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占德:太行,生命中的神圣符号 德州宣传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12:58
于占德:太行,生命中的神圣符号



发布日期:[08-09-19 15:30:08] 点击次数:[173 ]

作者:



    巍巍太行,有大美而不言,读过它的人,易痴易迷,易倦于此,陈毅过太行山就有“相看长不厌”的恋慕之情。于占德,将自己的情感与太行山脉紧紧相连,交融在一起,太行山俨然成了他心中最深沉、最完美的画面。孙美玉 摄

    “太行,是我心中的山”,长于画太行山的德州学院美术系教授于占德经常这样说。
    一提起于占德,人们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那些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面,正所谓,付出情感的作品,往往更能打动人。虽然,于占德得意山水画较晚,接触太行山时已近天命,但是他似乎和太行山有着不可割舍的生命因缘,太行山磅礴的意象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

情动太行

    “千里太行贯神州,沧海碧波一巨龙”,人们常常如此来形容太行山。太行山脉以它独特的走向枕卧华夏南北,书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史诗,留下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历史足迹,它犹如中华民族的脊梁世代挺立。多少人为太行山的苍茫与博大所感动,又有多少人用诗句、画笔赞美过太行山脉的雄浑与神奇?
    与太行山结缘,于占德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说起和太行山的因缘,他们却是“老相识”了。据长辈们讲,燕王扫北时,他们一家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山东,中间隔的这座山就是太行山。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着实成了于占德接近太行山的最好理由。
    1995年,当于占德第一次站在太行山脚下,准备用画笔来描绘心仪已久的太行山脉时,他完全被这种气势所震撼:大山迎面扑来,陡壁悬崖沧桑倚立,苍岩巨石横劈竖裂,历经上亿年风雨的剥蚀,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依旧傲然挺拔,它又拥有何种的胸怀将历史、人文、民族精神统统纳于自己的怀抱?
    他一个人背着画夹来到大山中,坐在当地人家的热炕头上,捧着地瓜粥倾听老伯诉说太行山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直接威胁着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八路军扎根于此,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太行山的革命精神遍布整个华北和全中国。
    于占德被太行山的精神所感动、振奋,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充斥着他的情感,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认定,太行山将是自己永远画不尽的题材。
    他的作品中,有表现不完的太行精神,他将对太行的感情融进画面,形成了“大气磅礴、雄浑质朴”的绘画风格,并完成了一系列不失生命活力的太行作品,《太行牧歌》入选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组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巍巍茫茫唯我太行》、《太行朝晖》、《云漫太行》等许多优秀山水画作品被人们所赏识、收藏。

成熟的年画,奠定了山水画基础

    自从接触山水画,于占德就把太行山作为知音,从中取材,迸发灵感。而一提起于占德,人们也很容易将他与恢宏大气的山水画连在一起,年近六旬的于占德如今痴迷于绘画山水。
    或许,人们并没忘记,他浓烈、丰满、喜庆的年画作品,曾被人津津乐道,《光荣人家喜事多》等作品曾作为国家文化交流赴意大利、法国、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连年有余》、《农家宝宝》分别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爷爷造山我造桥》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早在1985年,他就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武城农村,过年贴年画是当地的一大风俗,当于占德高高兴兴地将《天仙配》、《牛郎织女》等年画买回家后,望着那些漂亮的图画,他就会缠着母亲讲故事,这些动人的故事不断地激发着他的想象力,形成的想象思维也不断激励着他的创作思维:他要把这些可人的孩子们画出来,要把所想的故事都画出来,于是开始尝试着画年画,这一画就是几十年。   
    1969年,于占德调到武城县文化馆工作,这个时期,他不仅仅画年画,其他人物画也都广泛涉猎,油画、国画等画种也都有尝试。他画了一系列人物画像,而最有成就的仍旧是他倾注情感的年画作品。
    随着年画成就的日益突出,于占德的声望也越来越大。1994年,于占德被调入了德州学院美术系任教,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去写生,去接近自然,他尝试着突破人物画,画山水、画花鸟。当于占德第一次带学生到太行山写生,正在摹画山水的于占德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声音:我一定要画好太行!
    从此,对太行的眷恋情怀一直萦绕在于占德的心中。

融乐山水,彰显性情

    孔子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仁者、智者眼中,山水已不再是客观的山水,而是被赋予了灵动情感的生命载体。
    了解到太行山悠久厚重的历史,于占德更增加了一分敬重之情。面对大山,他真诚与之对话,倾心交流,可是,那深邃幽寂的谷壑、那古拙嶙峋的苍岩啊,怎能诉说得尽太行亘古至今的沧桑?  
    已经退休在家的于占德每天都在潜心画山水,情感蕴于画面,就注定了创作时要注重神韵的表现。
    于占德画面上的太行山脉以其恢宏之大气,彰显着太行层峦叠嶂、雄壮浑厚、山势险峻的阳刚之美。太行山,是于占德感情的寄托,也是他意境的追求。
    在他的画面上,在表现太行山阳刚之美的同时,其中不乏点缀吃草的小羊、放牛的牧民等,充满生活气息,这在《太行牧歌》、《岭上岁月》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富有生命意义和生活化的东西入画,山川形貌此时增加了灵性,让人产生一种亲近感,又体现出了仁厚、慈母般的性情。
    于占德所选择的对象是具有生命意义和生活化的,那么,这位钟情大山的“仁者”在运用表现语言的时候也是朴实的。仔细读于占德的山水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画面上的每一笔,都倾注了他全部的情感,他似乎更懂得如何去表现太行。“他以浓重的色墨为基调,并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加以破墨、破色等技巧,从而使他的作品在厚重中增加了水、墨、色交融的韵致,这种韵致是他生命情态节奏与山水感和的体现,也是他人生情态借助山水的物化。”南开大学艺术系主任韩昌力评价于占德的画时这样说。
    太行,已成为他生命中的神圣符号。他在赞扬山的博大与伟岸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太行山的灵魂,倾注自己全部情感,来塑造大山大美的意象。他用自己朴实厚重的绘画语言,自然地实现了情感与山魂的交接,情感与山魂的完美融和,使我们看到了一种阳刚大气、质朴浑厚的山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