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56:00

启东“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调研报告

2007/4/25 0:00:00  走“以企带村”新路 夯新农村建设基础——启东“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调研报告 中共启东市委组织部2007年4月 近年来,我市分析把握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综合带动效应,与村企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信息、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达到了“以工哺农、强农固企、村企互动、合作共赢”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农村党的建设与村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收到了立体式的综合效应。实践证明,“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企业支持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一、“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的动因和意义第一,“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同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要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重点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建立产业支撑,形成产业基础,实施“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战略,发挥农村党组织组织经济工作的作用,能够将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农村党组织发挥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起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由工业向农业、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有效载体,实施“以企带村、村企合一”,通过企业在基地建设、农民培训、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直接对农业进行投资,能很好地实现对农业的反哺。第二,“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是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不少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运作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力较弱;有的在经营中遇到土地流转、农民培训和资金筹措等困难,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大多数企业进入了充分竞争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调整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资源要素丰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消费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实施“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战略,使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共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必将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同时位于传统村落包围圈中的现代企业要继续发展下去,就要在村企之间寻求建立一条利益相联的纽带和机制性渠道,通过“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模式,让支持过自己发展的农民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这样农民也会来帮助促进企业的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第三,“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体现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能力上,特别是要体现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体现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妥善处理企业和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改革和完善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比较有效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方式,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找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与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连接点,加强和改进了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二、“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企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改变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一)结合农村实际,探寻工作形式。“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凸现,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格局。1、工业骨干企业带动型。去年初,我们以村级党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挑选党建基础扎实、发展业绩良好(年产值超2000万元或利税超200万元)、党员业主政治素质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形式,与村联合建立党委(党总支),由党员业主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党组织内部明确专人主管村级事务。这些党员企业主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本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热心公益事业,在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创业的同时,还主动从企业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回报社会,利用自己的良好影响力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这种组建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较快,目前,我市331个行政村中,共有49个村实行了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如民主镇()村与永安纺织有限公司、大兴镇大兴镇村与澳兴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兆民镇南兴桥村与吉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惠萍镇河湾村与南方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天汾镇如意村与永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2、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我们挑选了年销售3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500户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与所在村联合建立党组织,党员企业主兼任村党组织书记,村的主要干部与企业的负责人相互兼任,并占有一定股份;村企事务相互融合,村党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村企利益同享,村集体向企业出租土地与厂房,村民大多在企业就业。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农户+基地”、“企业+农户”、“企业+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这种组建模式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带动农民致富的成效也最好,目前,我市共36村采取这种党组织组建模式,涌现出了黄海滩涂公司、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鑫隆特种养殖场等典型。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我们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技术优势,通过组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联合会(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村民土地、劳动、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的股份合作,村党组织书记由党员股东担任,村干部与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基本上实行交叉任职,从而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种组建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达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效果,我市现有27个村实行了这个模式,涌现出了寅阳镇寅中村小辣椒协会、和合镇裕丰村无公害出口蔬菜协会、南阳镇合丰村蔬菜营销协会、兆民镇南兴桥村冬瓜协会等典型,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二)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工作内容。我们坚持“带动”不“代替”的工作原则,以“启吾东疆党旗红”主题活动为抓手,围绕“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建基础设施、共办社会事业、共促农民就业、共建文明新风”六大重点,积极开展“资金、项目、人才、文明、福利五进村”活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牵线引导、协调服务作用,不断把农村引上可持续发展道路。1、资金进村。企业在“以企带村”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投入。一是着眼农村发展,强化资金投入。澳兴针织、惠港造船、吉泰电工等市五十强工业企业,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帮助农村党组织选准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子,投资100多万元发展农业项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以上。二是着眼中心工作,强化资金投入。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这些企业积极开展中心工作,去年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全市共募集社会捐助的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捐款额超过10万元的个人和企业就有31个。志良建筑公司业主朱云昌、郁锦舟一次性捐助竖河镇村60万。三是着眼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强化资金投入。南方润滑公司发动惠萍镇河湾村成功人士、本村企业主18人,募集建立了河湾新农村建设基金,投资40多万元改造了8000多平方米的白色路面,改建了村集体公墓,建设了村公共服务中心,整治了河道、泯沟63条,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黄海滩涂公司筹资40万元修建一条50多米长的公路桥,解决长期影响3个村发展的交通问题。2、项目进村。一是发展配套企业。去年以来,探索“以企带村”组建模式的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等办法,共为所在村引进规模工业企业25家、私营企业467家,带动个体工商户3200户。南方润滑引进启东市宾礼工艺品有限公司落户河湾村,年产值可达800万,吸收村技术人员及转移村农村富余劳动力47人,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永安纺织、澳兴针织派党员骨干到村开办分厂、生产车间或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等,把生产和工业的触角延伸到村到户,使所在村新增私营企业73家、个体工商户356户。二是发展“订单农业”。企业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建立生产基地,去年引进养殖类农业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2.03亿元。吕四港镇采取“多企带村”党组织组建模式,企业共为5个村引进、创办了超100万元的农业项目25个。惠港造船帮助大兴镇士连村建立了大棚蔬菜基地,使该村蔬菜种植面积占全村总耕地的40%。“海螺”服装批发公司为北新镇建西村引进了南通苏绿生态园艺有限公司、江苏苏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发展苗木产业和无公害蔬菜加工业。三是发展农业协会。以培育农业产品行业协会和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为重点,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独特作用,促进村级经济多元化发展。大兴镇白港村党总支部依托当地果树种植的传统,成立了东疆乐水果协会,实现了果品的产供销联结,目前该协会已有会员3200多名,果树种植面积发展到13000多亩,亩均收入6000多元,果农收入较入会前翻了两番。民主镇日益村党支部成立了民主菜业制品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产销模式,党员股东定期邀请浙江种植专家指导会员一年轮植三茬榨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500多亩发展到8000多亩,年销售3500多万元。3、人才进村。一是采取“企推村选”的形式,选拔企业管理人员担任村干部。去年我们以村党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通过“公推直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276名企业管理层党员担任村干部,为减轻农民负担,共有117名村干部的工资由公司按月发放,不在村里领取报酬,其中5名市50强企业主、18名市定报企业主被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这些企业管理人员上任后,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积极化解村级债务,有90%的村干部获得“先进村党组织”和“双强双带标兵”等荣誉称号。二是把农村各个方面和分散在各个产业链上的人才组织起来,聚集和整合了农村的人才资源。去年全市共有31名农村致富能手走上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一大批协会中的骨干分子和优秀会员被选拔到村干部岗位,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增强。三是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我们对农村“双强”型人才的年龄结构、人员分布、专业特长、从业状况和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调查摸底,共建立了“双强”型人才档案6760份,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定人定向培养,为充实“双强”型村党组织班子,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4、文明进村。一是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建好一个文化活动阵地、组建一支民间文体队伍、评比表彰一批文明新风典型、建立一个道德评议会、办好一个农民学校、制订一个村规民约。去年来探索“以企带村”组建模式的企业,共为村党组织建立了文化阵地307个、农民学校314个、组建民间文体队伍212支。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在全村组织了“文明新风户”评比活动,农村“勤劳致富、科学健康、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保护生态”蔚然成风。二是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阵地,积极组织文明传播。企纷纷在本村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籍、送廉政文化下乡等活动,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服务中心建立3个月来就送戏下乡100场,为100个村各送去了图书1200册。三是以矛盾纠纷调解到农户活动为抓手,建设平安和谐新农村。企业积极配合村级组织认真搞好民事调解、治安防控、社区警务和外来人口管理的服务,为村里聘请了离退休老干部组建村协理组,积极参与排查和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5、福利进村。一是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所有“以企带村”的企业都将本村范围内的所有老人都纳入企业实行的社会福利计划中,逢年过节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品已成为南方润滑、黄海滩涂的“保留节目”,每年“七一”期间,公司党组织一班人总要带上食油和大米,对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进行挨家挨户的慰问。澳兴针织、吉泰电工对村里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并对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进行定额资助。二是强化对失地农民的保障。企业每次征地,都严格按政策给农民补偿到位,永安纺织、永兴橡胶除了为农民支付一次性补偿外,还实行土地“追索补偿”制度,作为农民支持企业发展的回报。三是实行本村招工优先政策。所有“以企带村”的企业对于本村村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置,享受企业医疗保险、子女就学补贴、退休养老保险等多种福利待遇。    (三)强化双赢共利,务求工作实效。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五进村”活动的良性互动与延伸拓展,使农村党组织新农村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在实践中显示了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1、“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以企带村、村企合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工作重心,从催粮要款、计划生育、纠纷调解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站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带领农民群众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好地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掌握了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动权,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在企业的支持下,村级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村干部为群众谋福利,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2、“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企业提出了“优化农业结构、向土地要效益”的口号,带动了村级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南阳万亩四青作物、和合万亩出口蔬菜、寅阳万亩小辣椒、大兴万亩棚架梨园等农业园区的建成,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北新欧福禽蛋、少直神羽皇鸽、惠萍荣发种鹿等项目的开工,推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黄海滩涂公司贝类育苗,东海海洋生物科技等水产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民面对市场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农产品由自产自销走上产业链条,农民个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朝着群体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建立起了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风险同担的机制,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06年,实行“以企带村”模式的村农户人均收入()元,比上年增收()。3、“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解放。在“以企带村”实践中,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破除了“等靠要”、“听天由命”、“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和内在动力;通过实行民主、契约管理,开展经贸、法律、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团队等方面意识;通过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思、智慧和闲暇时间引导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上来,促进了农村和谐。企业蓬勃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为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供了广阔途径,使农民就业就近不就远,离土不离乡,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得到了初步建立。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与周边3个村联合建立了黄海滩涂公司党委后,努力扩大产业化规模,积极开发潮间带和浅海区域滩涂,发展内塘虾蟹综合养殖,扩大滩涂资源增养殖,带动发展特色种养业,每年转移3500多富余劳动力,增加劳务费1040多万元。   三、“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启东新农村建设的的一个有益尝试,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推进“以企带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少有效引导。相当一部分“以企带村”典型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发形成和产生的,企业单纯从帮助老百姓办点实事的角度出发,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指导村企开展互动合作的规划措施。二是缺少政策鼓励。如何改变自发和觉悟地开展“以企带村”为规范激励“以企带村”,从更大的层面来组织“以企带村”工作是下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三是缺少带动源头。许多地方缺少规模大、带动力量强的企业,大部分村与市镇骨干企业缺乏“地缘”与“血缘”联系,而不少实力薄弱的企业主普遍反映精力不够,想带动而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推进“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党组织设置模式,我们建议如下: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把促进“以企带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相关部门加强对“以企带村”的研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指导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题讨论,及时总结报道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有效做法,强化舆论引导,使“以企带村”观念深入人心,涌现出更多的“以企带村”典型,第二,强化政策研究。对企业吸纳所在镇或村劳动力比例较大的,以及对村级经济收入贡献较多的企业,可以考虑在土地、电力、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为“以企带村”营造更好的环境;对在“以企带村”中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让企业主争做致富、带富的领头人;健全“以企带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培训、扶持农村党员干部机制,建立村干部创业基金,为村干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保持农村繁荣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培优做大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通过定点、挂钩服务,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带动所在村经济发展能力;缺乏大企业的村,通过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指定和引导规模较大、且业主有意愿的规模企业进行定向帮带,企业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村里提供支持;地处边缘、土地资源丰富、发展非农产业难度较大的村,可以利用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的产业水平。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