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 中国在贸易上的错误倾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1:50
有时候,似乎我们买的所有东西都来自中国:DVD播放器、电脑、鞋、玩具、袜子。这当然是一个神话。2006年,来自中国的进口总值为2880万美元,约占美国总进口的16%,而且只等于美国13.2万亿美元经济产出的2%。这意味着我们跟中国没有贸易问题了吗?并不尽然。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而且似乎将变成最大的贸易国。在它目前的方向上,它威胁捣毁整个二战后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大部分由美国建立,由于利益广泛分享而变得兴旺。自从1950年以来,全球贸易已经扩大了二十五倍。相反,中国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其目的是让中国获利,哪怕是损害其贸易伙伴。
在哲学上有巨大的鸿沟。有意或无意,中国奉行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增长。其中心就是野蛮地低估汇率。彼得森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格德斯坦(Morris Goldstein)认为,人民币价格比应该的价格便宜40%。由此造成竞争优势,扶持出口、生产和就业。从2001年以来,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已经从一百七十亿美元增长到两千三百九十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从1.3%扩大到9.1%。这些数据囊括了中国公司和在中国做生意的跨国公司。
尽管造就了流行的印象,但中国的贸易攻势还没有严重损害多数经济体。例如,去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八千五百七十亿美元,2001年的是三千八百九十亿美元。但这并没有妨碍创造就业;美国失业率是4.5%。至于世界经济增长,它加速了。
但在过去是对的在未来不一定对。巨大的美国贸易赤字刺激了别处的经济,包括中国的。现在这种刺激正在衰退,美国房价变弱,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谨慎。中国要扩大生产,需要肯定来自它自己的消费者、其他国家——或者一些其他国家的生产必须被取代。这就有了摩擦。
甚至是中国官员都青睐更高的当地需求。但他们也不能或不会刺激它。个人消费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是可怜的38%;这是美国70%比率的一半。人们的储存率惊人的高,部分是由于他们担心紧急需要。社会安全网不足。健康保险不高: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拉迪(Nicholas Lardy)报道说,自掏腰包的费用覆盖了医疗费用的一半。没有全民社保,只有17%的工人有退休金。只有14%得到失业保险的覆盖。
个人储存的猛增,加上商业存款和外国资本,意味着中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可以建设更多的工厂——而这提出了出口的需要。这样低价货币就扮演两个角色:吸引外国投资的诱因和平衡经济及制约民怨的工具。但对世界的其他地方而言,结果可能是威胁性的。随着中国迈进技术链,它可能变成越来越多行业的低成本出口平台。这会把生产从亚洲其他地方、欧洲、拉美和美国转移走。
抱怨这种掠食政策并非“保护主义”(我长期是一个自由贸易者);中国就是这样。自由贸易的逻辑是相对优势最终让人人受益。国家专供它们最擅长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但这个逻辑不允许一个国家的贸易系统地压制其贸易伙伴的生产和就业。这样下去会引起怨恨和政治反冲。
大家都抱怨美国的贸易赤字,但它们实际上是全球领袖地位的象征。准入美国市场让其他国家可以出口,这已经是在促进贸易。但赤字不能无限期地增长。试想一下这样的一个贸易体系:当中最大的成员似乎热心于永久积聚的巨大盈余。这些最终也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它们耗尽了太多来自公民的产品,并导致国内经济日益不平等。大家需要的是较少依赖进口的、更平衡的中国经济增长。
鉴于赌注巨大——实际上是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布什政府在推动中国改变方面一直太胆怯。财政部甚至不会宣称中国的货币操纵有罪。那样做无疑会触怒中国人。但回避不是解决办法;这些问题拖得越久,就会变得越棘手和越有破坏性。(作者 Robert J. Samue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