天门,以通神于巽巳方,河水出口为辟地户,以疏气图中神气团结聚会,其线路由东达西弯曲自然,盖天生局也,线路之南为阴眼,以造胜、芳、真三代祖坟为阳中之阴,路线之北为阳眼,以池为阴中之阳,阴阳交媾,生生不休,洵一万年福地也。

    沈师桥坐落在新浦河(今快船江)上,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沈师桥,宋隆兴时建,旧在唐家兜西,朱家河隘东,以南北为岸。明洪武汤和移建今处,同治十三年里人重建。”该桥全长7.6米,宽4.2米,南北走向。桥两栏板正中刻楷书桥名“沈师桥”,旁刻“同治十三年重建,钱塘吴淦书”字样,桥墩两侧面置两对石雕昂首龙头。桥立面朴素典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五板五台阶单孔平板石桥。沈氏始祖沈恒出资在新浦河的南岸建造了“海偶书屋”,自置书籍,为贫苦、优秀学生提供膳食津贴,并慨然以师自任,一时从游者纷然而至。由于当时,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很多不便,沈恒便经常背扶学生过桥,特别是在雨雪天,更是苦了这位老夫子,来回要将学生一个个背过小木桥。为解决过桥的不便,1186年,沈公又出资建造了一座新的石桥,“一水中分象游龙,两岸横跨亘长虹”,写的就是这新桥的雄姿。初拟桥名近百个,大家终觉欠妥,门人万琦提议: “我师以义学创此桥,则桥乃师之桥也,名曰‘沈师’可乎?”众即以为然,是定桥名为“沈师桥”。后由沈允明根据信国公的建议移于原址之东数百步处。这位明代开国元勋、一代名将还诗兴大发,赋《师桥虹跨》、《海偶书屋》、《文阁翠飞》《河北草堂》等诗四首。其中《师桥虹跨》一首赞其胜:

                 “新浦危基架石梁,师桥名定震慈邦。

                   湖眉海眼西南望,地柱山根今古良。

                   活水涵波春泼泼,长虹跨岸曲昂昂。

                   人龙得渡闻伊洛,环诵弦歌万古扬。”

    桥之胜,概美不殚述。桥之胜,更胜在“桥以师名英才育”。信国公替“太极图”,“沈师桥”等选址后,师桥风水特好。据记载,自有“沈师桥”与“海隅书屋”,由《周易》登乡书者7人,《尚书》6人,《毛诗》15人;由甲第登乡书的10人;由《春秋》登甲第者5人,《礼记》5人;因明《经》入太学者比比皆是,在《沈氏科第考》记载的为73人。尚有迁移他处的,如师桥沈氏嘉兴分支始租第十七世震百八九,名光珏,字瑜亮,号霏圃,康熙壬子(1672)举人,诰赠中宪大夫,移居嘉兴市秀水县。沈濂,字景周,号莲溪,沈钧儒的曾祖父,道光三年(1823)进士、殿试第二甲,任镇江府知府等职。

    汤和建沿海卫所两浙人民冤其赋重,待汤和荡平倭寇海疆安定,两浙得保平安,浙江人民又歌其之其功,历史上称其为“民族英雄”。宁波人民为纪念汤和保家卫国,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建庙祀之。明洪武21年(1388年)6月,汤和完成使命还朝复归兵权,而后携夫人胡氏入朝辞归,朱元璋赏赐极厚,君臣挥泪而别。明洪武23年(1390年),汤和身染重病,朱元璋闻知即命汤和长子汤鼎迎其父入朝,并准予汤和安车上殿觐见。到洪武27年11月,由于汤和长子长孙皆死,白发人送黑发人,汤和的病越发加重,已入膏盲,朱元璋手拊摩汤和为之泣涕,少年的伙伴将离他而去,明太祖厚赏其金帛葬费。明洪武28年(1395年)8月汤和病逝,享年70岁,朱元璋追封汤和为“东瓯王”,溢“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汤和墓高3.6米,宽3.9米,面积达40平方米,墓碑高6.25米,墓阶下有对称的石翁仲,石狮,石羊,至今安在。汤和逝世后,其子孙改信国公府为汤氏宗祠,朱元璋御赐楹联曰:“千年不巧勋臣府,万古常青信国祠”。

    信国公汤和所造的“海上长城”,在中华民族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一样,汤和所造的海防遗址日前被国家文物局作为首个大遗址科技保护调研项目已经启动,观海卫的卫城及三北八阵图,与镇海的威远城,北仑的戚家山营垒等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一代英雄汤和将永远会获得后人的尊重与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