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寻根并追记祖父陈夔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39:43
作者:陈南萍
内容提要:通过寻根回忆,讲述陈夔龙的一生轨迹,并对其著作《梦蕉亭杂记》一书内容进行简单评述,还涉及陈氏在清末及民国初年的一些活动及其在近代历史上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可了解陈氏的为人和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同时,可引起对陈夔龙一类历史人物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 清末 贵州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6)03—81—4
祖国西部的贵州,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她是我的祖籍地。先祖父陈夔龙出生在那里,在那里成长、发迹。清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之后祖父在仕途青云直上,历任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河南、江苏巡抚,四川、湖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12年祖父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1948年8月逝世。
我出生在上海,幼时是随祖父操着贵州话长大的。“尔毛”、“尔毛”(二毛、二毛)长辈唤我小名的乡音至今还留在记忆里。2005年金秋十月,已过古稀之年的我,初次来到祖籍地贵州旅游寻根。这里的一切对我是陌生的,唯有贵阳的乡音听来分外熟悉、亲切。在贵阳的日子里,我领略了贵州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多种民族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我走访了曾留下过祖父足迹、身影的地方,收集到不少有关祖父生平的文史资料,使我增进了对祖父的了解和认识。
贵阳市南明河畔的甲秀楼,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的木结构阁楼,是贵阳市的标志,凡来贵阳的游客无不到此一游。
在祖父陈夔龙1911年所著的记述他生平的《水流云在图记》里,记载了他1907年回省扫墓时重游甲秀楼的情景。他观赏了楼前两根铁制的十八世纪封建统治者为镇压少数民族起义而铸的记功柱。在毗连的翠微阁里,回忆起儿时与玩伴常来此地嬉戏的情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如今甲秀楼景区已旧貌换新颜。从《水流云在图记》的绘图中,可以看到当年甲秀楼前的“南堤”,现已改建为九孔“浮玉桥”;楼前原有的两根古文物铁柱,已被移到省博物馆;古朴的翠微园乃是旧时的翠微阁;甲秀楼周边的幢幢高楼,代替了以往片片民居平房;原来与“南堤”相对的霁虹桥,现已改建成现代化的七孔“南明桥”。假如先祖在天有灵,再次故地重游,一定会为这样的巨变惊叹不已!
离甲秀楼不远的中华路上,有一条宽不过4米,长约100米的小巷。这条不起眼的“铁局巷”,是祖父陈夔龙于1857年的出生地。如今故居早无踪影,而古老的巷名仍留存着。只见巷口商店的门柱上有一“铁局巷”巷牌,引人注目的是下面一块大于巷牌好几倍的“全场五折”广告。我在“铁局巷”巷牌下留影,“全场五折”的广告不免喧宾夺主的摄入了镜头。这张保留了封建时代的巷名,又有当今市场经济特征的照片看来耐人寻味。这是先祖陈夔龙想象不到的。
我在“铁局巷”里漫步,仿佛听到先祖陈夔龙和他的两个哥哥陈夔麟、陈夔麒三兄弟的朗朗诵读声,伴着母亲姜夫人轧轧织布机杼声。祖父陈夔龙原籍江西抚州,曾祖出任贵州知县,便带着全家来贵阳履职。祖父八岁时,曾祖父病故,因家贫无力扶棺回原籍,家眷便留在贵州,人了贵阳籍。三兄弟全赖寡母姜夫人纺纱织布,含辛茹苦抚育成人。有人劝姜夫人,不如让他们弃学从商,姜夫人却说:“旦一息尚存,不忍使廉吏之子沦于市侩也”。先祖三兄弟在困境中苦读,不负寡母所望,三人都中了进士。
我去贵阳市郊的青岩古镇游览,意外发现祖父陈夔龙的同乡、同榜登科的赵以炯的故居在这里。1886年祖父和他一起参加殿试,赵以炯荣获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人翰林院。先祖陈夔龙因写错一个字,名列三甲没有人翰林,授兵部主事。赵以炯早年身世和祖父陈夔龙十分相似,他6岁丧父,也由寡母将兄弟姐妹6人抚养成人。
赵家一门出了3个进士,尤有甚者,其中一个经魁,一个是状元,这在科举时代可谓出人头地,非常难得和荣耀。赵以炯人翰林后任编修、四川乡试副考官、顺天同考官。后来他深感仕途环境复杂,无心相争,便辞官还乡,回到古韵悠悠的青岩古镇讲学,过着淡泊名利,远离官场争斗的讲学生活。
赵以炯以云贵两省第一个文状元闻名于世,他以自己的才学为贵州写下永垂青史的一页,改变了所谓“黔无人”的历史偏见,然而他回到青岩家中,正想奋发有为充分施展他的才学,造福乡梓之际,老天却不从人愿,不多久就去世了,终年只有49岁。先祖陈夔龙对同乡同榜登科的赵以炯的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叹息不己。
祖父陈夔龙在仕途上则要顺利得多,被授予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官做到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直隶因屏蔽京师,地理位置远较其他省份重要,所以直隶总督是全国总督之首,位高权重,一般非皇帝的心腹是不能任此职的。历史上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都先后任过此职,是陈夔龙的前任。
在赵以炯去世6年之后的1912年,陈夔龙眼看辛亥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清王朝实际已经死亡,便在宣统退位以前,告假辞官来到上海,开始了他漫长的寓公生活。上海解放前夕的1948年8月17日,在92岁高寿时去世。他是贵州籍人在晚清官位最高,享年最长的人。
祖父陈夔龙在宦海沉浮47年,历任光绪、宣统两朝要职,亲身经历戊戌政变、义和团入京、慈禧西逃、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签订和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变。在他著的《梦蕉亭杂记》(以下简称《杂记》)里,将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作了翔实的记载。《杂记》不仅记事亦记人,清末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何起家,其历史作用,有专条记述,所述史实均有来历,甚至就是与陈夔龙本人的对话。文史学者认为《杂记》史料价值极高,常被研治中国近代史论著所引述,“有的史料舍此外别无所本,其珍贵性可见一般”。此次我来贵州寻根问祖,发现贵州的文史学者对远去的祖父陈夔龙没有忘怀,还在研究他的事迹,给于实事求是的评价,使我感到意外和感动。
祖父在《杂记》中称自己生平没有什么长处,可谓是自信者。“律身唯一俭字,治事唯一勤字,待人唯一恕字”。据《杂记》记载:陈夔龙在顺天府尹任内,正是义和团和洋人发生冲突之时,北京的金融“四恒”(恒利、恒新、恒和、恒源)钱庄被焚,银根紧缺,金融瘫痪,京市动摇,慈禧召见陈夔龙,要他设法补救,限三日内开市。陈夔龙百计罗掘,措款100万两,维持了“四恒”商业,稳定市面和人心。陈夔龙对义和团的愚昧多有指责,但也曾支援过团民粮米供给。他更痛恨载漪、载勋这批王公大臣。这批人利用义和团入京,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祖父借团民的话“我等亦系好百姓,倘上天早半月降雨,四野沾足,早已披蓑戴笠,从事力作,那有功夫来京作此勾当”,证明义和团入京是上了顽固派王公的当。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陈夔龙被任命为留京办事八大臣之一,随同奕勖、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在和谈中,俄帝国代表想先与清政府签订和议,乘机在东北获取更大的权益。因奕勖和陈夔龙的坚决抵制,才使俄帝国的阴谋未能得逞。庚子议和的谈判,几次面对面的讨价还价,陈夔龙都亲临其境,目睹了帝国主义的 威胁、恐吓及蛮横无理,和议最终条件陈夔龙认为太惨、太酷,是从古以来所未有的。参议人受人责备不足为奇,但当时背负耻辱,艰难应付也是众人所不知的。
陈夔龙任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清政府欠外国列强的外债包括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变的赔款,数额达6亿多两白银。经过分期偿还,计利息竟达到10多亿两白银,30年才能还清。而这30年期间百姓必然加重苛捐杂税,更加民不聊生。此时天津总商会为提前还清所欠外债,减轻百姓负担,酝酿成立“筹还国债会”,号召国人共同捐资偿还外债,并向当时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陈夔龙透露了这一想法。对于民间团体这一惊人举措,陈夔龙立刻赞同,并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3万两白银,作为第一笔捐款。当时直隶总督的年俸禄为828两白银,养廉银1万5千两,可见捐款数额不小。天津总商会收到总督的回信和捐款倍受鼓舞,立刻制订简章草案和实施方案,陈夔龙看到后不住点头,感叹道:“天津商人实是可敬”。
据《杂记》记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管外交,旧制是所任北洋大臣一到任,各国领事先来拜见,后某护理直隶总督为了表示谦逊,改为先去拜见各国领事。陈夔龙到任后,各国领事想照新例。但陈夔龙却说:“中外通商,凡交际与交涉厘为二事,交际以私交言,余以各国领事素无交情,何必令其来见。交涉事关两国公件关道与领事平权,载在条约,尽可互相商酌,渠亦勿庸见余,听之可也。”陈夔龙以这种不卑不亢尽情尽理的态度,妥善处理了到任后与各国驻津领事的往还事宜,各领事“相率来见”,“始正先来后往之例,国体以尊”。
有文章评说,陈夔龙虽为朝廷重臣,却依然书生本色。一向勤于政务,处事认真果断,使得衙斋之内案无积牍,幕府清静,门少杂宾,办了一些实事。当时吏治腐败,贪污盛行,不少官员中饱私囊,“渴天下之膏脂,供一己之挥霍”,陈夔龙深感“公帑有限,岂能长此滥支”。就大力整理吏治,破除情面,严禁滥支,并“将前有兼差者,一律厘剔,以昭核实,开怨同僚弗顾也”。在清末官场极端腐败,已病入膏肓的形势下,陈夔龙敢于破除情面,不怕得罪同僚的作法虽无补大局,但其试图整顿吏治的精神仍是值得肯定的。
据《杂记》记载,早在陈夔龙任顺天府尹时,北京城因庚子之变残破不堪,慈禧西逃回京,急需修复跸路,慈禧加派陈夔龙与张百熙共同办理修跸路事。陈夔龙征得张百熙同意,决定不准索取包工回扣,经费一律用于工程,所派员司,一律自备车马,洁身任事,不辞劳苦,历时三月,工程基本竣工。他还率先提出报效1万两白银来倡修庚子之变被毁的北京正阳门城楼(即现前门),他满以为会引起各个封疆大吏的响应,谁知迟迟无人理会。他在《杂记》中感叹道:“各省均提公款助修”、“并求一解私囊而不可得”。
又有文章评说陈夔龙“宽容大度,人际关系好”。据《杂记》记载,戊戌政变前,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很自负,多次对陈夔龙出言不逊,而他从不计较,总是“一笑而已”。后来张荫桓因与变法有关,受弹劾遭遣戌新疆,押解人区君对张荫桓百般刁难。此时陈夔龙忙为张上下周旋打点,还为张荫桓买月饼充饥,将张送到兵部署门外看着他上车,关照押解的兵士途中要小心伺候,使张荫桓非常感动,同僚也大为佩服。陈夔龙这种不计前嫌的处世态度,赢得宽容大度,君子胸怀的好名声。又有记载,庚子正月时,顺天府丞湖北籍的高、张二君被罢官,荣禄因没有挽回高、张而感愧疚。府丞出缺,按例应由内阁侍读学士及五品京堂补授,陈夔龙此时为内阁侍读学士,补授排在第一位,湖北籍中的京畿道胡孚宸排在第二位。陈夔龙主动将补缺的机会让给胡孚宸来满足荣禄和湖北籍人的愿望。有文章评说:“在明争暗斗的封建官场中,大多数人为升官发财不择手段,而陈夔龙却将难得的机会让给别人,实为失一时之利而得长久之利。陈的行为得到了荣禄、同僚及下属的称赞。”
祖父陈夔龙在任江苏巡抚期间,见姑苏名胜寒山寺年久失修,为保存古迹,捐俸集资令匠人重修殿宇、铸钟(原唐钟已在明朝流入日本),原有明书法家文徵明重书唐朝张继七绝诗碑一座,陈夔龙到任时诗碑只剩一半,且字迹不清,便请著名学者俞曲园(樾)重书张继原诗,镌碑立于寺中。如今在寒山寺见到俞曲园所书的张继诗碑是复制品(原碑在“文革”中被毁),另一块复制品现藏于南京市原国民党总统府,以历史文物保存供观览。“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的千古绝句,使得寒山寺这座江南古刹闻名天下,到寒山寺撞钟也成为海内外游客迎接新年的一个传统形式。
祖父陈夔龙一生显赫,不忘贵州养育之恩。他在任时,由于贵州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于内地,所以一般出生在贵州的文人和官吏,不敢或不愿承认自己是贵州人。比如与陈夔龙同时做官的军机大臣张之洞,本来也出生在贵阳,但他却标榜自己是南皮(今河北)人,害怕别人说他是贵州人。但陈夔龙则不然,有人劝他改籍贯,他不同意,曾说:“今日博取功名,确系由黔发迹,黔不负余,余亦不可负黔。”他对贵州满怀感情,1907年在请假回省扫墓时,正值唐尔镛等人在贵阳创办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陈夔龙捐资白银4000两作为建校基金。其实陈夔龙是反对废科举,办新学的,出于对贵州的感情,竟也慷慨解囊办新学。现今这所100年前的小小中学堂,经过百年沧桑,已发展为占地400多亩,拥有几千师生的贵州省唯一的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高级中学,培养出大批英才。
陈夔龙为保存贵州乡土地方文献资料介绍贵州,扭转世人对贵州的偏见,对于贵州文献的收集、刻印,出版十分关心。贵州名代名人杨龙友(文骢)创作刻印的《山水移》、《洵美堂诗集》原已散失,但他在江苏巡抚任上,利用它的声望和财力,四处觅求,终于找到明代刻印的珍本、孤本,重新刻印出版。还重印了郑子尹的《巢经巢诗集》、周起渭的《桐墅诗集》,使很多贵州名贤的诗文得以广为流传至今。
祖父本人也是名重一时的诗人、书法家。每任一官职时都出一本诗集,晚年更是勤于耕笔,年年有集,曾经出版过有几十本诗集。书法也很精湛,日日书写,到90高龄,还能写出一手工整清丽的楷书。颇有书名,常有人求字,有不少墨宝传世。每当祖父应求书写时,孙辈们会悄悄地站在一旁观看,只见他来到桌前一定神,便拿起笔来在早已铺设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一个苍劲有力硕大的寿字跃然纸上,他老人家的大家风范,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祖父陈夔龙结束官宦生涯退隐上海后,住在孟德兰路(今江阴路)157号,过着优裕的寓公生活。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爬上总统宝座后曾力请陈夔龙出山,但他认为袁世凯是个欺君罔上的小人,不屑与之为伍。而当民国的官则意味着背叛故主,因而都拒绝未作答复。据报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第一次到上海时,曾亲自到陈夔龙家里拜访、慰问。
祖父平时深居简出,少与交往,悠闲地在家组织诗社——“逸社”,常与一些晚清遗老中有名望的诗人聚在一起,吟诗作赋,不时还打打麻将,饮酒听戏,游山玩水。到了晚年,祖父白天读书吟诗,打坐养生,傍晚就走出家门散步,由家人陪护,一群孙辈尾随嬉戏,从成都路绕到威海卫路,再从重庆路折回孟德兰路家中,这样围着宅子闲走半个多小时。天长日久成了孟德兰路上一道风景。周围邻居见到耄耋老人散步,又有老小家人前呼后拥,都啧啧称赞先祖有寿有福。若是几天不见老人身影,就会关切地打听“老太爷怎么不出门了,是生病了吗?”祖父就是这样在众人敬仰和关注下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于1948年8月18日寿终正寝,当年下葬杭州右台山麓。
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祖父之墓已被毁。原有的墓碑、牌坊、华表和台阶均已无存。2004年10月经过杭州市政府的修复,已基本恢复了旧时景观。两个牌坊上匾额石刻的八个字“黔灵秀出”、“书生本色”是先祖一生的写照。祖父之墓现被列为杭州西湖湖西景区新增36个人文景点之一,并列入推荐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预备名单。
(资料主要来源于陈夔龙著《梦焦亭杂记》、《水流云在图记》,参考冯祖贻、马秀娟、陈训明、封培定、龙之鸿等人文章。)
类别:游写贵州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98) |评论 (0)
上一篇:明季水西记略    下一篇:一本不该被忽视的史著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翠竹幽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姓 名:   注册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