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3:19
晚清历史
  公元1908年,世界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20世纪,而这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王时代,开始了清朝第九代皇帝光绪执政的第34个年头。
  这一年,对于已经走过264年的大清帝国来讲,也许是最为不幸的一年。因为在年底,王朝的两位最有权势和地位的统治者,相继去世。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酉刻,光绪皇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皇太后——慈禧太后在紫禁城仪鸾殿病逝。
  一个是当今皇帝,另一位则是操纵朝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太上皇”。
  事情来的太突然,没有任何人预料到,以致一切后事都显得那么匆忙,没有章法。
  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宫中时,举朝震动。王公大臣们既对这位年仅38岁的中年皇帝如此突然的去世感到惊恐,同时更为尚未建储,没有确立皇位的继承人而担忧。
  按照从雍正年间传下来的规矩,每一位继承大统的皇帝,都要于其在位期间,预先写下继位的皇太子名姓,置于密封匣盒之内,藏在紫禁城乾清宫正中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这块匾额是顺治皇帝亲自书写,为宫中最高之处。当皇帝重病不治时,在朝廷重臣共同看视下,宣布匣内诏书内容。这就是清朝所独有的秘密建储制度。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都是由这个方法,被立嗣而后继位的。
  光绪没有子嗣,但是大臣们知道,皇帝也没有用秘密建储的方法,在皇族中选择继任者。这大概是皇帝正值壮年的缘故。
  就在人们惊恐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从仪鸾殿的病榻上,传出皇太后懿旨:
  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根据慈禧太后的这道旨令,溥仪继皇帝位。这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人们通常说的“宣统帝”。
  溥仪与光绪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光绪皇帝是溥仪的伯父。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承袭了他父亲醇亲王的爵位,并在前不久当上了摄政王。
  不过,溥仪此时还仅是个三岁的孩童。将国家大事及满朝文武托付给这样一个无知的幼儿,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从仪鸾殿很快又传出第二道懿旨:
  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学习。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皆由摄政王秉承训示,并予裁度施行。待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其亲裁政事。
  这实际是将朝纲权柄,交到了醇亲王载沣的手里。
  在光绪去世的当天,慈禧太后还发出过第三道懿旨。依照清朝祖上的惯例,为宾天的皇帝组建一个以满洲文武亲贵大臣为成员的办理丧事、赞襄政务的班子。
  第三道懿旨中说:
  著派礼亲王世铎,睿亲王魁斌,喀尔喀亲王那彦图,奉恩镇国公度支部尚书载泽,大学士世续、那桐,外务部尚书袁世凯,礼部尚书溥良,内务府大臣继禄、增崇,恭办丧礼,敬谨襄事。
  此时慈禧太后也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由于她的上述安排,宫廷内出现的暂时混乱状态,逐渐平息,局面得到稳定。
  一切的事情,似乎又都开始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了。
  摄政王载沣首先向中外宣示了光绪皇帝的遗诏,同时以嗣位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褒扬光绪帝生平伟业,痛悼他的突然故世,并表示要遵循古制,行持孝三年之丧礼。
  十月二十二日,即光绪去世的第二天,年仅三岁的溥仪,以大清国皇帝的身份,来到皇叔宾天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亲临看视光绪皇帝遗体小殓。然后在众朝臣的簇拥下,护送遗体到乾清宫西配间停放。
  在这里,小皇帝按照清朝丧礼仪俗,剪去头发,穿戴起孝服。亲王以下的文武大臣,也全部穿上了白色丧服。各按品级位次站立,齐集举哀,并看视为光绪皇帝大殓。
  大殓毕,灵柩移至乾清宫正殿安放。
  小皇帝溥仪又随众臣在乾清宫举行了隆重的殓奠礼。
  然而就在人们忙于往返涵元殿与乾清官之间的时候,刚刚为光绪皇帝安排了后事的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病榻上辞世。终年73岁。
  慈禧太后的身体有病,这是人们都知道的。自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那年起,慈禧太后的健康状况就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到了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左右,开始经常患病。据一位曾在慈禧身边做女官,名叫德龄的外国人后来回忆:
  那时太后她老人家已经病了,国事的棘手,和年龄的增长,终于也使她进入了每个人所不能避免的老倦的阶段。最近她除掉还能进些饭食之外,一切的政事,都完全不问,每天只在宫内服药将息。
  光绪三十四年的夏季,慈禧太后病况有所加剧,身体愈益不适。正如她自己后来在遗诰中所述:
  其时全身倦怠,精力疲惫,睡眠、饮食失宜。由于政务繁忙,未能及时调理静养,至日甚一日。复又新遭光绪之丧,悲痛不能自制,使得病势增剧。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慈禧太后可谓是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自咸丰皇帝病逝热河以后,她掌柄朝纲近五十年之久。其间虽历许多风风雨雨,众多的政敌多次试图推翻其统治,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权术与手腕,地位愈益巩固。朝政大事,悉由之决断。官吏任免,必由其认可。
  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讲,清王朝在遭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起义等的沉重打击,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历次侵略战争和瓜分蚕食之后,仍能苟延残喘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与慈禧太后的当政不无关系。
  且不说慈禧太后的突然去世,给予清朝今后政治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震动,就眼前而言,使得正全力操办光绪大丧的满朝文武们,更加忙乱不迭。
  当天,三岁的小皇帝溥仪和众大臣们,在结束了乾清宫为光绪皇帝举行的殓奠礼之后,又匆匆赶往仪鸾殿,看视慈禧太后大殓。随后又护送灵柩,移于皇极殿安置。
  亲王以下文武大臣及官员,齐集皇极殿举哀,为慈禧太后举行殓奠大礼。
  当日,又另为慈禧太后组织了由王大臣们参加的治丧班子,并用朱谕的形式予以颁布:
  大行太皇太后所有大丧礼制,著派肃亲王善耆,顺承郡王讷勒赫,都统喀尔沁公博迪苏,协办大学士荣庆、鹿传霖,吏部尚书陆润庠,内务府大臣奎俊,礼部左侍郎景厚,敬谨管理。
  从此清朝政府配备两套人马,分别为光绪和慈禧治丧。
  十月二十三日,命恭亲王溥伟,贝勒载洵、载涛、载润,在皇极殿慈禧太后灵柩前,代小皇帝溥仪奠酒。
  命贝子溥伦、辅国公溥佶、镇国将军溥侗、贝子衔镇国将军载振,在乾清宫光绪灵柩前,代小皇帝溥仪奠酒。
  光绪三十四年,清朝政府在政治上,正实行一些重大举措。
  当时迫于形势的要求,以及朝野和全国各地的强烈呼吁,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从光绪三十二年起,清朝政府决定仿照西方国家模式,进行政体改革,宣布准备实行立宪体制。光绪三十三年,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同时命各省成立谘议局。
  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资政院奏拟院章,颁布谘议局及议员选举章程。八月,又颁布了以保障“君权”为核心内容的《钦定宪法大纲》。
  但是,繁重的治丧事宜,以及由于慈禧的去世而产生的权力真空,各个政治派别的重新组合及演化,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放慢它的政治改革步伐。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光绪皇帝灵柩由乾清宫移于观德殿安置。
  宣统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909年2月18日),加上光绪皇帝谥号:同天崇德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闰二月二十三日,加上慈禧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三月十二日,移光绪皇帝灵柩至梁格庄行宫暂安。派王大臣轮班守护。
  十月初四日,将慈禧太后灵柩移于普陀峪清东陵安葬。
  光绪皇帝的死,引起当时人,以及后世人们的许多猜测。
  慈禧太后与光绪之间长期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前者始终控制着后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慈禧太后为人阴狠狡诈,特别是对于政敌,毫不留情,必置于死地而罢休,这也为世所共晓。矛盾的双方,突然相继死去。而且饮食、行动、自由都受到严密监视和控制,年龄只有38岁的中年人,竞死在了阴险狡诈、握有实权,年龄已届73岁高龄的老太太之前。
  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不使人产生疑团。确实有许多地方令人费解。
  稍有心计的人都会发现,在光绪皇帝去世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中,至少可以找出三大疑点。
  疑点之一:光绪的死,发生得太突然。
  光绪皇帝在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确实也是在患病。不过,光绪从小的时候起,身体就不太好,虚弱多病。这一次患病,是在光绪三十四年的年初。以后就一直感到不适。据皇宫太医的诊断,其病状为:
  阴阳两亏,标本兼病,胸满胃逆,腰胯酸痛,饮食减少,气壅咳喘,益以麻冷发热。精神困惫,夜不能寐。
  依据现代医学病理分析,这大概是患了呼吸道疾病。从上述诊断看,病人已经发热咳喘,睡眠饮食失调,身体相当衰弱,但此时尚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更不会突然死去。况且病人在去世的当天,还曾发出一道谕旨:通谕各省总督、巡抚,于各所辖地区内,遍选精通医术之人,无论有官品者,或是平民百姓,迅速保送来京,为皇帝治病。如医治确有效果,被保送之人,及推荐之官员,皆予恩赏。
  可见,光绪本人也没有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马上就会离开人世。一般讲,临死的人,特别是很快就要进入弥留之际的人,都会产生某种预感。
  整个朝廷也未想到皇帝要出事。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光绪帝死于瀛台涵元殿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中,没有任何人知道,应该把皇帝安葬在哪里。
  光绪皇帝还没有选择他的“万年吉地”,也就是陵寝用地,当然就更没有预先建造陵寝。
  在清代社会这是极不正常的。只有当皇帝出人意料地突然去世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封建皇帝如同珍视其活着时候的奢华生活一样,对死后的安排,也都极为重视。尤其是陵寝的建造。清朝的习惯做法是,皇帝在他们还非常健康的时候,有的甚至尚在中年,或者刚刚继位,即开始为自己大事营造陵寝。
  譬如雍正皇帝,他在登上皇帝宝座后的第四年,即迫不及待地着手兴建陵寝。他派出大学士、工部及内务府官员,到安葬其父祖顺治、康熙的今河北遵化一带勘察选址。但因土质疏松,雍正决定放弃已经选好的地点,改换地方。雍正七年,在今河北易县确定陵址。翌年动工兴建。
  光绪的爷爷道光皇帝,还曾经将已经修造好的寝宫,推倒重建。
  道光的“慕陵”,最早建于清东陵,即河北遵化县境内。地宫建好后,偶然发现墙壁渗水。道光皇帝在重重处罚了主持修建寝宫的官员之后,又改在易县,重建陵寝。
  光绪皇帝迟迟没有按照惯例,择地修造寝宫,其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皇帝本人尚在中年,又未发现致命的病伤,这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掌握着皇帝身体状况,了解其病情发展的朝廷,也没有认为建造陵寝是非常急迫的事情。
  从上述可以看到,光绪的突然去世,在许多地方是讲不通的。
  疑点之二:难以置信的巧合。
  光绪皇帝的死与慈禧太后的死,几乎是连续发生的。如果细分析起来,前后相隔还不到一天时间。
  光绪死于十月二十一日的酉刻。按照天千地支的计时方法,酉刻,即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至七点之间。也就是说,光绪是死于十月二十一日的傍晚。
  慈禧太后则是在十月二十二日的未刻,病死于仪鸾殿。未刻,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下午一点至三点之间。因此可以认为,慈禧是死于十月二十二日中午过后。由是我们可以推算出,两者之死,前后相差仅二十个小时左右。
  事情发生得如此巧合,这是很难叫人相信的。如果考虑到两位死者生前的长期矛盾,以及特殊的政治背景,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将更小。
  疑点之三:令人深思的政治安排。
  我们前面曾经讲到,在光绪死去的当天,曾从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鸾殿,很快传出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为监国。如果我们将视线再向前推移,那么就会发现,溥仪是在光绪临死的前一天,也即十月二十日,由醇亲王府被接进宫的。载沣也是在同一天,被封为摄政王的。
  细想起来,这里面似乎大有文章。
  究竟谁下的命令,谁让这样做的呢?
  慈禧太后。
  谕旨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但其内容却是在传述慈禧太后的意思。
  根据清代最重要的官方典籍《清德宗实录》的记载,十月二十日这天,光绪皇帝仅向内阁发布过两道谕旨。
  其一: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其二:又谕,朕钦奉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这是在为光绪的死做准备。
  显然,慈禧太后已经知道,光绪很快就会死去。
  然而,就在慈禧做出这一政治安排的第二天,光绪还曾向全国各地督抚颁布谕旨,意图寻医治病,并不像行将就木的样子。
  在这里,人们很自然地将三大疑点联系起来考虑,发出诸多疑问。产生谜团也是当然的事。
  在这里,人们还会很自然地将光绪皇帝的暴亡,同清代当朝政治联系起来,同清朝的历史联系起来。
  人们不会忘记,清朝的历史上,死因有所争议的皇帝,光绪不是第一人。
  公元1644年,凶悍的八旗军打破有重兵把守的山海关,进占北京,使得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坐到了北京紫禁城乾清宫的皇帝宝座上。顺治帝君临天下。但是这位指挥清军以少胜多,消灭南明政权,平息农民起义,建立起统一封建政权的皇帝,仅止24岁就病逝了。
尽管许多宫书上一致记载,他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公元1661年2月5日)子夜时分,因病辞世。甚至有的书还进一步记述,顺治皇帝的遗体,是经火化处理的。在他逝世百日之后,于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在景山寿皇殿,秉炬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