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府廉政说起,为重庆打黑谏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7:46
从港府廉政说起,为重庆打黑谏言张涛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前些时候发起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实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眼球,规模之大、打击之狠在国内反腐历史上可谓罕见。虽然我远在美国,但因为反腐(anti-corruption)是肯尼迪学院的一个热门课题,加之这场运动催生了网上的各种流行说法,所以一直都在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我本人绝对举双手赞成打黑和反腐的行为,不过我也看到不少网民对这场斗争的效果能否长久持保留意见,心里不免也和大家一起犯嘀咕,不知道这是一场马拉松的开始,还是博尔特式的百米冲刺。还好肯尼迪学院是个大家愿意手拉手找答案的地方,在我心存困惑之时,学院请来了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反腐英雄、廉政公署前专员Bertrand de Speville先生,和梅森学者们对全球反腐趋势进行了探讨。

老先生虽然上了岁数,但思路依然清晰,讲话有条有理。真希望重庆方面的打黑反腐人士也能在场听一听,不过还好有勤于笔耕的《哈佛博客》,我就权当给薄书记当回秘书做笔录了。

De Speville毫不讳言根除腐败的高难度,认为根治本身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前提条件是政府决策层一定要有很大的决心。他强调反腐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因为是特殊行为就违反法律上的基本原则。另外,他认为反腐永远是一场持久战,指望几次严打就搞定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讲座开头de Speville提到曾有香港当地人跟他讲腐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然后不知怎么就扯到别的话题去了。我环顾四周,看到听讲座的同学来自大约20个国家,但中国人就我一个,心想考虑到国际影响我怎么也得采取点行动才行,于是抢先提问题,顺便更正说明腐败在中国长期以 O个问题,但绝对不是俺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老先生一听此言,挺激动的,嗓门也拔高了好几度,赶紧说他其实也这样认为。

针对我关于重庆打黑的效果如何才能持久,中国全国范围的反腐应该如何有效长期进行的问题,de Speville应该算是有备而来。除了再次强调中国政府决策层必须要有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意愿,老先生还结合他在香港的成功经验分享了几点谏言。

他说香港在1970年代早期意识到只加强执法的力度还远远不够,防患于未然和老百姓的支持同样是打持久战必不可缺的要素。防患于未然自然会牵涉到各种大小制度和程序的完善,杜绝产生腐败的机会,尽量把贪腐扼死在摇篮里。而来自公众的支持要首先建立在对老百姓教育的基础上,除了不厌其烦地和大家讲腐败是坏事之外,还要掰开揉碎地说明腐败为什么是坏事,以及他们具体能做些什么才能帮上忙。

民众的参与是de Speville讲话中几次三番强调的一点。他说这样做的长期目标是为了带来观念上的根本改变,让老百姓最终打心底里排斥腐败。根据他在香港的经验,刚开始时民众对反腐不以为然,觉得是门面活,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有些商人还为此大为光火,声称这是做生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廉政公署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香港的商人过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在一个廉洁守法的环境下同样可以赚大钱。

在政策层面,老先生说政府虽然需要统筹安排资源配置,但反腐工作必须占有足够比例的资源分配才能得以有效进行。在第三次强调政府决策层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时,de Speville专门提到反腐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各方面的触动和伤害,比如有人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会因此身陷囹圄,所以政府在公众教育方面也要事先做好这个领域的心理预防。

有同学问,香港廉政公署完成多年前的使命后是否应该成功隐退,de Speville回答说这在当地公众眼里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近一个民意调查显示99.3%的香港人都不同意关闭廉政公署就是最好的证明。对此,老先生的解释很简单,这就是持久战和发动群众的力量,习惯了廉洁环境的老百姓绝不愿看到腐败卷土重来。

(作者是ACBridge 投资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及执行董事,曾经先后做过驻外记者、跨国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以及风险投资人等工作,目前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梅森学者(Mason Fellow),就读资深MPA 项目。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