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校友乃国之栋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3:38
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
                                                                    大会现场
九秩风雨,沧海桑田;巍巍学府,盛世风华。201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了九十华诞。
李长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时强调
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新华社哈尔滨6月6日电(记者 徐宜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年适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李长春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和电机楼,仔细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向为哈工大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老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满怀深情地说,校风、教风、学风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哈工大遵循“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在展示著名教师马祖光事迹的展板前,李长春指出,要以马祖光同志为楷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李长春详细了解哈工大近年来在宇航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他希望哈工大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李长春听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部分学生代表亲切交谈。他指出,大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要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这个根本任务,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
调研期间,李长春来到哈工大第一学生公寓,走进学生寝室,与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还走进学生餐厅,细致察看学生就餐环境、饭菜种类和价格,并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李长春强调,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改进管理服务与加强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增强育人功能,在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同参加了调研。她指出,哈工大历史悠久、传统光荣、校风优良,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爱国敬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传统在这里代代相传,包容开放、勇攀高峰、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刘延东希望哈工大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努力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服务社会,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努力走在东北亚高水平大学前列,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6月6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场花团锦簇,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掌声如潮,变成了欢乐的海洋。1万6千余名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嘉宾汇聚在体育场,隆重庆祝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光明日报社总编辑胡占凡,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黑龙江省委常委赵克非、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等出席了庆祝大会。
出席大会的还有校友张淑荣女士、孙锦云将军,原航空工业部部长朱育理,原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叶如棠,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王礼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王礼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壮龙,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王寿君,原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将军,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朱育诚,泰国前总理苏拉育朱拉暖,台湾孙运璿基金会董事长徐立德,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孙东生,原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宗璋,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姚兵,原黑龙江省委常委王耀臣,原一汽集团总经理耿昭杰,原中组部管理局局长蒋立田,原国家发改委纪检组组长卢时彻,总装备部921办副主任  王兆耀、杨利伟,总装备部科技委副秘书长陶平,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等。
100余所中外大学的校领导或代表、科研机构代表、全国著名企业集团领导等嘉宾也参加了大会。
在哈工大9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国际友人、海内外校友的悉心指导、鼎力支持。校庆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甘肃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委、大庆市委、深圳市委、常州市委以及多家单位和兄弟院校等为哈工大发来贺电、贺信。
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女士、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泰王国诗琳通公主、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先生、捷克共和国大使馆、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瓦尔斯特罗姆先生、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外国领导、友人及单位也向哈工大发来贺电、贺信。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校党委书记王树权宣布庆典大会隆重开幕。
王树国校长在大会致辞。他重点回顾了哈工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大学之道在于培养卓越人才、探索求知世界、服务社会发展。同时他强调,大学之道,还在于塑造一种精神、承启人类文明、营造育人环境。大学应关心世情、国情、民情,了解天时、地利、人和,把握理想与现实,成为时代文明的先导者。他还特别强调了李长春校友撰写的《母校九十华诞感怀》一文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最后他希望广大学子能够珍惜大学时光,认真学习、关心社会、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成为哈工大未来的骄傲、国家未来的骄傲、世界未来的骄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在大会上致辞。他说,90年来,哈工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与哈工大在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学科发展等方面有诸多相近之处,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希望哈工大继续发扬朴实严谨的学风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与兄弟院校一起携手奋进,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费瑞德里克•黑尔默先生在代表世界70多所大学致辞,向哈工大90年来严谨的学术精神及日益增长的国际间协作表示祝贺。他认为哈工大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精品学术课程的持续建设和对学生高度的人文关怀,使哈工大享誉全球,相信哈工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际关系在未来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祝愿哈工大在未来的日子里再创辉煌。
胡世祥将军代表海内外全体校友向母校90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哈工大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爱国奋进的发展历程,海纳百川、向世界开放的宽大胸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他感谢母校的培养,并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在校的同学们能够“使中国强大起来、使世界更加美好”。最后他希望全体校友和母校的师生员工携起手来,与时俱进,勇攀高峰,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唐朔飞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哈工大毕业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作为一位哈工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她希望每一代哈工大人都能穷尽一生的力量,去不断继承、发扬哈工大的治学精神,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共同贡献力量、共同书写传奇。
学生代表潘民政在发言中代表全体哈工大学子表达了对学校90岁生日的深情祝福和感恩,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校友对哈工大学子成长所付出的一切。他代表哈工大四万在校学子郑重承诺,要将个人发展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大会上讲话。他说,哈工大建校90年来,始终秉承从严治校的光荣传统,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丰硕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黑龙江的改革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前黑龙江省致力于建设“八大经济区”、组织实施“十大工程”之际,希望哈工大为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为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哈工大与祖国发展同行,与时代脉搏共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哈工大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复兴作出了不懈努力。他希望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抓住良好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他还指出,哈工大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快科技人才培养,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大会上讲话。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哈工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发挥航天特色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努力成为培养和汇聚各类拔尖人才的战略高地。他希望哈工大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大会在激昂的《哈工大校歌》中圆满结束。
“哈工大星”小行星命名暨“哈工大星”雕塑落成仪式昨举行

昨天上午,“哈工大星”小行星命名暨“哈工大星”雕塑落成仪式在哈工大中心广场举行。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这个荣誉一般只授予对国家经济、社会、天文等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之前,以国内高等学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只有5颗,分别是“北京大学星”、“南京大学星”、“北京师范大学星”、“山东大学星”和“中国科大星”。
为感谢哈工大研究团队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1996 LN命名为“哈工大星”,其国际永久编号为第55838号,其发现日恰巧是哈工大的建校纪念日。
“哈工大星”雕塑表现的主题为“星际旅行”。纵向的巨大金属圆环寓意星际轨道,场地平面通过铺装和镶嵌的金属带模拟浩瀚的星空,其上的金属球代表被命名的“哈工大星”,在平面和空间的轨道上运行,3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星际画卷。雕塑试图通过营造“星际旅行”的理念,向人们述说哈工大与中国星空探测的不解之缘和在相关领域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等参加“哈工大星”纪念雕塑剪彩仪式。
中国投资最大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哈成立
昨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与哈工大共建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据悉,为国内最大投资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强强联合,将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合作创新平台,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航天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提高国家空天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将使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持久合作平台,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我国空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发挥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引领、辐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我国破解校企“产学研”合作瓶颈提供新的范本与发展之路。
据了解,目前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将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发展的热点,发挥双方优势,重点开展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年内将投入不低于5亿元的研究经费,哈工大将集中优势学科、汇聚优秀人才进驻研究院,并将在人员配备和聘用、设备使用、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主导单位,在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集弹、箭、星、船及航天应用技术和航天服务业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和任务。哈工大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多年来始终把“立足航天、服务国防”作为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省长孙尧,哈工大校长王树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姜明等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揭牌仪式由哈工大党委书记王树权主持。
“每一个航天人都会觉得是哈工大人”
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刘伯明对话哈工大学子
中国哈尔滨 www.harbin.gov.cn 日期:2010.6.7 【字体:大中小】 【打印关闭】
昨天下午,哈工大主楼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一场航天英雄与哈工大学子的激情对话精彩上演。
15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刘伯明一入场,礼堂内顿时掌声雷动,大学生全体起立,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欢呼致意。
“在哈工大90周年校庆之际来到这里,我处处感受到哈工大师生的热情。”杨利伟说,“哈工大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了许多人才,尽管我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但每一个航天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哈工大人。”杨利伟的开场白赢得长时间掌声。
“你们是站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中国人,在训练中要突破哪些身体极限?”一位大学生向翟志刚提问。
“航天员的训练既有艰苦枯燥的,也有轻松好玩的。”翟志刚说,“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但我们练的不是肌肉块,而是耐力。”
翟志刚说,航天服重120公斤,人体重60公斤,在太空中全凭两只手来控制,这对十指的耐力要求相当高。他还讲到第一次水下模拟实验时的一件趣事,进入水下后,教练让先放松10分钟,他动得有些“大”,到第8分钟时,双手已经发酸,到10分钟时,已经没力气了。这时教练宣布:训练开始。“我这下子玩‘超’了。”翟志刚的幽默让全场笑声一片。
“如果在工作和训练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你们会怎么样?”又一位大学生发问。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目标,投入全部的精力。”刘伯明说,“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如果你和一位国外航天员一起升空,你最想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一位女大学生问翟志刚。
“我想对他说,欢迎驾乘神舟飞船。”翟志刚的回答赢来热烈掌声。
不知不觉间,一个半小时已过去。杨利伟的坦诚、翟志刚的幽默、刘伯明的睿智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哈工大学子。
杨利伟最后寄语哈工大学子:“青年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在享受着国家日益强大所带来荣耀的同时,更应当为了祖国不懈努力奋斗!哈工大人与航天事业同呼吸,与祖国人民共命运。”
对话结束,音乐响起,全场起立,大家齐唱《歌唱祖国》。歌声中,三位航天英雄一个标准的军礼,向大学生挥手告别。
“哈工大校庆,也是我们的节日”
——访出席哈工大建校90周年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的五位校长
一如室外流火的六月天,昨天,一场智慧碰撞与思想交锋将国际会议中心会场“搅”得火热。
在昨天举行的哈工大建校90周年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聚拢而来101所大学的240位世界高等教育的重量级人物。在论坛间隙,莫斯科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光州科技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畅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纵论人才培养与合作,5位校长向中国学子们真诚“捧”出了一把把打开世界著名大学的“金钥匙”。
哈工大成高校对俄合作“领头羊”
哈工大对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昨天,与哈工大有30余年良好合作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维克多·季多维奇·罗菲莫夫难掩兴奋:“哈工大校庆,也是我们的节日。”据介绍,目前,哈工大已成为中国高校对俄合作的“领头羊”:在对俄合作专项基金中,哈工大合作经费相当于其他国内高校之和,与俄罗斯排名前30所大学都有合作协议。
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在世界高校享有很高声誉,该校伯克利分校校长助理罗恩·格朗斯基表示:“现在我们与中国多所高校都有合作,能够参加哈工大90周年校庆活动,感到非常荣幸,我会将中国高校快速发展的信息带回美国,为下一步深入交流做好准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建校90周年校庆晚会活动
当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90周年校庆晚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 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经过9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
6月5日,哈工大的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演唱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代表全军慰问哈工大
纪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专程北上哈尔滨,代表中央军委和全军官兵慰问哈工大师生。军乐团演奏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永远的军乐》、《红旗颂》等曲目。此外,特邀嘉宾的演出也为观众带来了惊喜,李双江演唱了歌曲《丁香花》、宋祖英献上了《好日子》、黄宏表演了小品《打电话》……高潮迭起的演出伴随观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