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的做法:再现现场、追查真相、心怀悲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0:16
『传媒江湖』灾难新闻的做法:再现现场、追查真相、心怀悲悯
作者:新闻生芽 提交日期:2007-5-7 22:52:00
灾难新闻的做法:再现现场、追查真相、心怀悲悯
灾难新闻是非一般的现场新闻,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现场,新闻就只做到表面了,记者要有穷追不舍一追到底的精神,找出灾难背后的真相,因为灾难新闻绝大部分都不仅是天灾,还有人祸的原因。其中的一些采写与做现场新闻有点相似,相似的地方不重复,我已在《像做情景剧那样做现场新闻》里说得较多,这里补充说说灾难现场的写作和灾难新闻的做法。
细节和动词:再现灾难现场的两把刷子
1978年,美国波音727客机与另一家小飞机相撞。至少144人死亡,是到那时为止,美国航空史上最惨重的一次空中悲剧。记者采访了大量的目击者和亲历者,其报道《我看见的最可怕的景象》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短短千字的消息里,6处运用了目击者的话,再现了灾难现场——
家住附近的蒙蒂尔说:“小飞机立即爆炸,大飞机的右引擎着火,驾驶员看来还能驾驶飞机,可是一瞬间,飞机就在空中爆炸了,一头栽到地下。这是我一生中看见的最可怕的景象。”(目击者描述了飞机爆炸瞬间的情况)
“真是惨不忍睹”,一位目击者说,“许多房屋都着了火,人们在后院里操起水龙带,不让火蔓延到自己家门。街上人挤人,都想凑近出示现场。简直是乱成一团。”(描述爆炸对地面的破坏以及救火的情景)
“许多目击者说,他们看到这架飞机上掉下来的一具尸首。”“我看见机翼掉到房子上”,他说。“727飞机在空中爆炸,碎片就像可怕的流星一样撒落下来。我当时站在院子里,只得蹲下来。”(描述了爆炸时的可怕一幕)
采访目击者和亲历者时,要有灾难发生时的细节,没有细节就无法再现现场,写作时应用直接引语,增加现场的真实感。现场的细节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发生灾难刹那间的情景,二是灾难中的逃生细节,三是救援人员的营救细节,四是灾难发生后的场景。
1999年获得美国最佳新闻奖(与普利策奖不同)的新闻《龙卷风突袭马尼拉 警报响两童遇难》,每一句直接引语无不充满细节。
“警报一响起,一棵树已经倒在我家的走廊上,”67岁的梅希尔·希利说,“如果我跑出去,它会要了我的命。”
“我们走进过道,这时狂风把房子拨起并且将它移动了大约3英尺。”
“当他家的房子上下颤抖时,全家人在过道里挤作一团。房子的后部被吹走了,一棵树倒在他的车上。”
灾难新闻的现场在写作上,更讲究词语的运用,就是多用动词,多用短句子,把现场的急迫、惊慌、紧张的气氛写出来。还以这篇龙卷风的报道为例,记者在消息里多处用了非常精妙的动词。
消息的导语只有一句话,却用了两个准确的动词和一个生动的名词:“它先制造杀戮,然后闯入城市”。接下来是这样描写的:
“一场龙卷风在阿肯色州的北部地区从天而降。”
“接着它横穿过一块已耕犁、但却未播种的空地,摧毁了一家刹车厂和一家百货店,席卷奥林匹克街,像折断铅笔一样容易地刮断百年老树。”
“狂风撕裂了天空,发出了锯木丝的呜呜声。”
“他正在熟睡,突然卧室的墙开始裂缝。他向防风地下室奔去,但仅仅跑到杂用室,风暴便肆虐开来。”
“36岁的威廉·马丁从卧室的窗户看到狂风把碎片抛向天空。”
关注生还者
在关注与灾难有关的人当中,死去的人和死里逃生的人是重点。但是死去的人又是最不好采写的,所以要了解死人是怎么死的,就只要采访目击者和死里逃生的人。采访灾难中这两类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逼真地再现恐怖的灾难现场。
2003年11月3日,衡阳发生火灾,20多名消防队员葬身火海。记者在追问真相的同时,没有忘记死里逃生者,生还者的追忆让人看完眼睛湿润,他们增强了报道强力和感染力。
大约两个小时后,火势和人们的情绪都渐渐平息,然而,悲剧才刚刚开始。
躺在衡阳市中心医院病床上的李凌,在看追悼会现场直播时,痛哭失声。
“20名遇难的消防队员中,有一半是我的战友啊。”李凌到《衡阳晚报》工作前,曾在湖南省消防杂志干记者多年,“有什么事情他们会立即通知我到场,我几乎就是半个消防兵。”
11月3日那天早上7点40分左右,正在睡梦中的李凌接到报社通知,珠晖区衡州大厦发生火灾,他“脸都没来得及洗,挎了相机就出门”。
“刚刚走进底楼,楼上被火烧得滚烫的水不断掉进我的脖子里,我没有防火服,实在受不了,就退了出来,爬上西面一个二层楼的平台,那里正好有三名战士在灭火,我就站在他们旁边拍照,不到三分钟,楼塌了。”
李凌形容说,那栋九层高的住宅楼,“就像恐怖电影那般”,笔直地向他倒过来,他本能地蹲下来,一手抱头,一手抱相机“等死”。幸运的是,气浪把他掀下了平台,平台支出部分救了他的命:他既没有被垮塌的建筑物掩盖,也没被四处飞溅的砖头瓦砾砸中。
在昏迷了半分钟后,李凌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他迷迷糊糊向前一看,是平时熟悉的消防支队防火处参谋杨银斌。
“杨银斌对我喊,李凌,李凌,快来帮帮我,我的腿断了。我看到他躺在废墟里,脚掌已经断了,只由一根筋连着。我挣扎了一下,想站起来过去,但是腰一阵剧痛,于是我跟他说,我的腰不行了,动不了,说完又晕了过去。”
突如其来的灾祸,几乎让在场所有的人失去了思维。正在西北角现场指挥中心指挥的支队长杨友良,在大楼垮塌后半晌没能回过神来,只是不停地喃喃:“我的兵呢!我的兵呢!”而后泪雨滂沱。周围群众和消防官兵,在目睹这场惨剧之后,全都泣不成声。
第三步:追踪灾难真相
对真相的追查,不是现场采访和观察就能解决的,但现场的证据能为真相提供线索,有的记者就喜欢在现场四处乱翻,有时还真有收获,比如在垃圾桶里发现未处理的重要文件。
灾难多半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如果损失超乎寻常,也与人有关,可能就是因为防灾工作没做好,或者官员玩忽职守。所以这类采访,除了采访当事人家属、幸存者,还要通过各种关系从警方、官方获得一线线索,或者关于真相的蛛丝马迹。
另一个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是,采访当地消息灵通人士,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退居二线的官员和老同志,以及媒体同行。一般这些人都愿意说话,或者能提供一线信息或线索,甚至还能给你惊喜,把重要的证据给你,或者告诉你哪里有证据,怎么弄到证据等等。
2000年,3月29日凌晨3时30分,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生火灾,因大门被老板反锁,躲在里面看淫秽光盘的近百人无处逃生,74人被烧死,是自1997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恶性火灾事故,全国震惊。
《南方周末》记者李玉霄发现死去的人中大部分是民工,他没有去火灾现场、殡仪馆和遇难者家庭,而是去了工地,他想知道民工8小时之外在干什么?原来民工的精神生活非常空虚,有空就去录像厅看黄色录像,而且他还发现,那个发生火灾的录像厅竟然有包间,可以嫖娼,而且整个焦作这类色情业很发达。李玉霄发现,这起人为的灾害,根源在色情业,而色情业发达的背后是腐败内幕。于是记者的调查中心不是火灾现场,也不是商人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性命,而是色情业泛滥成灾,官商勾结,官员腐败,《色情行业缘何泛滥成灾 焦作惨剧揭开腐败内幕》也成了这场火灾的最有力的追问。
对受难者和幸存者要有悲悯情怀
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新闻的中心一定是人,是受灾的人、死去的人、死者的亲属、在灾难中抗争的人和救灾的人等等,如果脱离跟灾害相关的人,仅仅是灾难损失、领导现场指挥之类的内容,这个灾难新闻就写得太烂,烂得难以细读。
我见过的许多报道还缺少对生还者的精神状态的关注,缺少对生还者和死者家属生活和心理的关注。灾难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它的毁灭性它对生命的吞噬,令人触目惊心,令生还者和死难者家属万分恐惧,所以,在追问真相查找原因,进行反思的时候,不要忘了关注幸存者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关注死难者的家属。它体现一个记者和一份报纸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是灾难报道所必需的。
悲悯情怀还表现在标题制作和细节的使用上,图片更不能展示血腥和死者的惨状。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不能哗众取宠,不要有好事之徒的心态,不能伤害死者和幸存者的感情,也不能伤害死者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