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之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3:30

脾胃之气,即中焦之气,由脾胃的真气、元气组成。脾胃之气包括:脾胃阳气和脾胃阴气。脾胃阳气又包括 ,脾阳(即脾之少火、亦即胃之少火、胃火、胃阳),脾气(脾之动气、中气);脾胃阴气又包括,胃阴(即脾阴),胃津(即脾津)。

应当指出,中气本来是中焦之气的简称,但是,中医所称的“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基本指的是脾气不足、脾气虚、脾之动气不足,清阳不升,清气下陷之证。故建议中气、脾气、脾之动气,属同一概念。中气不再用作中焦之气的简称,以避免概念混乱。脾气、脾之动气、中气的作用都是主升,主升清、升举、升提作用。

胃气在中医学里含义很广:(1)可指正气、生气、、真气、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有无胃气,往往反映在消化机能和舌诊脉象上,消化机能强健,舌有苔生,脉象冲和有力,皆为有胃气的象征。反之不思饮食,舌枯无苔,脉象散乱无力,则为“无胃气”,视作危亡之象;(2)胃气也可指病证,如中脘痞闷饱满,也叫“胃气”,此胃气其实是胃气不和,属于省文之例;(3)胃气还可指胃阴、胃之阴气、胃津。关于这一点,前人之论多不明确。例如“胃气主降”,此主降的胃气,从阴阳之气的功能角度来看,阴气主降,应是胃的阴气。胃气主降的准确说法,应是“胃阴主降”。一般胃气虚所致的胃气不降,证见嗳气、恶心、呕吐等,也多属胃阴不足,治疗胃气虚也往往着重补养胃阴,兼用补气药,而补气药多用来治疗脾气虚。可见主降的胃气多指胃阴、胃之阴气、胃津而言。

由上可见,,对中医学里的“胃气”,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胃气有时指真气、生气、正气、元气,有时指病气,有时指胃之阴气(胃阴、胃津),当然也有时指胃之阳气。阅读时应当多加分析,注意区别之。《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水谷运化产生的精气,著者注)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可见李氏在这里所说的胃气,就包括阴气和阳气,指真气、生气而言。

气的含义繁杂,这是几千年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概念混乱,缺乏严格的定义。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当加以整理,予以适当地取舍,统一认识,明确概念,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义。

笔者建议,胃气指脾胃之气、中焦之气,它包括脾胃阳气和脾胃阴气。而“胃气主降”,应是“胃阴主降”,这个主降的“胃气”主要是指胃阴、胃津、脾胃阴气而言。此意当否,望同仁指正。


3、1脾胃之气的功能及病证

3、1、1脾气主升,胃阴主降,脾胃之气主升降

     中焦脾胃乃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具有升清降浊之功。升清使体内清阳精微之气升达清窍,充养头目,令头清目明;降浊使人体浊阴糟粕下降,排出体外。如此,脾气主升,即脾之动气、中气主升;胃阴主降,即胃之阴气胃津、脾阴、脾津、脾胃阴气、脾胃阴津主降。脾胃之气,升清降浊,气机和利,升降不已,水谷得化,运布全身,清窍得养,糟粕得降,下出二阴。

  3、1、1、1 脾胃之气不足,尤其脾气虚,则清阳不升,上窍失养,可见眩晕。

     眩晕指头晕眼花。眩即眼目昏花,晕即头脑晕转。此外,巅眩之头晕而眼花;目眩之因眼花而头晕;眩冒之因头昏重而眼发花。尽管它们的含义有别,但总属眩晕一证,其病相似。眩晕的病机,可分虚实两类:

(1)“无虚不作眩”,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虚、血虚、精少、津亏,使清阳不升,上窍失养,精不生髓,髓海空虚,“无虚不作眩”,均可发生眩晕。《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2)实证眩晕,多由邪气阻闭清窍,如风邪、火热、瘀血、痰浊等。风性善动不居,动摇不定,可致眩晕,所谓“无风不作眩”;火热、瘀血、痰浊阻遏清窍,气机不利 ,也可致眩,尤谓“无痰不作眩”,更被医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