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亲潮”到“淘金潮”:台商大陆2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0:11
自1987年的“两岸探亲潮”以来,台商在大陆屡屡突破岛内“独派”政客设立的层层藩篱,掀起前赴后继的四波投资浪潮。随着大陆经济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台商将妻儿举家迁至大陆。4月16日,中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的成立,更标志着台商在大陆政治地位的水涨船高。
每年365天都有台湾同胞往来于海峡两岸,常住在大陆的台商、台企干部和他们的眷属已有百万之巨,“连爷爷”也回来过了,两岸春节包机已不再是新闻……而这一切,都源于20年前在两岸间打开一扇门的“大陆探亲潮”。1950年,姜思章被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抓来“充军”,从此与家人分隔两岸。当时他只有14岁。跟姜思章一起到台湾的,还有来自大陆各省的120多万军人及眷属。
此后30年里,两岸对峙,所有沟通管道几乎全被切断。姜思章虽然在台湾结了婚,家庭生活圆满,太太是客家人,儿媳是嘉义人,但他一直抱着那似乎遥不可及的返乡梦。20世纪80年代初期,胆子大些的老兵经过精心筹划,秘密地突破岛内当局的禁忌,利用赴港澳或赴海外的机会,先是与大陆亲人在“模糊地带”的“第三地”团聚,后来就更勇敢地“偷跑”回乡,姜思章就是其一。
1987年11月2日,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胞旅行证,成为首位得以“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十多天后,她回到了位于常州市娑罗巷17号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院子,见到了阔别40年的老母亲。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7-04/16/xin_49040416114157890826.jpg
大陆对18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后,台商邱荣丰在福州市开了第一家由台湾人专营台湾水果的商店。
正是因为此前几年里岛内外的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在这一年被迫开放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三等亲”以内的台胞回大陆探亲。一经开放,一股滚滚的“探亲潮”汹涌而起。1987年11月至年底,就有超过1万名台胞踏上了回乡之路。两岸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播出民众的寻亲广告,“寻亲潮”接踵而至。
在开放探亲之后,岛内民众要求赴大陆观光、经商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1989年,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宽允许台胞赴大陆的许可范围。以探亲为主的两岸人员往来开始发生变化,台湾旅行业者开始与大陆同业合作,为台胞提供大陆观光服务;同时,台胞在大陆也开始投资设厂,进行学术、文体等各项交流活动。“台商故事”自此开始。
事实上,第一批台商就在第一波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当中。那个时候,台湾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陆还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回来探亲的台胞多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回来后常常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耳环之类的东西大大方方地往外送。
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决定在家乡投资点产业,开始不过是为了帮助亲戚过日子的小买卖,几乎都是“个体户”的规格,亲情的诉求强于投资利益的期望。随着“探亲潮”日益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开始“非探亲”地到大陆走一走。而在大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许多人找到了创业的想法,并开始付诸实施。随即便是不断掀起的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台商登陆潮”。此后20年间,台商的脚步从大陆的东部沿海,逐渐踏至广大的中西部“垦区”。
20年来,从政治对立时代艰难起步,经历李登辉“戒急用忍”的禁锢,直至今日仍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八字紧箍咒下夹缝求生,活跃在大陆的百万台商屡屡突破岛内“独派”政客设立的层层藩篱,闯出一片天地。台商“试水”大陆,缘起台湾当局1987年正式解除“戒严”。第一波投资潮奠定了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投石问路的也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台塑大王王永庆1990年的大陆行,掀起了第二波投资潮。王永庆在考察厦门海沧区后,掷下兴建石化工业城的“901工程”重磅规划。此举恰逢第一波台商投资效应势微,虽然“王永庆震撼”未能最后成行,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潮却风生水起。2000年又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前一个十年台商投资大陆尚且集中在代工生产的“小打小闹”的话,后一个十年的台湾晶片业西进,则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结构的全面调整。自此台湾高科技产业蜂拥抢滩“登陆”,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第三波投资者纷至沓来。
2005年,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并同中共中央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多项内容涉及两岸经贸,开启了第四波“投资潮”,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此挑起大梁。无独有偶,台商西进大陆的路线也几经波转。两岸坚冰初破时,“先吃螃蟹”的台商们,大多通过绕道香港投资的迂回方式,投资地点也多选择在地缘相近、血缘相同的福建及珠三角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上海浦东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台资的又一个聚集地,并延伸到环渤海甚至西部等腹地地区。目前,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是前五大投资地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非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1992年,台湾茶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县创办天福集团,选择了祖祖辈辈的老本行经营茶叶。如今天福在大陆拥有570多家连锁店,李瑞河也得到“两岸茶王”的美称。漳浦后来也成为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批准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看准大陆“新农村”建设的商机,“都市辐射农村”,抢先布局广袤的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台商地域迁徙的一个新特征。“大陆农村市场将成为台商争夺的新目标。一些台商正逐渐向大陆农村市场转移,并有可能引发一场新农村市场商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田鹤年说。
两岸农业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截至2006年底,试验区、创业园有台资农业企业近4500家,占大陆台资农业企业的73%左右。“新台农”们为内地农业向高效优质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力量。继台商林重光去年年底参加厦门的区人大代表选举后,今年又有3名台商成为东莞市政协委员,台商在大陆地方政界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杨毅4月5日证实,筹备多时的中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台企联),也将于4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
台企联作为台商自发成立的全国性组织,已经酝酿了两年多。福建漳州台资企业协会会长何希灏指出,成立台企联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地方与中央的联系管道。有了联谊会之后,“大家跟中央就近了”,加上各地有各地的特性,中央的政策对各个地区应该有些灵活性,透过联谊会沟通,中央可以了解地方真正的状况。据悉,台企联会址暂设于北京中环假日酒店商务办公楼,邻近国台办所在的广安门南街,一年租金不到人民币100万元。总会筹备人员向台湾《联合报》指出,总会的经费来源,将仿照各地台协的做法,即以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和会长,依不同职务捐赠不同款项,以此作为主要经费来源。
如果说台企联的成立,标志着全国台商的组织化,那么在大陆各地,台商参政早成气候。在许多省市级别的两会上,以台商为主的台胞列席会议已有多年。诸如湖北宜昌这样的内陆城市,台商已连续四次列席政协会议。每年6至9人不等,第一次参会即提建议11条。
比列席走得更远更深的是直接参选。今年1月,拥有台湾、香港双重居民身份的凤凰卫视主播吴小莉成为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引起广泛关注。紧随其后,广东省东莞市三名台商也破天荒出任市政协委员,分别为现任东莞台商协会妇联会会长林佳蓉、现任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洪文正与前会长翁阿辉。三人都已在东莞经商十多年,与吴小莉及此前的黄紫玉、胡慧中等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纯台湾居民。
比参加政治协商机关更进一步的是进入权力机关。早在2002年底,就有一位在浙江省投资的台商,曾被其工厂的工人联署提名参选区人大代表。厦门台商林重光于去年12月参选区人大代表,是厦门市台商参选区人大代表的第一人。台胞在大陆参政并不容易,主要阻碍,在于台湾当局。
吴小莉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后,台“陆委会”声称,或拒绝其入境,或“依法”处罚其“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任职”的行为。所谓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台湾地区民众不得担任大陆地区职务,违者可处新台币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此,当选东莞市政协委员的台商翁阿辉说:“我只是为台商发声而已,要罚就罚吧。”
越来越多在大陆投资、创业的台商,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从立业到安家”的故事。48岁的台商林志鸿就是这样一位“有故事的人”。祖籍福建的林志鸿1986年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第二年他开始从盛产中药原料的黑龙江引进原材料,运回台湾加工成饮料。这种取名为“老虎牙子”的健康饮品至今风靡台湾,并连续7年获得由媒体评选的台湾理想品牌第一名。1992年,经朋友介绍林志鸿认识了一位上海女孩,一年后与之成婚并定居上海。
因为父亲打理公司需要帮手,林志鸿曾有两年的时间返回台湾工作,太太则带着女儿林芝琳往返于沪台两地。“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竟觉得对家乡的生活不能习惯。我也曾在加拿大和美国待过,也总感觉与那里格格不入。”林志鸿说。最终,对上海那一份“特别的感情”令他又回到了这个城市。在几位种植台湾水果的台商朋友的怂恿下,富有行销经验的他创办了上海吉谷商贸有限公司,专营台湾水果的宅配送。如今,吉谷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台湾水果供应商。
很难计算在过去的20年中,究竟有多少台商被大陆的活力和商机所吸引,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创事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越来越多的台商像林志鸿一样,最终把事业和家都选在了大陆。在台湾靠夫妻档卖饺子起家的台商叶惠德,十多年前来上海成立了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并逐渐拥有了一个在大陆妇孺皆知的速冻食品品牌“龙凤”。
事业有成的叶惠德在上海置业安家,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对于叶惠德一家来说,每年春节的“留守”已经成了一种惯例。“事业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叶惠德说。事业与家同在,成为越来越多大陆台商的生活写照。来自国务院台办的数据说,过去20年中,大陆实际利用台资累计达438.9亿美元,贸易总额6036亿美元。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及周边的长江三角洲一带,长期居住的台胞及其家属就多达约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