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业化、城市化是解放思想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8:26
突出工业化、城市化是解放思想的主题 杜少先 2008年07月12日13:46   来源:《吉林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当前,吉林省开展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动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改革是对传统体制和制度的变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思想障碍,若推动改革进程,必须先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一、吉林省本次解放思想的主题

  每一次思想解放都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以重点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如领跑全国经济发展的广东省,通过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带动经济三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即1978年-1992年,广东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发展,并开始寻找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1992年-2002年,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现跨越式、集约式发展;2002年以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吉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大体也开展了三次:即1979年-1997年,围绕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平原地区可否包干到户的大讨论,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以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推动全省对外开放;1998年-2004年,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在思维观念上破除计划经济束缚,官本位和小农意识,推动了全省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05年-2008年,以国企改制攻坚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国企改革成本难筹措的思想障碍,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坚定信心,结果仅用一年时间使816户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全面完成。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在国企改制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此带动全省经济再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为什么把突出工业化、城市化作为本次思想解放的主题

  王珉同志在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必须突出工业化、城市化主题,进一步打牢发展的基础。”突出工业化、城市化主题,是由吉林省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省情决定的。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相适应,可以将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划分为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工业强国到服务业大国三个阶段,这大致对应工业化初中期、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社会三个时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佳贵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根据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选用加权合成法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到2005年,上海和北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天津和广东则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而浙江、江苏和山东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这7个地区都属于工业化水平先进地区,都高于全国的工业化水平。而辽宁和福建两个省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吉林、山西等8个省虽然也处于工业化中期,但只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低于全国工业化总体水平。这说明吉林省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由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到后半阶段,再到工业化后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为了完成工业化任务,要破除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多种思想障碍,因此,工业化、城市化就成为本次思想解放的主题。

  处于工业化中期说明,吉林省已从农业省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省份,今后的任务是把吉林建成新型工业强省。对吉林省省情的判断,多数同志都说吉林是农业大省,理由是人均占有粮食、粮食商品量、出口量在全国都排第一位。我认为衡量一个省是什么省,应主要看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和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1952年,第一产业占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5.6%,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而到2005年第一产业则降到16.8%,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6.844.438.8。2005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6.8%;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9%。这表明,吉林省已从农业为主的省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省,即从农业工业省转变为工业农业省,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是把吉林变为新型工业强省。如果我们的思想认识还仍然停留在“吉林是个农业大省”阶段,那我们就需要完成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因此,破除“农业大省”的观念,树立工业化、城市化的意识就成为本次吉林省思想解放的主题。

  三、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可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转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农业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资本贡献和外汇贡献。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依赖来自农业部门的要素贡献。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脱离传统农业文明时代,走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时代的一个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也处于这个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方式大变革的潮流之中。农业中的生产要素,也必须加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中来进行重新整合,其数量和质量都会发生巨大改变。工业化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来自农业的要素贡献,也不可能脱离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只有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才能使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

  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的,它是指工业化之前的农业发展形态。传统农业不仅表现为生产目的自给性质,而且还表现为缺少分工和专业化。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以及工业化程度,经济越落后,农业所占的比重越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量会大幅度下降,但农业贡献的绝对量将大幅度增加。现代农业,则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和企业化的农业,这种分工不仅存在于农业内部不同品种的生产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品种的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农业生产就是通过这些专业公司,以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全部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使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的转型,是指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这种转变,首先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结构的改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首先必须实现生产目的的转型,由自给自足的生产转向市场化的生产。市场化的农业,是指主要根据市场竞争形成的交换,来实现对其内部资源的配置。农业生产目的的改变,是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以及组织方式改变的动力。

  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首先必须具有引导农业走向市场的诱因,这就是农产品需求数量和结构的改变,以及市场机制的引入。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结果,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相应的收入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变,市场对食品和原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格上升。去年以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对粮食直补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粮食生产直补的功效已被农资涨价所淹没,加上粮价过低,收益与劳动成本不对称,因此应把粮食价格放开,给粮食合理的市场价格,才是对农民最大的补贴。这种来自需求方的压力,是引导农业实现市场化转变的主要诱因。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是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必须改变传统农业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不再根据自身的需要,或根据国家的需要,人为地安排生产,指令粮食种植面积,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指向来安排生产。这种市场机制的引入,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是自然完成的;但如果存在制度性障碍,则农业仍将难以市场化。

  随着工业化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数量和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本身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结构会发生重大改变,总的趋势是:林、牧、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将上升,而种植业的比重将会下降;经济作物的比重将上升,而粮食作物的比重将下降;间接服务部门的比重将上升,而直接生产部门的比重将下降。单纯种粮食的农业结构,不能称之为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也会带来生产要素在农业中的重新配置。工业化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业将改变传统农业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的结果将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社会化,出现一系列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组织。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生产,实际上是农业围绕某种专业产品进行企业化经营的表现形式,它使农户由单纯输出初级产品,变为分享后续加工和销售利益。这种变化,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加强了农户的自身组织能力,改变了传统农业下分散、孤立的生产组织方式,从而有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大大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格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工业化开始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般不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逐步发展,其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到工业化接近完成时,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已占据重要地位;而到“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则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以上。

  第三产业的发展轨迹表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进程阶段密切相关,即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就一定相应地发展起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过早,也不可能过晚。二者之间所以存在这种对应关系,是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需求创造供给,供给又创造需求的因果关系。随着工业化向前推进,物质生产获得很大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为之服务。比如,第三产业的许多活动如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仓储等,都是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大发展,将带动这些部门的扩张。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也需要第三产业兴起,以满足居民不断扩大的生活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越是转向非物质方面,即转向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工业化程度越高,人们收入水平越高,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就越大。

  总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在客观上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是对这种要求的适时反应。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反过来又会大大推动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对工业化推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推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为生产部门提供国际信息、战略规划、软件开发、中介服务、形象设计、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等服务;二是通过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解决城乡社会就业问题;三是有助于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使经济处于更稳定的状态;四是通过提供生活服务设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中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趋势。第三产业的兴起,可以改变吉林省的产业结构,降低第一产业,提高工业经济的比重,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使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促使全省经济日益“软化”。就像产业革命使“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一样,“第三产业革命”将使“工业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
突出工业化、城市化是解放思想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五个“突出”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的城市化,还是太慢?--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杨春贵:解放思想需增强三种勇气--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房产、地产、民生的期盼--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招投标仍是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重点--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刘淇二三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目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关键是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民主是解开社会难题的金钥匙--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最好的警示教育是自省?--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廉政是领导干部的终身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突出“三个坚持”?树立正确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杨胜群: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