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文化抵抗——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1:55
2007-04-08 08:52:40
大中小

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全球主流话语。这种文化表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背景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发表讲话说:“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有人也许已经看到了文化间的冲突。当此之际,UNESCO成员国召开第31届大会,今天在掌声中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由此重申了这样的信念:文化间的对话是和平的最佳保证,从而彻底否定了各文化和文明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观点。”[1]
这段讲话以“文化冲突”为框架大致勾勒了《宣言》出台的现实背景。我们知道,1993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一文,之后又以此为基础写作了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1996)。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作为对冷战后新的国际局势的判断和概括,在世界范围引起普遍关注和激烈反响:据《外交》季刊杂志的编辑讲,该文在刊出后三年内所引发的争论超过了他们自1940年代以来发表的任何文章;而据作者自称,他的著作也在出版后三四年内被翻译成了22种不同的文字。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被普遍认为是“文明冲突论”的现实案例。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1届大会并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时候,刚好就在9·11恐怖袭击之后一个多月。可以说,松浦晃一郎的“文化冲突”(a clash of cultures)概念直接来自亨廷顿的理论,并与“9·11”的恐怖主义实践有着深刻的关联。
但实际上,在当今世界,“文化冲突”显然只是问题的症候,而不是问题的症结。人类社会的一切秘密无不潜藏在政治经济结构的深层。所以,我们下面要做的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理论的阐释,勿宁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分析,甚至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看《宣言》的基本内容。
二、《宣言》的几个要点
《宣言》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社会或族群的一整套精神的、器物的、智力的和情感的特征,除文学艺术之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同生活准则、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
《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宣言》把保护文化多样性提升到“道德律令”[2]的高度,认为保护文化多样性意味着对人权、自由和尊严的承诺,特别是对少数族群和土著居民权利的承诺。每个人都有权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母语来表达思想,创作并传播作品。
《宣言》认为,必须保护、改善和传承那些记录着人类经验和理想的一切形式的文化遗产,以便促进多种多样的创造力,鼓励文化间的真正的对话。
《宣言》特别强调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存在着失衡现象,这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必须加强国际协作和团结,以使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建立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能够生存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三、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法理依据是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其他有关法律文书,从它所强调的人权、自由和尊严等概念看,其哲学基础不外乎欧洲近代以来人文主义的普遍人性论。[3]但是,《宣言》所面对的问题却是现实的困境。
90年代以来,是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同外围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土地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和人口被纳入到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它们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不得不按照资本扩张的无情逻辑被彻底打碎和重组。而资本的本质,正是少数人凭借金钱这种一般等价物实现对多数人的统治和支配。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资本扩张的情形及其本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4]
也就是说,资本的扩张摧毁着一切原有的社会关系,一切原有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取而代之的一种“现金交易”的关系,一种以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宗旨的单一的现代“文化”。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套观念/符号体系,也就是说,都是某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观念符号的表达。如果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正被彻底改变,那么,附著于其上的文化,就不能不随之被连根拔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摧毁各民族原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导致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危机,应该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正是对这一危机的急迫反应。
但是,一种文化一旦失去了作为其母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时,无论怎样提倡和保护,从本质上讲,它都不再是那种生生不息的活文化,而只能是某种博物馆化的、标本式的存在,或者成为受资本逻辑支配的现代旅游业娱乐业的一部分,成为可耻的文化赝品。
[1] 本文引用的有关《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资料均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www.unesco.org。
[2] “道德律令”(an ethical imperative)是康德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康德看来,道德律令是对于任何有理性者都适用的原理,是一种无条件的、强制性的、必须服从的“绝对命令”。参看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本)“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 关于《宣言》包含的普遍人性论与文化多样性,或其哲学基础与其现实诉求之间的矛盾,由于涉及另一维度的问题,本文暂不予讨论。
[4] 《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页。
今日莫斯科红场。前苏联集团的解体,使人们彻底失去了另一种视野,失去了另一种选择和参照的可能,从而陷入全球性的失语状态。在这样的历史困境中,“文化多样性”便充当了一种临时的替代性的话语。
四、现代性危机与文化抵抗
在全球化时代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讽刺的是,与此同时,全球化自身也面临困境。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人们看到的是社会分化、贫富对立,是金融危机、通货紧缩,还有资源枯竭和环境崩溃,以及现代工商社会中普遍的生存压力,个体的焦虑、孤独和紧张。
以资源环境为例,专家统计,从1860年至1985年,世界的商业性能源的消费增加了60倍。这种情况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从1860年至今,十个最热的年份都是在1980年之后,1998年又是20世纪最热的一年。商业性能源当中石油占最大比重,而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是被汽车消耗的。目前,美国平均1.3人拥有一辆汽车,按照这个比例,全世界就需要50亿辆汽车。专家估计,按照1998年石油探明储量与产量数字,人类还可开采石油43年。[5]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就可能面临全面的油荒。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现行的整个经济体系将因失去血液而全部瘫痪。
与经济一体化同时展开的是单边主义政治。经济一体化与单边主义政治,或者说国际资本与霸权国家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与垄断资本的跨国流动相一致,霸权国家也正在主导全球政治的一体化。这种单边主义政治无视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为自身的战略利益任意发动战争,同时也激起了强烈反弹,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形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游击战。然而,由此引发的全球“反恐”,却反而成为单边主义政治的意识形态旗帜,从而加剧了世界政治单一化的趋势。
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现实显然是令人失望和忧虑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正是对这种经济-政治现实在文化层面、从文化角度做出的回应。用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对话避免“文化间的冲突”,“使全球化具有人性”(to       humanise globalisation)。因此,人们才转而去关注和维护那些仍带有人性余温的前现代的传统民族文化,希望以文化多样性去平衡甚至对抗经济和政治的单一化趋势,以多样的另类的文化去缓解和疗救现代性自身的危机。
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含义
但是,仅仅靠文化多样性不可能改变经济一体化和单边主义政治的现实,缺少了经济多样性和政治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也无法单独存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没有全球政治经济制度的全面变革,文化问题是无法孤立地解决的。实际上,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的现实,人们亟需另一种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参照。但是,原苏联社会主义集团的崩溃使人们彻底失去了这一视野,失去了另一种选择和参照的可能,从而陷入了某种全球性的“失语”状态,使人们的真正愿望和诉求无从表达。
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政治经济领域常常缺少健康的力量,或者表现为软弱乏力、消极无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困境中,“文化多样性”充当了一种临时的替代性的话语。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意味着保存这些文化所凝结的人类经验和智慧,意味着保存某种记忆,即保存人类关于前资本主义或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忆,从而使人类始终保持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这就是《文化多样性宣言》所孕藏的深刻的意识形态含义。
2003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2届大会,他呼吁尽快制定有关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公约。因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只表明了国际社会的一种共同意向,而有关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公约则将具有更广泛的法律约束力。希拉克说,有了这样一个公约,人类将可以更好地面对那些将人们同化的企图,这种企图忽视不同民族的传统,力图达到奴役和同化不同民族的目的。他进而把世界多极化与文化多样性相提并论,明确地表达了潜藏在“文化多样性”话语背后的政治意图。
[5] 见安维华、钱雪梅主编:《海湾石油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关于世界石油可开采的时间估计,专家们有不同的计算,这里仅采用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