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威摄力与震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1:12:33
 
1、爱能产生激

爱,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人们所最需要的一种生命价值。它可以作为一种生命价值的追求,也可以作为一种宇宙间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来看待,这种力可以影响世界,改变人生,也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世。
人是需要爱的。无爱的人生不仅是悲剧的人生,而且是违反宇宙间存在的最高原理、违反生命世界规则的,是反自然的一种生存状态。
爱是什么?爱的本质内核是什么?爱与被爱,构成人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它是人的需要要的一个核心部分。但它仅仅是人的需要吗?是否也是一切生命的需要?
爱的价值是不可置换、不可替代的。为什么它不可以替代?为什么人们常说,“黄金有价,而真情无价”?真情,就是真爱,真爱,就是生命价值中最为终极的、不可转让的部分。而之所以如此,必有它存在的深层哲理上的原因。
 爱就是对生命的加强,对生命力的激发,对创造力的激活。所以,爱能创造奇迹,而无爱会使人丧失生活的勇气。爱就是“生生”,就是有利于生命之生的那种原始动力,就是能够激发生命活力的那种因素。无论是两性之爱、亲情友情之爱、乃至于泛爱万物的“博爱”,或墨子的“交相利,兼相爱”,都是有利于生命的。是促进生命力、唤醒和催生生命的生机活力,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这种力是宇宙间最不可思议的一种存在。物理学家们发现和研究了宇宙间的五种力,这就是强、弱、电磁、引力和智力,但还没有包括“爱”这种特殊的力,而这种力,经我的考证是确实存在的。但它不在物理学家的视野中,而在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的世界中,也在每一个乐观的人的生活中。  对于科学家来说,生命是一种有序结构,一种负熵系统;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生命就是DNA 的自我复制;
对于哲学家来说,生命不过是一个远离平衡的稳定系统,它靠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维持自己存在的稳定性;
对于诗人和艺术家来说,生命就是创造。
而对于思想家来说,生命决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生命世界,这个生命世界的稳定和谐与生机活力的保持,还需要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力,那就是爱。爱。包括被爱。爱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而被爱,则不仅是一种接受,也是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激情的获得、创造力的迸发。
生命世界,并不都是由物理化学和物质能量乃至信息来统治的,还有一种特殊的、激发生命活力的要素,那就是爱!
   2、爱能转换世界
当然,在一切爱中最强烈持久、最能震撼人心的是两性之爱,也就是爱情。但这种爱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都能享用。对某些人来来说,由于命运的捉弄,爱情可能会成为终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失去爱的可能,并不意味着“他生未卜此生休”。
因为还有一种更广阔、更宽泛、更博大而持久的爱,那就是泛爱众生,就是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那过去的爱。这种爱所体现的,正是宇宙自然生命过程中那种力:爱力。如果人生爱欲不遂,还可以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以平复心灵的创伤。  因为大自然生机无限,天地万物、动植花草、鸟兽虫鱼,在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深层意识上的相互感应,在那里,你会得到一切生命的共鸣。尤其在绿色植物的世界中,你会感到心惬神怡,你的紧张、焦虑、忧郁和压抑,很快会一扫而光,很快会恢复心灵的平静,重新获得生命活力。
这是为什么?若说生命是自然的,那么这并不具体;而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绿色植物的世界能给你生命之爱,这种爱是绝对无私的奉献,在这里你所感到的,是一种绝对不会受到伤害的安全感。
在人的深层心理上,人与植物之间有着心灵意识上的共鸣。这不是夸张。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那个著名的巴克斯特试验,它揭示了植物的内在心灵世界,植物有情感、有意识、有喜怒哀乐,甚至懂音乐,能与人进行感情交流。在这之后,不少科学家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发展起一门“植物心理学”的学科,专门揭示植物的心理世界变化和植物心理类型。
 植物的爱憎十分明显,它会对生存于其侧的活动物心存好感,而活动物的死亡,则会引起它的悲哀,会“物伤其类”,这种情绪变化,反应在植物肤电变化的曲线上,与人类的情感变化曲线非常相似。此外,植物还会对伤害过他的人心存恐惧。这一切,都是有实验依据的。
 据功能人孙储琳的经验,人的深层意识可以和植物的意识沟通,从而用意念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这需要进入气功态,并且使人的意识进入到植物的意识中去。这样就必须对植物有爱心,有同情心,人与植物之间就必须“心心相印”。她说,“我是怀着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感情与它们交流沟通的”。结果不仅发现植物有情感,也有自己的要求,这种要求,功能人是可以听到的。功能人正是根据植物的要求,用意念催生成功的。这是她对植物进行促进发芽生长和催生试验成功的要诀。  这可以看作是存在于整个生命世界中最广泛的爱的一种表现。人在绿色植物的世界里会感到心情愉悦,会感到欣慰和安全、心灵平静,正是因为在人与整个生命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爱的相互感应。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万物、万物与人之间的爱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激发生命活力,保持人的创造力,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人的意念力而改变植物的生存状态。现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与植物世界、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沟通,而人与自然的长期隔绝,就会产生精神障碍。现代人中广泛存在的精神疾病,正是忽略了人与自然的沟通,人与万物之间的爱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天人合一的背后,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的同构同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结构,而我们之所以在自然环境中感到愉悦和安慰,是因为我们处在生命世界的生机活力的包围之中,而植物与人在心灵上的传感,在意识深层上的同构,是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