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吹起“调查报道”风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45:26
中国吹起“调查报道”风潮
近年来,在舆论监督的旗帜下,六七十年代在美国流行过的“扒粪”运动,也开始在中国盛行。在传媒界吹起“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journalism)风潮的时候,记者不再只是个记者,也当起了侦探,壮起胆子、冒着风险,一再挑战高难度的明查暗访。
掀开黑幕的行动往往能发掘到好新闻,如近期中央电视台节目《经济半小时》记者孙菁以普通游客身份参加香港三日游旅行团时,偷偷拍摄在香港购物的陷阱:万元的“钻石手表”没有钻石,只有玻璃。
不过,也有不少时候,记者因为操作上不够纯熟,在挖掘新闻的过程中栽了跟斗,吃了亏。“独家”与“不实”、“大出风头”与“大祸临头”之间仅隔了层薄纱,随时可能倒向另一边。
——2007年4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6日到河北秦皇岛市暗中查访违规生产的高污染企业时,被二十多名不明身份的暴徒袭击,拍摄器材被抢走,一名女记者更差点儿被推到河里淹死。暴徒在殴打过程中边打边喊:“弄死一个是一个。”
——2006年8月,台湾首富郭台铭拥有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名编辑记者所做有关集团存在“超时加班”的弊端报道不实。富士康先是向两人索赔3000万人民币,并冻结两人的私人财产,之后把数额改为象征性的人民币1元。最后,富士康与《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联合声明:富士康同意即日起撤销诉讼;双方互致歉意。《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秦朔后来承认,报道最后一段所描述的富士康员工的生活“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源自网上流传广泛的话语,确实有夸张之嫌。
——2005年9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商报》因为一篇关于480名“记者”集体去发生矿难的煤矿领“封口费”报道,被当地有关部门认定是“不实”新闻,被令停刊一个月。知情者说,《商报》的这篇报道不会是假新闻,只是在河南,有不少半真半假的记者,专门去出事的煤矿敲诈,加上报道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当局决定这样处理。
近日,一则“茶水发炎”的调查性报道更是在中国舆论界引发轩然大波,也牵出新闻伦理的争议。  话说某媒体的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当作尿,送到杭州十家医院检测,结果有六家医院检测出患者有炎症,五家医院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茶水发炎”的奇事马上引起网民关注,有人甚至评论,“茶水发炎”的实质是医德的发炎,医生乱开药,把患者当成摇钱树。
茶水风波闹大
不过,医生在不到三天内就反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92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自发组织“茶水尿常规”检测,回收有效报告单136份,其中检出“阳性”项目的报告单为127份,占总数的93.4%。这意味着,把茶水当尿来验,验出来是炎症,属正常现象,和医生的医德无关。因此,有医生说:“记者用茶水泼了我们一身,我们用茶水证明清白。”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针对事件表态说,仪器无法鉴定样本是不是尿液,记者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打乱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
毛群安称:“如果媒体今后都策划这样的新闻,明天可能是啤酒,后天是酱油,医院要应对这种情况,必须在检验前加一个程序,先鉴定这是不是尿液,再开始化验病情,那就复杂了。”
他还引用卫生部专家研究的报告说,这样的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误导公众。
霎时间,舆论炮口开始转移方向,不少人换了个角度思考:记者是否滥用了权利,采用了不适当的操作手段?到底缺德的是医生?还是记者本身?
在茶水风波闹大的时候,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却说:“安监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但同时要接受监督,包括媒体监督。媒体不是中央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你不能要求他们每句话都说得对。”
李毅中说“不要求媒体每句话都说得对”看似对媒体的宽容和信任,不过有评论却认为,李毅中实际上也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媒体必须要用更加严格的自律来回应这种宽容和信任,如果滥用了这种信任和宽容,就是对社会公众不负责,最终会导致媒体在社会公众中丧失公信力。
“调查性报道”的魅力在于它力图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扒粪者”因扒到真相而赢得赞誉,相反的,若扒得不当,却可能惹得自己一身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