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公民精神”应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1:40


叶匡政:“公民精神”应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

每逢高考,我就在想,为何当下民众和媒体如此关心高考作文题呢?这肯定不是为了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得高分那么简单。高考是今天孩子们的成人礼,每年高考意味着又有一批年轻人踏进成人门槛了,今年是957万人。我们凭什么来考察这些年轻人的精神成长状况呢?大概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作文了。

高考作文题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能否真实展示一代年轻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还有一种引导作用,即鼓励学生要在哪些方面注重自己的精神成长。

去年的作文题,因出现“明星代言”、“圆明园兽首拍卖”这类社会话题,曾引起过媒体热议。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多关心社会和现实。一年来,我接到过几个高中生传来的时评文章,让我提意见,说明这种导向在学生中已产生效果。但看今年高考作文题,似乎各地都弱化了这种倾向。

除了全国卷I《有鱼吃还捉老鼠?》和浙江卷的《角色转换之间》能引申到社会性话题外,其他省份的题目或过于空泛、庞大,如江苏《绿色生活》;或是对个人人生、处世哲理的思考,如四川《点与人生》、辽宁《幸福是什么?》等。这类宏大话题,除非事先读过范文,否则极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和篇幅里,写出新意和自己真实的思考。

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高考作文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写什么题目,其实折射了教育者在对学生倡导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个空泛而平庸的题目下,很难想象学生们能在短时间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独立思考。这类题目如果形成趋势,不仅会限制年轻人的知识和思想的发挥,甚至影响到未来学生的文风、精神气质和对社会的思考。文章和文风,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信息开放的年代,由于网络和电视的影响,今天的高中毕业生,远比过去几代年轻人对社会有更深的认知和了解。社会既然鼓励民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那么给这些年轻人的作文命题,也需与这种开放的社会结构相呼应。无论是对社会的理性思考,还是批判意识,都需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多一些社会话题的作文命题,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提高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作文命题的僵化和封闭,极易使一代年轻人的写作话语变得空洞、贫乏、含混,轻者导致年轻人对社会想象力和使命感的缺失,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他们走向社会,因为僵化的思维模式,同样会禁锢他们在工作中的见解和主张。

很多人都意识到,高考作文要贴近现实,但究竟贴近怎样的现实呢?无疑就是公民参与和公民社会这个现实,它在中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鲜活、真实。影响一代年轻人精神倾向的高考作文,当然无法回避这个严肃的社会议题。只有让年轻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关心国家和社会相关的公共福祉,才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理性而民主的公民精神和公共意志。可以说,这种意识,无论是对实现社会转型,还是构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都是极为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