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规模:比较研究与优化策略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34:23
中国政府规模:比较研究与优化策略 唐钧 李丹婷 罗杰 2010年06月07日16:09    中国政府规模:比较研究与优化策略--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政府规模是行政改革的因素。政府规模以职能和权力配置为基础,按一定组织原则建构的政府各组成部分的总和。比较研究是政府规模研究最主要的分析方法。

  一、政府规模比较研究的评价标准

  政府规模研究的基础是设定客观评价的标准;不同的标准经过比较研究后,甚至可以得出相异的结论。

  (一)政府规模的主要标准

  政府规模的主要评价标准有三类。

  第一类,行政人员数量。从行政人员数量的评价标准看,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多,则政府规模越大;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少,则政府规模也越小。由于各国人口和地域范围各不相同,通常用政府行政人员占人口的百分比、占总就业人口的百分比来比较政府规模。一般用三类通用指标来衡量。一是官民比:即公务员数与总人口的比值,表示行政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每平方公里官民比数目越大,则公务员规模越大,对应的政府规模也越大。二是财政供给比:即政府的财政供养人口与辖区的民众人口的比例,这是判断政府财政供养规模最为基本的尺度。每平方公里供给比越大,说明政府管辖区域内财政供养人员数目越大,政府规模越大,反之越小。三是行政人员与就业总人口比:即政府从政人员(即财政供养人员)占一国就业总人口的百分比。该评价标准反映国家整体就业结构中,政府从政人员所占的比重。行政人员与就业总人口比越大,则说明在政府中就业的行政人员占总就业人口越大,则政府规模相应越大。

  第二类,机构数量。政府机构数量是判断一个政府规模大小的常用标准。从机构数量的评价标准看,政府规模反映为各级各类政府机构的数量和结构。一般而言,一个政府内部所设机构的数量越多,所需的工作人员和设施也相应增多,政府规模必然越大;反之则相反。一是政府机构数量(绝对数量):从横向管理幅度看,所属政府个数、工作部门数目及内设机构相对较多,政府规模就越大。从纵向层级看,政府纵向层级越多,上下机构的设置也相应增多,政府规模也就越大。二是政府机构数量增长率:政府机构数量的增长,直接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张。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规模需要适度增长以确保政府高效运转。但是,政府规模的过度扩张不仅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还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第三类,财政支出。只有充足的财政保障,政府才能够有效管理公共事务。一个国家政府的财力直接影响政府官员规模,因而政府财政支出是反映政府规模的重要指标政府财政支出实力可以用政府财政总支出来表示,但考虑到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大局客观因素的制约,运用财政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进行客观反映。一般而言,政府支出是政府职能的正函数,一国政府的职能越多,相应的各种支出也就会越多,政府规模也就会越大。因此,政府支出是衡量政府数量的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政府总支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来说,政府总支出越多,政府规模就越大;反之相反。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数量用得最多的指标,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越高,政府规模就越大;反之则相反。一般认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大于40%的为大政府,在30-40%之间的为中政府,小于30%的为小政府。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5%左右,政府规模较小。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在50%左右,政府规模较大。例如,美国政府支出约占GDP的1/3,法国、德国、意大利公共部门支出占GDP的1/2左右[1]。

  (二)比较研究的误差分析

  以上评价标准在比较研究的运用时仍然存有误差。受制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比较环境的异质性,二是评价标准的局限性;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受到影响。

  比较环境的异质性导致的客观误差。从国际经验看,政府规模普遍受到诸多关联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税收和市场监管能力以及政府干预程度等;(2)政治因素:如政体结构、政府职能定位、政府过程模式、政府能力、甚至政局是否稳定等;(3)社会因素:如人口构成、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在现实状况下,无法在比较对象中找到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客观条件都相同的情况,着重分析某方面而忽略另一方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因只考虑到特定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具有一定的不可规避型。

  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带来的主观误差。从一定程度上看,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制约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每平方公里官民比、每平方公里供给比、就业比等评价标准均只考虑到客观条件中的管理客体复杂程度的影响,并没有对政治环境、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考察;而财政总收入占GDP的百分比、财政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等评价标准仅仅考虑到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甚至没有对客观条件进行考虑,仅仅从政府内部支出结构表示支出合理性。研究要素并没有完全充分考虑到影响政府规模的客观条件,存在一定过得缺陷性,给政府规模的比较研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误差。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