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的文化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00:45

一、贫二代没有文化可传

2010年年前有一个新疆来的朋友到北京玩,正好他有一个老同事的孩子在北京发展,主攻大提琴演奏,来北京已经有6年了,但长进并不大。每天忙于跑场子,未来的发展目前并不清楚。因这位朋友与这个青年的父亲关系密切,好像是一个院子长大的,于是就对这个青年用一种父亲的语气来教导他该如何如何,这青年倒也谦虚,听得很认真也很客气。朋友长我十来岁,由于我们当年很熟,于是他就对我说,“你在北京很熟,有社会经验,有时间给这孩子点拔点拔,这孩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心想,这哪跟哪呀!我刚与他见面,况已经是28岁青年人了,我把他当自己的孩子?还给他指点指点?姑且不说我能不能给人家以指点,大提琴我压根不懂,我拿什么指点呀?突然让我将这么大的人当自己的孩子,真还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我能当吗?如果是演电视剧为了进入角色,我倒是可以很快入戏,但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是可能吗?我的结论是完全不靠谱。

 

为什么呢?理由有三:

一是现在总是以长辈姿态来教育后辈的格局早已经过去了。老一辈学习的东西与新一代是完全不一样,虽然生活于同一时代下,接触的知识与信息却完全不一样,如果长辈不善于学习,想成为年轻人的老师,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传统的手工行业,思想领域,学术研究。长辈们由于出生的早,看得多,学得多,可以一直站在这个行业的潮头。新兴行业或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行业,年青人总是比父辈们要强,他们接收率强,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规律。年青人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阶段,即便是工作以后也是这样,父辈们工作以后,大多停止了学习,一直在吃老本。所以,从文化的接续来看,这种贫二代是没有什么文化可传承的,反而是要不断吸收新文化。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代课教师们的凄惨境遇的报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技能,只能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而且都是常年的重复,他们并没有新知,他是真正的“老师”,一个老年或老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教师。因为,他早已没有学习了。

二是伦理角度的教化。这位朋友喜欢以长辈的方式的来说教别人,这对年青一辈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人家只是听听,没有人当回事。归根上说,你还是要做事优秀,事业超群。无论是年纪大还是年纪小,没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成绩,在年青人面前也就是一个年纪大的人而己,没有其它任何意义。郭敬明一贯心高气傲,当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组安排他去采访大画家黄永玉时,他心理还有点不屑,心想,这么多年来,都是别人采访我,居然让我去采访一个老头,有必要吗?他自己说,“我还特得瑟的在艺术人生的编导办公室里,一边打呵欠,一边特贱地说:‘哎呀,要我去采访,我哪儿成啊,我还真的很少对别人感兴趣……’,可能是当天我通告太多,累了,要么就是我本人真的这么贱……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哪根筋不对,这么口出狂言。”没想到,才一进黄永玉的大宅子他就被彻底击垮了。他这样说道:“要知道,四爷我平时也是以自己在静安XXXX那个小区的顶级露台公寓而到处显摆的人,结果,在看到黄老师的家之后,我彻底垮了……准确的说,这不叫家,这是宫殿……我感觉我就像是在看还珠格格……亭台楼阁啊,我真的觉得会从某个地方飘出一个宫女来……而且满院子跑着各种大型犬,十几条吧起码……而且一看血统都很纯……我也就只养过两条金毛……而且各种不起眼的角落里,随意地就那么放着我在杂志上看过的标价XXX万的雕塑……感觉就是一捆一捆的现金就那么风吹日晒地码在院子里……”如果黄永玉没有这个实力,年青的郭敬明还有这样的心态吗?年纪大归长辈,长辈与财富与才学是两码事,如果你没有才与富,谁尊敬呀?我的这位朋友还以长者的心态想去教育别人,自然是讨人厌的。

 

三是文化上的差异。其实文化这个东西是代代相传的,隔断的情况并不多,除非是落后的文化。当然,新的时代与新人,他们的价值观已经被颠覆,老一代的价值观与新一代的价值观正在生发激烈的冲突,这是必然的。不是你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当下的年青人不这样做,他是无法生存的。

比如,我们看看当今人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完全与父辈是不一样的,它们正慢腾腾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新文化。

◎ 生活就像超级女声,能走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
◎ 食言有助减肥,只要不是荤话。
◎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儿子们的,可最终是那帮孙子们的。
◎ 世上多一家书店,就少一家精神病院。
◎ 刷夜和刷屏是一对好兄弟。
◎ 睡前忘了上厕所,憋醒了;睡前忘了上推特,也憋醒了。
◎ 思想上的姚明,行动上的郭敬明。
◎ 虽然你身上喷了古龙水,但我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人渣味儿。
◎ 所谓圣人,就是缺心眼的怪人。
◎ 推心置腹交友,特立独行翻墙。
◎ 我不是故意低调,而是只能低调。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不让你说话的权利。
◎ 我发现你长得很抽象!我发现你长得很突然!
◎ 我们没有弱点,我们利用一切弱点。
◎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 我是小三阳,有没什么办法可以转成小沈阳?
◎ 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之后去当城管……在街上碰到妈妈的菜摊时,可以慢慢追,慢慢撵!
◎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 养出你这个连保险丝都不会换的东西,都怪我当年没换保险套。
◎ 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
◎ 野百合,有春天,傻逼也要有尊严。
◎ 一件不想被人脱下的衣服不是一件好衣服。
◎ 以前流行热血青年,如今流行的是狗血青年。
◎ 硬把红杏挖出墙。
◎ 有山必有路,有墙必有梯。
◎ 有时候,转发就是援手。
◎ 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
◎ 曾经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如今我们是祖国的红杏,集体翻墙。
◎ 这年头,不弱智都当不上领导。
◎ 植物的性器官插在长角偶蹄类动物的排泄物上。
以上2009年的强度语录,折射出当下人的新的文化观,新的价值观。

 

二、富二代冲突的必然性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父辈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父辈觉得孩子不懂事,子女觉得父辈太霸道;父辈觉得子女太激进,子女觉得父辈太老套;父辈对子女不放心,子女则觉得自己得不到肯定……

这种冲突大多发生在家族企业当中,只是有的沟通的好,少些冲突,有些沟通的差,冲突就很明显。大的冲突在家族企业发生的机率较高,而且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有这种情况,企业在几个亿或十几亿这种状况,再大一点的企业,出现这种情况就比较少了。比如上千亿的规模,父辈创造的企业文化非常强势,富二代只有承接与接续的作用,他们根本没有变革的能力与意愿,当然,也有的是接受不了,起到的是一种破坏的作用。比如香港的一大批家族企业,基本上是接续式的,鲜有与父辈发生冲突的,极少个别的发生冲突甚至失败的。有人做过研究,香港每百个家族企业当中仅有三个成功延续至孙儿那代。那些没有接受上辈文化,贪图享受,挥金如土,大多在第三代成为“败家王”,接续好的成功第三代如:霍英东家族的霍启刚、郑裕彤家族的郑志刚,以及信和集团的黄永光,都是接受型的。接受的意思是,接受这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发扬这种文化。而“败家王”多是于公司文化于不顾造成的。
央视曾报道一家族公司关于富二代的文化冲突,具体是在公司管理上的大不同。

新上来年青总裁,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一心要对父亲管理的公司作一些纪律上的改革。他好像也看到了公司的未来的危机,为此提出了一些新制度。但他不曾想,他制订的新政策制度根本推行不下去。老员工们当面从不和他冲撞,采取“唯唯诺诺,一转身就阳奉阴违”的策略。公司内部还有很多裙带关系,“譬如老公是这个工厂的总监,他老婆可能是管财务。他老婆上班迟到了,我在场的话,他可能会当面批评她几句,我不在的时候,这些政策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执行”等等。这种游击队式管理文化,只要这一群创业老将还在,它就将顽固的存在着,这种冲突也是必然发生的。

一般情况下,父辈都希望他们的后代按照他的意思干下去,而不充许他新搞一套,以免毁灭了这个企业。除非这个父辈已老的百无一用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大多以强势的文化形态出现,有一种江湖老大的文化情节在里面:重感情,轻制度,讲人情,言利害。比如,赵本山式的企业管理,基本上就是中国传统式的强权管理,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他的企业文化就是家长文化,员工们都是他的孩子,结婚的事都由他操办,是一种家天下的企业文化。现在赵本山的后代还没有成长起来,如果有那一天,恰巧他的后代开始接官本山传集,而且这个孩子还是很有思想的人,他们之间的文化冲突也将必然发生。

冲突是两代人经历,文化,价值观的必然表现,关键是用新文化改变旧文化,还是用旧文化融合新人,这要视市场的潮流来定。

 

三、文化的传承与扬弃

家族制企业的形成,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这个团体真诚、放心、努力。刚创业时你找谁来一起干事呢?所以家族企业形成的文化力量是很强大的。因为,他们是用鲜血与汗水建立起来的事业,起码是在父辈这一代人当中,是牢不可破的。正如中国与朝鲜的友谊,彼时此地,好得不得了,等过了两代人,这种关系就在悄悄变化。这不是因为双方想改变,而是市场环境变了,双方的思想也变了。或者是固守不变,或者是完全背叛。

在文化的传承与扬弃方面,家族观念浓厚的日本采取了一种独特的优选传承制度——养子制。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众多家族企业历经20年不衰,不乏养子之功。住友集团仅1900年到1945年,总管家等29位家长中,出现6位养子。其他著名财阀,如丰田汽车第一任社长、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传位的对象,都是养子。那么,为什么他们要接纳养子,无非是要进行文化上的传承,当然主要是接受型的,即不充许你有更多的改变。

父辈企业家一般对子女的变革都是这种态度:“他没有经验,太理想化,做事没有底。我们走过了30年,心里还是有底的。企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我自己感觉是不错了。可是,他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或者是看到电影电视里外资企业里的工作态度,他就感觉到我们这些企业人员不行。但是,你想达到电视电影里那种忙忙碌碌工作状态,你说这可能么?”

“我的要求是,只要你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你要他们天天去创新,像张瑞敏说的那样,我们目前还达不到。如果非要改,只有把人全换掉。我和他这个事情上有一些争论。我们认为,这个只有等他这一代接班了,该换人、该淘汰人就由他决定。在目前我还掌权的时候,他还过不了这一关!”针对这种情况,富二代只有采取沉默。只有等到他们的父亲完全退下来以后,他才可能有所变革,也才可能对企业的管理文化有所改变。因为,他又不是皇子接班,就是你做的不对,所有的人或大臣们都得听着。

我在山西长治接触过一个煤老板的女婿,也是一位80后。现在岳父的手下管理财务,虽然不喜欢干,但因为家里没有其他人,他只有硬着头皮干,其实他很想自己开个小店,经营自己的事业,但现实情况是身不由已。在工作中,他对岳父现行的管理很不以为然,甚至对企业未来的走向,都下了很悲观的结论,但从未与岳父有过沟通,甚至岳父都不知道他还喜欢摄影,他们之间完全没有沟通,有的就是执行。岳父是属于完全没有文化,一路干起来的农民企业家,想的都是一些朴素的思想,应该说没有多少企业文化上的考量,在企业讲得更多的是考虑公平与关爱,没有多少企业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有,也是大路货同质化的企业文化。

新一代有新一代的思想与追求,面对强大父辈建立起的企业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有所的继承和有所扬弃,他们要等待时间。因为,他们在父辈们所熟悉的老产业里,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也很难摆脱弱势地位。但在父辈们知识和经验之外的新领域,他们可能会拥有自己新的机会。富二代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很多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而他们的父辈出身贫寒,大多只有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很多人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管理学认为,家族企业传承存在着一种“代际锁定效应”,即代与代之间通常会锁定在同一个产业上。然而,无论是从教育背景、知识储备还是从大时代背景来看,富二代与父辈已截然不同,其中有些可能会做出新的选择,打破这种“锁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面临企业转型发展的当口,在企业面临市场新选择的当口,富二代的管理可能会更有效,极有可能创造有传承性的新企业文化。

事实上,企业财富的传承比较容易,企业的文化传承就需要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转型,新团队的重新建设、新的管理流程的建立、新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需要一个战略思想来统领,而完全不是像父辈早期一个想法就可以的,由于富二代接手的企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转型发展,升级换位正在时候,此时对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与提升、丰富、创新是很关键的,如果说,父辈一代是靠胆子大打下了“天下”,富二代就是要告见识管理“天下,”也就是要利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参与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以走上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富二代们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