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注高考,源于社会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27:02
过度关注高考,源于社会焦虑作者:郑渝川 提交日期:2010-6-10 23:36:00 | 访问量:883
   过度关注高考,源于社会焦虑

 ----郑渝川,2010.06.10

 深圳今年有2.8万考生参加高考。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无不想方设法、不惜代价、心甘情愿、细致入微地为应考的孩子们提供一切便利。高考已从过去的考孩子、考家长,演绎成了考全民素质、考社会责任、考政府服务的“社会大考”。一些教育工作者直言,过度关注不利于学生成长。(6月10日《深圳晚报》)

体验到了有生以来最高“礼遇”的考生,其实并不怎么买账。高考房、高考营养餐、高考保姆,全家老少全出动接送,以及考前考中无处不在的高考话题讨论,只能带给孩子以压力。而这种压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转化为动力的,历届世界杯上都有许多江湖老油条级别的球星因大赛反应而发挥失常,何况十七八岁的小年轻?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过度关注高考,实无必要。

然而,在对过度关注高考、“社会大考”现象的反思和批评声音中,有一种思路却是值得推敲的。许多60后、70后、80后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对前述现象发出不同意见,引之为据的理由是过去的人们参加考试时,平淡、平常,农家子弟甚至还要在考前考后照常做农活。言外之意,如今的孩子太脆弱、家长对之太骄纵,而全社会的聚焦有点无厘头。

真的是这样吗?刚刚参加过高考以及未来几年的考生,其家长当真全无理性?社会关注就只是一种过度渲染,抑或商家刻意炒作的现象?

考生家长绝不是某种特定、脱离社会现实的人群,而是分布于各类阶层,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和社会身份大相径庭;家长们中的许多人过去也经历过平淡状况下的考试,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即便如此,家长们对孩子参加高考,如今还是不约而同的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参与和投入,这只能解释为他(她)们内心中存在强烈的不安——为孩子做得更多,既可能解决一部分切实的需要,与之同时还能求得安心。

这种不安绝非简单意义上对社会治安(校园安全)的忧虑。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不安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感的恐惧。具体到这个问题上,家长的恐惧(直觉),不外乎大学应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攀高的房贷和生活压力、“官二代”“富二代”盛行透露出阶层流动可能的丧失。一句话,家长们担心自家的孩子未来无法得到稳定的工作机会,以及有尊严的生活。

即便是经过十数年的潜心苦读,也顶多成为一个(月月工资)“白领”,继而卡奴、房奴、“剩”斗士(灭绝师太),看不清病、不得不吃地沟油炒出来的快餐,拥堵在永远加塞的公交(地铁)车厢内……如果我的孩子未来仍然面临这样的预期,临到考试,我也不得不去做聪明人眼中的那些“傻事”。

而过去,考上大学、中专、技校就有稳定饭碗。拿那时的考试经历,来挤兑如今紧张过度的孩子及其家长的人,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
我们当然不能幻想再返回到大学生包分配的局面(以此来稀释家长乃至社会的焦虑),但确有必要针对普遍的社会关心,进一步强化和明确政府供给基本公共产品(公租房、公办义务教育、公共医疗、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等等)的责任并确保其分布均等化,落实阳光政府建设并保证公务员考试、高考、职称考试、司法考试等的公平公正(不要让官二代和富二代垄断所有资源),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等税赋起征点并效仿国际惯例实行高额累进制。



本文引用媒体报道:6月10日《深圳晚报》:《过度关注高考是否帮了倒忙?》

http://wb.sznews.com/html/2010-06/10/content_110861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