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拷问:中国还能保存多少本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57:55

端午拷问:中国还能保存多少本土文化 

文化辨析 2010-06-16 11:35:08 阅读207105 评论843 字号:大中

2010年南非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朝日韩三国均打入世界杯32强,唯独没有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朝鲜昨晚对战巴西的精彩和震撼场面,国足应该蒙羞。中国足球的失败,更使得国人不敢提起足球的前身——蹴鞠便是起源于中国。中国的文化遗产不但自己保护得不好、弘扬得不好,还让其他国家吸收并且推广到全世界,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文化遗产,国人该作何反省呢?在端午节的今天,我们来谈中韩之间的文化争议:端午祭。

从教科书宣称“哺育黄河文明”到“端午祭”申遗,从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再到号称“金属活字印刷”起源国,近年韩国人又把目标指向汉字:他们宣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所以这么说,据说有以下四大理由:首先,“殷朝的统治者是高丽人,(甲骨文)一些基础象形文字反映了高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例如“家”字下半部分包含了表示“猪”的汉字而“只有高丽人把猪养在屋子”。其次,因为“发明音乐和书写系统的伏羲来自‘东夷’国(今山东省),‘东夷’人以精射术闻名,正如今天的韩国射箭队。”第三,“在采纳了汉字的国家中,只有韩国严密地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汉字”;第四,“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和表意文字,而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 因此,“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日前对记者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的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人对此的反应当然十分强烈:“可笑!”“无耻!”“猖狂!”“自卑!”“意淫!”这是许多网友对此文的第一反应。随后有人批评“逻辑混乱,异想天开!”“韩国人的立论没有一个是令人信服的,全都是东拉西扯,天马行空。” 也因此有很多人建议国家赶快将汉字“申遗“,以免像端午节一样被别人站得先机,自己痛失国宝,只能向隅而泣。

其实,站在专业角度,我们可以说,韩国人提出的发明汉字的几大理由都是没有说服力,也不足为虑的。比如,说“‘家’字下半部分包含了表示‘猪’的汉字而‘只有高丽人把猪养在屋子’”就显系笑谈——在中国传统农村,农民养猪有几家不是养在屋子里的?而中国的农业史,又岂是韩国能望其项背的?再比如,“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和表意文字,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 如果因为“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而“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和表意文字”,韩语就是汉字母体的话,那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象形表意文字都得承认是从韩语来的?因为“韩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象形表意文字”呀!这显然是笑谈。相信专家们还能找出更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些理由的荒唐与不可信。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韩国那么热衷于把中国文化的许多要素据为己有,其动机何在?我们对此又应该怎样应对?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韩国人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如此孜孜不倦如此百折不挠,其原因主要在于一种文化上渴望独立的焦虑。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由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韩国人内心极其渴望进一步提高民族自信心,并在经济全球化中显示出其本国文化的独特性。

韩国一系列的针对性的文化阐述,想表明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他们要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要证明他们的文化和经济一样可以让国人充满自豪和骄傲!虽然用意不坏,但是他们忘了这样几点:首先、历史不是由当代创造的,历史尽管可以由当代人撰写。但不管如何,事实是,过去韩国的历史也是现在韩国的历史,永远不会改变。其次、他们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想在文化上摆脱中国文化历史的影响而独立出来,但客观上而言,还有一个事实他们不得不承认,在他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和他们一样乃至比他们更快的崛起。这样不仅中国文化历史上影响着他们,同时也现实地直接影响着他们。韩国《朝鲜日报》一篇社论说:“学汉字热来源于企业和市场迫切的需求。中国、台湾、新加坡等中华圈和日本占我国出口市场的40%以上,特别是,中国是我国最大的投资国,来韩国旅游的70%也是汉字文化圈人士。……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企业怎会选拔连‘天’、‘地’都不会写的新职员?”再其次、深厚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为文化不仅在于创造,还在于积淀和承继发扬。如果不此之图,却想借光别人遗产,以此充大——这跟阿Q“我的祖上比你阔,你算什么东西”的宣言何异?又有何效果?

 

 那么,我们对此又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愤怒叫骂,急匆匆去申遗,以此捍卫自己遗产?我以为这倒大可不必。其实,韩国人所以迫不及待甚至不择手段地将诸如“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乃至“汉字”作为他们“遗产”去联合国申遗,正好说明了他们对我们中华文明的强烈认同心理——换言之,实际上是承认了我们中华文明在整个西亚乃至亚洲的中心母体地位,文明应该以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什么还因此喋喋不休愤愤不平?就拿汉字来说,汉字在韩国使用了相当长的历史,韩国的史书、典章、档案等等,许多皆以汉字记载。但是二战后,韩国却立法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并从1970年起,取消其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而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韩国政府还下令拆除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但是,韩国的这个努力不久宣告失效。1999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2000年下半年,韩国政府更是宣布恢复汉字教育。措施包括:一是在公务文件、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志;二是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而到现在,会使用汉字已成为韩国人求职的一大优势。这种情形,在日本越南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同样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断言,汉字作为西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核心文字主体文字的地位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韩国人的这些小动作,不过是证明了这个存在的证据而已。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倒是如何把汉字这个西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主体文字维护得更好,更利于它像英语在西方世界一样在亚洲成为主要语言,为亚洲的一体化埋下一块坚实的基石。

 

    我认为,目前文明汉字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繁简对立,统一汉字。

    

    首先,统一汉字是统一国家的前提,也是汉字成为亚洲主体文字的前提。秦朝所以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是因为在文化上“书同文”。 从这点而言,目前大陆实行的简体字阻碍了大陆和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的交往。 使用汉字的人数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以上,使用汉字的区域遍及全球。四人帮强制推行简化汉字,其不良后果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经突现出来。台湾规定使用繁体字,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基本上使用繁体字,日本、韩国保留了繁体字。由于简化字数量太多,而且有些简化又缺乏规律,所以他们几乎把简化字当成了一门外国文字。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的差异阻碍了大陆和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的交往。特别是对于“一对多”的简化字,即使认识,也难以准确理解它的字义。因为“一对多”的简化,把几个本来字义根本不同的字合并成一个字,人们怎么能从字面上判断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呢?例如: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发展”的“发”,还是“头发”的“髪”?最后、影响了电脑信息处理的应用和普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运用已遍及全社会,“无纸化办公”也成为近期目标。但是,人们沉痛地感觉到,即使各种汉字输入软件纷纷问世,“繁简转换”已成为一道不可跨越的天堑。 “一简对一繁”比较单纯,而电脑对“一简对多繁”则束手无策。一个简化字却有多个繁体字和它对应,电脑无法确定。据估算,“一简对多繁”的关系(包括各种原因产生的繁体)有近1000对,在“繁简转换”中,电脑选择错误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有人预言,电脑彻底解决“繁简转换”比地球人上火星还难。

 

   其次,简体字不符合汉字规律。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表意文字,其字体结构包含了大量的汉民族文化基因,可以说,我们民族的很多重要的文化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然而,简体字的出现及流行,却将这些文化基因一扫而空,造成真正意义上 文化断裂。这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面加以分析:一、简化字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中国的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而自立于在世界文字之林。“以形示意,义寓形中”,字形和字义密切联系,“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汉字简化总表》的制定者的主导思想是仅仅把汉字看作是记录符号,追求把每个字的笔划限制在十划以内, 所以为简化笔划而顾此失彼,大大地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有些简化字字已不能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解释。比如“车”象形字,虽然楷书已经不如甲骨文、篆书形象,但是车的车轴、一个车轮、两边固定的木栓还保存完好;简化后的“车”字已无象形可言。“车”是“车”的草书写法。第二、割断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密切联系 由于强制推行《汉字简化总表》,社会长期和繁体字隔绝,以致绝大多数的人不能辨识繁体字,不能顺利阅读古典文献。随着时间地推移,人们和古代汉语之间的阻碍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一对多”的简化,现代人就很难辨析“简”与“繁”之间的对应关系,很难理解古代汉字的意义。简化字简化了汉字的笔划,同时也摒弃了汉字字形所蕴含的丰富意义。例如:后 会意字 甲骨文 象一只手掌放于嘴巴之上,表示发号施令之意,其本义是天子。 “后”字后来转移表示天子或君主的正妻。虽然“后”和“前後”的“後”纯属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因为同音,《汉字简化总表》就把“后”和“後”两字合并。简化“後”字,保留“后”字。人们不知其中变化过程,往往误以为“后”是简化字,“後”是繁体字。因此,人们在写繁体字时出现“慈禧太後”、“後羿射九日”就很常见了。

 

总之,对待韩国人申遗汉字一事,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首先,为之高兴,因为这正体现出汉字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不容置疑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想汉字真正成为亚洲主体文字,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首先要统一汉字,具体来说就是恢复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